书城管理上接战略下接绩效
4146200000005

第5章 前言

用友大学成立至今已经四年多了。四年,不短的时间,一个大学本科生都毕业了。过去的四年对我来讲比再上一次大学还要充实,写这本书的过程恍如写毕业论文。筹建用友大学之前,我最多只能算是个培训爱好者,领导的信任和个人的爱好驱使我走上用友大学校长的岗位。当初稀里糊涂地接下一副重担,一路摸索着走过四年,而今俨然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样子,其间的变化确实是我始料未及的。

蓦然回首,过去的四年是我职业生涯里感觉最好的四年,是身心投入、探索创新、大胆实践、收获颇丰的四年,因为从事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充分发挥我的才能。工作之余,我决定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总结经验以资借鉴,回顾过去以留纪念,继往才能开来。书中所写都是亲历实事,历历在目恍如昨天,所叙全是真情实感,时时萦心如语耳畔,写来感觉如数家珍,写作过程简直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当然,写本书的目的也绝不仅为了自娱,若是自娱也完全没有出版的必要。实际上,催促我完成此书的还有一种强大的使命感。我是偶然闯入教育领域的,因为工作需要,开始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没想到这潭水很深,而且我越钻研越来劲,越钻研越发现当前我们国家的在职教育乃至素质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那些经典的教育学和认知心理学典籍早已把教学的方法总结得淋漓尽致,而一些教育工作者却很少去实践:学院派翻译国外的典籍多是为了写论文,在自己的课堂上却很少实践;培训公司来回倒手贩卖课程;企业自身的培训管理员则疲于应付业务部门离散的培训需求,顾不上或者想不起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

在内训师培养的课堂上我经常组织这样的研讨:让学员描述自己经历的最难忘的一堂课,并总结其所以难忘的原因。我遗憾地发现,国人从小到大,上过上万乃至数万小时的课,找一堂印象深刻的课居然有点困难,很多人对上课的印象都是痛苦的。

好在用友大学给了我一个大胆实践的平台,使我有机会把书上所学的教育理论用在实践中。我是个实用主义者,向来主张边学习、边创新、边实践,书中所介绍的精品课程开发、建构主义、五星教学、行动学习、体系建设、讲师培养……都是我和用友大学的团队持续探索学习、创新改造、大胆实践的经验,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实践经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与众分享,只要这些经验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一星半点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就可能使很多人受益,因为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在讲台上使其继续发扬光大,我似乎找到了撬动职业教育的杠杆,想到这里,我信心倍增。

我深信我在用友大学四年的实践很有价值,这一点从公司内外学员的反馈就可以看出。既然有价值,就一定要想办法使其价值的社会效用最大化,也希冀其对国内企业在职教育现状的改变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书一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系统阐释了我提出的一个理念——培训要上接战略、下接绩效。这是我2009年年初提出的观点,曾经在企业培训圈子里引起不小的争鸣,至今还有很多培训界同仁在引用。然而究竟如何才能做到上接战略、下接绩效,我总结了一些用友大学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章介绍用友大学课程开发的实践和主张。2012年6月,用友大学精品课程开发的实践在《商业评论》刊出,主编颜杰华先生重磅推荐。我们在课程开发上的实践被《商业评论》杂志评为创刊十年来的“十大最佳中国实践”之一,也荣获2012年度管理行动奖。本章详细描述了最初几门精品课程出炉的全过程,阐述了用友大学的精品课程标准和独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论。

第三章介绍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可以说是用友大学的共同信仰,这个信仰背后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让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也是我们所有实践的总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也成为我们壮大自己、发展联盟的共同纲领,因为这一共同的信仰,优秀的兼职讲师乃至社会上一些讲师很乐意跟我们共事。

第四章介绍五星教学。我认为五星教学是最好的教学过程划分,很符合我的审美标准——简单、有效、可复制,而且可以说是完美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落地的工具。“五星”几乎是用友大学的专职讲师们今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上课谈、课间谈、课程评审谈、师资交流还要谈……大家共同的感受是五星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要做到五星教学就要和我们多年养成的灌输式坏习惯抗争。五星教学让我们站出来否定自己,新的认知就此形成了,新的好习惯会逐渐养成。

第五章介绍用友大学的行动学习。行动学习真是一块宝,杰克?韦尔奇、郭士纳等人凭借行动学习成为世界杰出的CEO,而今行动学习应该普及为所有管理者和培训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与工具,用友大学在用友集团推行行动学习的过程非常成功,四年来经历的故事都在这一章呈现。我曾经在演讲中提到,企业培训中信仰建构主义,对于有问题又有答案的良构问题,采用精品课程和五星教学结合的方式培训,对有问题没答案的病构问题,则采用行动学习的方式找答案、建立共识。我们认为,建构主义+精品课程开发+五星教学+行动学习=所向披靡。

第六章介绍用友大学的专兼职讲师培养。用友大学对专职讲师的培养有三驾马车:正式的绩效考核、师资交流会和课程评审会。工作和培养融为一体,在团队内部积极营造学术氛围,倡导拍砖文化——我们认为世上本没有什么名师,板砖挨多了,便被拍成了名师。兼职讲师培养的三阶段实际是以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为原型开发出来的,经实践很有效果。

第七章讨论了云时代的特征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必然涉及企业内部培训工作的改变。云时代的商业环境会有什么变化?云时代更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工作应该如何开展?我对这些问题的浅薄见识都在本章进行了论述。

第八章是关于用友大学发展历程、未来发展与定位的讨论。提出了我眼中的世界级企业大学的考量维度,然后讨论了几个关于定位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坚持认为价值是一切组织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大学要尽一切可能将其价值最大化。如何将企业大学的价值最大化呢?中国儒家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思想值得借鉴。

以上是本书内容的大概介绍。当然,读者还可能关心本书对读者的价值。我信仰建构主义,还是我常讲的那句老话,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认知作决策,学习的过程就是学员自己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本书对读者的价值有多大全然取决于读者自己选择借鉴多少,我唯一可以保证的是书中所述的内容都源自用友大学真实的实践。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信念和经验作评判与借鉴。

价值是用友大学存在的理由,用友可以没有用友大学,没有用友大学的前20年用友照样发展;用友大学却不能没有用友,所以,用友大学要想尽一切办法发挥自己的价值,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价值”二字。聚焦、实战、钻研、专业、创新是我形容用友大学团队的主题词,而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用友大学的价值,此书的出版也是希冀用友大学社会价值的发挥。如果真有人感觉全书内容无一可取,那就把本书权作建构自己认知的靶子吧,能当炮灰也是一种价值体现。

最后还要隆重感谢!感谢王文京董事长及董事会的英明决策,成立了用友大学,王总在百忙之中亲自为本书作序,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用友大学的认同和期待,这是对用友大学全体同仁最大的激励与鞭策。感谢老领导郭延生先生的支持和信任,使用友大学度过了艰难的初创期,使我得以在用友大学这个平台上历练成长。感谢现任领导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严绍业先生,他对用友大学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百忙之中审阅了本书的全稿,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感谢用友大学的初创团队,他们在用友大学方兴未艾、前途未卜的时候毅然选择了用友大学,书中的很多实践都有他们的贡献。他们是:赵弘、夏凯、叶根平、杨业松、刘建、程云鹏、杨平、刘娇、梁巨平、陶娟、逄增钢、王乃军、刘智勇。也感谢现有的团队:程云鹏、逄增钢、杨业松、杜锐、肖忠野、汤晶琪、布婷、张海珍、刘澄、陈爱芬、李忠星、王琢、丁万利,我们将共同开创用友大学的未来。还要感谢所有曾经在用友大学工作过的以及为用友大学分担培训任务的专兼职讲师、催化师及成员企业培训工作者。

感谢《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先生、招银大学总经理罗开位先生、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吴峰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推荐序。感谢我的妻子任海宁女士,她是中学教师,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教育心得,她的很多分享对我启发很大,在成书的过程中她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也感谢她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主动承担了大量家务,使我能够更专心投入工作和学习。

田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