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
4149300000030

第30章 职场升迁术——快乐才能高升(4)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说的就是积极主动做事和被动工作的区别。布鲁诺和阿德诺同时受雇于一家商店,并且领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过后,阿德诺青云直上,受到老板的重用,布鲁诺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对此很是不满,终于忍不住在老板那儿发了牢骚。

老板耐心地听他抱怨完,对他说:“你现在到集市上去看一下有什么卖的。”一会工夫,布鲁诺从市场上回来了:“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布鲁诺又跑了一趟,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价格呢?”老板又问。“您没有让我打听这个。”布鲁诺委屈地申明。“好吧,那么你坐在那儿,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于是老板把阿德诺叫来,吩咐他到集市上看一下有什么卖的。

阿德诺也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他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40袋,价格是两角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质量和价格都不错,给您带回来一个样品,另外我从这位农民那儿了解到西红柿的销量也很好,他车上还有一些不错的西红柿,要不您同他谈一下,他现在就在外面等着呢。”这时,老板转向布鲁诺说:“现在你知道究竟为什么阿德诺能很快加薪升职了吧?”

懂得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不会等到老板吩咐他什么他才做什么,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双善于发现工作的眼睛,当老板交代任务时,他们会考虑得很周全,出色地完成任务,这样的人自然会受到老板的喜爱。

丢掉枯竭心理 重燃职场激情

生活中常常听一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我以前很喜欢这份工作,可是现在,唉,越做越没劲!”“我现在是有工作,但没事业,混口饭而已,不愿认真,也没必要认真。”“这次任务又没完成,最近屡战屡败,是不是我的工作能力下降了?”

一部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的小说曾在美国引起轰动,书中描写了一名建筑师因工作极度疲劳,丧失了理想和热情,逃往非洲原始丛林。就在这之后,“枯竭”一词走进人们的生活。

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职场变成了“战场”。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的工作使很多人刚参加工作时踌躇满志的冲劲、热情,渐渐被消磨殆尽,取代的是情绪低落、没有工作热情。这种在职场上的表现,心理学家称之为职业枯竭症。据中国职场焦虑调查报告:普通员工荒废感高达6457%,有3554%的白领人士表现出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早上,张阳开着自己的车去公司上班,他看到路边那些等公交车的上班族时,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但正在他得意的时候,秘书打电话来告诉他今天工作的安排,张阳马上便没有了刚才的好兴致,取而代之的是沮丧和郁闷。走进办公室刚刚坐下,秘书便把待处理的文件堆在了他的桌子上,这就是今天的工作了,张阳的脑袋一团糟。

张阳总觉得自己有种疲倦感,所以异常烦恼,办公室里又不准抽烟,他便不断地起身倒水、喝水,当然是不停地上厕所。每次当张阳看到下属们那股积极工作的劲头时,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但不一会儿就又处于厌倦中了。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就在郁闷中浪费了。

吃过午饭后,张阳趴在桌上睡了会儿。下午上班时,张阳勉强把文件打开,看了几份,便有些傻眼了:一个个方案都得自己来策划,但思路却越来越窄,每策划一个方案都很难再有创意了。刚刚提交上来的本月报告显示:新产品市场推广形势不妙,销售额直线下降。

职业枯竭是我们自我提升的阻碍,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培养自己克服压力的能力,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更要理解别人的情绪,接受别人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为应对职业压力练好“内功”。在工作场所将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本身分开,体现自己的职业素质,更要知道学会宽容自己、善待自己,提高自身的情商。

小欣今年26岁,按理说处于最活跃的年龄段。但是在她身上却找不到一点青春的影子,满嘴唉声叹气。2007年,小欣进入北京某杂志社工作,在外人看来这是个光鲜行业,可是小欣从进单位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厌恶感,根本提不起兴趣,甚至进办公室门就开始条件反射似的厌烦”,小欣说这种排斥感充斥在每天的工作细节当中,开会容易走神、打瞌睡,领导分配下来哪怕是很简单的任务,也不愿意去完成,夸大工作难度,牢骚满腹。稿子压力大,写不下去的时候,要折腾老半天,看看电视,又或者转出去溜达,不停地吃零食,工作一点也没有干。小欣苦笑着说,两年时间,她就从98斤长到了110斤。

有一次,小欣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新闻,说一个小学老师用指甲在小学生脸上划出一道道的血痕,并由此获得满足感。这本来是一件千夫所指的普通社会新闻,但关键的是,这名老师平时表现很好,这样的举动发生得很突然。节目中的心理学家对这名老师下了一个结论“职业枯竭”。小欣不自觉地就对号入座了,“我想找个心理医生,却又觉得自己还没有病入膏肓,想尝试自己调整或是从亲人朋友那里得到安慰”。尽管如此,小欣对工作的厌恶状态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当我们发现自己出现职业枯竭时,要时刻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增加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之余,让自己的心情安静片刻,或是泡杯咖啡,或是发发呆,让自己轻松一下。

同时,我们还要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通过合理利用时间来缓解工作压力;珍惜个人时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营养,或是通过旅行、体育锻炼、发呆等进行自我调节。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亲友、心理医生倾诉工作中的烦闷,特别是不能将消极情感闷在心里,要通过平衡心态来避免钻牛角尖,并可以在亲友的建议下确定更现实的目标,缓解和释放压力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最终使自己重新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状态。

让员工都拥有快乐心理

快乐的职场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充实,让你的人生更富有挑战。聪明的员工认为,职场不应该是紧张、乏味的,职场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一旦你发现工作中的快乐,你就会发现完成一项任务其实并不困难,取得领导的赏识也很容易。

一位著名学者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般人之所以不懂得从工作中找寻乐趣,是因为他们习惯性地认为工作跟享受是相对立的两件事,如果要享受,就不能工作,而工作的时候也就没有享受,没有快乐。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工作本身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它和快乐也不对立,只要你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它,就会发现任何工作都有它的乐趣。工作是否快乐,有否有趣,完全取决于员工本身,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职场快乐起来,就一定要学习笑着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同事。

威廉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职员,他原本的理想是做一名画家,但命运把他安排到了金融业。原本威廉在金融工作上颇有天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理想相差很远,所以他总是满腹牢骚、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上班。于是在最初的八年时间里,无论是对妻子还是同事,他总是摆着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而别人自然也会给他不好的回馈,慢慢地工作的乏味和同事的冷漠让他感到越来越孤独和烦恼,他甚至有想要放弃的念头。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威廉参加了一个培训班,班上的老师向他讲起了微笑的作用。因此,他决定尝试一下。从第二天早上开始,他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威廉,从现在起,扫除所有的烦恼,要面带微笑去迎接这崭新的一天。”在吃早餐时,他面带笑容地向妻子问好。结果,他的妻子被吓了一跳,他紧接着告诉妻子,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一直保持这种微笑。妻子惊讶地捂住嘴,眼中充满了喜悦的泪水。

而且,他开始每天都在公司里向所有的同事亲切地问好。很快,威廉就发现同事们对他的态度也变了,每个人都以温暖的笑容回报他。慢慢地,威廉觉得她的工作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没有乐趣,他开始慢慢地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并做出了优异的成就。

我们发现,如果你以悲观、消极的心态对待工作,那么工作只能回馈你无趣、烦恼,相反,你以快乐、愉悦的心态从事工作,那么你就会收获快乐、成功。所以,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职场快乐起来。

居里夫人曾说过:“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不错,在工作中获得满足,获得知识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当我们看到这其中的乐趣和意义,就会获得满足。同时,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可以给别人带了快乐和惊喜时,你也可以享受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乐趣。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生成就奖”。这一奖项是所有日本社会精英都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这项代表了极高荣誉的“终生成就奖”,有一次却颁给了一个“小人物”——清水龟之助。清水龟之助的确只是一个小人物,他的工作只是一个普通送信邮差。开始的时候,邮差这份工作的辛苦和乏味让他感觉不到丝毫乐趣,于是在做满一年后,心生厌倦的他便萌生了退意。在合同期的最后一天,清水龟之助看着自行车上装满信件的信袋对自己说:把这最后的工作做完我就再也不干这份无聊的工作了。

然而不巧的是,信袋里的最后一封信由于被雨水打湿而使地址变得模糊不清,清水龟之助花了几个小时都没能将信送出去。这令他更加抱怨起命运和老天的捉弄,但这是他邮差生涯中的最后一封信了,所以他发誓无论怎样都要将这封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于是他继续穿过一条条街巷,向路人们打听着每个可能的地址。在黄昏的时候,他终于成功地将信送到了收信人家中。原来这是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年轻人已经在家焦急地等待了许多天了。年轻人激动地接过清水龟之助手中的信后,兴奋地与父母拥抱在了一起。

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清水龟之助的眼眶也一阵湿润,此刻,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非常伟大,并因此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他不禁对自己说:“即使是简单的几个字,也可能给收信人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喜悦,这是一份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它会给我和他人带来这么多快乐,我为什么还要辞职呢?”

所以,清水龟之助打消了辞职的念头,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踏上了送信的路。依然是陈旧的信袋,依然是一成不变的街道,只是在他心目中,送出去的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信件,而是一份份喜悦和温暖。从此,他喜欢上了观察每个收信人在接到信件时或开怀或轻微的笑容,那一个个不同的表情都毫不掩饰地由内心发出,这令他感到由衷的快乐和满足。

自从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后,清水龟之助的心情每天都非常好,并深深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再也没有感到乏味和辛苦。他就这样一直干了二十五年,从30岁干到55岁,在整个邮差生涯中创下了二十五年全勤的惊人纪录,并由此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甚至在1963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见和嘉奖。清水龟之助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骄人的成绩,完全源自于他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他是在享受工作。

其实,工作本来就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分,只要你用心地去发掘工作中的乐趣,你就会使自己变得快乐、充实起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享受工作中的乐趣就会收获工作中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