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颜劫——萧后传
421800000182

第182章

萧子风倒真有点本事,果然弄了一只高大雄壮的鹿来,羽林割开鹿颈旁的鹿皮,采了新鲜的鹿血,内监忙捧进来,我一气饮下,永璘在一旁看着,眉头皱得紧紧的。萧子风道:“既擒了来,便先养着吧,谁又知道你哪天又要喝了,难不成还叫羽林为你满山寻鹿去?”永璘微叹一声,道:“那便这样吧,叫世子进来。”内监传入孝堂,永璘对他道:“此地百姓迫于以往官府威压,恐怕一时不敢出首告官,你带几个羽林易装下去看看,问问民情,安抚百姓不必害怕,只管陈情便是,小心行藏,白龙鱼服,虾鳖可欺,别大意了去。”孝堂答应,谢了恩,出去准备微服。

萧子风笑道:“我也才刚这么想,要下去瞅瞅呢,你倒先行安排了,这么看来,你一时是不打算走的了?”永璘道:“歇几日,让太皇太后跟皇后休息一下,连日骑马坐船,怕她们身子吃不消,若在外病了,也是不得了的事。但朕不想让人知道,趁机钻营,朕想着让龙舟空船先行,朕带你们悄悄留下观看风色。”萧子风道:“你想得周到,难怪我娘总夸你虑事周详,孝顺疼人,现而今萧府但凡有训,一定先听到皇上二字,比着来训子,照这么着,也别生儿子了,生女儿好多着呢。”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这几句话不咸不淡,说得恰到好处,永璘自是受用,嘴角已不自禁地带上了笑意,道:“朕这个半子当得也甚是勉强,岳母见了还要叩头参见,跟常人之家是不能比的。”我握住他的手,靠在他肩头。喝了鹿血,身上渐热,我捏捏他的手,示意他打发了萧子风,萧子风多精明的一个人?扫了我一眼便全了然于心,笑道:“怕是在下有点碍着娘娘的眼了,在下还是识点时务,先行告退吧,皇上仔细,别伤了皇子。”永璘脸大红,狠狠瞪了他一眼,他一揖到地,转身走了。听得他在外吩咐,舱室附近的宫人都有退开些,倒也知趣。

外头人影一消失,我便搂住了永璘,依在他怀里。他笑着推开我,道:“你急什么?容朕宽宽衣裳……”我双手抱住他,低低道:“臣妾侍候皇上更衣!”伸手慢慢给他解衣裳钮子,他渐渐入港,翻身抱起我放到床上。

过了好久,他放开了我,我正热得难受,反手揽住他腰,他在我耳边低低道:“你有了皇儿,别太过份了,万一伤了,不得了的事情。”我不肯,以指甲划他的腰际,过了一会儿,他再度情热,用力搂住了我。

他无力地放开了手,在一边喘息,我也大汗淋漓,气喘不止,浑身乏力疼痛。他歇息了一会儿,翻过身来,抱住我,低问:“弄痛你了?”我嗯了一声,他低头见到我身上的青痕,道:“朕——手重了,稚奴,你仍是那般诱人。”我道:“皇上,臣妾有一个小小请求,望皇上答允。”“你说。”他很慷慨的语气。我道:“皇上,臣妾想亲自哺育这个孩子,皇上一定要答应臣妾。”他笑道:“不成,你得陪着朕,皇子有乳娘,用不着你自己辛苦。”我缓缓转过身,面对他,再次道:“臣妾要!皇上不要再将皇子做人情送人,那是臣妾的孩儿。”“好好儿的你哭什么?”他温言道:“你有后宫诸多事务要打理,再带皇儿朕怕你身子顶不住。”“皇上,”我伸手撑住他的颈,道:“臣妾要自己带皇儿,臣妾不要再做对不起皇儿的事。”“你没做过对不起皇儿的事,”他叹道:“已过去那么久了,你还在想着,难怪总好好地忽现愁容,好吧,朕答应你,你自己儿带,朕同你一起带,这一次不委他人之手,做一对普天之下最常见最普通的父母亲。”我道:“谢皇上!”他伸手擦去我的泪水,将我搂进他怀里,他叹息不已。

处理好了赵鹏程的事,我们悄悄追上龙舟,继续南行。我隔个几日,便需食鹿血。萧子风也没办法,只道是孕期应有之象。永璘自然更不会多说,只嘱人好生照料我饮食起居,务必不能疏忽,防着劳累伤神。这么调养着,反见精神,陆天放把脉时说皇子越发健壮了,永璘极是高兴,对我的要求自是从不加拒绝,只求让我开心。

这日到得山东境内,京城送折专使递折子时附上两封信,永璘看了之后便情绪不佳,我走过去欲看看是谁的信,他却收了起来,但在这一扫之间已依稀看出是孩子的笔迹,信中似还挟带有别的物什。我只作不知。劝他去淑妃那儿歇息。他也不曾拒绝。

等他走后,我叫了刘全进来,问他是谁的来信。因所有奏折信件都需经他手呈送永璘,他虽不能拆看,却是要登记在册,以便日后查对的,见我问,便如实告知是前良贵妃及其子的家书,且夹带有别物,想是对永璘有影响的要紧物什,我暗自恼怒,她莫非还想东山再起么?犯下这等大罪,不说自省过错,还要生事,搅我的兴致,当真以为我那么好性儿吗?深思片刻,我对他道:“你去叫人传浏阳王进来,我要跟他说几句话。”他答应,退出去传人。

永琮一路上经陆天放跟萧子风治疗,病早已全好了,如今穿着便服,更显出勃勃英姿,确是一位刚健威武的带兵王爷。

我靠在榻上,打量着他,思忖着如何开这个口。他渐在我的目光下变得不自然起来,脸也红了,,低头看着地面,不敢回视于我,低低问:“娘娘唤臣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我笑道:“我并无吩咐,只是闲着无事想找王爷来说说话儿,王爷可有空么?”他道:“臣弟自随驾后反比在京中消闲了许多,有时出甚觉烦闷,娘娘既有兴致,臣弟愿聆听娘娘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