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传奇姜伯约
42626600000002

第2章 初降蜀汉独领军,败仗连连常败军

羌人出动的消息很快就被蜀军察觉,诸葛亮正在全面和郭淮对战,没有精力去面对后方,因此召集众将士询问该如何处理。参军马谡的确为良谋,在诸葛亮召集议事之前,就已经探得羌人的动向,而且给出了分析。现在羌人部队出现在蜀军后方,如果放着不管的话,一定会对他们的补给造成威胁。

魏延倒不在乎,立刻上前请命。言这点蛮人,自己只需要三两下就可以全部吞掉,请求下令让自己出击。

不过诸葛亮拒绝了,因为他给魏延安排了更重要的工作,更何况诸葛亮并不认为这种小事需要用到魏延这样的大将。

讨逆将军关中都督吴懿看诸葛亮直接拒绝了魏延的请兵,想来是有退兵良策了,遂要求丞相不必卖关子,请求示下。

诸葛亮谦虚了一句,随即下令道。

“马岱和袁綝,命你两人就各率一千人马,前去击退羌人。”

马岱和袁綝双双出列,齐声回答。“谨遵丞相指示!”

不等两人动作,诸葛亮又继续安排,言自己还会再派一个人协助出击。此时姜维一直看着诸葛亮,诸葛亮也看向姜维。诸葛亮所要派出的协助人员,正是姜维。

诸葛亮这样的安排一出,吴班、高翔等一帮蜀将都感觉不可思议,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诸葛亮会让一个降将去做这么重要的工作。姜维不管别人怎么看,他需要的就是报答丞相,立刻上前直接领命。

诸葛亮一直等的就是姜维这句话,此战的目的就是要让众人认可他的能力。

“丞相,两位将军的兵力过少,就算羌人再无战斗力,只怕也会有危险。”

王平突然出列,虽然马岱善战,但两千人马根本不可能打赢敌人的。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毕竟是后方,事关所有将士性命。

诸葛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指派姜维去支援的原因,就是因为会安排他率领一支部队参加作战。

杨仪一听立即上前进言制止。一来姜维初降,没有官位也没有军职;二来对方加入蜀军的时间尚短,忠臣度不可靠;三来本次北伐的各路军统帅都已经确定,根本没有多余的部队让姜维统帅。

诸葛亮岂不知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杨仪等人还不相信姜维,所谓的无军功、无部队不过是故意找来的借口,他也预料到肯定会有这一幕,不急不慢的提到了一支没有统帅的队伍。

杨仪一听似乎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竟然立马闭口不言。

诸葛亮这些日子其实接到不少投诉,都说那支部队毫无军纪,还完全不听指挥。现在诸葛亮安排姜维前去接管一来可以有锻炼的作用,二来可以用来堵住众人的嘴,如果一旦姜维建功,日后自己再用姜维也不会再有人说闲话,第三自己正好可以用来平息众将的投诉。诸葛亮扫视一圈无人再说话,明白大家都默认了,也就象征性的对提出问题的杨仪问了一句。

“威公,这样你就没意见了吧?”

杨仪只能回应一切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办。

不过杨仪不阻止他却打得另一个算盘,因为姜维将要去带领的这支部队相比其他部队来说简直就是垃圾堆,而且姜维这样的新人去带,恐怕少不了乱子。这样以后这个姜维就不会再受到丞相的器重,那么自己独掌大权的机会又大了一点。

“伯约,等下你就去第十三营报道,那里的人全都归你指挥。”诸葛亮对姜维吩咐了一句。

姜维十分感激诸葛亮能够这样对待自己,立刻抱拳表示自己定当全力回应诸葛亮的期待。当然令姜维十分不解的是,这一举动明明是严重的破格提拔,反而一提到那支部队,周围的人却都没有表现出敌意。因此姜维也断定,这支部队一定不容易带,恐怕又是一个不得了的考验。

后方退敌事项安排妥当,诸葛亮让众人各自去办自己的事情,却单独留下了姜维。因为诸葛亮料定姜维一定很好奇,自己为什么今日要这样安排。

姜维不敢胡乱说话,只是暗想或许因为诸葛亮要让自己有所表现,好在将来任用之时才能服众。

毕竟如果只有诸葛亮相信自己的才干,而旁人并不心服的情况。万一亮一意孤行提拔自己,只怕会让自己变成众矢之的。

既然诸葛亮主动留下自己,也就是说之前自己猜测的“考验”应该不假,姜维问道。

“丞相,有件事情在下不很明白。让一个新加入的人领军应该是个不得了的大事,为什么方才大家都不说话?”

诸葛亮又开始打哑谜,既然姜维明白自己的用心就好了,他告知姜维只要去了十三营就明白了一切,既然诸葛亮不愿意多透露,姜维也不打算追问。

简单叙了叙之后,姜维辞别了诸葛亮即刻朝十三营所在的位置出发。

蜀汉十三营营地位余蜀军营寨西面最拐角,只有东面一个小门可以进入。营地内最外围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有一张石桌,这是平时这支部队用来商议军事的地方,因为他们没有主帅。当十三营将士听说有新长官来接管的时候,一个个都不乐意了。这里都是益州人,而益州人在军中职位最高的就是偏将军句扶,既然句扶已经是将军都不能统领自己,那凭什么由一个外人来带,更何况,前来接管的还是刚刚投降的一位降将,十三营更是不服。

石桌旁有两位将军摸样打扮的青年人,身着白袍的那位将军正在大发雷霆,原来正是之前在魏延面受气的两人。此刻他们似乎十分愤怒,原来黑脸将军已经是偏将军了,但是这个常败军却一直没有交给他统帅。

白袍将军名叫柳隐,字休然,蜀郡CD人,为人正直且善政事,而且有着百步穿杨的本事,只因为自己是益州人,因此在蜀汉这么多年也一直不得重用。另一人自然是句扶,十三营正是前些日子要跟着魏延一起想要捉拿姜维的部队。

句扶也很无奈,挂个将军号这些年,一直都是职务也没有。现在诸葛亮把常败军交给一个叫做姜维的降将也不愿交给常败军自己人,难怪他们生气。

“算了!就像我们这种败残兵组成,又败仗连连的部队,哪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上司?”柳隐道出了最近这些年自己的战果,似乎是在自嘲。

句扶这次却一拍石桌反驳起来。他们的部队之所以弄成这样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因为一直以来好打的仗让荆州人或者东州人打,他们益州人就只能啃最难啃的骨头。现在又塞一个年轻降将给他们,这样下去他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存活。

柳隐也赞同句扶的意思,点了点头,继而把话题引了开来。

“不过话说回来,你那个大哥明明也是益州人,却老跟着那些外州人混在一起,我看他是见不得有你这样的老弟…”

“别说我大哥,若不是他,我今天…”句扶打断了柳隐,自小他就是孤儿,一直都是靠自己的大哥句安带大,虽然他有诸多不是,自己还是站在他那一边。

“去…你那没出息的大哥对你哪里好了?居然还这样维护他。”柳隐还打算继续说下去,这时营门外走来一个人。

“请问两位,这里是第十三营吗?”这人正是姜维。柳隐和句扶此时都在气头上,两人都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姜维,没有回答。

句扶看对方一直没动,没好气的问道:“没见过你,新来报到的兵?”

柳隐一听口音就知道对方不是益州人,立即纠正句扶道:“听他口音就知道应该是凉州人,你是不是跑错了营了?马将军的营帐在另一边,我们这是外号常败军的营区。”

“那就没错了,我是来这边报道的。”姜维来时路上听到有人议论十三营,说十三营纪律散漫,毫无约束,打仗还总是吃败仗。一听到柳隐自嘲自己是常败军,姜维就确定这里应该是十三营了。

句扶不耐烦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来什么新人,“我们正在等新长官,没空带你参观。”

柳隐永远都是一副雷打不动的表情,有点不好意思的对姜维道:“别在意,小句今天心情不好才会这样,他对我们的新长官很不高兴。”

姜维倒想听听他们两个人的说法,没有表明身份,“不高兴?为什么呢?就因为他是降将?”

“降将?”句扶一听“降将”二字气不打一处来,“像这种什么事情都没做就可以当到我们上司的降将还是第一次看到。”

柳隐还是比较理智的,虽然刚刚也在生气,但是没必要对一个不相关的人发火。而且自己也不想一个凉州人跑到益州人的部队来当兵,就解释说:“我们这个部队是号称常败军,正是部队如其名的垃圾军团,作战败仗连连,成员也都是残败兵。像小句过去就是跟随程畿将军前往夷陵,结果兵败如山倒。”

柳隐顿了顿,当然他不会忘了提一下句扶的英勇事迹,“然而小句却一个人挡住东吴数千追兵,让陛下能够顺利脱困,一时间成为我们益州人的骄傲。”

“修然!”句扶并不想提夷陵之战,“那种虚幻的荣誉就别提了,我根本是塑造出来的英雄…”

也不知为什么,常败军要来新长官搞得柳隐一个大老爷们都有点神经了。“唉……好吧,说说我的第一场战役好了。我在金雁桥被魏延将军追到连滚带爬,连自己的武器和盔甲都搞丢,最后还被俘。”

柳隐就一直不停的发牢骚,姜维就当听故事一般认真听着,句扶也懒得说他,“不过我们这个部队就算没打败仗,大概也是坐冷板凳的份。这原因大概说给你这个外人听也很难懂吧。简单来说,光我们益州人的身份就是原罪。”

姜维细细听完柳隐的诉说,大概也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人阻止自己接手这个部队了。士气低落,而且还有很多的顽劣分子。姜维也没打算继续跟他们聊下去,因为听来听去都是牢骚,就直接表明了身份,“我就是今天前来报到的统帅姜维,字伯约,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