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4282800000044

第44章 力量的源泉在于行动(2)

“我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完全是出于偶然,人的命运常常难以预料,有时偶然性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好像有时一些细小因素也会改变大江大河一样,有时一个闪念就会使一个人的命运得到改写。这听起来貌似有些离奇,但这确确实实就是生活。我对孤儿学校产生兴趣是由于一张图片。那是福斯海滨的一个古老、偏僻和破旧的自治市,托马斯·凯尔姆先生的故乡。几年前,当我走进那里一家小客栈坐下来休息喝茶时,看到墙上挂着许多图片。图片上画着一些身着盛装的漂亮的牧羊姑娘,手执牧羊用的弯柄杖,与海员们在一起嬉戏。但是,吸引我的不是这些,而是挂在壁炉架正上方的一幅关于修鞋匠的房子的画。画中,戴眼镜的修鞋匠正忙着修补一只夹在两膝间的破鞋子。修鞋匠前额较宽、嘴唇较厚,坚毅而又慈祥地望着他身边许多衣衫破烂的小孩。这些小孩则好奇地望着这位修鞋匠。不知是修鞋匠慈祥的目光感动了我,还是可怜的孩子们引起了我的同情,我走了过去。只见图画下方写着:约翰·鲍德斯,朴茨茅斯的一位修鞋匠,他怜悯那些被官员、被女士先生们抛弃的孩子,不忍心看到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在街头流浪,而他们的父母亲却大都过着舒适的生活。于是,他把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收养起来,并把他们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先后被他救助的小孩不少于500人。看到这些,我的心灵被震撼了。一个普通的修鞋匠凭着自己的爱心和毅力,为这些被人遗弃的小孩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真是令人钦佩。一刹那,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同时我为自己对社会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羞愧。我的情绪一直激动了好几天,我曾对我的朋友说过:‘这位修鞋匠是仁慈、博爱的化身,应该在英国为他建一座最高的纪念碑。’现在我已冷静下来,但我认为不应该收回这句话。这位修鞋匠那‘普爱众生’的精神激励着我,我决心继续他的事业。约翰·鲍德斯很聪明,如果以其他方式无法赢取一个穷孩子的信任,他会以独特的方式去做。人们常常见他在码头上追着一位衣不裹体的小孩,力图说服他进入他的特别学校学习。他并没有像警察那样以武力征服,而是耐心地讲道理,直到这个小孩跟随他来到孤儿学校。他知道爱尔兰人喜好烤马铃薯,于是人们常看到这位穿着破旧大衣的修鞋匠,把烤马铃薯送到一样衣衫破烂不堪的小孩手中。

后来,大家都对修鞋匠的慈爱之心有所了解,并给予了他许多赞扬,但他本人却从不在乎这些盛名与赞誉。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尽一个修鞋匠的所能给这些没有家的小孩一些保护和关爱罢了。他可以改变几十、几百人的命运,但却不能改变整个世界。看到这些幼小的生命被家庭抛弃,修鞋匠心里非常难过。这些事使修鞋匠的声名远播。主对他说:你一辈子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这也是在给我帮忙啊!榜样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影响。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的品格、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事物的看法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只是有时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好的行为方式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好的榜样则影响更大。好榜样的行动是一种现身说法的教育,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而一个坏榜样也能在顷刻间摧毁美丽的道德殿堂。环境对人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品格正在形成的年轻人来说,慎重交友是十分重要的。年轻人吸收快、容易模仿别人。只要朋友中有一个染上了坏习惯,其他人就会竞相效仿,不知不觉间就都会染上恶习而难以改掉,这就是交友不慎所造成的结果。鸠格卫斯先生坚信,年轻人在一起,很容易被同化而趋于一致。经常在一起的人,连讲话的腔调都会变得很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的朋友就行了。一个好朋友可能会成就自己,一个坏朋友也可能毁掉自己。我的座右铭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路德·格林伍德写信给年轻人说:“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能与卑劣的人为伍,宁可独自一人。你的朋友最好是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应该与你一样,当然如果他比你更优秀,那就最好不过了。”与好人相处会变好,与坏人相处则会变坏。在某种条件下,外因会起决定性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彼特·李利先生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淫秽的东西能令人心迷乱,人看了之后总想模仿,念头一旦产生,就很有可能付诸行动,有时走上歧途就是因为这一念之差。所以我从不看那些邪物淫画,我也竭尽所能去帮助每一位年轻人走上正道。

年轻人应该有凌云之志,有同样渴望上进的朋友,对朋友的要求高实际上也就是对自己要求高。从古至今,许多英雄豪杰都把选择朋友看作一件大事。与品德高洁的人做朋友,自己也会变得高洁;与小人做朋友,自己也会变成小人。弗朗西斯·霍勒平生喜欢与德才兼备的人交友,这让他获益良多。他曾感慨地说:“我敢肯定,我从我的朋友那学到的东西远比我从书本上学到的多。一位正直而渊博的朋友就是一座神圣的图书馆,只要你是他的好朋友,你就随时可以进入这座图书馆。”洛德·舍尔贝恩年轻时曾拜访过尊敬的马尔斯贝恩先生。这次拜访给洛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我曾拜访过很多名人,对我都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当我见到马尔斯贝恩先生时,我的心灵被震撼了。他像一位世外高人,悄无声息地净化着我的灵魂。凡崇高圣洁的人,都必须具有凡人所没有的感化人心的力量。”福韦尔·柏克斯顿谈到格利一家对他性格、品质产生的巨大影响时说:“他们一家改变了我的一生。”在谈及他在都柏林大学的成功时,他又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成功,这句话就是,格利一家给我的巨大影响促使我不断地追求进步。”

鲜花赠人,余香留手。与德行高尚的人相处,也会使自己变得高尚。凡是与约翰·斯特林交往的人都会从他身上感受到种种有益的影响。许多人发自肺腑地说:“正是因为有了斯特林的影响,我们才能成功。”还有人说:“斯特林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应该做些什么。”特契先生在谈及斯特林时曾说:“凡是与斯特林先生交往过的人,没有人不被他那崇高的品德所感动。只要和他在一起,你的灵魂就会得到升华。每当我与他交谈后离开时,我总感到自己超脱了尘世的烦恼,充满了前进的动力。”高尚的品德情操总能震撼并鼓舞人的心灵。与斯特林先生在一起,我们的精神在无形中也得到净化,时间一长,我们的待人处世也就有了他的风范。这是心与心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神需求是人类的一种内在本质的需求,高尚的精神永远像明灯一样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也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提高。奥国著名作曲家海顿的灵感就是英国著名作曲家韩德尔激发出来的。一听到韩德尔演奏,海顿的创作灵感就如万泉迸流。要是没有这一次意外,“我决不可能创作出这一曲子”。海顿还说:“他演奏的曲子声如金戈铁马不绝于耳,那时候就不仅仅是欣赏了,连血液都会随之沸腾。”近代歌剧之父、意大利作曲家史卡拉迪是韩德尔的另一崇拜者,跟随韩德尔走遍了整个意大利,每当谈及韩德尔,他总是在胸前划十字架,表示对他的崇拜就像对上帝一样。真正的大艺术家总是互相欣赏而不是相互嫉妒的。贝多芬对意大利大作曲家凯路比亚非常钦佩,对奥国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更是称赞有加:“舒伯特身上燃烧着天才的火焰。”诺斯克特年轻时十分崇拜大画家李罗德。有一次,李罗德在得文郡参加一个公开会议,诺斯克特冲到李罗德面前激动地说:“我由衷地佩服您的天才!”这是年轻人情不自禁表现出对天才的佩服之情。天才的灵感往往就是通过互相激励才能涌现出来。

勇敢的行为往往能鼓舞软弱的人,并使他们振作精神,勇往直前。有多少人在英雄的感召之下,爆发了无穷的潜力,并创造了奇迹。有时只要想想那些英勇的事迹就能使人精神振奋,忘记所有困难。英雄的力量就像号角一样催人奋进。波希米亚英雄扎卡把自己的皮留给后人制成战鼓,以鼓舞波希米亚人的勇气。普鲁斯国王斯坎德贝格逝世后,只要看到他的遗骸,土耳其人就会想起他生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立刻就会精神高涨。在把普鲁斯的心脏运往圣地的途中,英勇的杜格拉斯看到一位武士被撒拉逊人重重包围并渐渐逼近,他毅然从脖子上取下装有英雄遗物的银盒子,并把它丢向敌人最密集的地方。他一边冲向敌军,一边高呼着“英雄的国王普鲁斯,你的战士杜格拉斯一定要像你一样英勇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在普鲁斯的圣物旁。

人物传记中有许多令人振奋的例子。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永远激励着后人。我们的祖辈依然活着,他们的精神仍然陪伴着我们,他们的业绩永远不会被磨灭,他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从他们身上获取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历史上那些对国家和民族真正有功的人,他们的精神和业绩不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成为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离开历史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就变成没有源头的水,失去了根本,也就难以成功地开创新的生活。任何人为地割断历史长河的企图都是愚蠢的。记载先辈英勇业绩的书籍就好像是种子,一旦播洒人间,就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一代代传下去。这些书中也珍藏着智慧和力量,阅读它的后人能够从中得到启迪。英国诗人弥尔顿在谈及这样的书时说:“这些书中蕴藏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时时给人以启发和鼓舞,每一个例子都令人感动。这些书的魅力所在,就是使许多人能从中获得动力。重温前人走过的足迹,促使我们改变生活,创造生活。这种情感的依托和鼓舞,对这种榜样足迹的探寻,是我们成功的基础。就像那些幼苗和藤蔓一样,它们总渴望太阳的光辉。于是它们拼命地向上生长,直到沐浴在太阳的光辉之下。”

凡是读过阿诺德和柏克斯顿传记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读这样的书是一种享受,它能使人的境界得到提高,使人的意志更加坚定。通过了解他们,我们懂得了人是什么,人应该追求什么,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去追求更高尚的目标。这样,我们就不会空虚,我们的身心就会溶化在美好的事业和崇高的精神之中。有时人们会在书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当葛热格罗凝视迈克尔·安格鲁的作品时,他觉得就像在看自己的作品,他的经历与迈克尔非常相似,他的灵感瞬间被激发,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他不禁大声叫道:“我也是一个画家!”塞缪尔·罗米利承认自己深受法国大法官戴格斯顿的影响。他说:“我得到了一本托马斯的书,当我读完戴格斯顿的故事,被这个杰出的地方法官的辉煌事业深深打动,我的激情和理想从此燃烧起来,让我孜孜不倦,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富兰克林则认为他的成就应归功于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论行善》,作者是一位名叫柯顿的母亲。可见一个好榜样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榜样就像是星星之火,最终可成燎原之势。塞缪尔·杜威认为,在读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传记后他才形成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商业习惯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一个好榜样的力量会消失,或者说他的力量仅限于书本。历史上那些开天辟地、勤奋创业、扶贫济困、德行高洁的先辈们,作为榜样的力量他们又何曾消失呢?我们作为后人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崇高精神,不断地创造未来。我们应该阅读最好的书,学习最好的榜样,不断地完善自己。路德·杜德利曾说过:“我只读我认为很不错的古老的经典书籍,这些书都经过我的精挑细选。看这些书,我会变得越来越高尚,创作的愿望也愈来愈强烈。我总能从那些书中受益。没有朋友们陪伴时,我就把以前读过的书再温习一遍,甚至几遍,这样所得的收获要远远多于读一本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