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200

第200章 邵蕙波悬崖撒手 (13)

这一天,有一百七十余名男学生被强行抓走、拖进北京大学法科礼堂中关了起来!

第二天--1919年6月4日,星期三。中午,强烈的阳光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那紧紧关闭着的校门烤得发烫,正中那两扇大铁门上的那把大铁锁更是烫得灼人!校门内,那长阔的过道与左右的天井里,都拥满了严肃慷慨的女学生。此时还不到十九岁的国文专修科二年级女学生冯淑兰(冯沅君)就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正对着那把大铁锁。突然,冯淑兰从地上搬起了一块大石头,朝那把大铁锁狠狠地砸了过去,接着,她又用那块大石头朝那把大铁锁砸了第二下、第三下……其他几个站在附近的女学生,例如邵蕙波、王馨如等人,也像冯淑兰一样,各自搬起石头,朝那把大铁锁狠狠砸去……最后,随着轰然一声,那把大铁锁重重落在了地上!冯淑兰幼年时也曾遭过缠足之难,后来,她虽然将双足放开了,可是,缠足之难给她造成的残痛却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是这样一位踏着遭难的双足走上艰苦的求学之路的才女,第一个勇敢无畏地搬起大石头、砸向了那把将同学们禁锢在高墙中的大铁锁!

大铁锁终于落地了,那两扇大铁门终于敞开了,通往自由与解放的道路赫然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全体学生夺门而出:冯淑兰、邵蕙波、王馨如、陈定秀、程俊英(隽因)、王世瑛(一星)、李超、钱用和、孙继绪、张峥漪(冷岩)、周寅颐(沁秋)、田隆仪、吴琬、朱学静、张雪聪、林宝权……她们与来自北京其他十四所女校的女学生们一起,举行了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的请愿游行。这一天,全北京冲出校门、参加游行的学生较昨天加倍的多!

这时的邵蕙波还不到十五岁,在她年轻的记忆中,她随着游行队伍走向天安门广场时所看到的每一个画面都跃动分明:……高大雄伟的中华门;平滑的甬道,甬道用两块、两块的大青石并排铺成,每块大青石长约三米、宽约二米;甬道两侧植有各种美丽的树木花草,其中有许多是参天的古树,还有许多相间而植、茂盛成林的紫丁香树与白丁香树,树上仍开放着紫色与白色的花,至于那大丛大丛铺展开的黄刺玫,更是映着明朗阳光烁烁闪亮;进了中华门,就是东、西、南三面都被一丈多高的紫红色高墙围起来的、形成了一个"U"形的"千步廊";"千步廊"正北端,就是矗立在一座高达三丈的棕红色台基上、九楹重檐、金碧辉煌、华美壮观的天安门;天安门后,衬托着一派广阔无限的蓝天;天安门前,是众多团结勇敢的青年学生,是无数迎风飒飒的斗争旗帜,北京大学的队伍、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的队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队伍、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的队伍、北京警官学校的队伍、中国大学的队伍、朝阳大学的队伍、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队伍、汇文大学的队伍、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的队伍、北京农业大学的队伍、清华学校的队伍……

忽然,邵蕙波听到一个人用略带安徽口音、清晰、有力、又惊愕的声音说道:"邵蕙波!"她举目一望,只见那人就站在清华学校的队伍里、那人就是这时还不到十九岁的孙立人。这时还不到十四岁的叶澄川正站在孙立人旁边,他本来正朝演讲台那边望着,听到孙立人说的那一句"邵蕙波"之后,他才转过头来,一边朝邵蕙波挥手、一边喊道:"四哥!"……

这一天,大批军警、步兵、马队又冲到了天安门广场上,拘捕学生七百余人!这些被捕的学生仍旧被押送到北京大学法科礼堂,与昨天被捕的学生关押在一起,如此一来,法科礼堂都被塞满了!军警们在法科校舍外东西两侧,煞有介事地搭起了二十多个驻扎帐篷,将法科校舍紧紧围住,如临大敌!

天黑了,茫茫苍穹、骤然大闹,又是大闪、又是大雷、又是大风、又是大雨……

北京城里连续两天的大逮捕,并没有将学生们吓倒,他们于第三天--1919年6月5日,发动了较前两天更多的、足有五千多人的学生队伍冲出校门、分头演讲,这些学生各背行李、带着干粮和牙刷,做好了与前两天被捕的同学们一起去坐牢的准备。北京城里的学潮闹成这么大的阵势,是以前任何时候都没出现过的,连"督办当国"的段祺瑞都感到恐慌了!此前一直主张大量拘捕学生的"段氏屁精"段芝贵与"屠夫"王怀庆也觉得没办法了,他们向段祺瑞报告说,闹事的学生太多了,根本逮不过来,就是逮过来也麻烦,因为关押学生的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已经再也塞不进人了……在这一天召开的内阁会议上,大总统徐世昌主张的停止镇压、以和平方法对待学生的意见重又占了上风,这次会议决定,不在拘捕学生,以前所捕学生即日一律释放,还商量了两条善后办法,一,更换北京大学校长,准蔡元培辞职,以胡仁源继任;二,更换教育部次长,准袁希涛辞职,以傅岳棻继任、暂代总长事务,并责成傅岳棻与各校校长接洽,商议善后办法。于是,这一天,虽然仍有大批军警冲上街头将学生队伍与围观民众驱散,可是,却没有一名学生被逮捕,而且,被拘禁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的近千名学生也被释放,包围北京大学法科校舍的军警也全都奉命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