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41

第41章 戊戌年 (26)

翁同龢以为王鉴齐带来了光绪皇帝特意给他的重要政治话语,因此,他也就按捺住脾气,招呼王鉴齐来到了那座花厅上。那四个小太监则偷偷地忍住笑,捧着那份节礼,跟在王鉴齐与翁同龢的身后,一起来到了那座花厅上。

那座花厅的四面本都安装着玻璃窗槛,因为此时已是夏天,为了通风取凉,故而那些玻璃窗槛已全都被卸了下去,换挂了四扇穿珠帘。厅内一应陈设也还像以前一样,都收拾得精致典雅,插架象牙书签,叉竿古锦画轴……可是,厅内的气氛却与以前决然不同了!那四扇穿珠帘在匆遽的夕照与斑驳的晚霞的映衬之下、随着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凉风或轻或重地抖动着……那珠光闪闪灭灭的,就像一颗一颗衰微的眼泪正在迸碎……过去那一天天、一年年的故影旧事就被那珠光晕凝在此时的一瞬……

翁同龢请王鉴齐落座,王鉴齐谢过翁同龢之后,却不立刻就落座,而是先忙着吩咐那四个小太监将那份节礼像模像样地摆置在桌子上,然后,他才稳稳地坐在一张金漆大椅上,将右胳膊肘拄在一张镶着大理石心的茶几面上,用左手半掩住了嘴,向隔着茶几坐在另一张金漆大椅上的翁同龢轻声慢语地说了起来……

王鉴齐啰啰唆唆地说了一大篇话,无非是说光绪皇帝如何周到地吩咐他一定要严遵谕旨、让"翁师傅"将这份节礼收下,并没有说到光绪皇帝还有什么特意给"翁师傅"的重要政治话语。王鉴齐自顾自地说完之后,再定睛一看,才发现翁同龢早就不注意他在说些什么了,只是远远地望着那份节礼发呆……

王鉴齐终于带着那四个小太监告辞而去。他们离开的时候,带走了翁同龢吩咐管家递给他们的赏钱。--这份赏钱不比以前多,可也不比以前少。

康有为在他被光绪皇帝召见过后第二天--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1898年6月17日),就草定了一道《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在这道奏折中,康有为明确提出了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的问题。在康有为看来,在科举考试中将考试八股改成考试策论,不仅是将科举考试的形式进行一番改革,也是将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根本变革,他要求将西学引进策论考试的内容之中:"从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外求各国科学,以研工艺物理政教法律,则为通方之学"。

康有为的这道奏折通过御史宋伯鲁上呈到光绪皇帝的面前。光绪皇帝看了这道奏折之后,决定不经"部议"而"即令枢臣拟旨",将废除八股、改试策论之新政直接推行。光绪皇帝在召见刚毅等军机大臣时,才一说出这个决定,刚毅就立刻摆出了一副"死谏"的架势,哭丧着脸向光绪皇帝劝道:"皇上,此事重大,还是先交到礼部与议为是。"光绪皇帝很生气,急急忙忙地说道:"先交到礼部?哼,就礼部那几个堂官,还能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他们不过就是会嚼点霉烂的套话将这道折子给驳了而已!我没闲心听他们瞎啰唆!"刚毅一看光绪皇帝态度如此,索性嘎着嗓子、哭出声来,他一边哭,一边叫道:"此事重大!八股取士,已行之数百年,实在不能这么轻易说废就废了!皇上圣明,请皇上千万慎重,不要听信小人邪说呀!"光绪皇帝看着刚毅那副跟演戏似的夸张哭相,不由得冷笑道:"刚毅,你这么喜欢考八股,那你自己当年为什么不将八股读得明白一些,也进科场考出个两榜进士出身来!那才不辜负你如此忠诚卫护八股之心呢!告诉你,你既然已经是协办大学士了,那就别再只是装着读过书,还是真用点功将你嘴里的那些白字给改过来为是!早就听说你最近听戏听得很多,自己时不时地也能哼上几句,今天听你这么一哭,还真带着'哭板'的意思,一个字追着一个字地嚎!恐怕你当年读八股时,就从来没这么顺溜过!你还是快去找根锤子敲敲脑袋想一想,你居然也敢愣涨大了一张老脸,在我跟前穷唠叨什么不能废八股!"刚毅被骂得没脸再接着哭叫,只得先闭了嘴。光绪皇帝虽然将刚毅骂退了,可是,他发现其他军机大臣都是一脸的以沉默相抗的意思--很显然,他们谁都不准备执行光绪皇帝的那个立刻拟出废八股谕旨的命令。光绪皇帝将齐刷刷地跪在他面前的诸军机大臣环视了一遍之后,终于无可奈何地对他们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就在诸军机大臣准备给光绪皇帝磕头、站起离去的时候,刚毅突然又张开了嘴,大声向光绪皇帝说道:"此事重大,愿皇上向太后老佛爷请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