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81

第81章 戊戌年 (66)

众人叹息着将林旭所提出的这个策略议论了几句之后,就将这个策略给否定了……

商议来……商议去……,直到这一天的黄昏夕照将要无情降临之时,众人还是没有商议出任何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眼前危机的救难之策……不过,他们最后还是作出了一个确实的、可以真正执行的决策:康有为立刻离开北京,以躲避慈禧太后就要对他进行的抓捕和迫害……

康有为在这一天的黄昏夕照中匆匆离开了北京城。--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谈起他此时离开北京城时的情况,就说他随身带走了光绪皇帝给他的一道明诏与一道密谕:那道明诏是光绪皇帝于此前两天(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二日--1898年9月17日)给他的,其主要内容是命令他出京去上海督办官报;那道密谕是光绪皇帝于此前一天(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1898年9月18日)让林旭带出宫来、传给他的,其主要内容是命令他速离北京、警告他一日不可留……

康有为临走之前,他的胞弟、此时年仅三十一岁的康广仁对他说道:"阿兄快走!弟与复生(谭嗣同)、卓如(梁启超)及诸君力谋之!"

这一天夜幕重重降临之后,北京城内,已经"下钥"的宫城禁苑与白昼时分相比,暂时显得较为安静……

夜色深深……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日(1898年9月19日)的凉夜渐渐向第二天的寒晨潜入……

盛装打扮、猛显泼恶的慈禧太后将她那双老眼瞪得又大、又怪、又圆,在由她的那两个亲信阉奴李莲英、崔玉贵率领的一大群太监的伏侍下,乘坐凤舆、前引后拥、左跟右随、杀气腾腾、剐氛横横地突然闯进了养心殿后殿的庭院……

彻夜守在书桌旁愁思闷想、不曾去睡的光绪皇帝在自己的寝殿中早就隔窗闻警,虽然,他已经被吓得手足无措、失魂落魄、仿佛已经痴呆了一般,可是,他还是按照宫廷礼仪,出了寝殿门,"迎接"慈禧太后。

"跟着进来!"慈禧太后下了凤舆之后,一边向光绪皇帝喝令道,一边带着许多太监直扑进了寝殿的门……

霎时间,那原本幽暗的寝殿就被那些太监高举着的一簇簇狂燃暴烧的宫灯宫蜡照得惨亮!

"快搜!凡是该抄检的,一样儿不许漏下!"慈禧太后一边厉声叱道,一边由李莲英搀扶着,在一张尺寸特大、打磨光滑、不加髹漆的"酸枝木"大太师椅上赫然坐下。

光绪皇帝则浑身打着寒战,跪在了慈禧太后面前,哆哆嗦嗦地说道:"儿臣……儿臣给……给皇阿玛……请……请安……"

来这里之前,那些太监早已奉得慈禧太后的严令,此时,不待吩咐也自然知道该如何行事,崔玉贵带着几个太监,先七手八脚地抢上去,将所有没有上锁的箱、笼、匣子、柜子、抽屉之类都全部打开,将所有帘幕、帷幔、袱子、围子之属都全部扯下,一顿乱翻乱掷、狠抄狠检……与此同时,李莲英则向光绪皇帝说道:"万岁爷,这就将钥匙赏奴才们用吧!"光绪皇帝此时什么也不敢想,唯有按照李莲英这老阉奴那不阴不阳的吩咐,交出了他所掌握的所有钥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为了开启奏折匣上的特制锁头而配置的钥匙……

崔玉贵从一个配着一把兽头大银锁的柜子里搜出来一套崭新的男式西装之后,立刻将他所缴获的这份"巨赃"双手捧送到慈禧太后面前。慈禧太后用一双泛着歹毒的寒光的老眼将这套西装瞥了瞥,然后紧盯着光绪皇帝那双目光似乎将近枯涸的眼睛,冷笑道:"好个'维新皇帝',祖宗的规矩,皇帝的体面,你都不想要了!你将这些破烂儿弄到宫里来,打算干什么?!你这傻猴儿崽子,胆子越来越大了!你今天敢将这些破烂儿藏起来,等明天你敢动剪子了,你还打算将辫子铰了、藏起来不成?!你立刻从实招来,是谁有那么大的本事,折腾得你终于着了魔障、动了邪心?是你哭着喊着非得要见的那个'广东佬'(康有为)、还是礼部的那个'六品大员'(王照),是总理衙门的那个'老西崽'(张荫桓)、还是咱们宫里的那个'小妖精'(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