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4376500000096

第96章 参透生死心自宽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刻意》)

译文:生于世间犹如在水面飘浮,死离人世就像疲劳后的休息。

生与死对于个体而言,其实只是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整个过程。这是你我该经历的,也是你我该尊重的,既然我们已经拥有了整个生命过程,那么死亡的到来就是必然的,如此,又有何必要去装小丑呢?

北宋大将军曹翰率部下渡过长江,进入圆通寺,禅僧们惊恐奔逃,而缘德禅师却跟往常一般平静地坐着,曹翰走到禅师跟前,禅师不站立、不拜揖。曹翰大怒,呵斥道:“长老没听说过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吗?”禅师看了他很久,回答说:“你哪里知道有不怕死的和尚呢!”曹翰极为惊奇,对禅师产生了敬意,问:“禅僧们为什么走散了呢?”禅师回答:“敲起鼓来自会集合。”曹翰让手下去击鼓,并无禅僧到来。曹翰问:“为什么不来?”禅师答:“因为你有杀人之心。”说着自己起身击鼓,禅僧们就来集合了。曹翰向禅师礼拜,请教取胜的策略,禅师从容答道:“这不是禅僧所了解的事。”

缘德禅师不惧生死,从心理上击败了大将军曹翰,使圆通寺化险为夷。这种良好的心态是禅师智慧的表现,是在长期的修炼过程中养成的。人生一世,什么情况都会遇到,天灾人祸时时难免,只有炼就不惧生死的良好心态,才能镇定自若,冷静处理,走出险境。即使走不出去,也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再现大丈夫气概,使后人代代敬仰,奉为楷模。

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在黑部川第四发电厂的建设施工中遇到了险情。当掘进主隧道的时候,碰上了破碎地带,冰冷的水止不住地从石缝中喷泻出来,工程搁浅,进度被迫停止。虽然动员了世界各国的土木工程权威专家,想尽了各种办法,技术上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水不断轰响着向外涌流,公司的命运也处在了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这时,负责指挥的太田垣士郎总裁,来到了现场。他穿好工作服,准备进入隧道。“总裁,太危险,您还是上去,这里由我们来干。”工人们在极力劝阻,因为进入隧道就会发生生命危险。然而太田垣总裁没有退后,他喊道:“目标,掘进面!”说完,便踏进了齐腰深的冷水,向掘进面走去。工人们见此情景,纷纷下水,紧随其后,拼命和水流战斗,一时间,血和污泥混合在了一起。在总裁的带领下,工人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每个人都是一身泥水,听到消息的公司其他职员们也纷纷伸出了援助的双手,开展了“帮助隧道工程”的活动,使公司终于渡过了难关。

生死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他可以躲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也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尽力地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一些有价值的、值得回忆的东西。当然,这得需要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和心胸。太田垣总裁正是以这种精神挽救了危难局势。有时候,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未能使希望实现,这时,我们也不要气馁,而要正视现实,查找根源,尽己所能,历炼心志,为以后能迎头赶上打下良好基础。

的确,在死亡面前,国王、大臣、亲属、仆人、妻子等,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无论是富有还是贫困,都是无计可施的。受到这种人生无常的哲学思想熏陶之后,人们就会理解心平气和是悟道的表现,也就能够平心应物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