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心得
4376900000016

第16章 修身养性的心得(8)

“放你?有那么容易吗?田氏兄弟已经交待了,是你利用色相勾引他们共同作案,骗取了陈大牛15000元,如今赃证俱在,你抵赖得了吗?你等着坐牢吧。”

余青吓得手脚颤抖,抱住王长根的腿哭道:“王所长,我是被骗的,是冤枉的,求求您,放了我吧。”

“你,说得轻巧,这是儿戏吗?”王所长斥责道。

这时,黑暗中走出一个人来。他接话道:“王所长,你就放了她吧,人家还是孩子呢。怪可怜的。”说话的正是等候在此多时的赵安。

余青见有人为自己说情,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赵安继续说:“人哪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改了就行。”

“不行不行,像这种坏女孩不好好管教,以后还会骗人的,还会有人受她的害。”王长根与赵安演着双簧。

“我看这样吧,王所长,你就把她交给我,我保证管教好她,何必要让她坐牢,断送她的前程呢?”

王长根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会,最后下决心似地说:“好吧,就把她交给你,你可要好好管教,别让她跑了。余青,你愿意跟他去吗?他可是我们乡的大能人,昌达贸易公司的大经理哟!”

余青见有人搭救,不用去坐牢,自然高兴地答应说:“愿意,愿意,只要放了我,叫我做什么都行。”

赵安把余青带回了家。一进门,他就反手把门关了,得意地笑道:“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老婆了。”

余青想不到自己才离狼窝,又入了虎口。

王长根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余青寻机逃了出来,在市公安局报了案。法律始终是公正严明的,此案有关的犯罪人都受到了惩处。

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王长根先是奸情为蛮横的老婆所抓,后又被老婆胁迫,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

为什么人生是傀儡,因为你的把柄在人家手中,你有所求,人家有所给予,所以,你就往头上套了一个圈,让人家牵着走了,身不由己,生不如死。无欲无求,你就只有心地清正,光明磊落,这根蒂才是自己的,一线不乱,行正在我,即使面对神鬼有何惧怕的呢!

茫茫世间矛盾之密

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不守节操的荡妇假托看破世情而削发为尼,热衷于名利的人因为意气用事而出家,本来清静的佛门道观,却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武则天年方十四,便已艳名远播,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不久封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无比,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皇朝将遭“女祸”之乱,某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种种迹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之人逐一检点,做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过不多久,便身形槁枯,行将就木了。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所以她时时留心择靠新枝的机会。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当唐太宗自知将死时,还想着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长久万代,要让颇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罗王。临死之前,他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得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有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哪还听不出自己身临绝境的危险。怎么办?武媚娘知道,此时只要能保住性命,就有机会将来夺权。然而要保住性命,又谈何容易,惟有丢弃一切的一切,方有一线希望。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委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聊以报效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省得朕为你劳心了”。原来唐太宗要处死武媚娘,但心里多少有点不忍。现在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活着的武媚娘等于死了的武媚娘,不可能有什么危害了。

武媚娘拜谢而去。一旁的太子李治却如遭晴空霹雳,动也动不了。唐太宗却在自言自语:“天下没有尼姑要做皇帝的,我死也可安心了。”

李治听得莫名其妙,也不去管他。借机溜出来,去了媚娘卧室。见媚娘正在检点什物,便对她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了我吗?”媚娘道:“主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泪已雨下,语不成声了。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镇定了一下情绪,把自己的计策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出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媚娘作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媚娘果真再次进宫。

世事有很多看似矛盾其实却为必然的事。清修于山林而为隐士,本是高雅之士所为,却成了求功名者扬名的途径;佛门本是信徒清修的场所,偏偏有许多六根不净的人要托身其中。至于武则天出家为尼更是由于政治需要。这些人要的只是形式。以此论世事,很多人做事不唯实只求形式,不行善却得以善名行事骗人,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欺骗性。因此,人事纷陈,真假虚实相叠;天地辽阔,时时处处矛盾。色欲名利修身所忌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色欲像烈火一样燃烧起来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烈火就会变得像一堆冷灰;功名利禄像蜂蜜一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死地的情景,名位财富就会像嚼蜡一般无味。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思虑疾病和死亡,这样也可以消除些罪恶而增长一些进德修业之心。

公元189年??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卓有“战功”的董卓,率兵进入了洛阳,废掉汉少帝,立献帝,独揽朝中大权。

董卓看出丁原是他专权的障碍,遂起杀机,收买了丁原的部将吕布,将丁原杀死。

从此,董卓权倾朝野,为所欲为,司徒王允表面上效忠董卓,暗地里却对他恨之入骨,时刻想除掉他,于是王允授意貂禅对付董卓之计。

时过不久,董卓义子大将吕布在府中宴请宾客,王允借机派人参加,并送去许多珍贵之物。吕布不知为何居司徒高位的王允,要给自己一个小小的骑都尉送厚礼,于是决定亲去王府,一是探明究竟,一是作为回拜。

吕布到王府后,受到热情款待。王允笑着说:“您是天下的英雄,我不过是略表敬意而已,区区薄礼,实在不值得将军挂在心上。”吕布本是见利忘义之人,王允也正是投其所好,才选择他作为除掉董卓的突破口。

听到王允的称赞,吕布心里十分舒畅,话语也多了。王允命貂禅前来献酒。经过刻意修饰的貂禅,容貌艳丽,楚楚动人,在侍女的搀扶下,由内室款款走出。吕布一见貂禅不由得两眼发直,心中暗自说:“真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美女!”吕布看得愣住,直到王允和他说话,才发现自己失态,忙掩饰地问道:“小姐是府中什么人?”王允漫不经意地回答说:“是小女貂禅。”随后让貂禅为吕布敬酒。貂禅为吕布斟满了一杯酒,装出一副羞涩的样子,双手献给吕布。吕布连忙接过酒杯,偷看貂禅,正巧貂禅也在看他,二人的目光碰到一起。王允见状心中暗喜,对貂禅说:“你陪将军多喝几杯,让将军尽兴,今后我们还要仰仗将军呢!”然后让貂禅坐在身边。

席间二人眉来眼去,有王允在旁又不便开口说话,吕布显得有些急躁。王允见时机已到,就借故离开。王允一走只剩吕布和貂禅二人,吕布心中高兴,对貂禅问长问短,貂禅都一一回答。这时正允回到席前,暗示貂禅回避,貂禅心领神会,起身告辞吕布走向内室。

吕布按捺不住地问王允说:“小姐真是美丽无比,不知何人有此大福,能娶她做夫人?”王允说:“小女还不曾许配,我想高攀将军,不知您意下如何?”说完观察吕布的反应。吕布一听大喜过望,急忙向王允参拜说:“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王允扶起吕布说:“将军不必多礼,待选个良辰吉日,就将小女送过府去成亲。”吕布再次拜谢了王允,才满怀高兴地告辞。

第二天,散朝后王允、董卓走在一起,王允邀请董卓去府上喝酒做客,董卓很痛快地答应了。

酒兴越来越浓。王允举手向侍从示意,音乐声徐徐响起,伴随着乐曲走出一队歌女,个个长得国色天香,婀娜多姿,尤其是领队的那位,更是容颜照人,美若天仙,看得董卓欲仙欲醉,就问王允说:“这位漂亮的歌女是谁啊?”王允说:“是我新买来的歌女,名叫貂禅。”董卓笑道:“不但人美,名字也悦耳。”一曲终了,王允叫众人退下,留住貂禅给董卓敬酒。貂禅手捧酒杯缓步上前为董卓敬酒,董卓满脸堆笑问道:“今年多大了?”貂禅微笑不语。王允在旁说:“今年已经16岁了,您若是喜欢,就带回府去伺候您吧。”

吕布得知此事,怒气冲冲找到王允指责道:“您既然已将貂禅许配于我,为何又送给董卓?”王允见状四周环顾,见没有人,就压低声音对吕布说:“这里不便细说,请将军随我回府。”说完就同吕布一同回到王府。

吕布迫不及待地问道:“有人亲眼看见貂禅在太师府中,这难道是假的不成?”王允见吕布怒火中烧,更不急于回答,给吕布让座后,又命人献茶,然后才一副无可奈何的架势说:“前几天太师来我府中饮酒,席间说要见见我的女儿,我不好拒绝,就让小女出来给太师敬酒。谁知太师见后,就十分喜爱,说府中缺人侍候,暂时让她过去,待找到合适的人,再送她回来,太师的要求我怎能违抗呢?”

吕布见王允说的合情合理,无可指责,就向王允赔罪,然后离去。

吕布回府后,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第二天一早就借故来到太师府打探消息。侍卫告诉吕布,太师新得美人,还未起床呢,吕布听后心如刀割,但又不敢过于放肆,急得在大厅中团团转。

过了些时候,董卓来到大厅问吕布是否有事,吕布谎称刚刚听到义父得了美人,特地前来贺喜。董卓听后,称赞吕布有孝心,并让貂禅出来相见。貂禅在吕布面前装出愁眉不展的样子,趁董卓不备时,用手指向自己的心口,然后又指吕布。吕布领会貂禅的示意,心中更加凄苦。董卓见已到上朝的时候,就和吕布一同而行。见过皇帝后,董卓留在朝中处理政务,吕布借机来到太师府找貂禅。

正在二人难舍难分之际,董卓突然从外面进来,见到他们情意绵绵的样子,气得大喝一声直奔过来。吕布见势不妙,扔下貂蝉向外逃走。

第二天,王允将吕布请到府中,吕布满脸愁容,心情沮丧,王允假装不知,问吕布因何事而闷闷不乐,吕布就将昨天在太师府中发生的一幕,详细地告诉了王允。

王允听后,故意气愤地说:“想不到董卓已经荒淫霸道到如此地步,连自己儿子的妻子都要强娶,这不但使我无脸见人,还是将军的侮辱啊!”

王允的话音刚落,吕布就拍案而起,手握剑柄,满脸杀气,咬牙说道:“我一定杀了他,报夺妻之仇!”王允见吕布决心已下,又烧了一把火,说:“将军如果杀了董卓不但报了仇,重要的是为国家除去一害,可以名留千古啊!”吕布伏地而拜,表示愿意听从王允调遣。

数日之后,董卓在去未央宫的路上死于非命。

人在病中,会感到人生之虚幻与可悲,到了死地大概只剩求生一念了。所以人平时做事应朝事物的对立面想想,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胡为。人生在世,宜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修些德性,做事勿为欲望丧失本性,否则会自取灭亡。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声色不忍的害处很大,忍声色则要修其身,固其本;对于人生男女之大欲,要适可而止,不能过于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