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4381700000025

第25章 颜渊第十二(2)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国君像国君,臣下像臣下,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齐景公说:“说得真好!的确是这样,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下不像臣下,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到吗?”

【注释】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齐国国君。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到了齐国。于是就有了齐景公和孔子的这段对话。②君君:国君像国君。意思是要履行国君的职责。后一个“君”字作动词。③臣臣、父父、子子:后一个字均作动词,意思是尽责、守礼。④信如:诚如,的确。⑤得:能。

【解读】孔子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个字回答齐景公的问题,是针对齐国当时的状况而说的。朱熹《论语集注》说:“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维护礼制伦常,区分上下尊卑,“为君、为臣、为父、为子都应有各自的思想准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这样才能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君、臣、父、子才能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人毕竟生活在群体中,任何个体均以这种群体秩序为生存前提条件。原始式的个体‘绝对自由’,永远是幻想……一定的规范、辨别、区分的结构秩序,始终是人类和个体所必需的,只有这样,大家才可能有饭吃,而不是混战一团。”(李泽厚《论语今读》)齐景公虽然非常赞同孔子的观点,但由于他无力改变大臣专权、伦常丧失的情况,“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国之祸”(朱熹《论语集注》)。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①,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②。

【译文】孔子说:“一两句话就可以判决案件的人,大概是子路吧?”子路为人爽快,没有久不履行的诺言。

【注释】①片言折狱:朱熹《论语集注》:“片言,半言。折,断也。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朱熹认为“片言”是子路说的话,可从。也有人认为“片言”即“偏言”(偏听一言),认为子路以一面之词断案。这不符合子路的为人,不从。②宿诺:指久不履行的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宿,留也,犹宿怨之宿。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

【解读】子路为人率直,办事果断,他的这一性格在孔子对他的评价中得到了体现。孔子说子路一两句话就可以断案,并不是说子路轻率,而是没有讲子路审理案件的过程。在经过案件审理,明确案件真相之后,就果断地断案而绝不拖延,体现了子路办事果断的性格特征。子路的这一性格,在待人处世中也得到了体现。

12.13子曰:“听讼①,吾犹人也②。必也使无讼乎③!”

【译文】孔子说:“处理诉讼,我与别人一样。一定要让诉讼不发生。”

【注释】①听讼:处理诉讼。②犹:同,与。③必:一定。

【解读】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处理诉讼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推行“德治”,做到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使民众都能自觉遵循礼制,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减少违法犯罪的事,杜绝诉讼案件的发生。可见,孔子在处理诉讼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提出的是治本的措施。既认真处理诉讼,又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诉讼发生,这样标本兼治,社会才会安宁。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①,行之以忠②。”

【译文】子张问怎样从政。孔子说:“在位不能懈怠,处理政务靠忠诚。”

【注释】①居:指在位,任职。②行:执行。行之:指执行政令、处理政务。

【解读】孔子认为,忠诚和勤勉是从政者的基本素质。忠于职守,勤勉工作,才能履行好职责,用今天的话说,才能得民心、顺民意,也才能取得政绩。古往今来,一些官员疏于政事,沉湎于声色犬马;一些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种种劣行,令人发指。这样的人,如果面对倡导以德治国理念的孔子,难道不觉得羞愧?

12.15子曰:“博学于文①,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②!”

【译文】孔子说:“广泛学习文献典籍,用礼制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背离大道了。”

【注释】①博:广博。引申为广泛。②畔:通“叛”,违背,背离。

【解读】此章与《雍也》篇第二十七章重复,解读详见该章。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①,不成人之恶②。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注释】①成:成全。美:美好。指好事。②成:成全。引申为促成、帮助。

【解读】孔子认为,君子是德行高尚的人,待人处世不以自己的好恶为出发点,能以宽容、仁爱之心待人,因此能够“成人之美”;小人则不行仁德,心胸狭窄,凡事首先考虑个人私利,不顾他人利益,因此总做出“成人之恶”的事。可见,人性修养的高低,心胸的宽广和狭窄,决定了君子和小人截然相反的处事态度和行为。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①。孔子对曰:“政者,正也②。子帅以正③,孰敢不正?”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是就是正。你率先走上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呢?”

【注释】①政:执政,处理政务。名词用作动词。②正:正直,端正,公正。指执政者自身的德行。③帅:同“率”,带领,率先。正:指正道。

【解读】孔子认为,执政治国的基本原则是“正”。不少学者认为,“正”主要包含正名(辨正名分)、正身(包括正心、正言、正行等)、正身边(即亲贤臣、远小人)三层意思,因此,“‘政者,正也’应是古今中外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命题”(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因为季康子是鲁国的执政大臣,所以孔子希望季康子以身作则,率先走上正道,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其他臣子。古今中外,凡是当政者在国家管理中能实行正道,并能做到率先垂范,都会得民心、顺民意,国家就能欣欣向荣,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孔子的这一思想,是他留给人类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12.18季康子患盗①,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②,虽赏之不窃③。”

【译文】季康子担忧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贪财,即使鼓励偷窃,也没有人去做。”

【注释】①患:忧虑,担忧。②欲:贪欲。这里指贪财。③赏:奖励。这里意思是鼓励。

【解读】春秋时期,由于上层统治者肆意搜刮百姓,贫富分化极为严重,老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社会上盗贼成灾。季氏一家四代相继在鲁国执掌国政,季康子执政期间也大肆聚敛财富,不听孔子的劝告。此章孔子对季康子的回答,可说是一针见血,既谴责了季康子执政不公正的行为,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不满。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③。”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说:“如果杀掉暴虐的人,亲近有道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家,怎么能用杀戮的办法?您追求善民众就会行善!君子的品德像风,百姓的品德像草。草遇上大风,一定会倒伏。”

【注释】①无道:暴虐,没有德政。②就:靠近,亲近。有道:指有道德、有才艺的人。③偃:倒伏。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草遇上大风,一定会倒伏。

【解读】季康子作为鲁国的执政大臣,沿袭了其父季桓子的施政方针,违背礼制,聚敛财富。他所说的“无道”,不一定是暴虐的人,很可能是持不同政见的大臣。孔子认为,君子的行为会影响百姓的行为,只有君子追求善,百姓才会行善,这正如风和草的关系,草遇上大风必定倒伏,老百姓遇到追求善的有德行的人,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也会由向善而行善。因此,孔子反对季康子用杀人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这一观点,体现了孔子强调德治教化、坚持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①?”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③,察言而观色④,虑以下人⑤。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⑥,居之不疑⑦。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子张问:“读书人要怎样做才可以叫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望,在家族办事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是名望,不是通达。所谓通达,是正直而讲信义,能观察言语脸色以揣测别人的心意,总考虑如何谦让待人。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会通达,在家族办事一定会通达。所谓名望,是表面实行仁德而行动上违背仁德,以仁人自居却不疑惑。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会骗取名望,在家族做事一定会骗取名望。”

【注释】①达:通达事理。②邦:国家。这里指朝廷。闻:闻名,有名望。③质直:正直。好义:意思是讲信义。④察言而观色:观察言语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⑤下人:居于人之后。表示谦让。⑥色取仁:表面实行仁德。⑦居之:以仁人自居。之:此。指代仁人。

【解读】孔子对子张的回答,首先指出“达”和“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然后分别解释了“达”和“闻”的含义和本质区别。可见,孔子主张读书人(即今人所说的知识分子)应通达事理,崇尚德行,而不能追求名望,违背仁德。宋代学者程颐说:“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学何事?为名而学,则是伪也。今之学者,大抵为名。”程颐认为,孔子所说的“达”与“闻”的关系,就是“实”与“名”的关系,如果只追求名,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达”和“实”。因此,学者应该以“通达”、“务实”为根本,在进入通达的人生境界时,自然就会成名,进而有名望和名声。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①,曰:“敢问崇德,修慝②,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③,非崇德与?攻其恶④,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⑤,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樊迟跟随孔子在雩台下面闲游,说:“请问怎样提高德行,消除怨恨,辨识疑惑?”孔子说:“问得好!先付出后获得,不就是提高德行吗?指责自己的过错,不指责别人的过错,不就能消除怨恨吗?一时愤怒而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了亲人,不就是疑惑吗?”

【注释】①舞雩:祭台。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谓舞雩。②修:整治,消除。慝(tè):邪恶。这里指恶念、怨恨。③事:做,从事。指行动、付出。④攻:指责过失。恶:罪过。这里指过失、错误。攻其恶:意思是指责自己的过错。⑤忿:也作“愤”,生气、愤怒。

【解读】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崇德、修慝、辨惑”,孔子针对樊迟为人“粗鄙近利”(朱熹《论语集注》语)的缺陷一一作了回答。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先付出劳动后收获成果,责己之过而不责人之过,不因生气发怒而忘记后果。可见,奉献精神、严于律己、处事冷静,是人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做到了这三条,就能达到“崇德、修慝、辨惑”的境界。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②。子曰:“举直错诸枉③,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④,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⑤!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⑥。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怎样做是仁德。孔子说:“关爱人就是仁德。”樊迟问怎样做是明智。孔子说:“了解人就是明智。”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并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来,看到子夏,就说:“刚才我见了老师问他什么是明智,老师说‘举用正直的人并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说的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含义丰富啊!舜拥有天下,在民众中挑选人才,举用了皋陶,不仁德的人就离去了。汤拥有天下,在民众中挑选人才,举用了伊尹,不仁德的人也离去了。”

【注释】①知:同“智”,明智。②未达:意思是没有明白。③错:安置。枉:不正直,邪恶。④乡(xiàng):通“向”,从前,刚才。⑤富:丰富。⑥远:指远离,离去。

【解读】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这个解释既精辟又透彻,指出了“仁”的实质。不关爱他人,只谋求个人私利的人,不可能成“仁”。孔子对“智”的解释是“知人”(即了解人),同样透彻精辟,但樊迟不明白其含义,孔子就以用人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简洁明了的十个字,说出了了解人,进而任用人的重要性。试想,如果不能了解和识别人,任用了邪恶而不遵行仁德的人,其后果将会怎样。可是樊迟还没能理解孔子的意思,于是又去问子夏。子夏就以舜在民众中挑选出皋陶并加以任用,汤在民众中挑选出伊尹并加以任用,都使不仁德的人离去的实例,说明了了解和识别人的重要性。樊迟领悟力不强,但不懂就问,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此章记述的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但涉及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尊崇仁德,以德治国是当政者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但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关键是人才,只有伯乐才能识别千里马,只有明智的领导者才能识别和任用真正的人才。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①,不可则止②,毋自辱焉。”

【译文】子贡问如何交友。孔子说:“忠心劝告并善意引导他,他不听从就不再劝告,不要自找侮辱。”

【注释】①道(dǎo):引导。②不可:不能做到。意思是不听从。

【解读】孔子认为,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志向,既要互相关心、帮助,又是平等的关系。因此,孔子主张,当对方有了过错或违礼行为时,要坦诚地劝告和引导,使他认识到不对并加以改正;如果对方执意不听从劝告,也绝不能勉强,应做到适可而止。否则,不但会自找侮辱,而且会伤了朋友的感情。孔子的这一看法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要首先尽自己的努力,在尽力劝告对方都不听的情况下,只好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过一段时间再去劝告,或者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人去劝告,或许会有效果。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①,以友辅仁②。”

【译文】曾子说:“君子以学问、品德来结交朋友,以朋友的相互帮助来培养仁德。”

【注释】①文:一说指文章、学问。一说指文德,即学问、品德。孔安国注:“友以文德合也。”从后说。会:聚会。指结交。②辅:辅助。引申为培养。

【解读】曾参认为,朋友交往,一是为了相互切磋,增长学问;二是为了互相勉励,培养仁德。因此,他提出了“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交友原则。古代的竹林七贤、乾嘉学派,今天的文学沙龙、学术论坛,可以说是“以文会友”的范例。今人中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交往、季羡林和张中行的交往等等,可以说是“以友辅仁”的范例。但古往今来,以酒肉金钱“会友”,“以友”助恶助贪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是值得警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