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4381700000042

第42章 微子第十八(2)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此章记述的是孔子从楚国的叶邑返回蔡国途中的事。当长沮知道车上拉缰绳的人是孔丘时,他说孔子知道渡口在哪里,言外之意可能是孔子能坚持大道,自己知道该怎么做。桀溺对子路说的话,是希望孔子生在乱世要避世隐居,不要对当政者们抱有希望。孔子却不同意桀溺的观点,他认为,生逢乱世,就要同乱世中的人(包括当政者)相处,而不能采取躲避的消极办法,去隐居而与飞鸟走兽一起生活。正因为天下不太平,他才要奔走于各诸侯国,向当政的国君和大臣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社会的变革。孔子之所以伟大,他的许多观点之所以两千多年来一直得到世人的赞同,他所具有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永不言弃的精神是重要原因之一。

18.7子路从而后①,遇丈人②,以杖荷③。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④。子路拱而立⑤。止子路宿⑥,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⑦。至,则行矣。子路曰⑧:“不仕无义。长幼之节⑨,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子路跟随孔子赶路,落在后面,遇见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农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没有?”老人说:“你这种人四肢不勤劳,五谷不认识,我怎么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说完,就放下拐杖去锄草。子路拱着手站在那里。老人留子路住宿,并杀鸡做饭给他吃,让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并告诉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子路到了老人家里,老人已经出去了。子路说:“不从政做官不合乎君臣大义。长幼之间的礼节,尚且不能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能废弃呢?想让自身纯洁,却扰乱了伦常大道。君子从政做官,是为了履行君臣大义。我们的政治主张不能实行,早已经知道了。”

【注释】①从:跟随。后:指落在后面。②丈人:通称老人。③荷(hè):扛,挑。(diào):古代除草用的农具。④植:通“置”,放置。芸:锄草。⑤拱:拱着手、双手交叉抱在一起的姿势,表示敬意。⑥止:留住。⑦反:通“返”,返回。⑧子路曰:指子路向老人的儿子转述了孔子所说的话。⑨节:礼节。义:道义。大伦:伦常大道。古代多指礼制规定的人与人关系的根本准则。朱熹《论语集注》:“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道:指孔子的政治主张。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此章记述的也是孔子从楚国的叶邑返回蔡国途中的事。此章与前两章一样,都是记述隐者对孔子的劝告、评论,以及孔子做出的回应。子路向老人的儿子转述的孔子的话表明,孔子主张君子从政做官必须履行君臣大义,即使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行,也不能扰乱伦常大道,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李泽厚先生说:“‘知其不可’是认识,‘而为之’则是偏偏不计较成败、因果而去做,正显示伦理‘本体’高于现象的认识,显示了人的尊严,不屈从于因果的自由。”(论语今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有人认为是老人批评孔子和他的学生轻视体力劳动。但从孔子让子路转告的话来看,作为隐者的老人这样说,是委婉地劝告孔子和他的学生,与其“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如避世隐居踏踏实实地做点实事。显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是不会采纳老人的这一观点的。

18.8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②、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③。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④,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⑤,身中清⑥,废中权⑦。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避世隐居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侮辱自己的人格,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两人,降低了志向,人格受到侮辱。但言论符合伦理,行为经过考虑,不过这样罢了。”又说:“虞仲、夷逸两人,隐居山野,不议论世事,行为廉洁,却抛弃了通达权变。我和他们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注释】①逸民:也作“佚民”,指避世隐居的人。②虞仲:又称仲雍,周太王的次子。相传周太王欲立少子季历,以便再传位给季历之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仲雍和兄长太伯一起到了楚、越交界的地方,自称为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做吴王(见《史记?吴世家》)。③夷逸、朱张、少连:三人生平、言行均不可考。④中:符合。伦:伦理。⑤放言:放弃言谈。指不议论世事。一说为放纵其言(刘宝楠《论语正义》)。从前说。⑥身中清:一身清廉。指行为廉洁。⑦废中权:抛弃通达权变。

【解读】孔子对古代六位隐居的贤人分别给予评价,认为他们都坚持某种德行而缺乏权变,不能灵活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孔子认为,君子的为人应该遵行“无可无不可”的原则。“‘无可无不可’是非常灵活而又坚定执著的人生哲学与生存智慧,是‘经’与‘权’的灵活妙用。联系孔子终身行事的情形与其发表的观点,可以理解其‘无可无不可’的内涵,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没有固定不变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个体的主动性与灵活性。”(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孔子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既在鲁国担任过要职,又带领弟子周游过列国,在经过努力而无法直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他在晚年通过兴办教育、著书立说,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孔子所评价的六位古代贤人,缺少的正是孔子所具有的灵活性。

18.9大师挚适齐①,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②,鼓方叔入于河③,播鼗武入于汉④,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⑤。

【译文】主管音乐的官员挚到了齐国,二次用餐乐师干到了楚国,三次用餐乐师缭到了蔡国,四次用餐乐师缺到了秦国,击鼓的乐师方叔到了黄河岸边,摇小鼓的乐师武到了汉水之滨,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边。

【注释】①大师:即太师,乐官之长。古代朝廷主管音乐的官员。挚:人名。②亚饭:古代天子、诸侯每天四餐,用餐时要奏乐,“亚饭”即第二次用餐时奏乐的乐师,简称“二次用餐乐师”。三饭、四饭与此同。干、缭、缺:均为乐师名。③鼓:动词。击鼓。方叔:乐师名。河:指黄河。④播:通“簸”,摇。鼗(táo):小鼓,像现在的拨浪鼓。武:人名。汉:汉水。⑤少师:乐官。阳、襄:均为人名。

【解读】国家兴盛,政治清明,统治者重视人才。国家衰败,政治黑暗,统治者不重视人才。重视人才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不重视人才则人才失,人才失则百业废。此章记述了鲁国音乐人才纷纷离开,前往外地或别的诸侯国的情况,说明鲁国当时由于季氏、孟氏、叔氏三家执政,导致了礼崩乐坏,政事荒废,民怨四起。此章虽无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论,但客观地反映了鲁国当时的情况,这也许是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各诸侯国的原因之一。

18.10周公谓鲁公曰①:“君子不施其亲②,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③。故旧无大故④,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⑤。”

【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怠慢他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不被重用。老臣旧友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遗弃。不要对某个人求全责备。”

【注释】①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他辅助周武王灭纣,建周王朝,封于鲁,是鲁国的始祖。相传他制定了周朝的礼乐制度。鲁公:周公之子伯禽。②施(shǐ):通“弛”,弃置。引申为怠慢。③以:用。引申为重用。④故旧:旧友的总称。这里指老臣旧友。大故:大事,大变故。指严重过失。⑤求备:要求完美。意思是求全责备。

【解读】周武王在周公等人辅佐下灭了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并把鲁这个地方封给周公。作为鲁国的始祖,自然有老臣旧友和亲族要一同前去,但周公要留京辅政,于是派儿子伯禽前去代为治理鲁国(见《史记?鲁国公世家》)。伯禽出发前,周公对他作了这番告诫。伯禽不负周公的厚望,坚持以周礼治国,使鲁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为周王朝统治下的“礼义之邦”,周公告诫伯禽的话也在鲁国民众中广为传诵。可能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引用过周公这句话,因此被学生收录在《论语》里。周公这种尊重亲族、不遗弃老臣旧友、不对人求全责备的观念,因有其合理之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8.11周有八士①: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②。

【译文】周代有八位贤能之士,他们是: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注释】①八士:八位贤士。②伯达、季等八人:生平、言行均不可考。有人因为八位贤士的名字每两位的前一个字相同,就推测他们是四对双生子,但无可靠证据。

【解读】此章介绍了周代八位贤士的名字,虽然他们的生平、事迹无法考证,但这段记述客观上反映了周王朝建立后由于以礼治国,实现了天下太平,百业兴盛,因而国内涌现出了一批贤能之士。明代首辅张居正为此章所作的注说:“考之尧、舜之时,有八元八恺;成周则有八士,盖天将祚帝王以太平之业,则必有多贤应运而生,一气数之自然耳!顾天能生才而不能用才,举而用之,责在人主。是以,史称舜举十六相而天下治。《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言其能用之也。”可见,人才虽然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关键还在于有识才、用才的当政者和用人机制。与周代当政者重视人才相反,春秋末期的鲁国,由于季氏专权,国君昏庸,使得人才纷纷出走。孔子在感叹之余,可能在教育学生时讲述了周代重用人才、国家兴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