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法总比问题多
4410600000032

第32章 领导上:胜券在握(6)

当然这都是事后处理。作为组织领导人,你首先应对每一名下属的禀性、气度、特点、优缺点都了如指掌,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巧妙安排,尽量做到相互之间的互补和融合。如果实在人手不够,不得不把容易产生矛盾的下属交叉安排或利益捆绑和分割时,既要事先做好思想工作,打预防针,又要事中控制。?当然,有时尽管你精心安排,既做到了事前预防,又做到了事中控制,最终矛盾还是爆发了,搅得整个团队不得安宁,而且这种事情已经重复了好几次。你可以参考这三种方法:一,尽量调换其中一方的工作岗位,距离和空间拉得越大越好;二,如果没有条件调换其中一方的工作岗位,那就请一方走人,或双方走人;三,如果双方都走不了。那就以毒攻毒,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故意安排他们合作,使其完全摩擦、彻底磨合、充分爆发,最后双方会自动平静下来,因为闹腾了许久,一方或双方都感觉到没意思,自然也就平息了,也许双方可能成为打出来的朋友。这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15、与业务骨干发生冲突时:知己知彼

点子缘起

在一个企业,无论是下属与下属之间,还是主管与业务骨干之间,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要衡量一个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关键要看他是否能处理好与业务骨干的关系,是否能控制那些能力过强的主管或员工,这是真正体现管理精髓的地方。成功的管理者,就在于他成功的控制了那些能力强难以训服的员工。成功的管理者,也最擅长驾驭那些业务骨干,就如同骑手征服狂暴的烈马一样,其下属越优秀,则管理者越优秀。与业务骨干发生冲突的问题,也许是领导者在管理过程,需要运用管理技巧加以处理的最大难题。

当然,有时候领导者与业务骨干发生冲突也是身不由己,甚至防不胜防,那么具体碰到这样的情况,领导者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情景案例。

情景案例

王海是北京某公司的销售主管,手下有十多个业务员,其中李兵表现非常突出。李兵已经在当地工作5年,业务关系广泛,,熟悉整个运作流程,随时掌控市场动态,与竞争对手关系融洽,个人业绩占整个办事处的1/3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同时,他还是上任销售主管的“亲信”,曾追随上任主管转战各地。

王海则是一个“外来户”,刚接手当地市场,与当地客户关系一般,出货渠道有限;但同时,王海雄心勃勃,希望在当地打一个大胜仗。 现在,两人产生了矛盾,李兵连续两个月都只拿底薪800元,因而对业务很不上心,且有跳槽打算。王海日子也不好过,由于销量与市场份额连连下滑,总部给他的压力骤然大增。

到底该如何处理好这件事情,王海陷入了茫然之中。不过他先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决定把“亲信”后,他决定找李兵交谈一次,了解他的真实心态。交谈让王海恍然大悟,原来李兵觉得自己的薪资待遇太低,而主管又取消了自己获得灰色收入的机会。另外,他认为自己在公司找不到可以“效忠”的场所。

王海认真的反省了一下自己,意识到自己刚来的确还没有更多的出货渠道, 完成销量任务的希望还得寄托李兵那里。此外,自己太小肚鸡肠,不应该听信谣言,将李兵的权限缩小乃至限定,而应该在实际的市场开拓和营销方面给李兵足够多的支持,并提高李兵的薪资待遇。随即,王海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李兵,并提高了他的工资水平。他们倾心合作,最后顺利完成了总部下达的销售任务。

点子支招

如果案例中的主管王海,永远是那么一副小心肝,那么后面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延缓了他“死亡”的期限而已。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宽容,当与业务骨干发生冲突时,应该采取下面的步骤:

首先,要“知己”。在你采取具体措施之前,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看一看自己的个性如何,胸怀是否很大,能否容忍他人的过错或缺陷。聪明的领导者无论其内心想法如何,表面上的度量都很大;他们能够轻松平衡员工内部的利益纠纷,让大多数员工都找到合适的岗位,但又不让他们脱离自己的控制范围。一个主管,如果表面上都做不到大的肚量,那么成事的几率会相当小。

第二,要“知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与“知彼”本来就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彼”就是要分析业务骨干究竟属于哪种类型的员工,看他是志大才疏的“平庸之辈”还是确实有一定的才华。然后采取相应的策略。

第三,要 “以身作则”,摆出一些低姿态,做出一些让步,这不仅能增强员工自信心,刺激他们的工作欲望,而且能提升自己在员工心目中的“领导”地位。第四步:主管加强与业务骨干的沟通。沟通有两个好处,一是缓解乃至消除双方存在的矛盾;二是寻找到合适的应急方案,完成总部下达的销售任务。业务骨干为重新获得主管的信任和重视,必会竭力完成主管下达的销售任务,这一条经验也常常被许多区域主管采用。

第五,要知人善任,惟才是用。根据业务骨干具体情况和自身优势,安排与他优势相应的工作,给予他充分发挥的空间;当然,薪资方面也有所提高,“一切皆从市场中来”!

第六,在与业务骨干和解,并消除压力后,要根据各方面情况,酌情对业务骨干进行相应的安排与处理。该留者则留,并给予重用;该走者辞退,当然办好交接手续;另外,有意识的加强销售人员的后备力量培训,让更多的新人涌上前台,逐步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营销团队。

只有在那些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主管才能“痛下决心”,当场辞退那些业务骨干,当然,我们得承认,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式!

16、下属爱越级“打小报告”时:以静制动

点子缘起

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后,张林发现,自己的下属总是频繁出现在老板面前既不是汇报工作,也不是正常的沟通,而是打自己的小报告。张林很生气,他一直反感下属在自己面前打小报告,可没成想下属在自己这吃了闭门羹却跑到老板那“告小状”。

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下属在公司喜欢打听别人的秘密,有点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防范心理极强。有点小事爱添枝加叶,描绘得有声有色。若一段时间搜寻不到告密的“素材”,就要兴风作浪,搬弄是非,炒新闻,向领导交差。这样的事情若不管,将给公司带来很坏的影响。

那么,当下属经常跑到自己的上司那里打小报告,作为下属的直接领导该怎么办?

情景案例

林飞是一家石油公司的部门骨干,由于业绩突出,领导十分器重他,单位里有什么重要工作都由他来做,一年后便升任了副科长。

他的手下只有一名下属,刚从其它部门调来,自从当上副科长后,他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新来的下属天天与领导套近乎,没事的时候,就往领导办公室跑,东拉西扯地与领导说个没完没了,而且还时常帮领导做一些私事,他做这些,就是为了赢得领导的好感。领导对他也格外看重,而且对他十分信任,他说的话,领导都很重视。

可令他不解的是,这个新来的下属还处处与他作对,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完成手头的任务后想找领导汇报,就去领导办公室,可当他走到办公室门外时,就听到那个新来的下属在说他的坏话:“林科长人还是不错的,可是他的工作太粗心了,业务也不精……”

其实,这位下属业务根本就不行,可是没想到还背地打小报告。那天他没有进去,听完了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气就不打一处来。更可气的是,自从那次被打完小报告以后,领导对他的态度就不如以前了,部门很多工作都交给那个下属去做。渐渐地,单位里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人的为人,都对他十分不满,可是又惹不起他。领导非常信任他,并处处维护他,所以他过得很是得意。

不过林飞知道这种爱“打小报告”的下属通常喜欢先发制人,以动制静,并且还善于找“后台”来撑腰。这个“后台”就是支持他的领导,他懂得怎样得到领导的重视,他搜集小道消息或情报并传递给领导,让领导能更清楚地了解公司内的实际情况。所以,他不能去和这样的下属硬拼。于是他决定先冷静剖析事件形成的原因,再分析下属和上司的性格,以静制动,最后再找机会主动出击,分别找下属和上司作一次沟通。?很快,问题便得到了解决,从此这个下属也不再越级“打小报告”了。林飞也因此赢得了上司的信任。

点子支招

如果林飞对公司的这种“江湖游戏”还不甚明了,再加上年轻气盛,那就很难在这个公司立足。作为领导应该尽量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出现这样的事件先要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以静制动,平时给下属广开言路的机会,加强上下级间的沟通。??具体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弄清楚下属的动机,再对症下药。例如,有的下属喜欢抓别人的“尾巴”,费尽心机去搜罗各种信息;有的是派系之间的斗争。

其次,要给下属谏言的机会。平时要注意多和下属沟通,并及时将下属的意见整理汇报上级,让下属感觉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当发现下属背过你与上司汇报时,应该及时找下属沟通,最好是通过面谈来表示你的诚意和决心,一起吃午餐是个很好的方式,既不会受到其他同事的干扰,又能和下属作最直接有效地沟通。

第三,要让下属知道向上司反映情况有正常的消息渠道,越级汇报是不可取的。如果下属传递给你的信息是真实有用的,你应该先感谢他,然后逐步引导他,并告诉他以后再有此类事件应先和部门领导沟通。如果下属的行为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严重后果,那就可以开除他。

17、下属比你强时:诚心相待,补习充电

点子缘起

话说那日武氏炊饼店隆重开张,二郎武松请来县里的头面人物剪彩,又有鼓乐队助兴,好不热闹!就连平日难得出门的王婆等都赶来观看放飞8888只气球的宏大场面。开张几日,生意好得让大郎喜出望外,只是夫妻二人实在是忙不过来。于是大郎决定招伙计两名,消息传出,应聘者云集,只是大家看完招聘告示后都扫兴而去。原来这告示上第一条就赫然写着:身高不得高于大郎。

可是高明的领导者都知道,自己的才能不一定都高于下属,下属的才能往往会超过自己。 古代圣贤孔子就曾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聪明的领导总是乐于与比自己更聪明的人相处,以便得到更大的发展。

作为一个公司老板,如果不敢使用在才能方面超过自己的人,要想在同行业中超越别人,一定会比别人走更多的路。这样不仅会加大经营成本,也会在时间上比别人慢一步,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真正的强者总是愿意接纳才华出众的人。这样的老板关心的不是别人对自己的顺从,而是公司的长远发展问题。因为他有信心控制局面,明白自己是在利用英雄和智者的能量来帮助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

因此,成功的领导者会毫不犹豫地甩掉那种华而不实的虚荣,大胆地任用超过自己的人。当然,与此同时,领导者还需要不断地补习充电,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情景案例

电话的发明人贝尔是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的创始人,贝尔电话电报公司也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大公司。贝尔获得的成功也在于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他深知自己在经营管理方面并非强手,于是他就聘请罗斯·盖达勒出任贝尔公司的总经理。盖达勒的经营管理是非常出色的,在用人方面,他认为,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争取群众;公司能否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接班人和领导层的素质。他把精力放在对手下人的训练和培养上,只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才插手,其他的就放手让别人去干。他心胸宽广,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对反对过他的人,也总是宽厚相待,不摆架子,而且他总能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鼓励下属提出不同意见。在盖达勒的出色领导下,贝尔公司迅速崛起,打败了西部联合公司的进攻。五年之后,公司资本由85万美元剧增到6000万美。如果不用盖达勒这样的强手,这样一个奇迹对于贝尔公司来说只能是个梦想。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碑上刻着:“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此。”卡内基之所以成为钢铁大王,并非由于本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他生前曾说: “把我的厂房、机器、资金全都拿走,只要留下我的人,四年以后我又是个钢铁大王。”

日本著名企业家盛田昭夫主张采用强过自己的人,认为只有员工某方面的能力强过自己,领导者才有成功的希望。他认为,即使一个才智出众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只有重用在某方面能力超过自己的人,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从而完成超过自己能力所及的伟大事业。

点子支招

其实,上述例子中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凡能成大事的老板都善于接受挑战,也善于挑战自我,他们能保持心态平和,从心理上接受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并且诚心相待。作为领导者就应该有这样的气量。而且要想调动这些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多与他们沟通,建立彼此信任和依赖的上下级关系,大胆放手地让他们开展工作,及时充分地肯定他们的成绩,对能力和业绩确实突出者及时给予重用,使他们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的,你可以采取下面的步骤。

第一,在下属中选择愿意与你合作的人,跟他们学习。 直接告诉他们你不懂的地方,向他们请教。你的优势在于你是经理,掌握着他们所没有的资源,你可以利用你的资源帮助他们完成他们心目中的目标。他们的优势是掌握比你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你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只要让团队成员们知道,你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后,能够用你手里的资源帮助他们,他们会非常欢迎这样的领导的。

第二,通过业余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第三,区分使用资质不同的成员。

此外,在工作上,要充分利用制定出的绩效考核体制,让所有人都明白,只有站在团队的立场上,互相配合,不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