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梁之光
4580800000031

第31章 红军长征的落脚地(3)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刘志丹的那匹枣红马,也因为跟随他转战多年,而犯下滔天罪行,列为刘志丹的“反党同案犯”被扣押。

事情就是这么离奇而滑稽。

而这一切滑稽的事情都是以“党的名义”而神圣地进行着。

一天早晨,徐海东的夫人周东屏敲开刘志丹妻子的门说:“刘嫂子,刘志丹军长被拘捕在瓦窑堡了”,妻子同桂荣背着5岁的女儿刘力贞赶到瓦窑堡去看刘志丹,也被管制起来,强迫同桂荣带病在劳改队劳动。

当囚犯被押解过街时,犯人头上都套上一个布罩。有一天,刘志丹5岁女儿和她的妈妈从一队蒙着头罩的犯人旁边走过,其中一个人咳嗽了几声,她们觉得咳嗽的人就是刘志丹。

这次“肃反”凡是陕甘边根据地县以上干部、红二十六军营以上干部全部抓了起来,无一幸免,他们大搞刑讯逼供,残酷斗争,在洛河川已活埋200余名同志。

刘志丹的女儿和母亲一道去瓦窑堡城门附近看挖好的大坑,听人们说,犯人将会活埋在这里,有的则说把他们枪毙或砍头之后,这个大坑将成为他们的集体墓穴。

南梁根据地一时乌云翻滚,逆流汹涌。这期间,“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把错误“肃反”的灾祸也推向了南梁根据地,10月初,崔风鸣(后脱离革命)、王德胜(后携枪叛逃为匪被我击毙)等人来到南梁根据地极力推行“左”倾路线,改组了华池战区,执行极“左”的土地政策,对富农、地主实行“扫地出门”,不给其家庭成员任何出路,甚至把翻身农民也作为斗争对象,以“肃反”为名陷害干部,乱捕群众,使苏维埃政府财政委员武生荣,文化教育委员、列宁小学教师张景文等革命干部和一些无辜群众遭到残杀。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乘机捣乱,安塞、保安、定边等地出现了“反水”现象。

同时,敌人增调兵力,完成对根据地新的“围剿”部署,妄图从南北两路夹击红军而消灭之。内遭错误路线的破坏,外受强大敌人的包围,本来形势大好的革命根据地,一度陷入了岌岌可危的严重局面。

正当“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和红军陷于严重危机的关键时刻,1935年9月21日,中央红军和毛主席到达甘南哈达铺,在这里从国民党的邮局获得了大量的报纸,当年七、八月的《大公报》、《中央日报》、《天津益世报》、《晋阳日报》等连篇累牍登载所谓“陕乱”、“全陕北33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全陕北赤化人民70万,编为赤卫队者20余万,赤军者2万”、“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枪有万余”、“现陕北状况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相仿佛”,“完全赤化者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现在共产党力量已有不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之威势”。这些充满贬诉的报道,等于全方位地披露了陕甘、陕北苏区和红军的消息。

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立即决定北上陕北,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途径镇原、环县、河连湾、洪德城、耿湾一带。之后兵分两路平行向东急行。一纵队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保护党中央机关从耿湾出发,在黑城岔附近击败敌骑兵,避开敌机轰炸,后经无量山、慕家油坊进入定边县和华池相交的木瓜岭,又经张塬畔、周小掌,10月16日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首长夜宿左崾岘,17日,18日途经刑河沟、田百户城、周小掌、铁边城等地,于19日到达吴旗。二、三纵队在彭德怀、李富春、叶剑英、邓发率领下,16日从兴隆山进入华池,当天经乔川乡的艾蒿掌、王掌子、章老庄到铁角城、陶岔、章桥一带驻扎,下午红旗插上了铁角城的城头。各部队占领主要山头和险要隘口,在当地各村庄宿营,指挥部设在铁角城东老爷岭上的药王洞里。

工农红军一纵队和党中央机关经过乔川的周小掌时,毛主席渴了,他推开警卫员劝阻的双手接过一位老乡送来的开水一饮而尽,喝完后风趣地说:“这粗瓷大碗盛的白开水又甜又香,陕北真是个好地方。”70多年过去了,至今这件事在当地还传为佳话。

10月16日下午,彭德怀和叶剑英在铁角城城头观察敌情,彭总用望远镜看后,叶剑英刚接过望远镜观看时,富有战斗经验的彭总一把将叶剑英按倒在地,刹那间,一串子弹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好险啊!”两位将军爬起来,异口同声发出了惊叹。

红军到乔川时,受到群众的热情接待,陶岔村农民秦满库看到红军衣衫褴褛,给养粮食缺乏、人身消瘦,为红军主动捐出黄米、黑豆6石(折合1500公斤),牛4头、羊50多只。

红军经过陶岔、铁角城,地势越来越低缓,天空越来越敞亮,在山岔沟峁上不时响起一阵阵清亮悠长的信天游——山丹丹开花哟红艳艳,受苦人跟定了刘志丹……

10月19日毛泽东带着部队到达陕北吴旗镇。

吴旗镇坐落在一个狭窄的川道上,浑浊的洛河水,载着古老的传说匆匆流过,这个是大将吴起行营的地方。

一切都那么亲切。墙壁上,用白灰写着:打土豪,分田地。一个破窑洞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吴起镇苏维埃政府。

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这样写道:

此次毛泽东以不及万人之疲惫的徒步之师,截击与追击之者,不下数万人,如跟踪以入陕北,不但毛泽东一路将散之大半,即刘志丹之老家,亦将大受影响。然后政府军追过环县以北后,此寥若晨星之民众,皆避不见面,使政府军之饮水粮秣,皆无法解决,道路亦无人引导,陷入进退失据之苦境中。……追击军乃不得不相继退下,未敢再行深入。此种反攻之动作,或为“老毛不弱”的表示,而其反攻之可能,不能不归功于刘志丹之民众组织基础。

党中央、毛主席来到吴旗后,就立即打听刘志丹在哪里,这时,陕甘边独立营正在吴旗附近活动。吴旗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刘景泉(刘志丹的堂弟)立即找到独立营长马福吉、政委龚逢春、党委书记张明科,带领他们去见谢觉哉,汇报了刘志丹、习仲勋等同志被诬蒙冤、身陷囹圄的问题。谢觉哉立即领着张明科、龚逢春、马福吉三人,去见毛主席、周副主席,详细报告了“左”倾路线执行者乱捕乱杀根据地党、政、军干部的情况,一直谈到深夜。

红军长征到陕北,到处都听见老百姓唱这样一支歌:

正月里来是新年,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刘志丹来是清官,

他带上队伍上呀上横山,

一心要共产。

这支歌很好听,长征过来的红军很快就学会了,觉得刘志丹在红军内部有着相当高的威望,陕北人民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就是见不上刘志丹本人,还听说被关了禁闭。

党中央、毛主席了解到西北根据地错误“肃反”的严重形势后,立即下令“停止捕人”、“刀下留人”,并派王首道任西北保卫局局长,与刘向山、贾拓夫等同志带着他的亲笔书写的手令,代表党中央,前去陕甘晋省委所在地和拘押刘志丹、习仲勋等同志的瓦窑堡,接管“左”倾路线执行者控制的保卫局,执行党中央的指示。

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杀头不能像割韭菜那样,韭菜割了还能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如果我们杀错了人,杀了革命的同志,那就是犯罪的行为,大家要切记这一点,要慎重处理,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能马虎从事。”

这真是千钧一发之际。保卫局已经派人挖好了一个大坑,准备将刘志丹和一批高级将领活埋。王首道等人纵马冲入现场,高喊“刀下留人”,才使刘志丹等人幸免遇难。

接着,党中央、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沿洛河川顺流而下,到达陕甘边特委、政府和军委的所在地夏寺湾。在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毛主席、周副主席又向聂鸿钧、朱理治询问了这次“肃反”的详细情况,毛主席当即指示说:“把刘志丹都逮捕了?要慎重!考虑一下吧!”

同时,党中央决定张闻天、博古、刘少奇、董必武等同志率领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经过以董必武为首、李维汉等同志参加的5人小组审查,很快于11月7日释放了刘志丹、习仲勋等百余名幸存者,恢复了他们的工作。张闻天、博古、李维汉、王首道等中央领导同志,立即接见了刘志丹同志,向他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刘志丹出狱后,根据地军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刘志丹释放了!”陕北根据地得救了!中央红军的同志说:“要是叫‘左’倾机会主义把这块根据地也搞掉,中央歇脚的地方也没得了”。

11月下旬,毛主席和周副主席进驻瓦窑堡后,又立即亲切地接见了刘志丹。

周恩来在接见刘志丹时,第一句就说:“你受苦了,我们感谢你创建了这块根据地,使中央有了落脚地。”刘志丹心情很激动地说:“周副主席,我是黄埔四期的,你的学生。”周副主席说:“我知道,我们是战友。”周恩来和刘志丹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毛泽东高兴地对刘志丹说:“我是来投奔你的”,还亲切地安慰刘志丹:“你和陕北的同志受委屈了。”刘志丹毫无怨言,立即代表全体获释干部感谢党中央的英明处理,激动地说:“中央来了,今后一切事情都好办了!”他同毛主席、周副主席在窑洞的火炉旁,十分亲切地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周恩来也赶到瓦窑堡亲自过问并辨清这一冤案后,当面怒斥那个保卫局长:“像刘志丹这样的‘假革命”’,是越多越好。像你这样的“真革命”,一个没有才好。”

毛主席还严厉批评铸成这次错误“肃反”的人、害了“疯狂病”,撤销了保卫局长戴季英等人的职务。并给予党纪处分,正确地处理了这次严重的错误“肃反”事件。

这一道道喜讯传来,根据地的军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正如一首信天游唱的:

毛泽东一到乌云散,

南梁大地重见了天……

刘志丹出狱后,就告诉刚挨过整而情绪激愤的陕北干部:“过去的事都不要放在心上。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要相信党中央、毛主席会解决好,要听从中央分配,到各自岗位上去积极工作。”他向部队讲话时,每次都要强调,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顾全大局识大体,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听从中央的调遣,要向中央红军学习,加强团结。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受害同志都不计个人恩怨,忍受政治上未彻底平反,职务上安排不公的现状,仍然勤恳工作。从而使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这三个“山头”集合到一起的干部很快能打成一片,共同壮大陕甘边根据地。

这次错误“肃反”,党中央十分重视,相隔7年之后,1942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1935年陕北(包括陕甘边和陕北)“肃反”问题重新审查决定》,指出1935年九、十月间朱理治、郭洪涛等同志主持的“肃反”,将陕北苏区和红军创造者刘志丹、高岗、张秀山、杨森等同志逮捕,并杀害了200名以上的党政干部,这种将党的最好干部诬蔑为反革命分子,加以逮捕杀害,不仅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是革命的罪恶。

与此同时,徐海东率领红十五军团,在“打下张村驿,去见毛主席”的战斗口号鼓舞下,一鼓作气攻克了张村驿和四个敌军据点,全歼守敌,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粮食,扫除了敌人楔入南梁根据地南大门的反动据点。

此时,南梁根据地内“左”倾错误“肃反”的乌云迷雾,被一扫而光。当年,他们把刘志丹称为“清官”,深情地传唱颂扬;此刻,他们把党中央、毛主席比喻为“救星”,欢乐地唱道:

千里雷声万里的闪,

中央红军到了陕甘;

满天的乌云风吹散,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苏区一片火红,蒋介石却极度惊慌。

蒋介石在峨眉山上听说红军主力到了陕甘边,一面心情忧郁哀叹,“我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天不亡毛,非人力之所及也”。一面驱动东北军对陕甘边发动进攻,不甘心“未竟全功”,仍想“竟全功”而“亡毛”。

在西安成立了所谓“西北剿匪总司令部”,东路一个师沿洛川、富县大道北上,西路四个师由庆阳、合水沿葫芦河方向前进,企图夹击刚在张村驿会师的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亲自指挥了直罗镇战斗。决定先吃掉东路的第五十七军的一○九师,牛元峰部。

直罗镇距南梁根据地仅数十多里,位于由南梁二将川、白马庙川、玉皇庙川发源的葫芦河畔,与南梁山水相连,早已是南梁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这是个只有百来户人家的小镇。三面环山,一条从西而来的大道,铺在镇子中间,穿镇而过。镇子东头,有座古老的小寨,里面的房屋虽然倒塌,石头寨的寨墙都大部完好,镇子的外面,有一条小河缓慢地流过。

这是打伏击十分理想的一个地方。

为了防止敌人利用东头那个废寨子作据点,红十五军团派出一个营,连夜将寨墙拆毁。

毛泽东在下寺湾召开军事会议,进行战役部署。他援引《水浒传》中林冲在柴进家中打洪教头的故事,形象地说,林冲对洪教头,不是先冲过去,而是先后退两步,这就是为避其锋芒,攥紧拳头,发现弱点,一下子击中对方要害。直罗镇战役的部署,正是这个道理。

红军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牛元峰上钩。

11月20日下午,敌东北军一○九师师长牛元峰带领部队,在六架飞机的掩护下,长驱直入,钻进了红军的“口袋阵”。

21日拂晓,一颗信号弹升上洁净无尘的天空。枪声炒豆般的响起来。牛元峰从被窝里爬起来,慌忙组织部队向南突围,正好遇上迎面而来的红十五军团,只好退向北面。又遇上无坚不摧的红二师王开湘、杨成武的第四团。来回逃窜,十分狼狈。不到两个小时,一。九师大部分被歼,牛元峰带着一些人,龟缩进了被拆毁的寨子。

太阳渐渐的升高,牛元峰满脸虚汗,接连向他的军长董黄斌发电求救。

救兵虽然派出,但到不了直罗镇,在半途就被红军击溃,在黑水寺,一○六师被歼了一个团。

夜幕降临时,牛元峰嗓子也喊哑了,知道待援无望。想趁黑夜带残部逃跑。他似乎忘了,夜晚本来就是红军的天下。

距直罗镇西南不到20里的一座小山老牛湾,成为牛元峰的生命最后归宿。

直罗镇战役,敌一○九师全军覆灭,师长牛元峰被我活捉。歼灭敌人1个师又1个团,俘敌5300多人,毙敌1000多人,缴获枪支3000多枝,机枪170多挺,迫击炮8门。其余敌人闻风丧胆,当即纷纷撤退,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反动派对西北根据地和红军的第三次“围剿”。

直罗镇战役的辉煌胜利,毛泽东评价极高:“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1月30日,在富县东村召开的军营干部会上,毛泽东作了《直罗镇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毛泽东分析了这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四条原因,最首要、最基本的是“团结”。

他说:“两个军团的会合与团结,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的兄弟般的亲密团结,是取得这次胜利的基本原因”。

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就是这时候唱响的。

这首歌的歌词,是程坦写的。程坦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秘书长时,就了解了一些有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便依照“布告”内容,逐条编写成歌词。当时,刘华清任团政治部宣传科长,他帮助程坦将歌词填人流行于鄂豫皖苏区的《土地革命歌》曲调中,发表在《红旗报》上,很快就在部队中传唱开了。

4.两省两区一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