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功
(1901~1980)笔名康龙、健功等。江苏海安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及“国语运动”。历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助教,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教员,朝鲜京城大学、中法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女师大研究所、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台湾大学讲师、教授、研究员,国立编译馆大学教科书编委会专职编辑。并先后担任中法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西南女子师范学院国语科主任、教务主任,台湾“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大中文系主任、副校长,新华辞书社社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毕生研究语言文字学,尤以声韵学成就突出。著有《古音系研究》、《方言研究》、《汉字形体变迁史》等。
卢爱知
(1901~)曾用名卢机。湖南新邵人。1917年就读于东京日华学院,日本大学。1925年回国,任上海市新声书局编辑。1930年起先后在华北大学、北京大学、民国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民国学院、湖南农学院等校任讲师、教授。曾任港九世界教师联合会中国分会宣传组干事,湖南省土改委员,省科普协会常委,湖南农学院教务长,湖南省林业厅副厅长,湖南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志编纂委员等。著译有《新编各种常识问题》、《社会主义与进化论》、《各国经济史纲》。参加翻译《资本论第一卷》、《自然科学与辩证法》等。
列昂节夫
(1901~1974)苏联经济学家。193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19~1921年从事共青团工作。1922~1925年在红色教授学院学习。毕业后在高等院校任教。1931~1935年在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1935年起在《真理报》编辑部工作。1939~1952年曾任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和苏共中央社科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1943~1957年兼任《新时代》杂志主编。逝世前是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领导成员。他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初级教程》(1927)、《政治经济学》(1935)、《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1954)、《简明政治经济学》(1966)、《经济改革和若干经济理论问题》(1966)、《发达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197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974)。
米丁
(1901~)苏联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日托米尔。1919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29年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1930~1944年历任共产主义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主编、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193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50~1956年任《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报主编。1960~1968年任《哲学问题》杂志主编。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米丁曾积极参加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他是列宁《哲学笔记》的最早研究者和宣传者之一,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列宁阶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曾积极维护和宣传斯大林的哲学思想。近些年来,领导一个写作集体,撰写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四卷本专著。他的主要著作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战斗性问题》(1936)、《哲学和现代》(1960)、《列宁和现实的哲学问题》(1971)、《哲和社会进步,对当代资产阶级社会进步观的分析》(1979)等。
塔莱加尼
(1901~1979)阿亚图拉塔莱加尼(阿亚图拉是宗教领袖的称号),伊朗伊斯兰教什叶派领导人之一。50年代摩萨台政府被推翻后,在君主政权统治下,曾多次被捕。1961年与巴扎尔甘共同创建伊朗解放运动,1962年底被捕入狱一年,获释后立即又被关进监狱,并被军事法庭判处十年徒刑。1967年获释。1969年起在扎布尔流亡五年。1975年在德黑兰再次被捕,1977年又被判刑十年。1978年10月29日获释。1979年3月,伊朗建立共和政体,同月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前往库姆定居,他被指定代表霍梅尼驻守德黑兰。同年9月9日因心脏病逝世。
维辛斯基·斯特凡
(1901~)波兰红衣主教。1901年8月3日生于华沙附近的楚谢拉城。是一个贫穷的教堂风琴手的儿子。二十三岁时在伏洛斯拉维克神学院受圣职,并继续在卢布林天主教大学读书。1929年获博士学位,并在罗马研究一年。曾到西方研究天主教社会工作的方法。回国后成为波兰教会的主要代表。纳粹德国占领期间,隐藏在华沙附近的盲人医院里。战争结束后,回伏洛斯拉维克,在神学院任院长。1946~1948年为卢布林教区主教。1948年后为格尼兹诺和华沙教区的大主教和波兰的首席大主教。1953年被任为波兰红衣主教。同年9月因在答复贝鲁特总统的公开信中,反对政府逮捕一名主教而被捕,1956年10月获释。1957年5月到梵蒂冈接受红衣主教冠冕。1962年到罗马参加天主教大会中央筹委会会议。1965年11月因说奥得和尼斯边界是“大国强加于波兰的一个问题”,曾被政府宣布禁止出国旅行。
米德
(1901~1978)美国人类学家。生于新英格兰。1923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在F·博厄斯指导下进行研究。1925年到大洋洲的摩亚群岛进行实地考察。1929年获博士学位。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多年,曾任人种馆助理馆长、副馆长、馆长等职。她72岁时被选为美国科学发展协会会长。1979年被追授总统自由勋章。她是最早做人类实地考察的妇女之一,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尤其对心理学和文化学如性行为的文化制约、天性以及文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绩卓著。她深入探讨了如女奴、育婴、性道德、核扩散、种族关系、人口控制、环境污染和世界性饥饿等极为广泛的论题。著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新几内亚人的成长》(1930)、《三个原始社会中的性生活和气质》(1935)、《男性和女性》(1949)、《文化发展之连续性》(1964)、《黑莓的冬天》(1972)等。
米丁
(1901~)马尔克·鲍里索维奇·米丁,苏联哲学家,苏联哲学学会副会长。1901年7月5日生于日托米尔。1919年加入共产党。1921年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哲学系。1930~1944年任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副院长、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和《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主编。1939年3月~1959年2月当选为联共(布)(后称苏共)中央委员。1939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39~1944年任联共(布)中央马列研究院院长。1944~1950年任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委员、联共(布)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和《布尔什维克》杂志编委。1949~1950年任《文学报》编委。1950~1956年任《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报主编。1950年3月~1962年3月当选为第三至五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56~1960年任全苏政治和科学知识普及协会理事会主席。1960~1967年任《哲学问题》杂志主编。1967年起任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国外思想流派问题学术委员会主席。1971年起任苏联哲学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和唯物辩证法理论》(1932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3年,主编)、《斯大林传略》(1949年,编者之一)、《为唯物主义的生物学而斗争》(1949年)、《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历史作用》(1959年)、《哲学和现代》(1960年)、《十月的经验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1967年)、《现代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溶合的理论》(文集,1970年,责任编辑)、《列宁和哲学的迫切问题》(1971年)、《现代意识形态斗争问题(社会学观念和社会政治观念批判)》(1976年)等。为六卷本《哲学史》的编者和作者之一。
列昂节夫
(1901~1974)列夫·阿勃拉莫维奇·列昂节夫,苏联经济学家,前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1901年5月10日生于考纳斯。1917~1921年做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1919年加入共产党。1925年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后在高等院校教政治经济学。1930~1935年在联共(布)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担任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著作俄文译本的编辑和出版工作。1935~1943年在《真理报》编辑部工作。1939年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43年任《新时代》副主编。1946~1953年任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著作有:《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1941年)、《论马克思的〈资本论〉》(1945年)、《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45年)、《金元主义在西欧》(1949年)、《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1954年)、《什么是资本主义》(1955年)、《什么是政治经济学》(1956年)、《马克思与现代》(1958年)、《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平等问题》(1960年)、《劳动的物质利益原则》(1961年)、《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研究》(1964年)等。1974年6月30日逝世。
杨
(1901~)中国民族学家。河北大名人。1921年留学法国,先后获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大学理科硕士和文科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先后在河北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讲师、教授,北平中法汉学研究所、民俗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大学教授、社会学系及历史学系主任,并兼任云南民族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任研究员,还担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学研究会顾问等职。著有《民族学概论》、《原始社会史》、《民族学论丛》等。
拉康
(1901~)法国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生于巴黎,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又在巴黎大学学习精神分析学,以题为《论妄想狂精神病与人格的关系》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53年组织了由他自己领导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团体。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无意识的结构,强调无意识就是主体,这个主体在相互主体性中或与其他主体的相互协调中得到实现,并主张“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观点,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论,认为人的镜像阶段的活动是一种识别作用,即当主体与外界接触时,人们所认识到的形象总是客体的一个变形,是人们想象中的形象,从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又从镜像阶段的理论引出关于个性或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的学说。主要著作有《拉康文集》(1966)和《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1973)等。
海姆佩尔
(1901~)联邦德国历史学家。早年在慕尼黑和不列斯劳·弗赖堡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该校任助教、讲师,至1931年任教授。自1934年起,先后在莱比锡大学、施特拉斯堡大学、哥廷根大学任教授。1953~1954年任哥廷根大学校长,1956年任马克斯·普朗克历史研究所所长。1971年起,历任弗赖堡·不伦瑞克大学名誉博士,哥廷根、海德尔堡、莱比锡,美因兹和慕尼黑科学院院士,达姆斯塔特德国语言和文学科学院院士。奥地利历史研究院名誉院士,皇家历史协会理事,日耳曼历史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因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在1967年被授予联邦大十字勋章。主要代表作是《中世纪后期的德意志》、《当代的人》、《向历史投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