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01
4584400000020

第20章 表演艺术(1)

博伊斯·库尔特

(190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电影演员。生于柏林。八岁时就在德国影片中演出,其后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的歌厅和舞台上演出,颇有名望。纳粹党上台后,他于1933年移居美国,在纽约舞台演出。三、40年代,在好莱坞许多影片中扮演重要配角。1950年回到联邦德国。

他在好莱坞演出的影片有:《金枝玉叶》(1937)、《好莱坞大饭店》(1938)、《翠堤春晓》(1938)、《皇家饭店》(1939)、《如此恋爱》(1940)、《侠义双雄》(1940)、《小楼春晓》(1941)、《南国乐园》(1942)、《卡萨布兰卡》(1943)、《封面女郎》(1944)、《我们的时代》(1944)、《血海争雄记》(1945)、《风尘双侠》(1945)、《野女郎》(1946)、《凯旋门》(1948)、《捕捉》(1949)、《伟大的罪人》(1949)、《铁血将军的宝藏》(1950)等。

他在联邦德国演过《彭蒂拉和他的仆人马蒂》(1955)、《古堡幽灵》(1959)、《欺骗者的名誉》(1966)等。

布劳恩·哈拉尔德

(1901~196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生于柏林。大学时攻读哲学,毕业后当过记者、歌剧编剧,1938年进入电影界。开始,担任电影导演卡尔·弗勒利希的助手兼写电影剧本。《故乡》(1938)是他写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天地之间》(1941)则是他执导的处女作。此后他又与人合写过几个电影剧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据说他是联邦德国“问题电影”导演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导演的这类影片,由于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符合宗教的要求,从而得到许多文化机关和教会的支持。1952年,他因导演了反映蓓泰·封·苏特纳事迹的影片《世界之心》(兼合写剧本),获得了为促进人民相互理解的“戴维·奥·塞尔兹尼克奖”。他的那些战后影片,场景凄惨,如《守夜人》(1949,兼合写剧本)、《陨落的星》(1950,兼合写剧本)和《亲王殿下》(1953),都很受欢迎,使他成了最受推崇的导演之一。

他导演的影片还有:《在昨天与明天之间》(1947,兼合写剧本)、《最后的夏天》(1954,兼合写剧本)、《无冕王》(1957)等。此外还写过一些电影剧本,如:《布登勃洛克一家》(1959,合写)、《女天使》(1960,合写)等。

1945年,还与人共同创建过“新德意志影片公司”。后来又与导演施陶特和考特纳共建“自由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弗里奇·维利

(1901~197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演员。生于波兰卡托维兹。出身于矿工家庭。原先是工程师,后去柏林在马克斯·莱因哈特的戏剧学校受到培养,并在戏剧表演方面初有建树。1921年进入电影界。在三、40年代,他是德国电影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员之一。他善于歌唱,主要扮演娱乐片中的情人角色,屡次与莉莲·哈维搭档,后来又与克特·封·娜姬合演。1945年以后,他的戏路没变,但已走上下坡路。他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大抵在下列这些由他扮演主人公的影片中:《丹中的女人》(1929)、《加油站的三个人》(1930)、《议会在娱乐》(1931)、《幸运儿》(1936)、《维也纳的血》(1942)和《无标题电影》(1947),后一部影片描写的就是他,并且由他扮演自己。他参加拍摄的影片,大多有小歌剧味。

他主演的影片还有:《心之歌》(1929)、《爱情华尔兹》(1930)、《戏法》(1930)、《华尔兹之战》(1933)、《黑玫瑰》(1935)、《七个耳光》(1937)、《掌舵的女人》(1939)、《国境往来》(1943)等,此外他还演出过大量影片。

1964年他出版了回忆录《……这永不复来》。

克努特·古斯塔夫

(190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演员。生于德国不伦瑞克。在不伦瑞克接受戏剧表演训练,后在希尔德斯海姆、巴塞尔、阿尔托纳、汉堡,柏林等地演出。1935年走上银幕,主要演配角。演出的影片有:《怀乡》(1937)、《弗里德曼·巴赫》(1941)、《桥下》(1945)等。1949年移居瑞士,在苏黎世演出,是受人喜爱的电视演员,特别是在系列片中。后来回到联邦德国拍片,有《没有道德之夜》(1953)、《群鼠》(1955)、《茜茜》(1955)、《布登伯洛克斯一家》(1959)、《海蒂》(1965)、《查利的叔叔》(1969)、《女店主也有一位伯爵》(1969,与奥地利、意大利合拍)等。

施特克尔·伦纳德

(190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和电影演员、导演。生于匈牙利库希宁。1921年他中断了在柏林学习化学和医学而参加柏林新人民剧院演出。1923~1932年在柏林各剧院演出。1933~1945年流亡瑞士,在苏黎世剧院担任演员,还导演了一些瑞士影片。1945年后在德国、瑞士和以色列的许多舞台客串演出中担任重要演员和导演。他于1929年走上银幕,但多扮演配角,演出的影片有:《幻想中的幸福》(1929)、《科佩尼克上尉》(1931)、《塞得港之夜》(1932)、《南方之夜》(1953)、《最后的夏天》(1954)、《静静的山谷》(1955,兼导演)、《科佩尼克上尉》(1956)、《访问》(1964)等。

弗尔赫芬·保罗

(190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和电影演员、导演。生于德国乌纳。曾接受戏剧表演训练。1943~1944年在慕尼黑、德累斯顿、维也纳、柏林等地剧院演出并担任经理。1945~1949年担任慕尼黑巴伐利亚人民剧院总导演。1936年走上银幕,1937年起担任电影导演,主要拍摄一些娱乐片。他是导演米哈埃尔·弗尔赫芬的父亲。

他导演的影片有:《蝙蛹》(1937)、《威尼斯之夜》(1942,兼演出)、《幸福的人》(1943,兼演出)、《你不孤独》(1949,兼编剧和演出)、《勿忘爱情》(1953)、《金色的桥》(1956)、《她最美好的一天》(1962)、《配对》(1967,演出)等。

加里那·达玛拉

(1901~1979)墨西哥电影女演员。生于高加索第比利斯。原名达玛拉·乌希·斯契。因丈夫是美国人,故有美国籍。后曾两次到墨西哥,爱上了这个国家,便于1953年定居墨西哥。因她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伯爵),所以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特别在歌舞方面,当她长到十几岁时,便已是一个出众的舞蹈家、

钢琴家和歌唱家了。1925年随团第一次到墨西哥演出,墨西哥留给她一个美好的印象。1932年在美国步入影坛。1953年以后在墨西哥拍了许多影片。在她临终前几年,获得墨西哥政府颁发给她的艺术生涯奖。她一生拍了200多部影片,演出150多部舞台剧,还参加了不少电视剧的演出。她的影片代表作有:《云中舞》、《犬吠声声》、《带来阿尔福雷多的人头》、《我和部长》、《马戏团的奇迹》等。

培利耶夫·伊凡·亚历山大罗维奇

(1901~1968)苏联电影导演、剧作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56年加入共产党,是第三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23年于国立实验戏剧学校表演系毕业后,又在该院导演系学习。1922年在无产阶级文化第一工人剧院当演员。1925年任电影助理导演,后任副导演。他参加剧本与剧作提纲编写的影片有:《扯下的袖子》(1928,与E·尤尔采夫合写)、《要做这样的人》(1931,与п·索洛维约夫合写)、《旋工阿列克谢耶夫》(1931)等。1929年他独立导演了第一部影片一喜剧片《不相干的女人》,揭露了日常生活中的市侩习气;接着在《国家官员》(1931)一片中,又讽刺了官僚主义作风。1933年他导演了第一部有声片《死亡的传送带》,影片描写德国无产阶级与即将统治全国的法西斯主义者进行斗争时期的三个德国姑娘的命运。1936年他导演的《党证》是他30年代的成功之作。培利耶夫是苏联重要的喜剧家。他导演的优秀喜剧片有《富裕的未婚妻》(1938)、《拖拉机手》(1939,获斯大林奖金)、《养猪女与牧羊郎》(1941,获斯大林奖金)。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导演的描写游击队员英勇斗争的《区委书记》(1942,获斯大林奖金)是战争年代苏联电影艺术的重要作品。战后,培利耶夫继续从事音乐喜剧片创作,拍摄的影片有《战后下午六点钟》(1944,获斯大林奖金)、《西伯利亚交响曲》(1948,获斯大林奖金和第三届马里昂斯克一拉兹诺国际电影节与第一届兹里诺劳动人民电影节奖)。1950年他导演的《库班哥萨克》(我国译制片名为《幸福的生活》,获斯大林奖金)因受到当时流行的无冲突论的影响而带有粉饰现实的色彩。1952年他与H·伊文思合作创作了描写柏林第三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节的纪录片《我们拥护和平》,后又导演了描写苏联工人家庭生活的影片《忠诚的考验》(1954)。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他主要从事·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的改编工作,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影片有小说《白痴》的第一部《纳斯达西亚·菲里波夫娜》(1958)、《白夜》(1960)、《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二、三集,1969),这些作品都很成功。1969年莫斯科第六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授予《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导演培利耶夫(死后)专门奖,以表彰他在发展电影艺术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培利耶夫生前是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的组织者与领导人之一。他多年主持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工作,后又任该厂“火把”创作联合会领导。1976年,在培利耶夫故居为他建立了纪念碑。

斯维尔德林·列夫·纳乌莫维奇

(1901~1969)苏联电影、戏剧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26年毕业于B·梅耶荷德领导的高级戏剧工作室,后在梅耶荷德剧院和瓦赫坦戈夫剧院当演员,1943年起在马雅可夫斯基剧院演出。1925年首次拍摄了《跟随正确的踪迹》,此后他在银幕上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如《骑士》(1939)中的顿涅茨炼钢工人,《他叫苏赫一巴托尔》(1942)中的蒙古人民领袖苏赫一巴托,《前线》(1943)中的军事委员盖达尔,《等着我吧》(1943)中的瓦因施坦因,《日日夜夜》(1945)中的普罗钦柯将军,《远离莫斯科的地方》(1950)中的工地党委书记扎尔肯德。他也扮演过反面人物,如《沃洛查耶夫的日子》(1937)中的阶级敌人乌西日姆。他扮演的其他著名角色还有:《深蓝色的海边》(1936)中的尤舒福,《纳斯列金在布哈拉》(1943)中的纳斯列金,《阿里泰到山里去》

(1950)中的阿里泰,以及《道路》(1961)中的贝姆别托夫等。50年代以后他参加演出的影片有:《不同的命运》(1956)、《夜间巡逻队》(1957)、《奥列科·东吉奇》(1958)、《五彩石》(1960)、《两种生活》(1961)、《古巴的故事》(1962)、《大与小》(1963)、《第一辆电车》(1964)、《神秘的复仇者》(1967)等。斯维尔德林的表演生动真切,外部动作和内心变化谐和统一,能够造成生动的效果。由于戏剧舞台上的成就,他曾两次获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

(1901~)苏联电影、戏剧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19~1922年在艺术学院学习,1924年毕业于彼得格勒舞台艺术学院。1924年起为列宁格勒普希金话剧院演员,同时开始参加拍片,演出的影片有:《红色后方》(1924)、《吹起号角》(1925)、《一月九日》(1925)、《艰苦的年代》(1925)、《卡杰林娜·伊兹迈洛娃》(1927)、《卡斯吐西·卡里诺夫斯基》(1928)、《上尉的女儿》(1928)、《哈布》(1928)、《卡英和阿尔切姆》(1929)、《渔人之子》(1929)、《亲兄弟》(1929)、《转变》(1930)、《来自密苏里河岸的小伙子》(1932)、《奇迹》(1935)、《夏伯阳》(1934)、《火烫的钱币》(1935)、《归来》(1940)、《无名岛》(1946)、《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49)、《活尸》(1952)、《牛虻》(1955)、《心儿重新跳动》(1956)、《两栖人》(1962)、《儿子在某地》(1962)、《工人新村》(1966)等。西蒙诺夫在电影创作中最大成就是他在1937~1939年间主演了根据A·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彼得大帝》。西蒙诺夫在表演中没有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细节刻画上,而是集中全力来表现这个历史人物的精神实质,全面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的丰富内容,包括互相矛盾的几个方面,使得人物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形象感染力。1947年由于在戏剧舞台上的成就而获得斯大林奖金。

索伦采娃·尤利亚·伊波利托芙娜

(1901~)苏联电影女演员、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是著名导演A·杜甫仁科的妻子。毕业于音乐戏剧学院。1924年主演了根据A·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阿艾里塔》,以后参加演出的影片有《从莫谢普洛姆来的卖烟卷的女郎》(1924)、《土地》(1930)等。从1930年起,她与导演A·杜甫仁科合作,先任他的导演助理,后为副导演,参加了他的一些重要影片的创作,如《肖尔斯》(1939)、《米丘林》(1949)等。1958年,在杜甫仁科逝世后,她将他的遗作《海之歌》拍成影片。这部表现当代苏联人民精神面貌的影片气势雄伟,充满诗情画意,体现了杜甫仁科的风格。影片在1959年全苏电影节上获荣誉证书。以后,她又将杜甫仁科另两部电影剧本《烽火年代的故事》(1961)和《迷人的捷斯纳河》(1964)搬上银幕,前者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导演奖。1968年她导演的影片《难忘的一切》,也是根据杜甫仁科的短篇小说改编的。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还参加了纪录片《为保卫我们的苏维埃乌克兰而战》和《在第聂伯河右岸地区的胜利》的导演工作。

托强·雅可夫·莫依谢耶维奇

(1901~)苏联摄影师,电影导演。1923~1927年在电影学校学习。1954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摄影系。1924年从事电影工作,在著名纪录片导演·维尔托夫的领导下和其他摄影师一起拍摄了影片《世界的六分之一》。1938年起为莫斯科科普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兼导演,参加了杂志片《科学和技术》、《农业新闻》的拍摄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拍摄了一些军事教学片。1954年后主要拍摄以艺术为内容的科普片,有:《中国造型艺术》(1954)、《特列齐亚科夫斯基画廊》(1956,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誉证书)。1956年后是下列影片的导演兼摄影:《罗马尼亚人民的宝藏》(1956)、《中国民族绘画——国画》(1957)、《画家罗克·肯特》(1958)、《库克雷尼克赛》(1958)、《五大洲画家》(1958)、《墨西哥艺术展览会》(1964)、《俄罗斯民间木版画》(1968)等。1931~1956年,他还在电影学院教授摄影课。

顿斯科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