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管人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谋略
4748300000022

第22章 管人要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学会管人,让你的下属心服口服(4)

“责任分散效应”是指真对某一件事情来说,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去完成这个事情的话,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责任感就会减弱,在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时就会出现你推我,我推你的现象,然后大家退退缩缩。但是如果要求单个个体独自完成,那么这个人的责任感就会很强,并会做出积极的反应。

1964年3月的某个夜晚,在美国纽约郊外的某个公寓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当这起凶杀案在几个小时之后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时,震惊了整个美国纽约。这起凶杀案发生在凌晨。

一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下班之后,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公寓路上,就在她快到自己家的公寓时,突然从没有路灯的黑暗处,窜出来一名手拿凶器的歹徒。可能是歹徒看到了这位年轻漂亮女孩只是一个人时,就拿着刀子朝这位酒吧女经理奔过来。这位女经理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于是她本能地高声呼喊起来:“救命啊,快来救命啊,有人要杀人了!……”,附近公寓里有的许多住户听到呼喊声后亮起了灯光,甚至还有许多人打开窗户朝外面看了看。歹徒看到突然亮起的灯光,以为马上会有人跑下来营救,于是顿时就被吓跑了。

楼上的住户们看到歹徒跑了,就又都没事似地关上了灯,继续安然睡觉。此时,躲藏在不远处的歹徒看到寓所里的人们无声无息,潜意识地觉得不会有人来营救的,就再次拿着刀子冲过来准备袭击这位酒吧的女经理。酒吧女经理看到歹徒,再次高声呼救“救命,快救命啊……”。附近寓所里的人们,再次亮起灯光朝窗外看了看,歹徒再次逃之夭夭。经过两次这样的事件,酒吧女经理以为已经没事了,总算可以安然的到家了。可谁知就在她要回到自己家楼上时,歹徒竟然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并挥举刀子朝她刺去,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了很多次;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竟然没有一人下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后来心理学家针对这种“集体冷漠”的行为,进一步解释,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人们的援助行为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一个人遇到紧急的情况,当身边只有一个人能提供帮助的人时,那么这个能提供帮助的人,他会清醒而明确地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会尽全力给需要帮助的人以最大的帮助。同时,心理学家强调说,这是因为如果他不给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而且这个需要帮助的人又因为缺少了他的适当帮助,导致了最后的不幸或死亡时。那么,在这个本应施救的人就会在内心里感到内疚和罪恶,会觉得自己是导致他最后的不幸或死亡的元凶,他将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为此也要付出巨大的心理代价。

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单位和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提高警惕,如果说在一个单位和企业里,所有的员工都被“责任分散效应”影响着,那单位和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尽量让员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有责无旁贷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员工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发展和壮大起来。

但是如果现场中有很多的人可以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的时候,那么前去帮助的人就会很少,或者没有,这是因为公众的意识里他们会觉得有那么多的人可以给他帮助,前去帮助求助者的责任是要由大家一起来分担,而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所以,自然这也就造成了责任的分散,这些责任当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的时候就少之又少了,甚至有些人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没有意识。

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21世纪只有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的管理者和失败的管理者,这两种管理者。很多企业经常用的激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目标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进而促使达成目标。

很多的时候人的动机是来源于需要的,而需要的满足便是人活动的最大动力。而一个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如何巧妙地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即目标的设置问题。管理者向员工描绘一个愿景,并鼓动员工看到这个愿景对自己的价值,并热情主动地去实现它,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目标。

2.责任激励。

员工来到公司上班,就是在承担一份工作,就是对公司,对自己承担了一份责任,这是员工在进公司之初,管理者就该向员工灌输责任的重要性,那么责任就是对员工的激励。每名员工都要尽量完成自己的职责。

但要知道责任激励的实施是需要员工有较高的素质,也要以公司有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做基础的。

3.期望激励。

期望是指管理者对员工能力的一种评价,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员工。期望的基础是信任,而信任又是一种真诚的期望。因此也可把期望激励称为信任激励。信任是一种动力,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有时候人并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深埋着的潜力,需要聪明的管理者去唤醒它。

示范效应——要为员工树立“标杆”

榜样具有生动性、鲜明性,能引起人们认同、共鸣。“示范效应”,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影响和激励人们的过程中能产生的效果。这种示范就是一种榜样。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就应该以身作则,给部下树立一个好榜样。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只有管理好自己的人,才能管理好别人。现在的企业管理要求它的领导者都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员工,带头变成员工的表率。

在英国一直流传着很多类似这样的谚语:“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榜样就像大海中用来照明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不至于在茫茫大海中迷失。它树立了学习的典范,指导着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向它看齐,不能有任何的偏离。如果一个领导者不能当部下的好榜样,带头违反规定,上行下效,就会带坏整个团队。坏的榜样会让一个善良的少年变成一个罪恶的黑手,逐渐走向犯罪深渊。相反的,好榜样却会让一个街头混混变成上进青年,蜕变成为成功人士。古今中外的那些优秀的领导者都很重视榜样的作用,经常以身作则,给下属一个良好的风气,激励他们更加努力进取。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以治军严明而出名,并且经常以身作则,给部下树立好的榜样。战争初期,曹操重视农作,告诫士兵不要随便踩踏农民的庄稼,要给农民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士兵们都知道曹操军令如山,只要触犯军规肯定不会饶恕,所以每次经过农田时都会非常小心。因为曹操曾下令:“不分大小将校,凡踩踏庄稼者一律斩首示众。”

有一次,曹操带领大批人马经过一块将要收割的农田。当他看到金黄色的小麦时非常高兴,下令士兵放慢速度,不要惊动附近的村民。可是传令官声音太大,惊动了在麦田里觅食的小鸟,一群小鸟忽然飞出来。曹操骑的战马受到惊吓,一下子奔到附近的麦田里。等曹操将这匹马驯服的时候,才发现战马已经践踏了一大片麦田。

曹操立即传令执法官:“我的战马踩了小麦,请你按照军法治罪吧。”执法官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地告诉曹操:“丞相身系天下安危,而且按照古制,你是不必接受治罪的。”曹操立即训斥了传令官:“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我呢?我身为丞相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出尔反尔的话,以后还怎么治理军队?”但曹操的部将们纷纷劝说曹操,请他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即使处罚也应该从轻处理。

曹操没有办法,就对部将说:“我作为主帅,不治死罪,但活罪难逃,如果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一定按照军法处置。”说完就拔出宝剑,割下自己的一把头发,以示惩戒,于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割发守法”的佳话。

如果曹操没有坚持对自己治罪,当自己的属下犯法该如何处理呢?曹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士兵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让属下们知道,如果犯法必定会按照军法处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身作则的目的,就是透过领导者的示范作用,首先管理好自己,才有资格管理下属,也才有能力管理好下属。如果自己都以身试法,手下怎么可能会遵守命令呢?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充分利用“示范效应”,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优秀的榜样,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