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大早,汪雅琴刚打开办公室的房门,竟意外发现地上有一封信。她弯腰拾起,牛皮信封上隽秀飘逸的字体,让她觉得很眼熟。“莫不是陈仪老师写的?”这样想着,她就撕开封口,取出散发着清香的信笺,认真地读了起来:
汪雅琴女士:
你好!
“育才苑”以新的办学模式,深受外界的一致好评。我为能在此执教甚感荣幸!
但我有一丝担忧:学校对大多数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的做法,值得商榷。我认为,学校此举虽善,但由于日常开支颇大,学校是贴钱办学,没有赢利,长此以往,将不堪重负,你纵有一座金山,也会被掏空啊!
好在我们身边有一座青山,其资源丰富,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宝库”。何不利用山的资源大作文章呢?
所以,我建议:学校开设劳动课,每周两节。让学生们在山里采摘中草药材,卖给南坪酒厂,或城里的中草药材公司。这样,一来增加学校收入,二来也让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一举两得啊!
……
“果然是他!提出了如此宝贵的意见,好啊!”一股暖流流遍了汪雅琴的全身:学校各方面才刚刚步入正轨,前面还有太多的困难。有这样的人的支持,她增加了克难奋进的勇气和信心。
于是,在上午的校务会上,汪雅琴宣读了陈仪老师的建议,让大家展开讨论,以便集思广益,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
与会者就各自畅所欲言,会议的气氛非常热烈。
此时,陈仪老师十分纳闷,一头雾水:我什么时候向她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的?记得只在阿阳的面前对学校的建设谈了一些粗略的看法,莫不是……想到这里,他就将脸侧向汪雅琴,正好与她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了。
汪雅琴的眼光里,满是赞许和欣赏,此外,还包含着一些别的什么情感在内。是什么呢?陈仪老师说不清楚,但感觉与妻子当年看他的目光一样。他的心就“砰砰”地跳动起来,脸上火辣辣的。
我给与会的老师匀茶水的时候,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觉窃窃发笑:初战告捷,下面的戏文就好唱了。
汪雅琴和陈仪老师的心情在悄然地变化着。从外表看去,他们都象变了个人似的,有说有笑,开朗活泼多了,工作起来更是精力充沛,似乎回到了年轻时代那样的朝气蓬勃。特别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交一谊舞会上,汪雅琴竟一反常态,和陈仪老师翩翩起舞,博得阵阵喝采。
“陈仪老师谈起雅琴姐时的神态和语气,我觉得与过去很不一样。莫非他掉入了情网之中?”姐夫说道。
“雅琴姐也一样啊!”我嘻嘻地笑着。
“该是捅破那层纸的时候了!”姐夫的眼光里满是深思熟虑后的冷静和睿智。
我趁汪雅琴上卫生间的时候,悄悄地溜进了她的办公室,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束鲜艳的康乃磬和一封信放在了她的办公桌上,然后,回到财务室静候佳音。
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空袭伦敦时,一位年仅十岁的少年被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在墓碑上写道: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只小蜡烛失去光辉!
英国的作家罗伯斯闻知此事后,奋笔疾书,写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象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奋勇向前的脚步。
多年后,一个叫布鲁克的年轻人,读到了这个故事。故事中的那句隽永而深刻的话语,使他大为感动。
于是,他大学毕业后,辞去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了非洲扶贫。
在那里,经过布鲁克和他的同伴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蜡烛,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并因此获得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的称号。
蜡烛虽小,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
我深深钦佩你办学的精神,你所作的一切努力,正如一枝蜡烛,照亮了许多孩子的心灵。
我听说过你和老潘的故事,对你们忠贞不渝的感天撼地的爱情深表同情。但老潘已去,你应该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幸福快乐,才是逝者最大的心愿啊!
可你为何至今独身一人?你外表温柔豁达,坚强乐观,但我细心地观察到你内心那份凄清的苦楚和万般的思念。你一直生活在寂寞的黑暗里,生活在老潘的影子里啊!老潘若九泉之下有知,岂不感到痛惜吗?
请点燃你的心烛!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我知道我无法替代老潘在你心中神圣的地位,但我敢说:我爱你!我愿携起你的手,陪你走完你下半生的人生路途,而不管风雨有多急,道路有多艰难……
我正在想像着汪雅琴读信时感动的神情,突然,房门开了,她悄然无声地走了进来。
她走到我的面前,说:“将这封信交给陈仪老师吧!”她的话音伴着粗重的呼吸,看得出她内心的波澜起伏。
在她转身出去后,我用炼就的特技,娴熟地不露痕迹地打开了信封,展开信笺一看,心凉了一大截——姐夫仿照陈仪老师的笔迹写的信,竟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是她瞧出了端睨,还是心如池水?
正感到失望时,我的眼光落在信尾的一首小诗上,那是汪雅琴写的:
当亲人离去的时候/你的世界一片黑暗/可脚下的路还在行走/生活还在继续/点亮你的心烛吧/看!前面是绚丽的烟花燃放/……
诗的后面还有一行文字:你的过去我也知道,请放下那份沉重的思念吧!让心烛照亮你和我的人生路!
……
当我将信交到陈仪老师的手中,他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姐夫适时地走了进来,如此这般地解释了好半天,他才如梦初醒,连声说:“好啊!我早有此意呢!”
就这样,我和姐夫完成了“我把月亮卖给你”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在汪雅琴和陈仪老师之间成功地牵线搭桥,撮合了一段良缘。
后来,汪雅琴常娇嗔地说:“颖这丫头真精灵啊!怎么就看出了我的心思?”
每当这个时候,陈仪老师就在一旁憨笑着,显得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