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确实有几分倔强。多日以来遭受的种种挫折,使他产生了一个顽强的信念:我一定要找到工作!
母亲眼含热泪,心疼地同意嘉诚再去寻找工作,“孩子,事不过三,第三天如果你还是找不到工作,那就一心一意地去你舅父的公司里做工去,好吗?”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次日的下午,李嘉诚在西营盘的春茗茶楼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他却要有一位有相当资产和信誉的人来做担保才能得到这份工作。
李嘉诚高兴地不得了,他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回家中,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情。找一个保人,最好的就莫过于他的舅舅庄静庵,但这时舅父并不在家,嘉诚又实在等不及了,母亲无奈,只好随嘉诚先去茶楼里看一看。
母亲到了茶楼,会见了老板,把他们一家人的不幸自始至终地向他讲述了一遍。老板也动了恻隐之心,答应让嘉诚的母亲做他的担保人,让嘉诚到茶楼来上班了。
太多的苦难练就了李嘉诚倔强的性格。他不愿意接受舅父的荫庇,他要自己找工作。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这份遗世独立的性格,使李嘉诚终成大器。
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可以说,性格乃是命运。李嘉诚的人生轨迹就充分印证了这一命题。
在茶楼工作一年之后,李嘉诚又出于对新的技术职业的向往,辞别了茶楼老板,到舅父开的中南钟表公司上班。
在中南钟表公司里,李嘉诚从一个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慢慢地升为公司属下的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这个高升街店年纪最小的店员立刻关注钟表业的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观察和分析,李嘉诚对钟表业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成熟的看法。
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突然辞别舅父庄静庵。临行前,他对庄静庵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作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瑞士的机械表生产技术炉火纯青,世所无敌。其时,日本人避其锋芒,瞄准空档,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
世界钟表市场便形成这样的形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为日本人独占。
这样,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档。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
历史已经证实,后来的香港就正如李嘉诚所预言,以价廉物美的中低档表,迎合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继瑞士、日本外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可惜又所幸的是,商业天才李嘉诚志不在此。
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界的巨头,这其中是否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关联,就无从考证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李嘉诚此时的商业眼光已经具备了大家风范。
七、先学做人后再经商
李嘉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前辈几代人均是读书人,其父亲李云经也同样是一位饱览群书的教书匠,由于战乱而不得不远离家乡,儒学家风深刻地影响着李嘉诚。
李嘉诚祖籍是潮州人,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华人社会历来有“两个潮汕”之说。潮汕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人大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而潮人移居海外的高潮,则在上世纪中叶,潮人极富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潮人移居海外,劳工逐年递减,商人与年俱增。这股海外移民潮,到1949年后,才渐渐停息。
李嘉诚生活在这种大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但他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创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失望多于希望,也仍能构成潮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少年李嘉诚原志不在于从商,但最终还是夙愿未成,而终成一代巨商,不能不说是潮州人勇于拼搏的血质使然。
由此我们看到,少年时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甚至一生的追求及成就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环境,利用环境,必要时还可以像孟母三迁那样创造环境。
李嘉诚才高八斗,一派儒雅气范。你绝对想不到他只有小学都没毕业的学历。然而,李嘉诚名至实归地拥有香港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长加里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近10个名誉博士学位。事实上,李嘉诚的形象首先更像学者,而不是商人。他虽然没有学历,但却拥有渊博的学识。
李嘉诚从小就酷爱读书,三岁就咏诗诵文,五岁开始上学,据其堂兄李嘉智回忆说:“嘉诚从小就像个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子。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不小。”
从教的父亲李云经从小就教育嘉诚做人要真、要善、要有骨气、有毅力。他不仅仅教给嘉诚知识,更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这些,嘉诚从小就铭刻于心,终生不曾忘却。深受父亲的影响,李嘉诚也一心向学,如果不是风云突变,李嘉诚会沿着求学路一直走下去。同时,他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
人生的幸与不幸,只能让历史作结论。在这里,印证了一句话:“时势造英雄。”苦难未必不是成功的阶梯!
虽然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但由于父亲早逝,家境陷入贫困,为了全家的生活,他才不得不去从商。
李嘉诚后来回忆说,就是从商之初,他的理想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
由此可见,李嘉诚从商实在是身不由己,逼上梁山。
但也正是这种别无选择才使李嘉诚义无反顾。商海搏击之后,终于成为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
深受父亲的教诲,李嘉诚从小就立下大志: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报民。
正是那深厚的国学及父亲做人方针才熏陶培育了李嘉诚一颗坚定的爱国心。80年代,风云不定。不少人猜测长实系公司会迁离香港,李嘉诚却说:“讲得最激烈的时候,我讲过一句话:‘如果要迁,你们问问有没有办法迁走李嘉诚主席,如果没法的话,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提迁了。’之后,无人敢再讲。”
直到今日,长实并没有迁移海外,李嘉诚以实际行动和庞大资金为中国和港人注入了信心。
对于李嘉诚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教育而言,自小李嘉诚就让他们读书,让他们从小就开始知道创业的艰辛,教育他们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去经商的道理,终又为商界培育了两位德才兼备的商业超人。
八、知恩图报以善为商
“和为贵”,“和气生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乃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对此,李嘉诚紧扼其志为之。
李嘉诚终生难忘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饭碗危机”。
那是他在茶楼谋生的一天,一位生意人在那里大谈生意经,李嘉诚听得入了迷,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一直等到有一位伙计大叫他,他方才回过神,慌里慌张地持茶壶为客人冲开水。由于行动匆忙,结果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到茶客的裤脚上了。
李嘉诚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座茶楼的,只为前一位伙计犯了一个与他相同的失误,被老板给辞掉了。那位伙计得罪的是一位“洽会白纸扇”即“黑社会师爷”。老板自己也不敢对这位“大爷”有丝毫不敬,于是逼着小伙计对他下跪请罪,然后立即责令他卷铺盖走人了。
李嘉诚知情不妙,吓得一脸煞白,呆若木鸡。
老板立即跑过来,正待斥责李嘉诚,不料那生意人茶客却为李嘉诚开脱说:“不怪他,是我不小心碰了他。”
茶客走后,老板对李嘉诚说:“我知道是你把水洒到了客人的裤脚。以后做事千万得小心。万一有什么过失,要赶快向客人赔礼,说不定就能大事化小。这客人心善,若是恶点,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开茶楼,老板伙计都难做。”
母亲知道后,说:“菩萨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诫儿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
李嘉诚再也没见过那位好心的茶客。他成为巨富后对友人说:“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知恩图报,以善从商,是李嘉诚商业生涯的准则。即使后来在股市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李嘉诚始终恪守善意收购的原则。他总会将刀光剑影化为和风细雨,皆大欢喜。以至于有人开玩笑地说,要挫败李嘉诚的收购计划其实再简单不过了,你就只需说上一句“我不愿意”,那李嘉诚就会“失败而归”了。是的,李嘉诚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恶意收购的。
此外,李嘉诚一生所做的慈善行为不胜枚举。
做人,要恪守“知恩图报”。他在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工作之后,在辞行前为舅父进尽忠言,使其终成钟表大亨。
之后李嘉诚又进了五金厂,以后,他看到了五金厂已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便又选择了他认为有蓬勃生机的塑胶业。
李嘉诚知恩图报,就像当年他要离开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时一样,对五金厂的老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办企业重要的是审时度势。五金厂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占领塑胶制品不能替代的空档。
塑胶用途虽然广泛,但要它代替金属制品却又是万万不可能的。
李嘉诚离开了五金厂,但这位业主却听不进嘉诚的临行前言,依旧我行我素,以至于五金厂真的奄奄一息,濒临倒闭了。
李嘉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他获知此不幸之后,奔赴五金厂找到老板,他劝告老板立即停止生产镀锌铁桶,而转为生产系列铁锁。
原来,李嘉诚一直很关心五金厂的前途。一来他要证实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确,二来他深知五金厂对他不薄,他为自己跳了槽,心里总有股歉疚,觉得亏欠五金厂太多,总惦记着找机会报答。
因此,他一直在方便的时候不忘了解五金制品的市场行情。他掌握了铁锁紧俏的信息,另一方面,还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门生产铁锁,不存在其他行业的竞争。
有这几条,李嘉诚断定:生产铁锁稳保红火。
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计划系列开发。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一齐涌上这条道。竞争会很激烈。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
这一次,五金厂老板信服了李嘉诚,言听计从。一年后,一度愁云惨雾笼罩的五金厂焕发了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善心佛性,为李嘉诚树立下了良好的形象;知恩图报,使他赢来了更多人的信赖与信任,这一切均使他的商业生意源源而来。如果说李嘉诚成为商业巨人是他经商的精妙,那么做人更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根基。
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计划系列开发。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一齐涌上这条道。竞争会很激烈。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
这一次,五金厂老板信服了李嘉诚,言听计从。一年后,一度愁云惨雾笼罩的五金厂焕发了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善心佛性,为李嘉诚树立下了良好的形象;知恩图报,使他赢来了更多人的信赖与信任,这一切均使他的商业生意源源而来。如果说李嘉诚成为商业巨人是他经商的精妙,那么做人更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