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年华没有付水流
47954900000007

第7章 天堂应该就是这样子

任涛星在认为对学校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后,给指导员写去一封信:

敬爱的指导员:

您好。首先我真诚地感谢您当年和后来一直的对我的鼓励,说实话,如果没有您和公社新闻干事等好人的鼓励,我真不知能不能坚持学习,如果我不坚持学习,也就难有今天。能来大学,于我而言,简直是来到了天堂,敬爱的指导员,不怕您笑话,我自从得录取通知书至今,常常怀疑是不是在做梦。您鼓励我的一些话,也许你认为普普通通,说过就忘记了,但我一直铭记在心,受益菲浅。

我们老师对我们说,七七年高考中,由于惯性的影响,有不少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人,确实因之不被学校录取,自治区招生办也不敢坚持命令他们要。政审中,有些人乱讲考生坏话,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录取。到总结77年高考的经验教训时,中央发现了这些情况,于是,下令78年高考一律不得讲学历,一律不得拿家庭出身来作为是否录取的考虑因素,只要不是由公检法有正式文件确认的现行刑事犯罪分子,一律不得考虑个人表现。总之,实行分数是惟一录取标准的政策。还有,正如您在录取前半个月,告诉我的那样,GX自治区革委会还下令,凡是总分在300分以上,不超过25岁,未婚的考生,全部录取到本科。我们老师说,如果不是实行这样的政策,我们中恐怕还有一些人不得录取。

我们老师还说,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所花的费用是一百个农民一年的收入,希望我们不要辜负国家的期望。我入学后,由于我家比较困难,学校给我免费发了一件厚厚的棉衣,和一床棉被,除了不用交书钱,伙食费等任何费用外,一个月还有五元钱的补助。每天都能吃饱饭,早餐的米粉和面条,馒头都很可口,每天中晚餐都有肉,还经常加菜。我长到这么大,第一次过上了这样的幸福生活,每当我穿着暖和和的棉衣,盖着暖和和的棉被,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

我们进大学后,看到了许多报刊上刊载的文章,现在的报刊刊载这类文章越来越多了,所说的也更加符合实际了,我们才更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此之大,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纸短情长,您事情又多,我就暂写这些。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学生任涛星

1978年11月20日

王南松也收到了任涛星的一封来信。任涛星在信中说,78年GX有45万多人参加高考,共录取七千多名大学生,包括专科生。他中文系78级124个同学,分数都在全GX前四千名,而在这些同学中,有较高比例的人是初中学历,个别人实际是高小学历。有不少人数学是零分,但其它文科科目分数高,从另一角度说明文科基础好。在录取时只讲究总分和录取专业相关科目的分数,不管其它科目是多少分。还有一个情况是,同学中,许多人家庭出身不好,地主富农成分的不少,有的家长是右派,当然也有出身好的,有县委书记的儿子,自治区副厅长的女儿,学校一律不讲这些。

年龄差距也大,最小的是15岁,最大的有35岁了。入学前的身份有国家干部,正式国家工人,正式集体工人,插青,农民等。可见,78年高考录取,考生真正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任涛星说,他觉得,你王南松虽然是66级初中生,实际学历是1966届高小毕业生,只要认真努力,参加高考得录取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你王南松有这志向,需要书,我任涛星可以帮买,和找有关资料,给你寄去。

王南松很感动任涛星主动关心他这个朋友。他认真思考了任涛星的话,觉得既然有希望,那就应该也搏一搏。他家境不是很差,不非常需要农村的工分。他于是以商人的精明,给兵团打报告,说他要去县中学参加高考辅导班,兵团同意了。然后,他真花第一层钱即交学费,参加县中学的辅导班,在这一基础上,再花第二层钱,请家庭教师专门辅导自己,这样,他的学习效率远远比没有钱请,或者有钱但不会这样请专门教师的人高。1979年,他也考上了在南宁的波明供销学校,二年中专。

至少从任涛星所在的中文系看,1978级学生和1977级学生有较大的不同,原因是1977年高考是分省命题,许多省命题质量不高,如有一个省语文试卷竟然出有从理论上解释语法的题目,这有利于平时侧重讲理论,实际应用少,于是实际应用能力不那么强的教师,不利于平时不讲理论只讲应用能力的相关人员。再加上录取时还讲政治,能够当上教师的人,一般政治已过关,换言之,政治不过关,或者是没有权势的人,是当不上教师的,于是,1977级学生属教师身份者比例很高。

国家总结1977年高考经验,发现分省命题不能保证质量,到1978年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只一份试卷。调集全国水平最高的真正的专家,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民间传说还请了美国人来帮助,命题。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命题的质量问题,如语文试卷,不考理论,只考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作文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1978年试卷的作文是破天荒的缩写,即出一篇几千字的文字,要考生缩写成一千来字。

这一偏重应用的做法,使学历不一定是高中毕业,但真正有能力的考生脱颖而出,而这一能力,是来自多年,乃至是从小的博览群书,这是中文系的1978级学生,有四分之一以上是初中,甚至是小学学历,但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爱看书的人之学术原因。由于在六七十年代那时期中,读书不但对自己的利益无正向作用,并且还有可能带来灾祸的负面作用,能在六七十年代那时期中坚持读书,都是冒着被打死风险也仍然读书的人。

1978年的做法,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明,而是人类认识和应用了多年的学术规律,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这样做许多年了。38年后,实践证明了这样做的正确性,任涛星等中文系1978级124名学生,绝大多数人都是社会栋梁,他们主要分布在教育,文化,行政管理三个领域,其中在教育界的人几乎全是真正的教授,高级教师,以文化领域的,则是高水平的作家,高级记者等,在行政领域,高比例以厅长副厅长的经历迎来晚年,他们发表的论文专著,绝对不用什么检假软件,因为是他们的原创,只要是原创,鉴于世界上没有二张树叶完全相同的铁律,如果有人用检假软件检查,软件显示这些论文专著是抄袭,那只能是这软件有问题而不会有第二个原因。基于然,我国以后的高考一直遵循这样的学术原则至今。

1978级学生的注入,使学校呈现了和以前历届均不同的形态。就是1978级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热情,海江师范学院成立于1930年代,1978级以前的学生,以及1980级以后的学生,许多人考大学的目标是长期确立的,是明确的,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他们是为了实现这既定的功利而读书,这使得并不爱读书,但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而读书的人,大量存在于其中,他们本来对读书就不那么痴迷,一旦考入大学,实现获得铁饭碗这一目标后,读书的利益动力就会减弱下来。海江师范学院成立到1978年,毕业生只要愿意,都会有一份收入不低,至少也是初中以上教师的工作。

1978级学生读书动力来自对读书的痴迷级的酷爱,他们是六七十年代那时期中乃至六七十年代那时期前,这种痴迷被外部的客观条件压抑,首先是书不够,乃至没有书的压抑,长期以来,中国出版的书品种和数量都相当少,即使这方面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儿女,能够看的书也有限。更重要的,是社会意识的压抑,当时,社会上认为读书人是革命立场不坚定的人,甚至是潜在的反对革命的人,是懒做体力劳动的人,因此即使不是革命对象,也是警惕对象,改造对象。

这种观念又确实有事实依据,如这种人确实不爱做体力劳动,他们向往在阴凉的办公室内从事脑力工作,而文化低又有上进心,企图得组织选择去当工人的人,做体力劳动更加积极。这种人确实不喜欢没有文化的贫下中农乃至农民整体,甚至普通小市民,普通工人,这种人认识他们的愚味,不文明,在内心讨厌他们,希望能够不和他们在一起,如同美国白人和黑人隔开住一样。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是领导阶级的政策,他们当然不敢流露这种思想,但纸总难包得住火,他们纵然怎样装,也难得不被人发现,于是没有文化的下层人也不喜欢他们,有政治领导特权的人,还压迫他们等等。

1978级学生的这种压抑现在得到了释放,他们入学后,国家拨乱反正的步伐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大,入学不到二个月,就召开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规定今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得再搞阶级斗争,于是取消了阶级成份,废除了农村生产队长必须由贫下中农成份的人当等政策,肯定并坚持改革开放,国民可以自由出国,逃往香港等不得再以叛国分子论处,而仅仅作为寻求更好的生活看待。原来的禁止看的书99%开放了,老师讲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胆了。社会对知识和人才更重视了。社会对1978级这种在六七十年代那特殊时期中也仍然读书,现在撞了大运,一下子成了国家极为看重的人,是百般羡慕,钦佩了。大量报纸杂志得到创刊复刊了。这都使1978级学生的读书热情有了空前的可以尽情释放的空间。于是他们读书的热情,不是像不少其它年级的学生那样,因考进了大学而降温,而是因为解除了压抑而更加奔放了。

于是,1978级学生的全部生活几乎都浸淫着读书的元素。如早上起来,人人锻炼身体,其目的是为了学习才有充沛的体力,才有高的效率。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后课间十分钟不会赖坐,因为认为只有出来活动,下一节课才能更好地听。中午吃饭,同学间谈论的是有学术含量的问题,一些在普通人那里,和学术无关的事情,到了他们中间,也渗进了学术色彩,如任涛星的舍友说孙梦洁很美,也延伸到人体美是大自然进化的杰作,是世界所有美中的至美,以及外表美和内在美的关系,气质美同知识的关系等。

晚上,图书馆阅览室更是坐满了人。第一次晚上停电,1978级学生没有想到,措手不及,学校的老电工说,恢复供电的时间不会长,但马上,学校附近商店的蜡烛顷刻间被抢购一空,校园里,四周一片黑暗,唯有各间教室透出满室的蜡烛光,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联欢晚会,唱歌跳舞,他们也将读书联系在一起,他们最爱唱的,最受欢迎的,是抒发学习热情,有关通过学习可以实现,以及实现了理想的歌曲。

或许是这样的晚会触发了人们对过去不得读书,因读书被压迫的痛苦回忆,在学院举办的本学年第一次征文比赛来稿中,出现了不少1978级学生言志的诗,其经过发表流传出来后,有人自己胡乱谱上曲哼唱,进而引发了将这些歌上升到高质量的运动,先是人们以空前的热情写歌词,而后是大家对公认的优秀歌词进行锤炼修改,最后是请音乐老师谱上曲,其中最得到传唱的二首歌是:

大学生之歌

我们循着母亲的召唤,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术殿堂;

我们带着人民的期望,将文明种子撒遍四面八方。

啊,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

我们尊重科学,珍惜时间,努力成为社会栋梁!

我们肩负历史的使命,从古今中外吸取知识营养;

我们忠于自己的职责,须敬爱真理尤于敬爱师长。

啊,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

我们臣服规律,实干巧干,努力成为社会栋梁!

时间是公平无私的女神

时间是公平无私的女神,

她的布施无处不在无人不均,

时间对有的人是万丈高楼的基石,

时间对有的人是虚度年华的铁证。

啊,时间女神,我们珍惜你,因为我们珍爱自己的青春!

没有一步何来万里征程?

没有一草何来绿地如茵?

没有一滴何来烟波浩淼?

没有一秒何来光年之名?

啊,时间女神,我们珍惜你,因为我们珍爱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