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4873600000107

第107章 霸经107精心播下龙种,不意收获跳蚤

司马懿老谋深算,韬光养晦,不可轻视他,谨防他篡夺天下。

——曹操

历史有时也会无情的捉弄人,曹操一生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后竟被他手下的司马懿算计。司马懿老谋深算,韬光养晦,终使曹操在有生之年没有加害他,他在扶佐太子曹丕继位过程中实力大增,后来终究将曹魏政权取而代之。

司马懿骗曹操在先,被逼当了曹家的官,似乎司马懿出山就有了兆头。好象历史或者天意在暗示,曹操的对手不是袁绍,不是孙权,不是刘备,而是司马懿。史家说魏晋是出阴谋的时代,曹家谋了刘家的天下,司马家又谋了曹家的社稷,一个个引狼人室。

司马懿出身于高级土族之家,兄弟八人,排行老二。其兄司马朗,早年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属。曹操身边主管人事的崔琰,在与司马朗交往中,发现司马懿不凡,便向曹操推荐。曹操求才心切,下令辟用。这是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的事。此时二十二岁的司马懿看不起宦官出身的曹操,便以有病为辞,拒绝了。曹操哪是这样好唬弄的人?于是“使人夜往密刺之,司马懿坚卧不动。”曹操用突然袭击的形式去探察,没有发现破绽,司马懿过了这一关。假的就是假的,伪装总不能长久。以后曹操当了丞相,知道上了司马懿的当,又一次派人去召唤。这回,曹操说:如果他再不痛快地出来,就抓起来杀头。司马懿害怕了,这才进了曹营。

司马懿因为骗曹操在先,虽然当了曹家的官,但曹操对他并不放心,经过观察,曹操发现司马懿确有才干,但同时感到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又听到人们议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即像狼一样,行走时常回头后顾,以防袭击),对他更加有疑虑。于是,就亲自将司马懿叫到跟前,令他往前走,再突然让他回头,验证其是否真的狼顾。司马懿来了个“面正向后而身不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身边有只“狼”搅得曹操很不安,有时作梦也梦见司马懿如何如何。他提醒儿子曹丕要严加提防。对曹操的怀疑,司马懿是相当清楚的,他自知不干不行,跑又跑不了,要保住性命,只有在曹操的儿子身上打主意。“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不但积极干好份内事,连打草喂马这样的份外工作,也不辞劳苦地拚命于,直哄得曹丕一个劲地称赞。想必是儿子在老子跟前打保票,曹操才逐步打消了司马懿的疑虑,司马懿又过一关。

曹操死后,曹丕掌魏国大权,司马懿备受重用,用不着提心吊胆过日子,一心想着如何揽权篡位自立,可是曹丕一直蒙在鼓里,到临死又给他一顶顾命桂冠。

曹丕的儿子曹睿执政时,司马懿已将军政大权一步步抓了过来,不过,曹睿察到了司马懿的心迹,临死时。想削弱司马懿的权力但为时已晚。

与司马懿一同辅政的宗室曹爽,哪里是顾命大臣司马懿的对手,他越大肆任用亲信,极力抓权,越弄得怨声满朝,给了司马懿以可乘之机。司马懿为了加快篡魏步伐,又使出了几十年前的老把戏,装病回了家,这就引起了曹爽派李胜亲到司马之家考察的故事:李胜原任河南尹,是曹爽的心腹,借去荆州任要职的机会,以看望为借口,来到了司马懿的床前。司马懿挣扎着起来穿衣,双手抖抖索索,竟把衣丢落在地;司马懿说口渴,婢侍端来一碗粥,司马懿趴在碗上喝,弄得粥满胸襟。李胜见状说:“只听说你犯了老病,怎么病得这么厉害?”司马懿气喘吁吁、悲悲切切地回答:“年老枕疾,死在旦夕了,感谢你今天来看我,你到并州后,咱们就见不着面了,我的儿子全托付给你了。李胜说:“我这次应当回荆州,不是回并州”。司马懿又打岔说:“噢,你是从荆州来呀,你看我耳朵聋了,连话也听不清了,莫怪我呀。”又是装瘫,又是作聋,神形分离,颠三倒四,语无论次。李胜一看,真是病人膏盲,没几天活头了,喜滋滋地将自己的考察结论如实报告了曹爽。曹爽完全解除了对司马懿的戒备,在宫中玩女人,外出去打猎。司马懿抓住时机,一举将曹爽等人击败,实现了代魏夙愿。

说司马懿老奸巨滑也好,说他老谋深算也罢,反正你不能不承认他很有一套善于控制情绪的本领。正因为如此,使他在一些重大的关键时刻,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取得了胜利。难怪范文澜先生称他是“曹操死后魏国惟一的谋略家”。

司马懿是被曹操逼着走上仕途的。但是,在曹操活着时,他在魏国的地位并不重要,曹丕当了皇帝,司马懿才扶摇直上。到曹操的孙子曹睿执政时,司马懿已有了炙手可热的权力。也正是这个缘故,使他有了与诸葛亮正面交锋的机会。初遇劲敌诸葛亮,司马懿曾犯了“瞎指挥”的错误,白白送掉了名将张邰的命。血的教训,使他认识到,与诸葛亮作战,只有以逸待劳,以守为攻才是上策。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出祁山,求战心情非常迫切,但无论怎样挑战,司马懿硬是岿然不动。诸葛亮使出“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的办法来,以送妇女衣服首饰,嘲笑司马懿不配做大丈夫,激司马懿性怒出战。

诸葛亮实指望激侮术成功,没想到司马懿不上圈套。诸葛亮求战不能,退军不忍,加上大事小事全靠自己处理,早就累得心烦意乱,体力不支,听了使者回来如实一汇报,更是心慌气急。狐狸没打着反弄了一身臊。从此,诸葛亮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果不出司马懿所料,很快就病逝了。诸葛亮去世后,三国无人再斗得过司马懿,不几年,司马懿便成功地发动了军事政变,夺取了整个魏国的大权,为统一全国建立晋朝打下了基础。

司马懿激而不怒,表现了良好的将帅心理素质。作为一个将领特别是高级将领,几乎每天拍板决策,不如意的事很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喜怒忧哀左右了决断,是注定要失败的。“彼将刚忿,则辱之令怒,志气挠惑,则不谋而轻进”。意思是说,敌方将帅性格暴躁,就故意挑逗激怒他,扰乱他的情绪,使其丧失理智而盲目行事。

抛开司马懿玩弄手段不讲,只就曹氏三代对司马懿的考察失真来看,教训是深刻的。司马懿所以瞒过了曹操,因利用了曹操的儿子;瞒过了曹爽,是因曹爽选用的考察人素质不高。虽没有瞒过曹睿,但曹睿又发觉得太晚,已无力采取措施。

司马懿被曹操逼上仕途,到他去世,在魏国从政整整半个世纪又一年。内防曹操,如履薄冰;三次顾命,操纵朝纲;外拒蜀吴,连年征战,马不下鞍,战果累累。可谓机关算尽,终成大业。但他一些所作所为总是不那么光彩。据说他的孙子晋明帝,在听了王导讲司马懿的“创业”经历时,意羞愧地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久。”

选拔可靠接班人是发展事业之最基本。人总是要死的,无论其事业多么伟大壮阔、轰轰烈烈,死后能否巩固与发展,关系于继任者。曹操为使曹丕接好班,杀掉了杨修等一大批人杰,还从其他方面,抑制反曹丕的人物活动,可谓煞费苦心,代价沉重。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曹丕对司马懿的看法就与其父大不相同。曹操越是对司马懿有凝虑,司马懿越是百般讨曹丕的喜欢,直至成了曹丕的第一心腹。要不是曹丕死死保护司马懿,司马懿恐怕早被曹操弄掉了。那样,后来全国的统一,恐怕就不是司马氏的统一了。

曹操、司马懿被史家称为所谓阴谋家。但实事求是的分析,曹操却比司马懿光明正大得多。因为曹操的天下是他自己打出来的,他挟持天子,毕竟还是人臣之相。司马懿自曹操父子一死,就硬是从曹操孙子辈手中抢天下,图穷匕首见,可见司马懿用心之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