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4873600000021

第21章 霸经21气度恢宏,方可纳天下英才

吾任天下之智力,依情理而使用之,让人尽其才,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曹操

真正的大英雄绝《。固步于做土皇帝的梦想,曹操有一统天下的豪情,自然就有山耒厌高、海不厌深的气度,因此他屡下求贤令,唯才是举,襄其以成霸业,也正因如此,曹操幕下高贤济济,星光灿烂,智囊集团之阵容诸侯中首屈一指,其人才的柱心素质可概括为一个字:雄!也难怪曹操耒能耒为霸,真乃“魏足智谋之士,昏主用之而耒危”是也。

历史上所有成就大业的人,都能够揽天下英才为己所用。几乎没有一个能够“任天下之智力”的豪杰不是胸怀博大,气度恢宏。成就一代霸业的曹操可以说就是一个这样的豪杰。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读到这里,仿佛看到了在汉末大动乱的旷野上,一代枭雄曹操在催马扬鞭、逐鹿中原的恢宏场面。

曹操的跃马扬鞭,往来驰骋,并不是一个“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独骋图”,在他麾下有着一个千军万马,山呼海啸的群英会。

他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他为实现政治理想要延揽天下人杰的气度。山不嫌弃尘土乱石才称其为高,海不嫌弃涓涓细流才称其为深,我只有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才能把天下人统一在我的麾下。历史上的曹操,正是从一兵一卒抓起,从一官一吏用起,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将长江以北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实现了中国大半个版图的统一。

曹操政治抱负宏大,用人气度不凡,在他与袁绍起兵的对话中,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济,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曹操的理想是将刘备和孙权收服。

刘备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谋士主张杀掉刘备,荀或人谏曰;“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不答,或出,郭嘉人。操曰:“荀或劝我杀玄德,当如何?”嘉曰;“不可,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息,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

曹操认为郭嘉说的有理,并认为刘备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对刘备十分敬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总想把他纳入自己的营垒。刘备不甘在曹操之下,表面上应付着曹操,实际上另有已图。他与曹操翻脸后,一次被曹兵打得大败,妻子和大将关羽都被生俘。在这前后,曹操的谋士程昱、郭嘉等,几次提醒趁机杀掉刘备,可曹操的回答只是一句话:“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不可。”明知刘备是劲敌,也有机会杀他,但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也不肯下手,这是何等的气量!惟恐杀一,丢掉一片,这又是多么的高明!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统治者,他比曹操晚生二十七年,当是曹操的后辈。曹操从公元190年起兵,到公元208年挥师南下,整整十九年,几乎是大战必胜。没料到在大功眼看告成时,却遇到孙权等人的顽强抵抗而惨败于赤壁。这一败,使曹操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成了泡影,也使他看到了虎虎有生气的新的一代领袖人物。“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在后期,不止一次地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并采取过多种措施,想把孙权拉过来。他让阮为他起草的《与孙权书》,完全是站在平等立场上讲话,从“百姓保安全之福”,孙权也可为天下一统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劝导孙权与他合作。在曹操的殷殷招纳和刘备的夹击之下,孙权终于做出了称臣的表示,如果不是曹操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死去,他把孙权争取过来是大有可能的。那样,三国的历史,就会以一老一少两位政治家的握手,大江南北的统一而改写。

三国之主都能用人,但只有曹操想把另外两主用起来。孙权作为后生,对曹操的用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至于御将,古之少有,比之于操,万不及也”。对他来说,保江东是大局,不可能产生如何用曹操的念头。刘备是曹操的同辈,在曹操设法团结他时,他想的只是如何钻曹操的空子,捣曹操的鬼,也没有敢用曹操的奢望。一般来说,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人的气度与取得的业绩是成正比的。天下三分,曹操得二,刘备和孙权各偏安一隅,绝非偶然。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最值称道的,还是曹操正确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善于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已有利的力量。曹操起兵时,只有本家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作骨干,七拼八凑,不足五千兵马。他想拉拢刘备未获成功,但在拉其他优秀人才上却收到了奇效,使得他在短短的几年内,造就了“谋土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队伍。荀或和郭嘉,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智囊人物,都曾是袁绍的幕僚。“度绍终不能成大业,”率先弃袁投曹,曹操得荀或,高兴地称他是:“吾子房也。”郭嘉看透了袁绍“未知用人之机”,也跑到曹操营垒,曹操喜而赞之:“真吾主也”。官渡大战时,沮授、田丰、许攸都是袁绍的重要谋士,张邰、高览都是袁绍的大将,除田丰被袁绍忌杀外,都临阵投降了曹操。

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记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即使对那些降而复变或叛己投敌又被捉到的人,也千方百计再争取过来。魏种原是曹操的故旧好友,兖州战役曹操败绩,投敌叛曹的人很多,曹操说:“唯魏种不弃孤也”。没想到,魏种也逃叛而去,这真是太伤了曹操的脸面。不久,曹操将魏种又捉到,有人说,把他杀掉算了。曹操思量再三,“唯其才也”,还是“释其缚而用之。”如此对待魏种,感召了其他叛逃的人,纷纷自动返回。官渡胜利后,下属搜集到本营中一些人给袁绍写的欲降信,问曹操如何处理。曹操连看都不看,就把信都烧了,他说:在大战时我自己都有丧失信心的时候呢,更不用说别人了。曹操这一把火,不知将多少人对曹操动摇的心,烧炼成对他的忠诚。对曹操和袁绍都很了解的杨阜,称曹操“能用度外之人”,真是一点不假。曹操就是凭着他恢宏的气量,收复了很多能人志士的心,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成就他的统一霸业做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