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4873600000025

第25章 霸经25襟怀坦白,厚待归降

杀降祥吾不为也,莫若厚遇之,放用之。

——曹操

曹操厚待归顺者的事情有很多。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张鲁带着全家来到南郑,向曹操表示臣服。曹操亲自出城迎接,立即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一万户,以客礼相待。张鲁的五个儿子也都被封为列侯,曹操还为自己的儿子彭祖娶了张鲁的女儿。

曹操对于张鲁表现的异乎寻常的优待。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张鲁虽有归附之心,但毕竟是战败以后才来投降的,而曹操却将他封为万户侯,五个儿子也全都封了侯,曹操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为了优待张鲁一个人,而是为了以张鲁为榜样,影响、动摇和吸附与张鲁类似的割据者。在曹、刘、孙三方鼎立的局面下,只有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所施恩信等方面都超过对手,才有最后取胜的可能,曹操对此自然不会不明白。此外,汉中僻远艰险,得来不易,以后要坚守更不易,必须施以重赏,以安固人心、利于今后,这大概也是曹操的一种考虑。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在评论曹操攻占汉中后不仅封张鲁及其五子,而且封了阎圃等人时说:“今阎圃谏鲁勿王,而太祖追封之,将来之人熟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自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竟于杀伐,阻兵仗力,干戈不蕺矣。太祖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虽汤武居之,无以加也。”着重从政治影响的角度来看待曹操的封赏阎圃,应当说是颇有眼力的。

还有一个刘雄鸣,情形与此类似。刘雄鸣是蓝田人,年轻时以采药打猎为业,常居覆车山下,每天早晚出入云雾之中,从不迷路,人们说他能兴云吐雾。李榷、郭汜为乱时,不少人前去归附他。马超反叛时,他不肯随从,被马超打败,后去投曹操。曹操拉着他的手说:“我刚进关中时,梦得一神人,这神人就是你吧?”于是以厚礼相待,任他为将军,让他回去招揽部属。谁知刘雄鸣回去后,部属不肯投降曹操,逼着他一起反曹,于是聚众数千人,扼守武关道口。曹操派夏侯渊前去讨伐,获胜,刘雄鸣南奔汉中。曹操平定汉中,刘雄鸣无处可逃,又来投降曹操。曹操一见,拉着他的胡须说:“老贼,真把你捉住了!”但并未予以追究,而是恢复了刘雄鸣的官职,把他调往渤海了事。

此外,程银、侯选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年)曾随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败后南逃汉中,这时也来投降曹操,曹操同样既往不咎,也都恢复了他们原有的官爵。这些措施,对安抚人心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庞德,字令明,南安道(今甘肃境)人。本是马超部将,曹操定汉中,超奔蜀投刘备,德降操。曹操素闻庞德骁勇,拜立义将军,德常说:“我受国恩,义在效死。”大战关羽,汉水暴溢,矢尽,为羽所得,羽劝其降,德大骂关羽:“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镇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敢敌耶!”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关羽所杀,曹操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

文官陈琳,字孔璋,广陵人。汉末为何进主薄,避难冀州,为袁绍所用,使典文章,写了《讨曹檄文》。袁氏败,陈琳归操,操对陈琳说:“卿昔为本初(袁绍)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陈琳表示谢罪,曹操“爱其才而不咎”,遂以琳与阮并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据载:“军国书檄,多琳、之作也。”后琳徒门下督,为仓曹掾属。

王修是北国人,他不跟随风潮,就近向郑玄或邴原学习,反而不无千里跑到南阳去游学。回家乡后,当过北海相孔融及袁绍长子袁谭之幕僚,袁谭对他特别礼遇。曹操和袁谭战于南皮时,王修正好奉令协助袁谭在外面督粮,听到袁谭死了,他立刻回来,也不理曹操军令,亲自前往要求归葬袁谭。

曹操将他逮捕后,搜察其家中财富,发现只有不满十斛之谷子,及数百卷书籍,心中大为感动,不但赦其死罪,还恢复其官职。

王修在工作上表现极佳,曹操多次调动其职位以试验其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曹操便写了嘉勉的信件给王修,信中表示:“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册,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孤以知君至深至熟,非徒耳目而已也,”由此可见,曹操用人的最高标准,仍是有才有德、贤能俱备者,只有在人才难觅,退而求其次时,则以“才”更重于“德”;

曹操的这种心态,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逐渐转变形成的。曹操属下屡建功勋的武将和卓有才华的臣将,有不少是其主人失败后投降曹操的。曹操都能宽洪大量,善待这些人,尤其注意待之以诚,授以实权,使其冰释疑虑,尽力国事而不疑。这也是曹操用人思想的重大成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