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得志不逞一时之意,不逞一已之意也,韬光养晦可也。
——曹操
退一步自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非此退有何益?曹操之退,委实让人觉着亦谦且恭,曹操要的就是这种迷魂效果,只有他明白退字后面所蓄积的强大力量,彼时弓拉满,弦弯圆,退让有度,箭必如飞:原来韬光养晦,重在一“养”字!
曹操不乏英雄气概,但他也有退让的时候。他迎献帝都许昌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他当时还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反,曹操一时成为世人注目的人,也可以说成为众矢之的。并且他这时的力量并不强,与袁绍等人相比,更处于弱势。因此曹操采取后发制人的方略,将袁绍打败。
曹操的得势,袁绍有些后悔,他摆出盟主的架势,以许县低湿、洛阳残破为由,要求曹操将献帝迁到鄄城,因鄄城离袁绍所据的冀州比较近,便于控制献帝。袁绍还考虑到,鄄城是曹操的地盘,曹操容易答应。可是曹操在重大问题上不让步,断然拒绝了袁绍这一要求,而且还以献帝的名义写信责备袁绍说:“你地大兵多,反而专门树立自己的势力,没看见你出师勤王,只看见你同别人互相攻伐。”袁绍无奈,只得上书表白一番。
曹操还把大将军的头街让给袁绍,以缓和同袁绍的矛盾。而不去计较那些虚名,但由于袁绍不在许都,曹操仍然总揽着朝政。
与此同时,曹操安排和提升一些官员。以苟或为侍中、尚书令,负责朝中具体事务,以程昱为尚书,又以他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巩固这一最早根据地。以满宠为许都令、董昭为洛阳令,控制好新旧都城,以夏侯悼、夏侯渊、曹洪、曹仁、乐进、李典、吕虔、于禁、徐晃、典韦等分别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等,牢牢控制军队。
尽管如此,曹操还是表现得很谦恭,或者说颇有一段韬光养晦的日子。
比如杨奉荐举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曹操于是连上《上书让封》、《上书让费亭侯》、《谢袭费亭侯表》等,表明他“有功不居”。
在《上书让封》中曹操说:我扫除强暴和叛乱,平定了兖、青二州,四方长官前来朝贡,皇上认为是我的功劳。从前萧相国因为用关中来支援前线的功劳,全家都得到封赏;邓禹因为帮助光武帝平定河北的功劳,得到了几个城的封地。按照实际,考核功绩,并不是我的功勋。我祖父中常侍费亭侯,当时只是随从皇帝车辆,扶侍左右,既不是首要谋臣,又没有战功,到我已经三代都享受封爵。我听说《易经·豫卦》上巩;“利于封侯进军。”就是说有功的人才应当进爵封侯。又《讼卦》六三爻辞说:“靠祖宗的功德吃俸禄,或者替王朝办事有功吃俸禄”。这是说:祖上有大功德,或者替王朝办事有功的,子孙才可以吃俸禄。我想陛下对我降下像天地一样大、云雨滋润万物一样厚的恩泽,往上,记下我先辈扶侍皇帝的应尽职责,又取我在兵事上像犬马奔走的效用,下诏奖励,给我的荣誉实在太大,不是我这愚蠢无才的人所能担当起的。在上书《让费亭侯》中谦恭地说:我再三思考,祖先虽有扶助皇帝的微功,但不应受到封爵,何况到我已经三代;如果记下我在关东讨伐董卓的微小功劳,那都是祖宗神灵的保佑,皇上的圣德,难道是我的愚蠢鄙陋所能担当得起的。
在《谢袭费亭侯表》中又说:以前大彭辅佐殷朝,昆吾帮助夏禹,功业成就以后,才对他们进行封赏。我的品德不行,统军没有战绩,屡次受到特殊的恩宠,下令褒奖我的功绩,不到一个时辰,三次诏命先后到来。给我双重的金印紫绶,让我担当一方的重任,我虽不明大义,也约略懂得自己的不够。
曹操深知自己还是弱者,因此对袁绍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朝廷的封赠表现出“力所不及”的谦恭。等到羽毛一丰满,他就大张挞伐,在所不计了。
官渡一战,曹操彻底打败了袁绍,但曹操还要在舆论上争取更多的支持者,以在心理上彻底打垮袁绍。因而,曹操上书献帝,讲袁氏家族世受国恩,却多不轨之徒,因此才举义兵收暴残。这是曹操善于利用舆论为自己表功的又一典型例证。曹操的上书说:大将军邺侯袁绍,以前和冀州牧韩馥,阴谋拥立前大司马刘虞当皇帝,刻了皇帝的金印,派遣前任县长毕瑜进见刘虞,劝他称帝说是上天的意旨。袁绍又给我写信说:“可以建都鄄城,当有所拥戴。”他擅自铸造了金印银印。孝廉计吏等都到袁绷口里去钻营。袁绍的堂弟济阴太守袁叙给袁绍写信说:“现在国内丧乱败坏,上天的意旨确实在我们袁家,神灵也有了应验,当皇帝应在老兄身上。至于南兄(袁术),他的臣子想拥戴他当皇帝,南兄说:‘按年纪说北兄(袁绍)大,按地位讲北兄更高。’便想把金玺送上,正碰上曹操的军队截断了道路。”袁绍的家族世世代代受国家的厚恩,却大逆不道,竟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就率领兵马,与袁绍在官渡决战,凭借朝廷的威望,斩了袁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的首级,便把袁绍全军击溃。袁绍同他儿子袁谭空身逃走,共斩敌七万余首级,缴获粮食、军械、财物等在十万以上。
曹操用后发制人打败袁绍后,又以大英雄的心胸举止,来了个惺惺惜惺惺之行动。
袁绍官渡兵败,仓皇北还,不久即忧郁成疾。同年五月吐血而亡。
曹操攻破邺城,即令非其将令,不得擅入袁宅。当曹操完全控制了邺城后,做了一件常人无法理解,但于英雄又极富传神色彩的事:泪祭袁绍。
他亲到袁绍墓前致祭,痛陈时世艰难,生灵涂炭之苦痛,历数他与袁绍相知相交,相约救民于水火的人生历程,又赞叹袁绍英雄业绩,但又终于人生行迹各不同云云。
风吹着袁绍的墓碑,头上有旗幡飘拂。曹操情辞激切,三军将土既感动又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俩到底是敌人呀!有的人说曹操是“匿怨矫情”。
曹操为什么要祭奠袁绍——一个他非常害怕的对手,一个最后国破家亡的败军之帅呢?
是的,袁绍是败了,并且一败涂地。但谁又是永恒的胜利者呢?袁绍曾经不也是一个胜利者吗?一个赫赫然不可一世的英雄!
宋人刘敞在《题魏太祖纪》中剖白了曹操的心情,应当说甚得真意。他说,董卓乱国,袁、曹结盟,其艰难周旋,共当祸福。这其间有患难真情。等到后来各成气候,各人心目中又都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于是又互不容忍,乃至相互攻击,运兵血战。这并不是有什么硬是过去不了,化解不了的世仇宿怨,不过彼此都要伸张自己的意气、志愿而已。到最后,胜负既明,国破家亡,曹操虽成大功,但这并不是当初他们相约时所愿看到的。因而,惺惺相惜,衷心感动,自然而然伤神陨涕,这就是所谓慷慨英勇之风也,必不能为心胸狭窄,小有所成则得意洋洋,幸己成、乐人祸之辈所理解。
又说:“且夫为天下除残,则推之公义,感时抚往,则均之私爱,此明取天下非己义,破敌国非己怨也,其高怀卓荦,有以效其为人,固非龌龊之辈所能察也。”这里的“推公义”、“均私爱”,可谓将曹操祭袁绍之动机心情说尽。
吴蜀彝陵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吴蜀两国在力量弱小的情况下,曾共同联合拒魏。但随着双方势力的扩展,均不甘于三分天下的局面。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江陵一战,吴夺占了荆州,扼住了蜀汉向长江中游发展的咽喉。刘备集团以为关羽复仇为借口,发几十万大军进攻吴国,欲夺回荆州,消灭东吴,因之,导致了彝陵大战。
东吴面对强敌,采取积极防御方针,大胆地实施战略退却,挥师急退五六百里,把难以展开兵力的峡谷山地让给蜀军。使蜀军趑趄颠簸在崇山峻岭之中,从江北转到江南,又:从江南转到江北,费时半年才脱出峡谷,士卒疲惫,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吴军掌握了主动,集中兵力进行决战,赢得了胜利。
彝陵在今湖北宜昌县境内。公元222年,刘备率蜀国大军西进攻吴,连战皆捷。进到彝陵,已入吴境五六百里砍伐山木,连营扎寨,打的是阵地战。吴国都督陆逊则坚守不战,相持七八月。直待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利用顺风放火,攻破四十多个营寨,迫使刘备退到白帝城。
《吴书·陆逊传》记载:诸将并曰:“攻(刘)备当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教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对于这段记载,卢弼曾引清代学者钱振锃的注评论曰:“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山木为之,故易火;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即说陆逊破刘备的办法,不过是用火攻,如果刘备不用山木扎营,以土石垒营,陆逊又有什么办法攻破蜀军呢?
后发制人是一种百变不移的成功韬略,非自知之明、洞悉对手者不知其妙,其退有据,让有度,发有势,举力而可击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