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
——曹操
曹操存诗二十一首,其中七首谈及神仙。铺叙登仙境与神仙共游之乐。诗中描述神仙,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描述仙境,历历在目,毕真毕现。尽管如此,但绝不可以此而断定曹操真的相信神仙。
曹操笔下的神仙具体而形象,是他自己的想象,他只不过借用古已流传的神仙故事和神仙人物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感情而已。因此,把曹操的仙游诗看作是政治诗。
曹操的仙游诗大多流露着其做盛世王的理想。所谓“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气出唱》),以及“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陌上桑》),无不透视着抱渴望天下一统的思想。驾龙乘风,君临天下,路无阻碍,四通八达,何等气派。这不就是前时盛世之王,诸如秦皇汉武的写照吗?身跨虹霓,脚踏赤云,登九嶷山、游玉门关,济银河,至昆仑,六合之内任驰骋,这种气势较之虞舜南巡,不是更为浩大吗?
曹操期望着天下一统而不能致,满腔的热忱与苦闷,便以乐府诗的形式发泄出来。
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河水尽,不东流。解愁腹,饮玉浆,奉持行。
东到蓬莱山,上之天之门。玉阙下,引见得人,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煜煌。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心恬澹,无所偈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跪受之,敬神齐,当如此,道自来。(《气出唱·驾六龙》)。
剥开“仙气”的外衣,不难看到诗的实际喻义,诗描述了君王出巡之盛况。“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也写出了自己的满腹惆怅。君王出巡,到处受到最高的礼遇与款待。最后落脚到“神仙之道,出窈人冥”,只有心无贪欲,淡泊安闲,静面待之。表达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仍需时日,所以他希望真的有神仙,得到不死之药,最终完成自己的事业。
华阴山,自以为大,高百丈,浮云为之盖。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吹我洞箫,鼓瑟琴,何帘帘!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玉女起,起舞移数时。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蓣蓣!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乐共饮食到黄昏。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气出唱·华阴山》)
形式上看,此诗表现的仅仅是诗人的慕仙之意。但真正的内涵则在深喻帝王之乐。这是一种天上人间的描述。人间帝王要去见西王母,结果是众多的神仙腾云驾雾集中到西王母身边,以示四方来朝,仙人、赤松、王乔和德、旋、门三星君均出来迎接,相与共饮直到黄昏,群仙坐在一起,共祝长生不老多子多福。诗中备及酒、色、仙、寿。如要达到如此之盛,当然是非帝王而不可得。
另如《秋胡行》二首,或云神仙来到身旁,或说与神人共游。而诗的真正内涵都是感怀大业难成。
有何三老公,卒来我身旁。有何三老公,卒来我身旁。负掩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秋胡行·晨上散关山》)。
此诗写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西征张鲁时,晨上散关山,因遇到极大困难,困苦而自怨。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呢?矛盾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中曹操实以天子自况,因而既叹统一的事业难以实现,但又不愿就此作罢,意中迷烦。仙人劝他放下事业,为仙而去。“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沉吟不决,遂上升天。(同上)此实诗人意念中语,放下事业,遍历名山,邀游天边,枕石而眠,漱饮清泉,逍遥自在,惬意得很。但他不能这样做。“沉吟不决”,虽属矛盾的心理表现,但实际也是不为仙事所动的表现。他的另一首《秋胡行》诗,落脚点则更加清楚地放到了人间,表露了自己的志向是欲为圣王。
明明日月光广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慧,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
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曹操的仙游诗,诸多描述均不外人间理想的仙境拟化,表明曹操的理念,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表明他对政途之艰的慨叹和对政治理想的某些追求。
天地万物,人是最宝贵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己的责任,不在飘摇八极,与神人共游,而在于以仁义礼乐治理天下。
仙游诗的真正内涵不在神仙,而在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