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4873600000095

第95章 霸经95妄自尊大,谋而不周

战争的发动和进程及其结局,不是或不完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曹操

愈是成功者,其缺点和过失愈是明显。曹操卓越才能与功绩的背后,同样散布着挥抹不去的憾误,其中尤以怠意弃巴蜀而错失一统之机为最。如果曹操厚恩于张松,如果曹操乘势拿下荆州后《。贸然鏖兵赤壁,如果曹操得汉中后即刻挥师成都,那么,三国的历史就得改写;如果曹操在为人上能克服惨刻与奸诈之性,那么,曹操高大的形象将更趋于完美。然而,历史不是由“如果”实现的,这一亘古霸王的诸多憾误,但愿能品鉴于后者诸君。

三国时期,谋士如云。其中贾诩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家。贾诩当时奉事张绣。曹操和贾诩同用《孙子兵法》之计:“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曹操虽能用巧计,但不幸被贾诩识破,贾诩将计就计,诱曹军深入,大破曹军。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第三次征张绣。军师苟攸从征,荀攸劝曹操待机而动,说:“绣与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没有听从荀攸的意见,进兵把穰包围起来,刘表果然来救,曹操又一次失利。“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刘表把曹操的后路切断了。时有袁绍叛卒来言,袁绍部将田丰劝袁绍“早袭许,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曹操用兵不利,且闻袁绍有取许的意向,不敢久久滞兵于南,只好撤军。张绣来追,曹操亲自断后御敌。此时,双方展开了兵法运用和战术上的较量。曹操给荀或书说:“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事实果然如此,“到安众(今河南镇平东南),绣与表合兵守险,公(操)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操)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

曹操打了胜仗,却在一天清晨突然撤军,张绣要亲自带兵去追击曹操,贾诩对张绣说:“不能追呀,追了必败。”张绣不听从,进兵与曹军交战,结果大败而还。这时,贾诩又对张绣说:“赶紧再追击曹军,再战必胜。”张绣向贾诩认错说:“刚才不听您的话,才到这步田地。如今已经败了,为什么还要追击呢?”贾诩说:“兵战的形势随时会有变化,您赶紧去追必定有利。”张绣信了他的话,就收拾散败的兵卒赶去追击,大战曹军,果然以胜利的结果而还。

张绣打了胜仗后,问贾诩说:“刚才我用精锐的兵卒追击败退的曹军,而贾公您说必定失败;我败退后用残兵败卒追击刚刚得胜的曹军,而贾公却说必克曹兵。结果,却都像您所说的那样。您的这些似乎违背常理的预言,为什么反而都能应验呢?”贾诩说;“这是很容易知晓的。将军您虽然善于用兵,但并非曹公的敌手。曹操大军虽然新败撤退,但曹公必定亲自率精兵断后;您的追兵虽精,但从将领上说您已敌不过曹公,加上他们的士卒也很精锐,所以我知道您必定失败。曹公起初攻打将军时并没有什么失策,他力量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就败退了,这必然是国内另有变故。曹公既已击破将军的追兵,必然要让卒轻装、快速前进,纵然他要诸将断后,部将纵然也很勇猛,但也不是将军您的敌手,所以,后来您虽然用败兵去交战,也必定胜利啊。”张绣听完,才真正服了。

为什么贾诩能如此神机妙算呢?原来曹操久攻张绣不下,便骑马围绕南阳城转了三天。他发现城东南角的砖土新旧不等,便心生一计,下令在城西北堆积柴草,聚集将士,摆出要从城西北进攻的架式,暗中却命令军士密备攻城器具,企图从东南偷袭破城。谁知,曹操绕城3日,城中的贾诩也观察了3天。他识破了曹操的意图,便为张绣出谋划策,将计就计,令饱食轻装的强壮士兵全部藏在城东南的房屋内,让老百姓扮作士兵,在城西北摇旗呐喊。曹操见此会意笑道:“中吾计也!”于是白天在城西虚张声势,晚上悄悄带领精兵从东南角爬人城内,反中了贾诩的计,被杀得损兵折将,逃奔数十里。正所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使用声东击西的计谋诱敌,被贾诩识破,贾诩将计就计,固守东南城,终于计败曹操。

曹操三次征张绣,有胜有败,有得有失。第一次,先胜后败;第二次,得一定胜利;第三次,主动撤军,虽胜而挫。所以,严格说来,曹操征张绣虽然从战略上说是完全正确的,但在战术上没有获得完全成功。凡胜,体现出曹操善于用兵之才智;凡败,则体现着曹操为人妄自尊大,时有谋事不周的弱点。

张绣在军事上没有被打败,但后来还是在贾诩的说服下投靠了曹操。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人和张绣联合,并写信给贾诩,表示愿意“结援”。张绣想答应,贾诩当着张绣的面对袁绍使者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使者走了以后,张绣问贾诩说,拒绝了袁绍,“当何归?”诩答:“不如归曹公。”贾诩分析了应该投曹的原因,因而说服了张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