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古代帝王中从未有过的开明思想。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君主并非一贯正确的认识之上,即建立所谓“天下万机,一人听断,虽甚忧劳,不能尽善”的认识之上。由于君主一人不能独断天下万事,所以就必须君臣同心同德,共治天下。
太宗曾经对魏征说:“美玉通常都深藏在石头之中,不经良工琢磨,与瓦砾一样并无大的差别。如经良工的精心琢磨,去掉石、瑕就成为传世之宝。朕虽算不上美玉,也还是希望你们这些良工费心琢磨。”又对王硅说:“公难道没有看到金矿在山中之时,有什么可珍贵的?只有冶炼、锻铸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为人所珍惜。朕就是那未经冶炼的金矿,卿好比善于锻冶的良工。”太宗把自己比作在石之玉,在山之金,把辅佐的臣下比之为良工,这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有不少缺点,希望臣下帮助自己将其除去,使自己成为美玉、纯金。既然君主并非万能之主,并非十全十美,需要良臣辅佐,当然共治要比独治好多了。
贞观八年(634年),宰相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监窦德素,问他宫中近来有什么营建工程?窦德素就把此事告诉了太宗。太宗认为他们管得太宽,于是将二人召来,责问说:“你们只要把朝廷中事管好就行了,我宫中有些小小的营建工程,关你们什么事?何必动问!”房、高二人不敢以理相争,惟知谢过。此事被魏征知道,他对太宗说:“臣不理解陛下为什么要责备二人,也不理解房、高二人为何要谢过?
房、高既然是大臣,那就是陛下的左臂右膀和耳目,有何营建竟不容许他们知道?陛下责备他们了解情况,臣不知出于什么用心。且营建需要多少工匠,花费多少费用,陛下搞这些工程有无必要?任宰相的都应有所了解。如果工程有必要搞,他们应该协助陛下将其完成,如果没有必要搞,应该上奏陛下罢去。这是君主任用臣下,臣下对待君主的常理。房玄龄等人如果过问得对,陛下就不应责备,如是这样,房、高二人为什么还要谢过呢?这是不识大臣职守的表现。”魏征之所以如此看待这个问题,是因为太宗口口声声强调君臣共治天下,作为宰相就更应该负起这样的职责,太宗责备房、高干预宫中之事,有悖于这个原则。太宗听了魏征的批评后,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和自己平时强调的“共相匡辅”的话相去甚远,因而“深愧之”。
后来魏征还专门写一篇奏疏,主要强调了君臣同体的道理,他说:“臣闻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政治。”他把君主比作人的头部,大臣比作四吱,只有这一切齐全,才算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头部虽然高高在上,也得靠四肢才可行动自如。用这个比喻强调君臣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强调君臣要同心共治,不但新颖而且也比以前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
太宗还和魏征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论证君臣同心共治的必要性。魏征向太宗谈过一件发生在隋炀帝时期的事。说有一次隋炀帝命将军于士澄捕捉盗贼,只要有怀疑者统统都抓起来,共捉了两千余人,严加拷掠,使这些人被迫承认是盗贼,炀帝便下令同日处斩。大理丞张元济感到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就拿来六七个人的案状审阅,发现他们在盗发之日并不在当地,本可以排除嫌疑,却被抓来酷刑相加,因忍受不了痛苦而自诬为盗贼。张元济因此更感到其中冤情一定还很多,遂详加推讯察访,结果是两千人中只有九人在案发的当日情况不明,有犯罪嫌疑。这九人中还有四人,是官吏非常熟悉的良民,并非贼盗。但是司法主管部门认为炀帝已下令处斩,不愿再次上奏,遂将他们全部处死。太宗听了此事后,认为这不能完全怪炀帝无道,臣下也不尽心,如果有人不避诛戮,冒死进谏,就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残酷的事情。臣下“苟求悦誉”,君主闭目塞听,“君臣如此,何得不败?”唐太宗由此更加体会到君臣同心同德共治天下的重要性,他感慨地说;“朕幸赖诸公共相辅佐,才有今日之功业,希望诸公善始善终,永远像现在这样尽心匡赞。”.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比其他君王更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要治理好一个庞大的帝国,单凭国君一人之力是万万不行的,而必须充分调动上下人等群策群力方可。其言“君臣事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确实发自肺腑,堪称治世良言。
明经37广开言论,反对盲从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
——李世民
唐太宗一向提倡广开言论,在他的鼓励下,二十多年间逐渐形成了官吏积极谏诤的良好风气,仅史籍记载的前后向太宗进谏的多达数十人,至于没有提到姓名的所谓上封事者不知还有多少。参预谏诤的人比较广泛,上至皇后、太子、宰相、妃嫔、大臣,下至一般官员、胥吏,形成人人敢言、个个敢论的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治风气。
贞观时期的谏诤风气有着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点,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一些不敢谏诤的人积极参预进谏,甚至一些隋朝旧臣也一改原来的阿谀谄媚态度,向太宗进谏,并且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裴矩。
裴矩,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在大业年间历任民部侍郎、黄门侍郎,参预朝政。他见炀帝好大喜功,遂撰《西域图记》三卷,献给炀帝,又诱炀帝西巡,裴矩游说西方诸族,许以厚利,让他们都来拜见炀帝,“盛服珠玉锦厨,焚香奏乐,歌舞相趋,谒于道左。”“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帝见之大悦。”此举不仅使朝廷花费了巨额资财,动用了大量民夫,也给河西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骚动焉”。大业六年(610年),炀帝巡幸东都,裴矩以蛮夷朝贡者多,劝炀帝盛饰街市以夸富。旧史记载:“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账,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裴矩揣测炀帝心思,事先奏请,一味地以谄媚皇帝为能事。炀帝也对裴矩非常满意,对身边大臣说:“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隋炀帝骄矜自负,他曾公开表示:“我性不欲人谏。”所以裴矩从不向皇帝进谏,反而挖空心思讨好皇帝,唆使炀帝纵欲。隋炀帝向高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就是在裴矩建议下发动的,致使国内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农民起义爆发,隋朝统治最终崩溃。炀帝在江都时,从驾兵士时有逃亡,裴矩又向炀帝献计,掠取民间妇女配给军士为妻,说这样可以防止继续逃亡。炀帝从其计,致使江淮一带百姓妻离子散,人民怨恨。
就是这样一位所谓佞臣,在太宗时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在武德九年(626年)太宗即位之初,太宗因诸司胥吏多受贿赂,欲加惩治,密令左右贿赂以试探,结果刑部司门司一位小吏受绢一匹,太宗下令处死。当时裴矩任民部尚书,知道此事后认为太宗处置不当,遂进谏说:“胥吏受赂,罪本应死,但是陛下派人送物给他,这是故意诱使人犯法,与孔子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说教大相径庭。”太宗听后十分高兴,为此专门召集五品以上朝官,告诉他们:“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太宗此言不仅是表彰裴矩,也是通过此事鼓励百官大胆谏诤。
裴矩前后判若两人,表现截然不同的历史现象,也引起了旧史家的关注,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评论说:“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常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表,即标竿),臣者景(影)也,表动则景随矣。”司马光的这些见解确有合理之处,在封建专制时代,君权至高无上,君主的素质如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时代的政治风貌。
在贞观谏诤风气的影响下,皇太子也加入到谏诤之臣的行列中来。太宗曾因苑西监穆裕有罪,盛怒之下命于朝堂斩杀。太子李治认为,穆裕罪不至死,遂犯颜进谏。太宗对自己的儿子能当面进谏非常高兴。长孙无忌说:“自古太子之谏,或乘间从容而言。今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申犯颜之谏,诚古今未有。,’太宗认为人相处已久,自然会互相影响。自从自己即位以来,虚心接纳谏言,魏征朝夕进谏,自魏死后,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又继续讽谏,皇太子自幼在我膝上,见到我诚心接纳谏诤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谏”。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充容徐氏见这一时期屡次发动战争,兴建宫室,百姓劳役颇重,遂上疏进谏,指出近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崛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又说:“夫珍玩技巧,为表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酰毒。”批评太宗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耗费国力。太宗颇善其言,赏赐甚厚。
贞观谏诤之风的盛行还表现在低级官吏也纷纷加入到谏臣行列中来,贞观八年,陕县(今河南三门峡西)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进谏,太宗认为是讪滂。魏征进言说:“自古以来上书多措辞激动,若不激切则不能引起君主重视。激切与讪滂很难区分,望陛下详加可否,不要轻下结论。”太宗醒悟,遂赐皇甫德帛二十段。由于太宗勉励谏诤。在贞观十四年(640年)又有一位县丞上表谏诤,这年冬十月,太宗准备到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狩猎,县丞刘仁轨因收获未毕,恐车驾出动扰民,遂前往行宫上表切谏。太宗接受意见,下令罢猎,并提升刘仁轨为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令。
鼓励谏诤,广开言论,同反对盲从历来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唐太宗坚决反对臣下盲目“承旨施行”,明知不对也不谏诤。门下省本来就是审议,封驳机关,但是有些官员不敢行使驳封之权,凡有诏敕,皆不加审议,惟知签署照发,使门下省成为一个行文书的机构。为此太宗于贞观三年专门强调,中书、门下为机要之司,权任甚重,只有贤才才能胜任,如果只是行行文书,谁人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敢于谏诤,敢于负责。之后,两司风气大变,一改“文书省”的雅号,每每有谏诤之举。
唐太宗倡导的广开言论,鼓励谏诤,和反对盲从之风,对于天下大治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改变吏风,发展生产,提倡文教,健全法制,轻徭薄赋等,都产生了很好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国家机构能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转。
明经38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英明的唐太宗,也有可能随时犯错。但唐太宗能够虚心接受来自臣子们善意的谏言乃至批评,从他们的话中知道自己的得与失;对于失误或过错做到知错就改,并警惕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唐太宗的至理明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是对自己所行君臣之道的高度概括。
在贞观诸臣中,魏征堪称天下第一直谏之臣,是唐太宗面前最为明亮的一面镜子。关于他们君臣之间的佳话甚多,其中,在魏征病危前后发生的事,尤为感人和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