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空间·边缘·对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论
4874700000040

第40章 俄罗斯文化对维吾尔文化的影响(2)

俄语借词与俄中关系史有密切的联系。19 世纪中期,俄国加快了对中亚哈萨克地区的侵占步伐。1882 年,自从俄国基本完成哈萨克地区的兼并之后,俄国军事实力多次侵入新疆西北疆界。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俄国利用清朝国势衰落,利于新疆地区展开吞食扩张的机会,“1844 年至1847 年,俄国军队先后数次入侵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阿拉套一带,建立了科帕尔堡(今卡帕尔),控制了由俄国谢米巴拉金斯克南下通往新疆喀什噶尔和中亚浩罕、塔什干的要冲。1854 年,俄国军队又侵入新疆伊犁河中游以南地区, 在古尔班阿里玛图建立了维尔内堡(今阿拉木图)。” 在19 世纪40 年代至50 年代,俄国通过武装入侵、构筑军事堡垒、强行移民等手段,不断入侵和侵占新疆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其中第二条规定中国分界以新疆境内的山河、湖泊及常驻卡伦作为划界标志,迫使中国对俄割让巴尔喀什以东以南新疆领土。1864 年10 月7日,清政府代表被迫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上画押。这一不平等条约将北起阿穆哈山、南达葱岭,西自爱古斯河、巴尔喀什湖、塔拉斯河一线,东临伊犁九城、塔尔巴哈台绥靖城总面积数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领土划入俄境内,其中四分之三以上在新疆西部。1871 年5月15 日,俄国借口伊犁苏丹政权收留哈萨克阿勒班部落首领塔扎别克,向伊犁发动进攻。

伊犁军民不畏强暴,勇敢出击,但最终因武器简陋,俄军于7 月4 日侵占伊宁远城。俄国企图永久霸占伊犁地区,但是遭到当地维吾尔族、蒙古族和锡伯族等各族人民的反抗。1881年(光绪七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清政府收回了伊犁,但是同意割地、赔款、允许通商权益,并允许俄国在沿边及在乌鲁木齐等五处设立领事。沙皇军队侵入我国西北重镇伊宁市,侵占这一地区长达10 年之久。沙皇强迫迁徙几万维吾尔族人在俄罗斯境内的七河、叶尔坎特等地开荒。从此,维吾尔族人与俄国人有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1917 年,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一部分白俄罗斯逃兵流窜到中国新疆境内,在伊犁、塔城地区定居,逐步形成了我国俄罗斯族。

盛世才是1930 年进入新疆的,最初并未受到重用。趁1933 年的“四一二政变”时机,在政变者的鼓动和让步下,盛世才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出任新疆边防临时督办要职,窃取了政变的果实。盛世才出任边防督办之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标榜亲苏进步和信仰马列主义为手段,多方与苏联接触,希望得到军事援助。“1933 年7 月,在外交人民委员副委员Г.Я.索科利尼科夫的主持下,召开了苏联政府相关部门代表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新疆局势并通过了给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建议。1933 年6 月27 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以国防委员会主席伏罗希洛夫为首、专门‘研究苏联在新疆的政策’的委员会。”1933 年11月由苏共红军组成的“塔尔巴哈台志愿军”从伊犁霍尔果斯入境,直到张培元在惠远的大本营。时伊犁军阀张培元正随军在迪化以西与盛世才对峙。“塔尔巴哈台军”在10架飞机和数十架装甲车的配合下,向张培元的留守部队发动进攻,占领惠远城。张培元后路被封,兵败自杀。苏军随后将伊犁交付盛世才省军,仍由霍尔果斯退回苏境。1934 年1 月,苏军由塔城巴克图入境,更换中国军装,对外称“阿尔泰军”,乘车向省城进军。2 月3日,主力军抵迪化,向马仲英部发动攻击。省城解围,马仲英部撤退达坂城,苏军停止军事行动,又撤回苏境。1937 年9 月,苏军又出兵南疆,消灭了马仲英部马虎山的势力,次年在哈密部署了一个红军骑兵加强团和一支空军支队。至此,在苏联的援助下,基本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盛世才政权得到了军事上的巩固和保障。1944 年,在新疆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专区的各族人民反抗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新疆史上称之为三区革命。三区革命军占领伊宁市之后,成立了临时政府。在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下,三区武装部队制定了南、北、中三线作战计划,北线负责解放塔城、阿勒泰两个专区;中线以精河、乌苏为进攻目标,进而挺进新疆省府迪化;南线向南疆方向发展游击战,以牵制国民党驻南疆部队。北线先后攻占塔城、阿尔泰市,直接控制了这三个专区。初期的胜利巩固之后,苏联作出了进一步在军事上参与和全面支持三区革命的决定。1945 年,苏联向新疆派遣500 名红军军官及2000 名士兵。在武器、装备、服装和食品等方面苏联为起义军和三区平民给予大量的物资支持。苏联中央政府直接拨款援助新疆三区革命军,加大了新疆三区的医疗、兵力和经济等诸方面的投入。1950 年至1958 年期间,中苏关系处于良好的合作状态。前苏联派遣很多各行各业的专家,到中国参与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政府参照了前苏联社会体制、教育模式和文化体系,受到其诸方面的影响。新疆地区地处前苏联毗邻地带,深受前苏联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冲击。1958 年,中苏关系发生了变化,进入紧张状态。前苏联政府撤回了所有在中国的专家学者,于是中国经济一时处于停滞状态。1980 年之后,中苏关系得到了恢复。1990 年之后,我国政府深入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了中苏关系。90 年代中期,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对外贸易交流与日俱增。目前,新疆有十六个口岸,都是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贸易交流点。在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和阿勒泰地区俄罗斯商人来往频繁,为中国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活力。

(二)语言的影响

从地点来讲,俄罗斯对伊犁和塔城地区影响很深,这些地区人借用俄语的范围和用途都比新疆其他地区广,在日常用语中的俄语借词的比其他地区多。从学科角度讲,俄罗斯科技对新疆的影响力很大,再加上很多老知识分子在苏联留学,精通俄语,他们借用俄罗斯科技用语术语。从时间来讲,1880—1888 年间,因沙皇侵占伊宁,当地人学会很多俄罗斯日常用语,引进了一批俄语词汇。1933—1942 年间,维吾尔族商人、学生通过到苏联经商和求学等途径,借用了一批专业词。为了战胜政敌,篡夺地方政权,新疆军阀盛世才公布实施了“六大政策”,将自己装成马克思主义者,赢得了斯大林的信任,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军事援助。

这一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在前苏联接受了高等学校教育,大量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书籍进入了新疆。前苏联政府对三区革命不仅援助了很多军事装备、火药和枪械,而且派遣一些军事参谋、军官具体地指挥三区革命军的战争。三区革命期间,为数不少的军事术语进入到维语之中,弥补了维语军事词汇的不足。新中国成立后,50 年代,维吾尔族知识分子为教育、研究的需求,借用了很多专业词。我们在统计表中看到的化学、物理、动物学、植物学和医学的专业借词的是恰恰这时引用的。90 年代,一些俄语经济贸易类词汇传入到维语之中。

从专业词借用情况来看可总结为如下几个论点:(一)军事专业借词在“三区革命”期间引用到维语之中。1943 年,在新疆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三区爆发了人民抗国民党政府的起义,在中国现代史上称之为“三区革命”。为了协助“三区革命”军打国民党部队,1944—1949 年间,前苏联派遣很多官兵,他们不仅与新疆各族人民一并打战,而且其中的俄罗斯军官具体指挥各类战争。由于维语中军事术语较少,因此大量引用于俄罗斯军事术语。这就是主要军事专业词的来源缘故。(二)在1933—1943 年间与1950—1958 年间,为数可观的自然科学借词引用于俄语。1936 年,盛世才政府委派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各民族学生到塔什干中亚国立大学留学,这些学生毕业之后,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专家学者,为新疆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盛世才选派的新疆各族青年回国之后,在其教学研究工作中引来了很多理工科专业词。1950—1958 年间,随着中苏合作关系的发展,俄语自然科学词语的借用范围与数量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前来援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苏联学者专家为这一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文学的影响

在维语中的文学类俄语借词为64 条,在文学类外来词中占有45.7%,在文学类维语词语中占有35.9%。这一比例说明俄罗斯文学对维吾尔族的影响。文学、艺术以及经济等诸学科的专业词与维族青年的求学、维族商人的经商以及俄文书籍的流传有密切关系。由于俄罗斯与中国新疆相互接壤的特殊地理环境,对两族人民的来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20 世纪20年代起,去前苏联经商、求学和打工的维族人大有人在。20 世纪初,维族好汉司仪特到前苏联塔什干、浩罕和布哈拉等地城市旅行。现代维吾尔族文学民主主义诗人阿布都哈里克随着其爷爷在中亚经商和求学。1936 年,30几个维族学生前往中亚国立大学留学。诸如此类的友好来往是十分频繁的。20 世纪30 年代,俄文杂志书籍涌入到维族民间,译成的俄文经典早在民间流传。如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俄国著名作家作品的乌兹别克文早已在民间传阅。20 世纪50 年代,很多俄罗斯作家作品通过中亚进入新疆。除此之外,语言专业类俄语借词的比例证明俄语借词对维文的影响。如在维语中的语言类俄语借词为28 条,在语言类外来词中占有56%,在语言类维语词语中占有27.4%。

(四)艺术的影响在维语中的电影、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诸艺术专业类俄语借词中充分地说明俄罗斯艺术对维吾尔族的影响。电影专业类俄语借词虽然有4个词,但是在电影类外来词中占有100%的比例,等于说电影类借词都来自于俄语,其在电影类维语词语中占有80%的比例,比例很高。戏剧专业类俄语借词在戏剧类外来词中占有70%,在戏剧类维语词语中占有41.1%。舞蹈专业类俄语借词在舞蹈类外来词中占有87.5%,在舞蹈类维语词语中占有63.6%。在维语中的音乐专业类俄语借词为56 条,音乐类俄语借词在音乐类外来词中占有65.8%, 在音乐类维语词语中占有45.9%。美术专业类俄语借词在美术类外来词中占有33.3%,在美术专业类借词在维语词语中占有22.2%。这一比例说明俄罗斯艺术对维吾尔族的深刻影响。

(五)服饰文化的影响

19 世纪40 年代,俄罗斯将欧洲先进文明传入到新疆,欧洲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20 世纪20~30 年代知识分子图像资料看当时的维吾尔族服饰文化,可以发现其中的欧洲服饰文化特征。男人们西装革履、头带着礼帽或是身穿俄国军装,女人们脚穿着俄式长筒靴子、头裹着俄罗斯羊毛围巾、俄式连衣裙或是一些出身于社会高层的女人身穿裘皮大衣或是尼龙外套。从中明显地可以看到俄罗斯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的影响。在新疆伊犁、塔城和乌鲁木齐等地的维吾尔族人中俄罗斯服饰文化比较突出。“文革”期间,由于我国提倡艰苦朴素精神,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物质腐蚀,维吾尔族人随着大潮流,穿着中山服、绿色军服,不再穿和不敢穿俄罗斯高档西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维吾尔族人虽然已经转向了国内市场服装产品,但是俄罗斯的大衣、靴子和毛衣等产品在新疆仍有一定的市场,甚至一直到90年代为止,一些维族妇女定做穿着俄式连衣裙。从服饰借词中也可看到俄罗斯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的影响。在服饰类外来词中占有50%,在服饰类维语词语中占有33.3%。上述事实都说明俄罗斯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的影响。

(六)建筑文化的影响从如下两方面可以看到俄罗斯建筑文化对维吾尔族的影响:(一) 定居于新疆境内的俄罗斯族对民间造房的影响。“十月革命”期间,很多白俄罗斯败兵逃入新疆境内,在塔城、伊犁等地定居,逐渐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俄罗斯族。他们主要杂居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平民当中。在日常生活与贸易交流当中,他们间发生诸方面的交流。俄罗斯人木房艺术对维吾尔族的影响颇深。目前,若走到伊犁地区进行调查,可看到木头结构的民房。这说明俄罗斯建筑文化对维吾尔族人的影响。(二)新疆各地俄罗斯人修建的建筑物为数不少。20世纪40 年代和50年代,俄罗斯人在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和塔城地区建造了为数不少的大楼。如乌鲁木齐有新疆大学的旧红色教学楼(1995 年被拆)、黄色教学楼(2001 年被拆)、乌鲁木齐八路军办事处、俄罗斯俱乐部、俄罗斯领事馆、新疆医科大学宿舍楼、旧门诊楼等等、伊犁、塔城等地有俄罗斯领事馆大楼。

(注明:本文列为作者即将出版的《比较视野下的维吾尔族文化》一书中,民族出版社2010 年)

作者简介: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男,维吾尔族,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