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溅血忠魂
4902400000137

第137章 缅甸二战场

中美英三国的政治目的不同,导致相互间的矛盾与分歧。虽然“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战争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从政治上着眼,必然影响战争的进程。魏德迈认为:“英国人的思想不是从军事上着眼于未来,而是从政治上着眼,从而使战略受到强烈影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英国在远东殖民地问题和对中国的态度上,引起了英美间的分歧和中英间的矛盾,具体造成了缅甸保卫战的失败。

英国在远东地区拥有大量的殖民地,维护其殖民统治,是英国参战的主要目的。但“英国突然暴露出来的软弱地位,是符合这个帝国迄今为止只求外表统治力量这一特点的。用东一艘炮艇西一艘炮艇点缀海面;在江边大道上的训练中做一个神气的持枪动作;穿红色制服的仪仗队招摇过市;挑选留胡须的锡克族人充作警察等等。他们以为这样就能牢牢地控制亚洲,而不会遇到任何严重挑战了。”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英帝国,将中美两国看成其殖民地的竞争对手。对中国来说,当“英国手中已无任何力量可以对付日军精心策划的进攻了。尽管如此,英国还是不希望看见中国军队开进缅甸。中国从未放弃她对缅甸模模糊糊的传统主权的要求。一旦越过边界,他们也许会长期留在那里不走,”杜聿明在回忆录中写道:“英格兰人的国策是:远东殖民地宁可丢给敌人,不愿让与友邦”。这必将给中英间的合作蒙上阴影。美英对此问题,矛盾较为突出。邱吉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接任首相的目的不是取消英帝国。恢复英国在远东的一切是英国在远东的战争目标,但不是罗斯福的目标。”罗斯福认为,英帝国已不复存在,“从长远看,印度支那、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群岛要求独立的浪潮将把白色人种赶出这些地区。”罗斯福对东南亚与印度等英国殖民地的独立要求表示同情,这引起了丘吉尔的强烈不满。这种政治分歧,必然影响到战略的制定。美国注意的中心是中国;对于英国来说,中心则是新加坡,从根本上说是印度。因此,邱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亚洲一片黑暗的那段日子里,他(指罗斯福)却要我为中国人看守缅甸,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建议比美国人的胡思乱想更令人沮丧。对英国人来说,放弃一百个缅甸也不会比丢掉一个印度更重要……”这样,在殖民地问题上,中英、美英之间的矛盾一直没能解决,这必然影响到缅甸战场。 在对中国的态度上,美英间也存在分歧。美国援华的长远政治目的,就是把中国扶持成一个亲美大国。这样即可削弱英国在亚洲的势力,又可防止日本的东山再起,并可与苏联相抗衡。罗斯福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战后必然成为一个强国,以填补日本留下的空白。并希望中国将来能够站在美国一边。“邱吉尔在阿卡迪亚会议期间对罗斯福说,他认为美国过高估计了中国能够对战争作出的贡献。总统‘极不赞同’这种说法。他问,如果中国凭着巨大的人力,象上个世纪的日本那样迅速发展起来,并掌握了现代化的武器,‘眼前的事情会是什 么样呢?’在他们的交锋中,邱吉尔着眼于当前,他的态度是坚决的,而罗斯福描述的却是未来的影子。”“罗斯福相信,殖民帝国的时代已经过去。

西方为确保自身安全,必须放弃把亚洲民族当作劣等民族的作法。”美军总参谋部和美国总统一样,也认为必须援助中国,因此必须守卫缅甸。“英国人把援助中国看成是一种浪费,是美国人一种奇怪的反常心理。不过由于双方无需制定一项共同战略,邱吉尔同意罗斯福‘在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所有事务上’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的这种态度,影响了中英关系,也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对中国被列为四强之一,蒋介石虽然“此言闻之,但有惭惶而已!”却也感到:“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蒋介石一心想在盟国中扮演大国角色,以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拟定反攻缅甸的战略计划时,徐永昌曾向蒋介石指出:“在目前状态下,中国策略似有两条路线可循:其一,听其自然,希望不顾自身努力而日本被盟军击败,如此则战事结束时中国将无战胜之威。”“其二,为及时利用其物资,殚精竭虑使中国之努力成为日本失败之重要因素。”他认为:“中国所采取者”应为“第二路线”中国长远的政治目标是想成为一个大国,但却遭到英国的嘲弄和反对,中英间的矛盾是很难调和的。

中国与盟国之间战略目标的分歧,是防守缅甸失败的根本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联合军事会议开始时,美国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军令部长史塔克就首先提出全球大战略的基本原则:1941年2月,英美军事会议已经同意:德国是轴心国主要力量,大西洋和欧洲是战争的决定性场所。2月以来,世局变化极大,现在日本也已参加战争。但德国仍是主要的敌人,她的失败是美英胜利的关键。”美国陆军部长****生坦率地说:“在英美总战略中,对德作战居第一,位居第二的是横跨太平洋对日本岛国的大规模‘海陆空’行动。

中印缅战区处于可怜的第三位。”虽说“先欧后亚”并不等于“保欧弃亚”,“但是,英美有先德后日(或是重欧轻亚)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将大部分的物资集中使用在欧洲,不得不暂时撤回原已很少的援华物资。这自然更增加了中国的困难。”也就是说“在制定战略和分配援助物资方面是可以牺牲中国的,”在抗日战场上,中国牺牲最大,获得的美国援助却最少。在保卫缅甸的战役中,美国始终没有投入地面部队,准备用于印缅战场的美国第十航空队,也被调往北非。而“英国的唯一目标是先把欧战打赢”,其战略重点在欧洲。在远东地区,其重点又落在新加坡和印度。这样英国在缅甸的兵力十分薄弱,英国守卫缅甸,与其说是为了维持中国和滇缅公路,还不如说是为了屏障印度。“英国视缅甸则不同,其所取政策似为可能保护则保护,如不能亦不必尽最大之努力,以免因此消耗可留以用于另一重要战区之军队”。在缅甸保卫战的关键时刻,英军走马换将,换上了曾成功指挥过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名将亚历山大,由一个善长于撤退的将军决断仰光的防务,乃至整个缅甸战场的战事,英国的用意就可想而知了,其军事战略必然是防守退缩的战略。中国军队的精锐——远征军成了使英军能安全撤到印度的掩护部队。英美这种最高战略,将缅甸置于次要地位,导致了中国远征军的惨败。

中英之间具体战略目标的分歧,也是防卫缅甸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事实上,英国在开始时就有放弃缅甸、保全印度的想法。不幸,史迪威未察及此,更不注意中英间的战略差异(英国在缅作战的目的在保印度;中国在缅甸作战的目的在通云南)、军令又未统一,更没有足够的掩护的空军,”中国的具体战略目标是保卫滇缅公路,但英军将仰光轻易丢失,中国已失去保全仰光国际交通线的战略目的。蒋介石又对英军不信任,双方自然缺乏协作和配合,被日军各个击破,皆大败而归。

盟军方面指挥系统的混乱也是造成战役失败的一个方面。防守缅甸战役中,在指挥权问题上十分混乱和复杂。“关于亚历山大、蒋介石、美国的史迪威之间的指挥权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史迪威将军从中国前来,指挥现在缅甸的中国第5、第6军,蒋介石虽接受了英国方面的主张,即亚历山大事实上已成为在缅甸的联合军总司令,但罗斯福总统提出最好维持亚历山大与史迪威的双重领导。结果,英国让步,实行双重领导。但对中国军,实质上的指挥权,掌握在蒋介石手中。”对此,史迪威写道:“中国军队不能有效地作战,根本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干涉,他的干涉和写信所造成的后果使我微小的权力全然无效。”“况且,中国指挥官自然感到急于取悦蒋介石,如果我的提议或命令违反他们认为他想要做的事,他们就不断地提出异议。”多头指挥,互相掣肘,必然造成混乱,导致战役失败。 综上所述,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为中美英三国共同协防缅甸提供了客观条件,这样,才有中国远征军的入缅作战。但英美的政治目的和全球战略与中国有分歧,中英的具体战略又有差异,这些矛盾反映到防守缅甸的战役中,失败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