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4905100000035

第35章 用人艺术,不分南北(3)

康熙命勘阅河工大臣带领崔维雅会同河务部督勒辅确议这一奏折。临行前,康熙将伊桑阿召至御座前,谕日:“治河不在空言,而在实行。慎未可轻言河工之易也,……尔等前去务与勒辅共同商酌,加意看险,勿各执己见。凡有会议事宜,卿等官皆表示“应从靳辅之议”,同意于成龙的仅有通政使、科道等少数几个人。乔莱代表十一人明确表示:从于成龙议,则工易成,百姓有利无害;若从靳辅议,则工难成,百姓为首田庐伤损必多,且堤高一丈五尺,束水一丈,比民间屋檐高,伏秋时,一旦溃决,为害不浅。康熙听后,谕大学士等:“今两人建议皆系泄水以注海,虽功可成,毕竟于成龙之议便民。所请钱粮不多,又不害百姓,姑从其议。著往兴工,如工不成,再议未迟。”

大学士明珠为阻止于成龙议案的实施,奏称:多绅之议如此,未知百姓如何?建议派人亲至其地看。对此,康熙表示赞许,即派工部尚书萨穆哈、学士穆、成格速往淮安、高邮等地,会同总漕侯选人徐旭龄、巡抚汤斌详细勘察做出确实的评估。二十五年正月,蒴穆哈、穆成格二人返京,以“彼处百姓,佥谓挑浚海口无甚利益”为由,上疏题请“停止下河工程”。二月初三,虽经康熙一再强调疏浚海口之必要性,九卿仍坚持“应照伊等所题停止”。明珠及其他大学士也主张“此工似应停止。”这时,康熙明知下河工程有益,但苦于无法说服众人。面对朝廷大员的一致反对意见,他沉思许久,说:“即经众议如是著停止,随即将疏浚下河工程暂停。”

康熙服从众议,但仍未改变疏浚下河海口的主张。他想把萨穆哈等淮、扬之行的真相考察清楚。二十五年三月,升授江苏巡抚汤斌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调至朝中。四月二十一日,汤斌至京,于乾清门陛见,康熙问过地方风俗,吏治及乡坤表现后,又问下“下河开海口事”。汤斌详细回奏萨穆哈等在下河等各州县活动的全部经过,主要是:征询民间意见时,“言语嘈杂,不能归一”,各种意见都有,并非一致反对;汤斌本人虽同意萨穆哈等人暂停下河工程主张,但也一再申明疏浚下河的必要性,甚至在看过萨穆哈起草的题本初稿后,仍说:“若将下河高处挑浚后,使积水暂归人海,于民亦稍有益。”康熙召萨穆哈质问,萨穆哈亦承认“就各地情形而言,语言不一,自己未奏是实;承认汤斌讲过挑浚下河有益之语。但说那是闲谈时议论,并非会议时所讲”。这时,九卿等又复应开海口。

康熙于六月六日当即决定从国库中拨出银两二十万,派工部右侍郎孙在丰前往督修下河海口工程。本月十六日,康熙以回奏不实罪名,分别革除萨穆哈、穆成格工部尚书及礼部左侍郎职。

通过这场辩论,康熙发现积极支持自己的于成龙并非就是真的洞悉河务,他根本就没有好好调查,只不过是道听途说的事例就否认了勒辅,与之争论,其实他根本就不是以理取胜的,只不过是由于自己往日里过份宠信于他了。另外几个自己信任的大臣,如总漕慕天颜、两江总督董讷、督理下河工部侍郎孙在丰等,则是些两面派。

凡是主张暂停下河工程,支持修高家堰重堤,以及将丈余田亩给于老百姓种等事,他们都参与议定完全同意,甚至亲自起草奏疏,但事后又委过他人,诬陷别人篡改了奏稿,目的只为了为自己解脱,为了骗取皇帝的信任。原尚书佛伦当场拿出奏疏原稿,证实了它的确为董讷起草,并没有经过别人的篡改,康熙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气愤极了,当场就将慕天颜革职了,董讷和孙在丰各降五级。

7.用人不疑,王师定疆

有客乃大,既客他人之长,亦客他人之短,方成气候。为政也如此,既容友朋,也容对手,方是治国高才。台湾败将郑氏终于走投无路,给清廷送上了降书,康熙帝大度接纳,并给予优厚安置,表现了他泱泱大国之君宽厚仁慈的情性和宽广的胸襟。

澎湖激战,全歼郑军主力,为和平收复台湾奠定了基础。但和平能否顺利实现,则需清、郑双方共同努力。

当时姚启圣主张“求胜直捣台湾”,也有人催促施琅乘郑氏败残之余急予扑灭,“以雪前恨”。施琅则表示:“为国为民”,不计私怨,郑氏“若能御璧来归,当力疏奏赦其罪”。他厚待敌方投诚人员,允许他们回台湾与亲人团聚,并令转告台湾人“速来降,尚可得不死;少缓,即为澎湖之续矣”。

正是由于施琅水陆官兵“逼临门庭”,所到之处“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台湾兵民闻风俱各解体。”

当康熙帝接到由姚启圣转奏的郑克塽的第一道降书时,他就分别征求了议政王大臣及满汉学士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应当接受郑克塽的请求,准其投诚。康熙最后表示:“若不许其反诚,则彼或窜处外国,又生事端,不若抚之为善。”诸臣一致赞成。至此康熙决定派遗工部右侍郎苏拜等速往福建,全同总督、提督料理军前粮饷事务,并赐送七月二十七日对台湾投诚人员颁发的赦诏,及传达对施琅等官员的指示。二十八日,在苏拜等陛见皇上请示谕旨时,康熙再次申明对台湾郑氏的原则立场:“更念以兵力攻取台湾,则将士劳瘁,人民伤残,特下诏旨招降。倘其来归,即令登岸,善为安插,务俾得所,勿使余众仍留原地”。康熙派人发布指示,早于施琅二十九日的奏疏,但却基本回答了该奏疏所提的问题,从而及时推动了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

遵照皇上的指示,八月十一日施琅率官兵前往台湾受降,郑克塽闻知,于十三日差礼官郑斌,暨父老彩旗鼓乐,坐小船出鹿耳门迎接,引渡进港;并亲率刘国轩、冯锡范等重要文武官员和百姓,齐集海埏,列队恭迎王师,然后会见于天妃宫。施琅要求禁止军兵骚扰百姓,“士民安居乐业,农不易亩,工不闭肆”。十八日,郑克塽等剃发,施琅当众宣读皇帝赦诏:“尔等果能悔过投诚,倾心向化,率所属伪官军民人等悉行登岸,将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煌煌谕旨,炳如日星,朕不食言。”郑克塽等遥向北京叩头谢恩。从此,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与大陆重新统一。

施琅与郑氏本为世仇,但他人台之后,不负皇帝的期望,未对郑氏报复,却前往郑成功的庙宇行告祭之礼。在台湾政权变换,人心浮动的时刻,他的举动对于安定郑军官兵的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无疑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施琅不仅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有宽广的政治胸怀,康熙帝对他的信任和使用是英明正确的。

捷报陆续传到北京,康熙精神异常振奋,他接到施琅所上《恭报台湾就抚疏》时,正值中秋佳节,于是他欣然命笔,以《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为题,赋诗庆贺。诗尾两句是:“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因实现统一,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而无限喜悦的情怀,康熙还将那天他所穿的衣物派人驰赐施琅,并赐五律一章,写道:“岛屿全军人,沧瞑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东汉的马援为国立功,曾被封为伏波将军。康熙在诗中称赞施琅智勇双全,建立奇功,安定东南海疆,可与马援齐名,流芳百世,同时加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袭罔替,以禾酬畜。

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郑克塽等奉旨晋京。康熙肯定郑克塽等“纳土归诚”之功,授郑克塽公衔,刘国轩、冯锡范伯衔,俱隶上三旗汉军,命户部分别“拨给房屋田地”。其他投诚武职一千六百多人,文职四百多人,兵四万余人,也都得到妥善安置。念刘国轩“首先归命”,并“劝令郑克塽纳土归来”,康熙亲自召见,特实授天津总兵官;并于常例之外加赏白金二百两,表里二十匹,内厩鞍马一匹,“以示异数”。后康熙得知刘国轩“家口众多,栖息无所”,又特赐第宅,“俾有宁居,以示优眷”。

从康熙统一台湾过程可以看出,如何使用“海上投诚人员”,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最初对“海上投诚人员”不予信任,不授职无粮饷,分遣各省垦荒,另从外地向福建大量增兵,于事无济;后来信任和重用“海上投诚人员”,不仅无需向福建增兵,而且不断撤兵,依靠“海上投诚人员”迅速平定海疆,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康熙帝坦诚于人,人亦以坦诚回报之。

8.有勇有识,才是全面素质

经过平定三藩等几次战争之后,康熙感到作为军事将领,善于骑马步射,能管辖兵丁者不乏有人,而若能经历战阵之人,甚是难得,为此把有战斗经验的将领看作宝贵人才。一

他曾举出典型例子作为说明,有否实践经验必须遇见敌人才能看得出来,仅凭外表长相是无法判定的:原任正白旗副都统塞黑伊,善射且相貌魁伟,善于管辖兵马,可是他在乌兰布通战役中他却被吓坏了,装作中暑坠马的样子,想退出战斗,他的家人知道后都很气愤,说:你身为二品大臣,如此临阵退怯,以后还何颜见人家人刚扶他上马,他又跳下来趴到草堆里。直到他回到军营之后,浑身还颤栗不止,不脱战衣就蒙头卧床,一直睡到天明,他手下的兵丁没有不耻笑他的。这样的怕死鬼古今都有。

有一个例子是内府员外郎喀青阿的父亲海西尼。此人身才短小,力气小,可是他在福建出征作战的时候,八次获得头等功牌,后来因为受了好多次伤而不能再参战了,可是他还是让人用木板抬他去看攻城。等将士拿下城池之后,他伤心地对大家说:我因残疾没有和你们一块杀敌,为国效力,说着说着就激动地痛哭起来。

原任广东巡抚杨熙,是个瘦小,长得相貌丑陋的官员,但是当尚之信反叛,他正与另外二人在广东城中被围困时,三个人各率家人拼死杀出了重围,赶赴大兵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