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沟通技能的训练
4933900000053

第53章 组织内部沟通

沟通按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人际沟通、群体沟通、组织沟通、跨文化沟通等不同类型。组织沟通是涉及组织特质的各种类型的沟通,它不同于人际沟通,但包括组织内的人际沟通,是以人际沟通为基础的。一般来说,组织沟通可以分为组织内部沟通和组织外部沟通两大类。

组织内部沟通渠道

所谓沟通渠道,指信息在沟通时流动的通道,这些流动的通道可以分为两种:正式通道和非正式通道。正式渠道是通过组织正式结构或层次系统运行,非正式通道则是通过正式系统以外的途径来进行的。在组织中,这两种渠道是同时存在的,管理者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两种通道来提高组织沟通的效率。

一、正式沟通渠道

正式沟通指由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沟通方式,它和组织的结构息息相关,主要包括按正式组织系统发布的命令、指示、文件,组织召开的正式会议,组织正式颁布的法令、规章、手册、简报、通知、公告,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因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正式接触。正式沟通是否畅通直接影响到一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在企业中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目标和经济效益。按照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三种形式。

1.上行沟通

这是组织中信息从较低的层次流向较高的层次的一种沟通。主要是下属依照规定向上级所提出的正式书面或口头报告。除此之外,许多机构还采取某些措施以鼓励向上沟通,例如态度调查、征求意见座谈会、意见箱等等。如果没有上行沟通,管理者就不可能了解职工的需要,也可能不知道自己下达的指示或命令正确与否,因此上行沟通十分重要。

2.下行沟通

这是组织中信息从较高的层次流向较低层次的一种沟通。许多人认为下行沟通就是从管理人员流向操作工人的沟通,其实不然,很多下行沟通都是发生在管理层内部的。下行沟通是传统组织中最主要的沟通流向。一般以命令方式传达上级组织或其上级所决定的政策、计划、规划之类的信息。例如生产副总经理可能指示车间经理加紧制造一种新产品,依次地,车间经理向主管发出详细指示,主管以此为根据指示生产工人。

3.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所谓横向沟通,是指在组织中同一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而所谓斜向沟通,是指信息在不同层次之间的不同部门之间流动时的沟通。不少管理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一位管理者来说,运用横向沟通和斜向沟通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破坏统一的指挥。但在现实中,各种组织仍广泛地存在横向沟通和斜向沟通,因为事实证明它们有助于提高效率。这两种沟通都跨越了不同部门、脱离了正式的指挥系统,但只要在进行沟通前先得到直接领导者的允许,并在沟通后把任何值得肯定的结果及时向直接领导汇报,这种沟通便值得积极提倡。

二、非正式沟通渠道

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而且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以重要消息和文件来传递

组织的决策等一般都采取这种形式。正式沟通的缺点是沟通速度慢,很刻板,易于使信息失真,因此组织为顺利进行工作,必须要依赖非正式沟通以补充正式沟通的不足。

非正式沟通是一类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无关的沟通方式。它的沟通对象、时间及内容等各方面都是未经计划和难辨别的。因为非正式组织是由于组织成员的感情和动机上的需要而形成的,所以其沟通渠道是通过组织内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超越了部门、单位及层次。非正式渠道不是由管理者建立的,所以管理者往往很难控制。非正式渠道无所谓好坏,主要在于管理者如何运用。在相当程度上,非正式沟通是形成良好组织氛围的必要条件,相比较而言这种渠道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是横向的和斜向的,而且速度很快。

在很多情况下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反而易于获得接收者的重视。因为这种沟通一般是采取口头方式,不留证据、不负责任,有许多在正式沟通中不便于传递的信息却可以在非正式沟通中透露。

非正式沟通往往起源于人类爱好闲聊的特性,闲聊时的信息称为传闻或小道消息(并非谣言)。根据专家的研究,组织中百分之八十的小道消息是正确的。但组织并不能过分地依赖这种非正式沟通途径,因为这种信息遭到歪曲或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往往无从考证,尤其是与职工个人问题紧密相连时(如晋升、待遇、改组等),常常会发生所谓的“谣言”,这种谣言的散布对组织往往会造成较大的麻烦。

非正式沟通往往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不是完整的,有些是牵强附会的,因此无规律可循;

(2)非正式沟通主要是有关感情或情绪的问题,虽然有些也和工作有关,但常常也会带上感情的色彩;

(3)非正式沟通的表现形式具有多变性和动态性,因此它传递的信息不但随个体的差异而变化,而且也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非正式沟通并不需要遵循组织结构原则,因此传递有时较快,而且一旦这种信息与其本人或亲朋好友有关,则传递得更快;

(5)非正式沟通大多数在无意中进行,其传递信息的内容也无限定,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发生。

非正式沟通有以下作用:

(1)可以满足职工情感方面的需要;

(2)可以弥补正式通道传递的不足;

(3)可以了解职工真正的心理倾向与需要;

(4)可以减轻管理者的沟通压力;

(5)可以防止某些管理者滥用正式通道,有效防止正式沟通中的信息“过滤”现象。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不拘于形式,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其缺点是难于控制,传递的信息不确切,容易失真,而且可能导致小集体、小圈子,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所以主管者应该予以充分注意,警惕小道消息的负面作用,并利用非正式沟通为组织目标服务。

组织内部沟通渠道的表现形式

组织内部沟通渠道可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基本类型。每种渠道又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如图19.1所示。

一、正式渠道的形态

1.链式沟通。

表现在五个层次中,信息逐级传递,只有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其相邻的一个成员联系,而居中的人则可以分别与两端的人沟通信息。在这种形式

中,信息经层层传递、筛选,容易失真,各个信息传递者接受的信息差异很大。

2.轮型沟通。

表示一个管理者与四个下级进行沟通,而四个下级之间没有相互沟通现象,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这种方式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快,中心人员的预测程度高,而沟通的渠道少,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低,士气低落。

3.环形沟通。

表示五个人之间的沟通,管理者对两个下级进行沟通,而两个下级又分别与各自的下级再沟通,基层又相互沟通。其中,每个人都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在这种方式中,组织的集中化和预测程度都较低,畅通渠道不多,组织中成员具有较为满意的联络,士气高昂。当然,环型可以发展成多环型。

4.全渠道型。

表示每个人与其他四个人都自由地相互沟通,并无明显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了解,集中度和主管人员的预测程度均较低。由于沟通渠道较多,所以成员满意度高,合作气氛浓厚。

5.Y型沟通。

表示在四个层次的逐级沟通中,两位领导通过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进行沟通,这个人成为沟通的中心。这种形式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快。但组织中成员的平均满意程度较低,易于造成信息曲解或失真。

6.倒Y型沟通。

表示在四个层次的沟通中,一位领导者通过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进行沟通,和Y型大同小异,作为“瓶颈”的这个人或这个部门一定要十分善于沟通。

二、正式沟通形式的比较

各种沟通方式均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取其长而弃其短,

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员工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形式。各种形式对组织内群体行动的影响差异见表19.1。

三、非正式沟通的形式

上述六种沟通形式,是在正式群体内部由组织者所设计和制造的,非正式沟通作为一种自然状况下出现的沟通方式,又呈现出什么样的形式呢?一般说来,我们将它们归为四种类型。如图19.2所示。

1.单串型。

信息在非正式通道中依次传递,即一个人转告另一个人,他也只再转告一个人。

2.饶舌型。

信息由一个人(A)告诉其他所有人,A是非正式通道中的关键人物。

3.集合型。

即在沟通中,可能有几个中心人物,由他们转告若干人。A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的B、C、D,再由他们传递出去。

4.随机型。

信息由A随机传递给某些人,这些人再又随机地传给另一些人。即想告诉什么人便告诉什么人,并无一定的中心人物或选择性。

组织内部沟通方式

所谓组织沟通方式,指的是组织沟通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有时也称为沟通方法。组织在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组合多种方法或者不断变换方法。在组织内部的沟通中,有指示与汇报、会议与个别交流、书面、口头、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等多种方式。

一、指示与汇报

(1)指示是上级指导下级工作、传达上级决策经常采用的一种下行沟通方式,它可以使一个项目启动、更改或终止。而汇报则是下级在总结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而进行的一种上行沟通方式。

指示一般是通过正式渠道进行沟通的,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等特点。指示可以具体分为书面指示和口头指示,一般指示和具体指示,正式指示和非正式的指示等。在决定指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时候,应考虑的问题是:上下级之间关系的信任程度和持久,以及避免指示的重复性等。如果上下级之间信任程度较高,持久性好,则采用口头指示和通知即可。对于重要的决议或命令,为了避免司法上的争执和增加其权威程度,或是为了对所有有关人员宣布一项特定的任务,则应该用书面指示。

(2)汇报则多是下级向上反映情况、提出设想、汇报思想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沟通方式。汇报也可分为书面汇报、口头汇报、专题汇报或一般性汇报、非常正规的汇报或较为随意的汇报。有些汇报不仅仅要用书面的形式,而且还要加上口头的方式,如政府的工作报告等。有些汇报则只需要书面或口头的。不同的组织,其对于汇报方式的规定是不同的。

二、会议与个别交流

组织内部沟通的本质是组织成员间交流思想、情感或交换信息。而采取开会的方式,就是提供交流的场所和机会。个别交谈则是指组织成员之间采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以交流思想和情感,或征询谈话对象对组织中存在问题和缺陷提出他自己的看法,或对其他员工的看法和意见等。相比较而言,会议这种沟通方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会议可以集思广益,与会者在意见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种满足,在意见交流后,也会产生一种共同的见解、价值观念和行动指南,而且还可以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

(2)会议可以使人们了解决策的过程,从而更加竭尽全力地执行会议的决议;

(3)通过会议,可能发现人们所未曾注意到的问题,并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而个别交谈则具有无拘无束,双方都感到亲切并且相互信任的优点。这对双方统一思想,认清目标,体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都有很大的好处,而且个别交谈中,人们往往愿意表露真实思想,提出有些不便于在会议场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从而使沟通双方在认识、见解等方面更加容易取得一致。

三、内部刊物与宣传告示栏

(1)对于许多规模较庞大的组织,各成员间很难坐到一起召开会议,也难以通过个别交谈法进行沟通,那么内部刊物就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方式。一般的组织都有内部刊物。内部刊物主要是反映组织最近的动向、重大事情、以及一些提醒成员、激励成员的内容。不同的组织,内部刊物的形式、周期、反映的内容差异很大,所以沟通的效果也就千差万别了。

(2)宣传告示栏则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组织在其公众场合都有海报栏、信息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组织沟通方式。它具有成本低、沟通面广、沟通较为准确和迅速的优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宣传告示栏已向无形化转变,如BBS公告牌等电脑网络等等。而且内部刊物也在向这种无形化的方面转变,其类似的方式有组织内的有线电视,组织内的网络通告等。

四、意见箱与投诉站

当组织内部沟通出现障碍时,下层员工的各种设想、意见很难反映到上层。即使组织沟通系统正常,也会因为沟通过程中信息的“过滤”、“扭曲”等原因而使员工的思想传递受阻,所以一般组织中都设有意见箱,以便高层领导能够直接收到下层传达来的信息。当下级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而通过沟通来解决又失败后,往往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投诉站来加以协调。

五、领导见面会与群众座谈会

在组织中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沟通方式,便是定期的领导见面会和不定期的群众座谈会。领导见面会是让那些有思想有建议的员工有机会直接与主管领导沟通,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员工的意见经过多次正常途径的沟通未得到有效回复。群众座谈会则是在管理者觉得有必要获得第一手的关于员工真实思想、情感的资料时,而又担心通过中间渠道会使信息失真而采取的一种领导与员工直接沟通的方法。与领导见面会相比,群众座谈会是由上级发起的,上级领导是沟通的主动方,而领导见面会则是应下层的

要求而进行的沟通。

除了这里所列示的几种沟通方式之外,组织内部沟通方式还有许多种,如讲座、郊游、联谊会、聚餐等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方式,这里不再一一详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