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4934100000039

第39章 送给父母一些关爱(4)

优秀的男人当然有女生抢着要,高校副校长的千金就爱上了他,娇媚的女孩让钱冲觉得生活很是满足。再后来,副校长利用某些关系让他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年薪30以上,并把女儿嫁给了他。经过多年的努力,光明的前景开始展现在他面前。

钱冲觉得,现在是自己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自从妻子知道他的家在很穷的农村时,就不依不饶了,整天大骂他的血管里的“红苕血”。结婚之前,妻子还跟他约法三章:不能说他来自己农村,只说自己的父母是高校的老师;不能给农村的家再有任何联系;不准家乡的老乡来他们城里的家。

看着眼前如花似锦的一切,钱冲默然答应了。结婚的酒席上,来来往往的全是女方的亲朋好友,他也有想哭的冲动。从此,他只敢偷偷的寄钱回家,但都不会超过200。他怕家里人以为他在城里好了,来城里投靠他。

直到两年以后,钱冲才告诉他的父母,他在城里结婚了,而且还有了儿子。高兴得失眠的母亲在昏暗的灯下一针一针的缝着小孙子的小衣服小裤子。收到农村寄来的包裹,有20来斤。他很难想象瘦小的母亲怎么把它们拿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妻子用两根指头捏着小衣服,真嚷嚷叫他扔出去,说有跳蚤。

钱冲看着妻子的嘴脸,很想打她,只是忍了很久,颓然放弃了。

最后,那包衣服的归宿还是垃圾箱。

儿子满周岁的那天,家里很多的人。200平米的家人声鼎沸。钱冲忙里忙外的招呼着,小区的保安在对讲机里说有人找。他以为是客人,兴冲冲的迎了出来,再楼下等他的却是年迈的父母。这是钱冲离开农村的家很多年以后,第一次看见自己的父母。

外面下着很大的雨,父亲母亲互相搀扶着,两个人的头发都在滴着水。钱冲愣住了,呆在门口不知所措。妻子看他半天没进来,也出来看,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钱冲慌慌张张引着父母进门,父亲的双脚在光洁的木地板上不知道怎么走路,粘着泥的解放鞋一踩就吱吱做响。钱冲只有把他们带到厨房,然后给一脸不解的宾客说是找错了人的老人。

回到客厅,妻子把钱冲叫到一边,用几乎是训斥地语气叫他赶快把人带人。没办法,他无法对满屋的老总老教授这些有头有脸的人解释那是他的双亲。

无奈之下,他在附近宾馆里给父母订了间房子。

在宾馆里住了两周的双亲终于明白了,儿子不可能把他们迎进那扇该进的家门。至于儿媳妇,从那天的勿勿一面后就再没露过脸。父亲的眼睛完全失明了,大医院的医生说是耽误了时间,如果早几年一定不会失明的。看着父亲那两只完全混浊的眼睛,钱冲觉得自己简直不是人。母亲看着父亲的双眸,说:“伢,我们住不惯这里,我们回家。”

两个月以后,钱冲终于以一次出差的名义回了老家。邻里乡亲都来看这个穷山沟里飞出的大人物。从乡亲们的言谈里,他才知道,那次父母进城是把田地送给了别人种,把猪卖了,完完全全的是想去他那里安渡晚年。父母回到农村还对他们说,儿子对他们很好,不要他们走,但是他们住不习惯,想老家的人,还给大伙带了很多的“杂包”……

在老家简陋的厨房里,老父亲摸摸索索的在家做饭,手上常有未愈的伤口;七十多岁的母亲还在田地为口粮而苦苦挣扎,做一会就直起身来捶捶自己的腰。临走的时候,钱冲给了父亲两万块钱,说是两千块,十元一张的,要父亲细细放好,以后有困难的时候就拿出来应急。他知道,自己做为儿子的身份已完全死亡。

由于内心充斥着“功欲崇拜”,一些人过分夸大功利的追求成为时尚,这种“功欲毒药”,加重了社会浮躁情绪,助长了社会交际的投机动机,扼杀了健康纯净的性情追求,抛却了交际的厚道原则,维持了道德发展的冷淡无情。这也就是亲情商品化、感情钙化以及行为准则物化。所以,只要发生了矛盾,哪怕是亲人之间,也会被功欲的“火”弄成“霹雳火”,造成很大的亲情大扭曲,乃至性命损失。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主人叫翁格里高尔,变成了“巨大的甲虫”后,还积极替父母还债,家人虽然惊慌,仍没有拒绝他。可后来,格里高尔成为家庭累赘,家人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巨变,妹妹终于发出了“把他弄走”的呼声。绝望病饿的格里高尔“他的头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杀死格里高尔的不是疾病加重,不是身体变形,而是无处不在的“利益敲诈”、“冷漠利剑”和“情感匕首”。这种杀人武器被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蒙蔽着,更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婆媳矛盾如何融解

对男人来说,家庭中的婆媳矛盾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眼看爱妻、慈母整日愁眉苦脸,唇枪舌剑,作为“丈夫”和“儿子”的男人既感到烦恼,又束手无策。都说儿媳妇难当,老婆婆难当,其实有时“丈夫”和“儿子”这个双重角色最难当。

那么,在家庭矛盾中,要想成功地扮演好“丈夫”、“儿子”这个双重角色,他的语言非常重要。如果他善于说话,常常能够很好地协调、处理好妻子同母亲之间的关系,消除家庭矛盾,增强家庭凝聚力。

1.做好“信息沟通”工作

由于丈夫和儿子这个特定的双重身份,母亲和妻子都会对他十分亲近,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向他吐露。作为丈夫对这些“信息”决不可置之不理,但也不要将一方的话简单地告诉另一方,那样无异于是在制造矛盾,而要对这些想法进行“处理”,让对方可以接受,而不致于引起反感进而引发矛盾。

这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提示”、“当参谋”方式提出来。

比如:母亲说妻子早上起来太晚了,这时你就可以对妻子说:“X X,妈年龄大了,这一段又挺累,以后我们早些起来把饭做好。”妻子说,母亲为家里买什么东西她都不知道。就可以对母亲说:“妈妈,x x买东西很有审美观点,再买东西可以请她帮您参谋参谋。”这样“信息”传递了,而且双方都没有想法,矛盾也就被扼杀在萌芽之中了。

2.要一碗水端平

由于“丈夫”和“儿子”的双重身份,所以他在家中的一言一行,妻子和母亲都是很敏感的。做得好,妻子和母亲都高兴,做得不好,就会使妻子或母亲“多心”,留下“小辫子”,产生矛盾。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首先,你对待父母要比结婚前更加尊重,特别是在妻子面前更要注意。家中的事要主动与父母商量。关心父母的生活,而且还要注意老人的精神赡养,在言语上多关心体贴他们。

其次,妻子家里来人,特别是岳父母来访,要十分热情。买些什么东西,带些什么东西,都要你首先说,主动去办。

第三,逢年过节给双方父母家买礼物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两家一样,否则自己的父母和妻子都会认为你偏心,你就会两边不是人。所以给两方的礼物一样,才能不落下“话把儿”。

3.巧妙化解父母和妻子的矛盾

婆媳之间有意见,最好在经过丈夫和儿子这个中间环节时把它化解掉。但是,舌头没有不碰牙的时候,婆媳拌了嘴,在这种情况下,你决不能参与其中,帮一方责一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先用诙谐的语言将她们劝开,然后认真听她们诉说。

一般说来,家庭琐事没有必要分谁是谁非,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她们把心中的积怨都倾吐出来,取得她们的信任,暗示要帮助她们解决问题。

(2)当她们消气以后,分别肯定她们的一些正确做法,然后站在她们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帮助她们分析哪些事做得不对。这样,她们都会感到,你为她们争了理,但同时又为自己某些做得不合适的地方而内疚。

(3)为了消除隔阂,加深她们之间的感情,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不妨作点“手脚”。比如:你可以买点好吃的东西给母亲送去时说:“X X感到对不住您老,买点东西希望您消气。”在吃饭时,对妻子说:“妈看你这几天不爱吃饭,特意为你包的饺子,多吃些吧。”这样,双方的心都热乎乎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感情又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