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4934100000060

第60章 和谐的心理创造和谐的生活(1)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诸多矛盾不断涌现,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精神压力。随之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关系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和谐的心理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为你的心灵扫清阴霾

有些人生来喜欢操心,这本来没什么不好,但是一旦演变成瞎操心、过分操心,那可不是什么好习惯了。何谓瞎操心?那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习惯,经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坐卧不安。比如,我们古代“杞人忧天”的那位仁兄,便是典型的例子。

很多人都有过度操心的毛病,这种毛病甚至会在工作时发作,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那么,该怎样排除它呢?

第一步就是要先培养自信,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做到,则不管是多么困难的事情都可以做到。此外,你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排除:

给心理排“水”

睡觉时,为了避免自己的意识继续操劳,在夜晚上床前最好使自己的心灵留有短暂的空白。睡眠时,由于思考容易深深地沉入潜意识中,所以就寝前的最后五分钟极为重要。

因此,就寝前如果不设法排除一切“忧虑”,它将阻塞你心灵的活动,妨碍脑和精神力量的散布,但是如果能使自己的心灵暂时空白,那些烦恼就没有机会累积下来。为排除忧虑,不妨善加利用创造性的想象。

首先,想象当自己排除不安和忧虑时,就像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出去一样,在心中想象自己把所有的担忧都释放出去。这种心理上的排水作业对克服操心相当有效。

用想像治疗忧虑

这种治疗法与上述排水的方法颇为相似,却让自己进入“静”的境界,使自己进入本身内心深处,想象你将操劳的种子逐一去除,这种想象最后也会成为事实。

想象是忧虑的泉源,但它同时也是治愈忧虑的特效药。想象是为了造成结果所使用的意象,其效果十分显著,它与单纯的幻想有所不同,乃是从造像原理而来。

砍掉多余的操心

要克服好操心的个性,也有必要运用一些策略。一开始就直捣好操心的“总部”,而发动正面攻击并不容易,比较巧妙的方法是,先逐一攻克前面的要塞,再逼总部、包围总部。换句话说,最好是先砍掉这棵“忧虑树”的小枝——亦即小小的操心,然后逐渐接近树干,最后才砍倒“好操心”这种个性的主干。

也许你会注意到,伐木工人在砍倒一棵大树时,一定是先砍掉它上端的枝干,最后才是中央巨大的主干。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若不先砍掉树枝,而从树干开始,倒下去时可能会伤害附近的树林,树弄得愈小,愈容易处理。”砍树工人常常会这么解释。

同样的道理,在你的性格中,对于多年来成长的“忧虑大树”,若把它尽量减少再处置,这是最好的方法。所以,若要砍掉少操心的表现,首先应该减少谈话时表现操心的次数。

当你的脑中浮现操心的念头时,应立刻把它除掉。例如,我们会说:“我不知道能不能赶上火车”,与其担心地说这种话,倒不如早点出发!

不想要多操心的话,早些起程就可以了。

●自卑是一种心病

有一人身为董事长,每次开董事会的时候,他却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会议室。就好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胜任董事长的职位。他甚至还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在董事会中威信这么低,竟然很少有人尊重他!

他没有意识到,正是他给自己全身都贴满“降价”的标签!每天,他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样立身处世,给人的印象是这样不自信,如何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世人因自卑而痛苦者往往如是!

无数事实证明,很多人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太自卑。他们总是忍不住问:“像我这样的人也能成功吗?”有的人竟然这样认为:“假如我也能发财,那全天下的人都会发财了。”这样的人,实在傻得可怜!

因为自卑,总认为自己不行,所以他们做起事来畏首畏尾,“我不行”“我干不了”成了他们习惯性的思想。其实,他们并不笨,也不是没有才能,只是心中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盲目地否定自我,从而丧失了信心,以至于对目标浅尝辄止。

实际上,只要跨越了自卑,你就能成为人生的主宰。

★想当初,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被当权者驱逐出境,流落到英吉利海峡的泽西岛上,同时又被病魔缠身。而更可怕的,他还被深深的自卑困扰着。

在那段日子里,雨果每天都久久地坐在能够俯瞰海港的一张长椅上,凝视落日,陷入冥思苦想之中。然后,他总是缓缓但却坚定地站起来,在地上捡起石头,一块块地掷向大海。掷完了,就带着满足的心情和变得开朗的神情离去。

他天天如此,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天,一个大胆的孩子走上前来问他:“为什么你要跑来这里,向海里投这么多的石头?”雨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严肃地说:“孩子,我扔到海里的不是石头,我扔掉的是‘自卑’。”

雨果终于没有让那无益的自卑夺去自己的斗志,而是用自信战胜了它。他因而也战胜了逆境,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雨果使用了一个极为聪明的方法,他借助有形的石头将无形的自卑感仍进了大海,同时也将而那些长久以来困惑他的不安感驱逐殆尽。结果,他也确实转变了自己的思考意念,并让他的潜在能力也获得了自由的发挥。

只要仍掉自卑,拥有自信,你就有了前进的勇气与力量,就有了奋斗的动力,从而能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失败与挫折,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梁启超说:“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自信心。每处一事,既看得透彻,自信得过,则以一往无前之勇赴之,以百折不挠之耐力持之。虽千山万岳,一时崩溃而不以为意。虽怒涛惊澜,蓦然号于脚下,而不改其容。”信心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有了自信,就有了顽强的精神和意志,从而战能胜自己,战胜重重困难。

一个自信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总能不畏险滩、不畏暗礁,从容不迫,跌倒了顽强地爬起来。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的青睐。

奥格斯特·史勒格说:“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信心是成功的助推器,有了它,人们才会有动力,向着目标迈进;没有它,人就会心存疑惑,并注定会走向失败。

记住,跨越自卑,你就是人生的主宰。

●微笑着面对不幸

世界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意志坚强的人,另一类是心志薄弱的人。后者面临困难挫折时总是逃避,畏缩不前。但前者却不会这样。他们内心坚强,在面对一切困难时,仍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承担外来的考验。

事实上,人生就是如此。我们难免会遇到无数挫折、困难及烦恼,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注定要被打败。如果你秉持真诚的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遭遇,你就一定会获得圆满的结局。这一点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种场合。

在纽约附近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个男孩名叫吉姆。他十分可爱,也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一个真正意志坚强的人。

吉姆是个天生的运动好手,尤其擅长踢足球。不幸的是,在他刚入中学不久,腿就瘸了,并迅速恶化为癌症。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不久,他的一条腿便被切掉了。

出院后,他拄着拐杖返回学校,高兴地告诉朋友们,他将会安上一条木头做的腿:“到时候,我便可以用图钉将袜子钉在腿上,你们谁都做不到。”

足球赛季一开始,吉姆立刻回去找教练,问他是否可以当球队的管理员。教练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于是便答应了他。

在练球的几星期中,他每天都准时到球场,并带着教练训练攻守的沙盘模型。他的勇气和毅力迅即感染了全体队员。有一天下午他没来参加训练,教练非常着急。后来才知道他又进医院做检查了,并得知吉姆的病情已恶化为肺癌。

医生说:“吉姆只能活六周了。”

吉姆的父母决定不要将此事告诉他,他们希望在儿子生命最后的时刻,能尽量让他正常地过日子。所以,吉姆又回到球场上,带着满脸笑容来看其他队员练球,给其他队员加油鼓励。因为他的鼓励,球队在整个赛季中保持了全胜的纪录。

为庆祝胜利,他们决定举行庆功宴,准备送一个全体球员签名的足球给吉姆。但是餐会并不圆满,因吉姆身体太虚弱没能来参加。

几周后,吉姆又回来了。他这次是来看篮球赛的。他脸色十分苍白,除此之外,仍是老样子,满脸笑容,和朋友们有说有笑。比赛结束后,他来到教练的办公室,整个足球队的队员都在那里。教练还轻声责问他:“怎么没有来参加餐会?”

“教练,你不知道我正在节食吗?”他的笑容掩盖了脸上的苍白。

其中一位队员拿出要送他的胜利足球,说道:“吉姆,都是因为你,我们才能获胜。”吉姆含着眼泪,轻声道谢。教练、吉姆和其他队员谈到下个赛季的计划,然后大家互相道别。吉姆走到门口,以坚定冷静的目光回头看着教练说:“再见,教练!”

“你意思是说,我们明天见,对不对?”教练问。

吉姆的眼睛亮了起来,坚定的目光化为一种微笑。“别替我担心,我没事!”说完话,他便离开了。

两天后,吉姆离开了人世。

其实吉姆早就知道他的死期,但他却能坦然接受。他依靠坚强的意志,将悲惨的事实转化为富有创意的生活体验。

●变压力为动力

因为生活、因为工作、因为事业……在我们周围,压力无处不在。

★凯莉这一天真是“诸事不顺”:上班路上认错了人,尴尬得要命;在办公室里手竟被复印纸割了个口子;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城市已生活了十几年,她乘公交车居然会坐错方向,驶过两站才恍然大悟!

她实在是压力太大了,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紧绷着,一会儿是工作,一会儿是家庭,这件那件的事想个不停,难怪心神不定了。★

事实上,只要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得不经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压力的来源有很多,其中包括:贫困、失业、失恋、离异、丧偶、疾病等,而它又主要来自于事业和感情生活两方面,尤其表现在前者。由于中青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就可能面对更多的压力。

一方面,我们不能消除压力,因为压力也有积极的一面,它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过大的压力将有损我们的身心健康。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处理、安排和缓解工作中的压力。

事实证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这一点。生活有规律、积极向上可以使压力保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而不至于因为压力过大而垮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