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进攻,引起了朝廷的恐慌。唐廷急任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镇守咸阳。郭子仪旧部都已交李光弼指挥,身边仅有兵数十人。紧急征兵后,他开往咸阳,以1万多人面对吐蕃10万多人,而且有不少敌人已渡过渭水。郭子仪多次请程元振拨兵增援,但都没有得到回应。吐蕃兵很快就打到长安城下,吓得代宗逃往陕州。郭子仪听说痛哭不已,匆忙从咸阳赶到长安,以致随行的马车都散架。进城后他十分焦急,捉生将王献忠劫持了诸王子正欲投敌,便怂恿郭子仪:“皇上早已逃跑,现在国家无主,你身为大元帅,皇帝的废立只是您一道命令的事。”郭子仪把他痛斥了一番。几天后,吐蕃兵占领了长安。吐蕃宰相马重英立章怀太子李贤之孙李承宏为帝。当代宗逃往陕州时,唐军多往商州(今陕西商州)逃散,郭子仪派部将王延昌赶到商州去招集他们。逃兵听说郭子仪来了,都欢呼不止,愿听吩咐。不过数日,便招集到4000多人。战将张知节在洛南(今陕西洛南)迎接郭子仪。随后郭子仪将军队屯扎在商州,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阅兵,威震关中。郭子仪分析了形势,决定采用声东击西、虚张声势的疑兵之计。他先派段秀实去劝说邠宁(今陕西彬县和甘肃环江一带)节度使白孝德,请他出兵助战;再派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带200轻骑,到蓝田(今陕西蓝田)城北面,白天擂鼓呐喊,夜晚燃起火把,牵制吐蕃兵力。之后,郭子仪佯装向蓝田城东进军,但却率领主力军奔向蓝田城西。吐蕃兵果然中了郭子仪的计,直向蓝田城东冲杀,但扑了个空。此时,郭子仪迅速集中兵力,奋勇出击,打得吐蕃兵措手不及。吐蕃兵发觉中计,十分惶恐。郭子仪早派张知节、长孙全绪屯兵1万于韩公堆,四处插满旗帜,擂响战鼓,满山遍布篝火。他还派禁军旧将王甫潜入长安,带人在朱雀街上齐声擂鼓,四处高呼:“郭令公(郭子仪)率领大军来啦!”喊声震天,惊骇万分的吐蕃军队不战而逃。唐军顺利地进入长安。郭子仪又斩射生将王抚以明军纪。皇帝任命郭子仪为京城留守。
仆固怀恩派其子仆固率军攻打太原,但被镇守太原的大将辛云击败,失利之后的仆固转而围攻榆次(今山西榆次)。广德二年(764)正月,代宗任命郭子仪兼任河东副元帅、河中(今山西永济)节度使,率军镇守河中。
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又招引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共计30多万大军再次攻唐。不久,就接连攻陷邠州、凤翔、奉天,直逼长安。唐代宗四处调兵遣将,扼守要冲,自己亲率禁军屯守于长安禁苑中。郭子仪也接到代宗圣旨,急忙率军万人日夜兼程赴泾阳(今陕西咸阳西北)抵御敌军。
十月,郭子仪刚到泾阳,回纥、吐蕃的10万大军就将其围困在城中,形势对郭子仪十分不利。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郭子仪镇定自若,毫不惊慌。他一面部署诸将四面防守,一面亲率两千骑兵往来策应。不久,吐蕃因仆固怀恩的暴亡而想作联军的统帅。回纥军的主将,怀仁可汗的弟弟药葛罗,为了防止吐蕃乘机吞并,将兵营从城北移至城西。郭子仪认为,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收复两京之战中,自己曾率军与回纥军并肩作战,在回纥军中有较高的威望,于是就想利用回纥与吐蕃之间的矛盾,来联合回纥共击吐蕃。于是他派部将李光赞出使回纥军营试探,面见回纥军主将药葛罗。
李光赞见到药葛罗后,转达了郭子仪的问候,劝其不要与唐王朝为敌。药葛罗之前听仆固怀恩说郭子仪已经死了,所以听了这话十分吃惊,为了释去心中疑惑,他让李光赞回去告诉郭子仪,让他亲自来和他们见面。
李光赞回城后向郭子仪作了汇报。郭子仪认为现在敌我兵力悬殊太大,难以武力取胜;况且自己与回纥将士曾有着比较亲密的关系,不如亲自去和他们谈一谈,也许可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多数将领赞同郭子仪的意见,但又为他的安全担心,提出派500精锐骑兵一同前往护卫。郭子仪没有同意,并说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引起对方怀疑而误了大事,遂决定单骑进入回纥军营。郭子仪之子郭晞此时也在军中,他拦住马头,跪在地上请求父亲不要冒险去回纥军营谈判。郭子仪严肃地说:“根据目前的形势,如果两军开战,不但我们父子性命难保,就连国家的命运也很危险。如果能以诚意说服回纥,则是天下之大幸。万一谈判不成功,我就以身殉国!”言罢,仅带几名随从,扬鞭驱马直奔敌营。
郭子仪一边向回纥大营前进,一边令随从高喊:“郭令公来了!”回纥兵怀疑有诈,立即摆开阵势,弯弓搭箭,严阵以待。郭子仪见此情形,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摘下头盔,脱去铠甲,放下刀枪,牵着马向回纥军阵前行进。回纥各酋长仔细辨认,见真的是郭子仪,便都接连下马向他施礼。药葛罗也放下弓箭,赶紧走上前跪拜迎接。郭子仪扶起药葛罗,与回纥诸将领一起步入帐内。一阵寒暄过后,郭子仪对药葛罗说:“你们回纥为唐朝立过大功,朝廷待你们也不薄,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违背盟约而进犯我朝。仆固怀恩叛君弃母,世人唾骂,能对你们做什么好事?你们跟着他,抛弃前功而结新仇,背离唐主而助叛臣,这种举动难道不是很愚蠢么?”郭子仪一席话,使得药葛罗非常惭愧,接连谢罪,并说:“仆固怀恩欺骗我们说唐朝皇帝已驾崩,令公早已去世,中原无主,所以我们才率兵而来。现在皇帝仍然坐镇京城,令公又统兵在此,我们哪里还敢再同您为敌呢!”
郭子仪见药葛罗已经认罪,便接着说:“吐蕃忘恩负义,乘中原内乱,不顾与朝廷的甥舅之亲,屡次兴兵侵犯边境,深入内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吐蕃又想吞并你们,你们为何不反戈一击?这样既能打败吐蕃获其财物,又可以与唐朝继续友好下去,这一举两得的事你为什么不做呢?”药葛罗听后,当即表示赞同。双方当即以酒酹地,并向天发誓两国友好,共同攻打吐蕃。吐蕃国见两国联盟,形势于己不利,于是连夜撤兵了事。
生活简朴谨慎善终
大历十一年(776)四月一日,杨绾被唐代宗任命为中书侍郎。杨绾生活简朴,在朝在野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郭子仪当时正在宴请宾客,听到任命消息,立刻遣散宴会上绝大多数歌舞女子,以示节俭。大历三年(768),郭子仪任河东副元帅,曾发布命令:禁止官兵无事时在大营中骑马奔驰。郭子仪之妻南阳夫人的乳娘的儿子偏不在乎这项禁令,被都虞侯用乱棍打死。郭子仪的儿子们不服,向郭子仪哭诉。郭子仪痛斥了他们。第二天,郭子仪谈及此事,向众人叹息说自己的儿子不赏识都虞侯,却爱惜老娘乳母之子,是奴才。
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其中六子郭暧娶的是代宗之女升平公主。平时郭家人丁兴旺,每当拜寿时,子孙几十口人跪了一地。郭子仪也记不住谁是谁,点点头而已。郭子仪70大寿时,家中人都来贺寿,惟升平公主未到。郭暧就此和公主吵了起来。郭暧随口说出:“你仗着你爹是皇上,对不对?老实告诉你,我爹不稀罕当皇上。”升平公主听见此话,气愤之极,立刻回宫,禀告父皇。唐代宗李豫安慰女儿说:“你丈夫说的是实话,假使你公公真的想当皇上,天下岂是咱们李家的天下?”他安慰劝解了公主,送她回去。郭子仪听说此事,立刻把儿子五花大绑送进宫去,请求定罪。唐代宗说:“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儿女们闺房里说的气话怎么可以认真呢?”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二月十八日,汾阳王郭子仪患病在家,御史中丞卢杞登门问候。郭子仪一反每次接见宾客时常态,将陪伴自己左右的妻妾、侍女全部打发走,独自一人卧床接待。众人不知其故,待客人走后,郭子仪才说:“卢杞脸色青灰,容貌丑陋。女人们一旦见到他肯定会笑出声音来。而他心胸狭窄,为人阴险毒辣,定会怀恨在心。况且他能言善辩,万一将来掌握生杀大权,必定诬陷报复,我怕那时候我家几百口男女老幼一个也保不住。”不久,德宗李适一方面赐郭子仪“尚父”称号,进位太尉、中书令;一方面提升卢杞为御史大夫并兼长安行政长官。10天后卢杞又被提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上宰相的卢杞忌贤嫉能之心开始显露,一点点小事不顺从他,必定置人于死地,杨炎、崔宁、张镒等均受其害。郭子仪由于处事谨慎,预料在先,避免了不必要的祸害。建中二年(781)六月十四日,85岁的郭子仪在长安长乐坊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