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帮助:当代人的厚黑学
5003400000084

第84章 道是怎么来的

道是什么?辞源上的解释主要是道路、方法与规律。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上的解释主要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此百科全书还特别注明:庄子认为,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

这个说法或许会引起困惑,因为老子时期国人还不怎么讲世界或宇宙,没有关系,在老子这里,叫天地或万物万象也行。

当然,道这个词并非老子首创,诗经里有道字,指道路。孔 子也讲朝闻道夕死可也,视道为价值之至尊。而老子还有庄子将道视为世界的终极本原、本质、本体,这是他们的独特思路。

老子应该是从世界、天地、万物、万象的共同性出发来寻找道的。哲学家的思维特点之一就是思考万物万象、思考万世万年。万物千姿百态,生生灭灭,那么它们有没有共同性呢?如果抓着这种共同性不就是抓住世界的牛鼻子了吗?抓住世界的牛鼻子,这对于一个哲学家一个智者来说,是怎样激动人心的事啊。

老子反复讲的道的特质,其实就是万物的共同性。综其所讲,这种共同性应该是:

一曰自然,自己运动,自己变化,不受外力,不受意志——不论是人的意志还是神的意志——的影响,不受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爱心或者恶意的左右。

这是道的首要特色。无为呀,不言呀,朴呀,不智呀,都是从这个自然自行运动的特点衍生出来的。

二曰变易,叫做逝,万物都在变化。因此不可鼠目寸光,不可只顾眼前,不可一意孤行,等等。

三曰辩证,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祸福相依。尤其是有无相生。无必然会变为有,有必然会变为无,无中生有,有中变无。无与有,都是谁也摆脱不了的存在形式与变易规律。

四曰阴柔。大道如巨大的阴户与子宫。柔弱而不是坚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五曰趋下,如水,向下流,自觉居下,居别人不愿居之洼地。

六曰无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等。

七曰惚恍,是集合形态、含糊形态,灵活形态;这与中华盘古开天地以及混沌假说有关。它甚至让人联想到宇宙生成的一些假说,例如星云说。

八曰玄妙,其言甚大,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说明道是相当抽象深奥渊深的。是不可一蹴而就的。

九曰宝贵,人之宝,人之保。得道则无尤无咎无伤无死地。失道则离灭亡灾祸大畏不远。

其他还有些别的,但以以上九点最重要。怎么样命名这九点呢?曰道,曰本原、本质、规律也是本体。

曰“一”,找了半天,悟了半天,就是找出悟出这个唯一的道、这个道的唯一、即“一”来。有了这个一,就一通百通,什么都有了。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国人好一崇拜一,我们讲一以贯之、始终如一、一如既往、一心一意、一心为公、从一而终,都是好话。其实别的都不是一。都是有一也有二也有三也有万物万象,只有无限大的道,才是一、唯一、同一、统一、合一。

老子研究出一个道来,研究出道之唯一来。这首先靠寻找共同性,其次是靠寻找本原而来,即溯其源而得其道。

许多宗教都富有终极关怀,终极诘问,终极眷顾。但宗教的终极关怀,倾向于去寻找终极的伟大的主,即世界与永恒的主宰、众生的尤其是人类的主宰主人。人们发现了一些有特异秉赋的人,一些能创造奇迹的人,一些有使命感的人,他们是天使,是半神半人,是神的下凡,是有神格的人,是终极的“主”派他们来的,是此岸与彼岸的桥梁,是主的使者:如耶稣如释迦。最后,他们从神格的人终于成为众人承认的人格的神。

而老子的功夫是思辨,不是寻找神——人,而是寻找神性终极性概念——即“名”。是逐步提升自己的理念、概念。比如有了天地人的概念,但是老子不满足,他上升到有与无的概念。不管他是天是地是人还是什么都不是,反正不是有就是无。尤其是老子认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的有都生于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会生出有来。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本来就没有的人,不存在无了不无了的问题与讨论。本来是无的人,压根没有出现过出生过的人和物,也不存在有的概念与讨论。例如我们不会讨论某个从来没有过的人什么时候会有。那么,在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人以前,或无天无地无人之后,这个世界还有什么?

这又好比是寻找世上最大的数字,最高的高度,最深的深度,最长的时间,最早的起源,最远的距离……一样。一个最大的数字是X,那么必然还有X+1或X+X存在,而X+1或X+X>X,那么X+1+1或X+X+X+X一直相加下去或相乘下去,增加下去或积累下去,扩大下去,肯定会产生出一个∞,即无限大或名无穷大来。

那么这个先于有而存在,先于无而存在,先于神与上帝与世界而存在的无限大、无限远、无限深、无限恒久、无限根本的本体、本质、本原、规律、道理、道路、方式是什么呢?老子说了,这个东西不大好命名,但一定要给它命名的话,它就是道。

具体的事物人物生生灭灭,道却永存。具体万物好比树叶,都有萌芽、生长、发育、枯萎、凋落,但大道是树,是树根,是看不见的永远的与无限的大树。

这样的思路是有合理性的。如果没有道这样一个驱动程序的存在,无与有,天与地与人,是永远也不会自行激活的。无是永远不会变成有的,有也是永远不会变成无,也就是没有这个有与无的区别的了,从而既不存在有也不存在无了。

西方有所谓第一推动之说,从牛顿力学的观点,推论认定是上帝推了第一手,然后世界运动不休。而在老子这里,道起了永远推动的作用,既然是永远的推动,无限的推动,也就没有第一推动,正像没有最后推动,谁能为无穷大找到第一、找到开端,或者找到最后、找到结束呢?在无穷大的条件下直线就是圆周,“结尾”即是“开端”。因为结尾与开端都不存在,或者每一点每一处都是结尾与开端。道的存在虽然难以证明,但道的不存在却比较容易证伪。即是说,不存在道这样一种先验的道路、规律、本体的任何主张相对比较容易证伪。因为人们已经对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取得了共识,既然有世界也有运动,就有根本与根源,有原生与最初的运动与更初始的物质与能量……追根溯源,乃至于道、必至于道。

终极不是一个实验室的概念,不是一个实证的概念,而是一个思辨的概念,想像的概念,是精神的高度自由的表现。终极如果不通向神学,就通向数学,就通向无穷大或趋向于零,或者,通向哲学的概念出现了,它就是道。

至于道究竟是什么?道到底是什么?这是同义相问。因为如上所述,道就是究竟,道就是人们对于究竟的追问,道就是到底,道就是一路思考下去到了“底”以后的所得。按台湾著名国学家傅佩荣的说法,道所指的是“究竟真实”。究竟即道,道即究竟。到底即道,道乃到底。人们喜欢追问:最早是鸡生的蛋还是蛋生的鸡?老子说,是道大大地老远于鸡与蛋而存在,并生了鸡与蛋与一切。

道也可能是一个过程,老子可以说是在探索它,你今天仍然在探索它。它可以是一个终极,老子没有达到它,你也不可能达到它,你永远摸不着够不着它,却永远向着它走去。

道又是一个完成,到了道这里,你不能再从终极概念的制定上前进一步了。对于即往,道已经是无穷与终极了,因为你据所理解的起源,在无穷的远处。而对于未来,你在近于零的开端,因为未来更是无穷之远之大。

也许道是一个哲学思维的训练。是一种类似的信仰。甚至是一种激情,奔向最高最远最最的根本。你相信道它就是道。你根本不相信道,那么老子的所谓道就是你的不信。因为你不相信任何对于终极的说法与思考,你的头脑中对于终极的描画是一团漆黑,那么你的道正好是这一团漆黑。

如果你认为世界的终极是空无,那么空无已经胜任愉快地取代了老子所论述的道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出于无复归于无,无不就是你的道乃至于是你的上帝吗?你的上帝就是无上帝啊!一个人一直考虑到研究到体悟到上帝那里去了,而且判断“祂”是无,无岂不就是你的上帝?上帝不是排他的也不是有标准形象标准相片的啊。

如果你认为世界的终极是物质与物质的运动,那么物质与物质的运动就是你的道。如果你认为世界是由精神或神灵主宰与造成的,那么神灵精神就是你的道。

老子明白地说过,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字之曰”。字即名,无名、有名、常名就是指无字、有字、常字——自古就有这样的解读,当然可以,好的。但又与后面的强名之曰重复。

让我们大胆地试一试,将“字”解释为“表字”,行不行?如“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史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道是一个表字而不是正名。老子说“道常无名”啊。道本来没有名字的,它说的就是那个“究竟”与“到底”。道是它的表字,是它的代正名用的第二位的名称。名为主,字为宾,道的究竟性到底性至上性是主,称之为道是宾。不知道这里是否也有称字不称名的礼貌含义。如我们称中山,称逸仙,却很少称呼他的正名“孙文”。而过去一些人与毛泽东通信,也只称润之。道的正名其实最好是付阙如,字之曰道。强名之,勉强一点叫它做“大”——无限大。

那么叫不叫道没有关系,这里用的道其实只是一个替代,是“代终极”,既然可以有代首相、代大臣,也可以有代概念、代范畴、代本原。它是本原,它是终极,它是永恒,它是无穷大,它是最高最大的概念。它是概念之尊、之极、之巅、之神。

而对于老子来说,此外的任何对于世界的猜测、解释与追寻,其他的一切说法一切称谓,一切信念,都是人类文明的后续产物,是后于道而出现的,是次生的而不是原生的。包括无、无名、有、有名、世界、宇宙、万物、万象、神灵、上帝、崇、理性、科学、宗教与文明,都是道的产物,都是道的体现,都是道的现身。用港词来说,就是道的演绎。

无穷大是包括一切的,是什么都包括得进去的。你拿老子没有办法,你永远处于他的照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