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图书馆文献抢救工作实录及体会
何先进
四川省图书馆文献抢救工作始于1984年,现有正式工作人员6人。自1983年9月文化部图书馆局在成都召开公共图书馆系统缩微复制工作座谈会之后,四川省图书馆对此项工作就极为重视。1984年3月,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关于抢救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我被组织上选送到北京参加由文化部图书馆局举办的出国日语培训班学习。经3个月的集中学习,日语考试合格,受文化部图书馆局派遣,我与赵建华、杨予青、杨企鹏、林海等一行5人,于1984年7月到12月在日本缩微复制公司(日本写真株式会社)学习缩微复制技术。
在国外学习的半年时间里,为了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想到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刻苦钻研技术,尽快学到真本领报效祖国。白天在公司聚精会神地学习,晚上整理学习笔记、学习日语,通过刻苦学习,基本上掌握了先进的文献缩微复制技术,经过日方严格考核,取得由日本缩微复制公司颁发的合格证书。回国后,我迅速投入到创建四川省图书馆的文献缩微复制项目当中去,从设备安装调试,到正式投产,前后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全国配备该设备的13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四川省图书馆最早安装调试好全部设备,最早拍摄出样片,最早上交母片,完成任务量最大,受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通报表扬。
1984年10月,为了给文献缩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四川省图书馆腾出原技术服务部电教室、音像资料库,并稍加维修,作为临时性的缩微工作间。与此同时,还在新建古籍善本书库底楼增修502平方米的缩微复制专业用房,使之成龙配套,为抢救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建缩微室于1986年3月底正式交付使用。
1985年6月初,四川省图书馆在做好房屋调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人员配备与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首先开拍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组委托拍摄的馆藏(明)《洪武南藏》珍善本图书。此后,四川省图书馆严格按照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要求,与全国各兄弟成员馆通力合作,开展了大规摸的抢救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工作。截至2011年,共抢救拍摄馆藏旧报纸127种,786卷,412725拍;善本书197种,902卷,478677拍;旧期刊330卷,39万余拍;现报62种,602卷,303440拍。全部母片已上交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并通过验收。还将大部分制作好的缩微品复制成拷贝片,设立缩微品阅览室供读者利用,开展了为读者阅读复印缩微品的业务,大大方便了读者,既有社会效益,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共为读者提供阅读复制馆藏缩微品文献209498张;为省内地市州图书馆拷贝复制馆藏缩微品文献52种,764卷22920米;为保证缩微文献的完整性,到全省各地市州图书馆和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补配回省馆缺藏的民国时期旧报纸155627版;旧期刊1096873页;现报19种,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打下了坚实的文献基础。由于四川省图书馆文献复制工作成绩突出,从1985年至2011年,曾多次受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通报表扬,四川省图书馆技术部缩微室则多次被评为省文化厅和馆的先进集体。1987年5月24日,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还授予四川省图书馆奖状一帧,表彰四川省图书馆在1986年度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抢救祖国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获得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1992年四川省图书馆又取得完成任务全国第四,质量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因文献抢救工作成绩突出,1996年12月四川省图书馆被文化部图书馆司和人事司授予1986—1996年度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抢救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2011年4月四川省图书馆被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授予“2009-2010年度文献抢救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我也被评为“优秀管理者”。
四川省图书馆的文献抢救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领导对抢救祖国文化遗产工作重视
四川省图书馆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首先应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没有文化部图书馆司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省文化厅和省图书馆领导的具体领导和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如为资料整理工作和拍摄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这项工作是难于开展起来的。
二、认真做好思想工作是关键
1985年上半年,缩微工作在四川省图书馆创建之初,是颇具吸引力的,它有令人羡慕的高深技术;它有到省外、甚至到国外学习的机会……所以当时馆内有很多同志都要求到缩微室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一些同志的心目中不再那么令人向往了:旧文献中的陈年灰尘,霉烂气味使人头昏;单调的、机械的、日复一日的拍摄动作使人心烦;再加上职称、劳保、福利等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所以从1987年以后,不仅再没有人要求调到缩微室,相反的,一些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思想上也产生了动摇。近年来,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出现的下海热、第二职业热等等,不断影响着图书馆工作者,原来一些技术骨干相继调走,从而使这项工作受到干扰。作为此项工作负责人的我深知,军心不稳,一切都无从谈起。如何稳定这支技术队伍,成了一大难题。经过思考,我做了下面的一些工作:
1.反复向缩微室全体同志阐明缩微工作的深远意义,帮助大家提高认识。
2.从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关心每一个从事缩微工作的同志。
3.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实践,我尝到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甜头,大家的思想通了,认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也有了,职工队伍自然就稳定下来了。
三、依靠严格的科学管理是保证
缩微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严格的科学管理,来不得半点虚假。而科学管理的依据就是“中心”制定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因此,每当“中心”颁发下达新的技术标准时,我首先组织缩微室全体同志认真学习讨论,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中心”请示,直到逐字逐句弄清楚为止;同时,根据四川省图书馆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细则,多年来,先后制定了《缩微室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十余种规章制度,目的是确保“中心”的各项要求在四川省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四川省图书馆历来对缩微品的质量问题比较重视。在本馆制定的多项工作细则中都明确提出:“质量是缩微品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必须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数量”。我根据“整理—拍摄—冲洗—质检—拷贝”等缩微工作流程,首先规定每一工序的负责人要严格控制本工序的质量;其次要求下一工序的负责人在进行本工序操作之前,先要检查上一工序的质量,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上一工序迅速采取措施纠正。若有问题未发现,即使问题出在上一工序,下一工序也要承担相应责任;最后责成质量检查员和技术负责人以“中心”规定的质量标准为准,严格检查每一产品,凡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无论是谁拍的片子,都必须重补、重拍、决不徇私留情。正是由于重视抓缩微品的质量,从而使四川省图书馆缩微产品的质量稳步上升。多年来,经四川省图书馆检验上交“中心”的缩微母片的综合质量一直名列全国十五个缩微复制点的前茅。
在抓质量的同时,我也十分重视节约材料。我们现在所用的每一卷胶片,每一桶药水,乃至于粘补资料用的每一卷透明胶布等,都是国家用外汇换来的,价格高昂,来之不易,必须加以严格管理,尽可能地节约和再利用。为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缩微材料入库及领用制度。凡是不急需不必要的材料绝不向“中心”伸手要,确因工作需要需向“中心”领取材料时,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填写材料申请表,由主管馆长签字后才向“中心”申报。材料领回后,必须先将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技术参数,以及收到时间等,逐一登记在材料登记簿上,并由专人保管,因工作需要领用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领用人须在登记簿上签字。从而保证了材料不错乱,不丢失。
在此基础上,大家还想方设法地节约消耗材料并加以再利用,比如拍照的同志每拍完一卷胶片,总是将剩余的短片细心地收装在暗盒内,以备今后补片用;又比如冲片的同志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节约药水的冲片方法:由原来每换一次药液冲6卷,增加到冲8卷。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却降低了消耗,节约了材料。多年来,四川省图书馆缩微材料的损耗率基本上控制在“中心”规定的范围内,其中冲洗药液尚有富余。
与消耗材料相比,缩微设备的价值就更高,就更应该倍加爱护。从1987年起,认真吸取1986年以前因忽视设备的日常维护,从而造成机器故障频繁,缩微品出现片间距不一,划伤胶片等质量问题的教训,加强了对缩微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规定“谁用机,谁养机,谁护机”以及“谁损机,谁负责”等原则,要求大家要像战士爱护枪支一样爱护我们的缩微设备;还为每一台缩微设备建立了技术档案,何时出现了什么故障,如何排除的;何时更换了什么零部件;何时进行了何种类型的技术保养等等,都认真记录在册,为进一步掌握这些设备的技术性能,从而更好地使用它们,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还经常对在爱护机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同志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大家都为最大限度地延长缩微设备的使用寿命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做工作。
四、采用多条腿走路方式培养技术人才
要搞好工序多、涉及知识面广、技术性很强的缩微工作,必须拥有一支过得硬的技术队伍。但是,比较全面的技术人才从何而来?靠上级主管部门为我们调配?不可能;靠“中心”为我们一一培训吗?不可能。在实践中,四川省图书馆采用了如下几种方式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
1.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着重于自我培养。
2.定期轮换技术岗位,使每个工作人员既有所专长,又懂全面。
3.利用“中心”和四川省文献影像技术缩微技术协会等举办的培训班,选送一批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
4.把为有关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当作是培养自己人才的好机会。
近年来,有不少单位,如132厂,西南电力设计院、华西医大图书馆等,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成套缩微设备。由于缺乏技术力量,他们或委托四川省图书馆为他们代训工作人员,或者邀请四川省图书馆帮助他们维修机器设备。每遇这种情况,我总是有请必到,决不推托。通过为这些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我了解到缩微设备更新换代的新动向,增长了不少新知识,当然,四川省图书馆自己的队伍也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四川省图书馆近30年来开展缩微工作的几点体会。四川省图书馆的缩微工作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我们的经验少,条件差,自身努力不够,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四川省图书馆缩微品的产量和数量都落后于先进馆,使我们深感不安。我们决心以借建馆100周年为契机,使四川省图书馆的缩微工作重新登上一个台阶,再上一层楼,切切实实地做到“前无愧于古人,后有益于来者”,争取为抢救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宏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 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