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初期该做什么
5117900000003

第3章 调整好你的心态和思路(3)

他亲自去跑业务,虽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但是为了做好自己的企业,他还是到处想办法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几个下海工程师办的一家电子琴厂,向他们推销自己厂里生产的喇叭。没想到他和几个工程师谈得十分投机。当时敢于放弃国家单位而下海的人还不多,他们大谈私营企业的前景,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引起了双方的共识。最后,厂方同意让他拿一些样品给他们先看看。

他们试用之后,表示满意,一下子就给他下了2000只订单,而且价格比市场上同类产品还高。这次成功,使他意识到企业的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不断努力,就可以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后来,他与朋友合伙经营的小厂渐渐做大了。但是,其他两位合伙人却开始有些不满意。董事长在没有征得法人及其他董事同意的情况下,将公司的几个中层干部全部换掉,换成了他自己的亲信。他看到这样下去公司肯定难有好前途。便决定退出。

由于创业之初他们签了一份合约,规定如果中途有人要离开,不能带走股份。于是,他是净身出户,人生第一次创业受到了巨大的挫折。

在此次挫折面前。他并没有气馁,他认为创业之所以遇到挫折,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合作中出现了问题。只要自己能够再次创业,就能够很快“复兴”。于是,他又凭借前几年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和客户网络,开始了自己单独创业的历程。果然,由于此前与客户打交道很诚信,与朋友交往很诚信。他的单独创业之路比较顺利。

在创业的路上,创业者是很难一帆风顺的,免不了要遇到一些挫折。对此,创业者必须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有时甚至要适当地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暂时消除挫折带来的痛苦,不为挫折所吓倒,能够继续努力去奋斗。

一般而言,创业者遇到挫折时,可以用如下几种方法去思考问题,把自己从挫折的苦恼中解脱出来,鼓起勇气,走出失败的阴影,继续创业。

一、创业困境是合乎自然的事情。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免不了会遇到困境。尽管每一个人在创业时,都渴望一帆风顺,想办法制造一帆风顺的环境,但是仍然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顺利。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是创业的一部分。它既会光顾自己,也会光顾他人。任何时候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因此,在创业之初,创业者遇到了困难,就应该把困难当作合乎自然的事情,要能够坦然去面对。

二、天无绝人之路。暴雪过后,晴天必然出现;冬雪融化时,生机必然出现。每一个逆境都不会永远存在。在创业之初,遇到困难时,创业者应该要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因为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难题,每个人的难题都会过去,每个人的难题都会有转机,创业也是如此。创业者抱着这种心态去对待挫折,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挫折,最后使创业获得成功。

三、尽量往好处想。有些人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习惯把结果想得过于严重。把前途看得过于悲观,结果他们往往会因一次挫折而带来很多烦恼。这种人在创业时,往往容易把眼睛只盯在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上,以致被烦恼缠身。事实上,他们创业所遇到的困境并没有他们想象或者感觉的那么严重和可怕,只要能够冷静下来,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也是不难解决问题的。因此,创业者在遇到创业困境时,应该往好的方面想,自己只不过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只不过运气不好而已,有好多人在创业中遇到困境比自己严重得多呢!他们都能够想办法克服困难,自己这点小困难又算什么呢?

四、想想塞翁失马的故事。事情都是双面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对于创业者来说,祸福相倚,一时遇到了挫折,未必一定是件坏事。如果在创业遇到挫折时,单纯地用挫折或失败的事实与期望的目标相比,只会在痛苦和自责的泥沼里越陷越深。而一旦想到祸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换,心情就会舒畅得多。甚至还真的可能在挫折中发现商机。

上面几点类似精神胜利法的免疫知识能为遇到挫折的创业者在心灵上减少一定的痛苦、烦恼和无奈,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创业中遇到的挫折。但是,过犹不及,在创业过程中,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只能从心理上安慰自己。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要靠切实有效的行动。因此,在挫折面前,创业者不但要善于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而且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冷静分析,实事求是地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待和处理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使企业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和壮大。

六 思路决定出路

每一个人都想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都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创业成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做老板的资质。一个人是否具备创业的资质,是否能够创业成功,其关键的一点是思路,因为其他的一切容易通过学习改变,而思路却不容易改变。因此,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清醒的创业思路,最终必然导致创业没有出路。

创业和找工作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一般而言,传统的思路就是读个高学历然后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日后依靠薪水过日子;而对于创业来说,就是打造一部属于自己的赚钱机器。因此,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对自己的局限,必须要确立自己的创业思路。创业者不要小视周边环境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创业顺利,就需要摆脱环境对自己的不良影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人群,思考一下应该怎样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后,创业者就可以放手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当然,创业者要想确立自己的创业思路,阅读创业人物传记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尤其是创业之初的一些创业者,看看创业高手是如何走的,往往能够或多或少地给自己一些启示,能够指导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

董跃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又是个痴迷的汽车模型爱好者。通过6年时间的苦心经营,如今他已是车模收藏“圈子”里响当当的名人。

董跃生出生于一个生意人家庭,他从小随父母一起,不仅学会了精打细算,还学会了生意人的思维。

1969年,董跃生从北京参军入伍,到沈阳军区某部服役。在部队里,他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经济头脑。

有一次,董跃生发现当地酒厂里有条规定,三斤玉米可以兑换一斤玉米酒。当时,玉米只有几分钱一斤,而玉米酒一斤能卖八毛多。在他的建议下,部队收购了成批玉米换成酒,又把酒售出,结果赚了一笔钱。

还有一次,部队要去内蒙古某地拉练。他给领导出主意,每辆运兵车上装一吨煤,把煤铺平,上面蒙上一层帆布,然后坐人。在当地,买一吨煤只要8元钱,可是到了内蒙古后,一吨煤可以换一头牛,而一头牛的价格是25元。就这样,在董跃生的建议下,部队又做了第二笔买卖。

后来,董跃生在某导弹学校从事后勤采购工作。当时正处于物资紧缺时期,由于董跃生的头脑灵活,满脑子生意经,别人买不来的东西,他却能买来,一时间,他成了学校里的能人。学校领导找到他,让他当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并要求必须安置一些部队家属和闲置人员。经过仔细思量。董跃生办起了全军第一家军人服务中心,很快就解决了部队家属和闲置人员的工作问题。

正当部队里的事业干得红红火火时,有着较强创业思路的董跃生却决定转业。他认为,“干到今天要看到明天”,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1985年,董跃生转业后在北京国际饭店任部门经理。后来,他又担任了国际饭店管理的“天津尼斯迪康乐城”常务副总经理。到任后,他迅速把“尼斯迪”全年的营业额从400万元提升到1600万元。此时,单位想安排他去管理沈阳一家酒店。他拒绝了。他认为,由于饭店、娱乐城的大量兴起,这个生意已经不好做了,他想换个环境。对于自己的能力,董跃生非常自信,他说,赚钱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准思路。

1998年,在董跃生决定离开国际饭店时,他认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有三个行业最赚钱:卖汽车、搞房地产开发、玩股票。由于手头并不充裕,他只有选择卖汽车。但是,他并没有去直接卖汽车,而是选择了汽车模型。

在部队时,他学会了开车,也迷上了汽车。当时一位朋友要去国外,他顺嘴说了一句,“要是遇见汽车模型给我带一个”。朋友还真没有食言,董跃生也平生第一次见识了真正的汽车模型。它完全按照汽车尺寸制作,是真车的严格缩比,而且有厂家授权、说明书、收藏证,连制作的厂家都是国际知名企业。看到这一切,董跃生才明白为什么这个模型可以值100多块钱,相当于那时他两个月的工资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有了收藏汽车模型的兴趣。

在卖汽车模型时,董跃生兴冲冲地推着自行车到处叫卖。从一个酒店老总,一下变成了沿街叫卖的商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的行为,问他:“就这么卖模型,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名堂来呀?”董跃生总是笑着回答:“我就爱好这个,我在干自己喜欢的事业,会干成的。”

为了卖好汽车模型,董跃生开始参加各类汽车展会。在亚运村第一届汽车交易市场展销会上,他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展台。6天时间,除了各种支出外,他卖模型挣了1600元钱。此事对他的鼓舞很大。因为他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汽车模型是怎么回事,在人们的头脑当中汽车模型是一个空白,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向人们做宣传。而且尤其让他高兴的是,有很多人在找汽车模型,一些汽车厂家也在通过汽车模型来做自己的品牌推广。这就显示了汽车模型具有无限的商机,自己用车模作为创业突破口的思路是正确的。

于是,信心大增的董跃生用积攒下的6万元钱开了一家专门经营汽车模型的小店。小店开业的第一年经营情况并不好,只能保本,但是董跃生认为自己这一年干得很成功。他说:“如果要开一家模型店,应该用一年的时间来做宣传。在这个宣传的过程中也可能是获得薄利,也可能会赔一些。不过做任何生意都要有投入,这就是投入的过程,现在口碑宣传是为日后赚更多的钱夯实基础。如果想今天开张,明天就挣钱,那在任何行业都做不到。”

第二年。他的小店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过6年的发展,董跃生的汽车模型店已具有相当规模,从只有200个左右的品种,发展到了目前的逾千个品种,基本上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

董跃生说。他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烦恼,遇到烦恼的事他也不会过多地想,因为他的精力都放在汽车模型上。虽然现在他已经50多岁了,但是他还想再干20年。当70多岁的时候,把自己的这份生意交给别人去经营,然后自己开一家汽车模型博物馆。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汽车模型博物馆。

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汽车模型生产厂家都看中了中国的劳动力廉价,纷纷在内地设厂,中国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模型生产国,全世界90%的汽车模型上都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中国,汽车模型的爱好者也是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董跃生对自己的未来非常乐观。他说:“在中国,汽车模型的文化宣传广告有一半是我做的,通过我认识汽车模型的人越来越多,加入到收藏汽车模型当中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买汽车模型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我这个‘领路人’。”

“不过,当初卖汽车模型,就是想找一个自己喜欢干的事,但做这件事的目的究竟是为了钱。还是为了乐,现在不好说。没有钱,这个乐不会长久。有了乐不靠钱去衬托也不行。”对于自己的收入,董跃生没有透露,但是他从自己的交通工具上讲起了卖汽车模型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推着自行车卖车模。基本上是两年;然后换一辆电动自行车,又是两年;然后弄一辆二手的富康车,开始给人家送模型,这是一年;现在我自己刚买了辆全新的别克。从自行车到现在的别克车,你说我是怎样的心情,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享受。”

很显然,董跃生创业成功就得益于他与众不同思路。由于他的创业思路与众不同。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并把这些作为生意上的突破口,结果就比较容易占领某个行业的至高点,领先了某个行业。这是值得许多创业者思考和借鉴的。

许多人在刚创业时,往往容易觉得找不到突破的思路。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从自己的一技之长下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善于书画,有的长于艺术,有的擅长于交际,有的擅长于IT。不要小看了一技之长,只要创业者能将其充分发挥,这些一技之长都可能将带来不小的突破。而从一些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地方寻求突破,往往容易导致失败。因此,在创业之初,创业者要找到突破的思路,就需要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

创业思路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思路的。这种思路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台赚钱的机器。即让别人为自己赚钱,而不是自己成为别人赚钱的机器。因此,在创业之初,创业者必须积累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思想、人脉、资金、时间等),必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考虑一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七 对市场要有敏锐感

对于创业者来说,市场敏锐感相当重要,创业者是否具有市场敏锐感,对他们能否抓住商机,不失时机地促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创业者只有对市场有敏锐感,才能够迅速嗅出商机。并抓住商机获得利润,实现企业的顺利崛起。

2001年,施伟东开始涉足环保型厕所行业。由于他对市场非常敏感,抓住了商机,不仅解决了南京等10多个城市成千上万人如厕难的问题,还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把自己变成了百万富翁。这种创业成功的事例对广大创业者来说有着很大的启发性,那就是对市场敏感的创业者容易创业成功,容易实现自己的富翁梦!

施伟东是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大学冶金系。在工作后不久,他就迷上了炒股。且屡战屡胜,700元启动金一度“膨胀”到了近600万元。于是,他索性辞去了工作,专事炒股。但股市风云变幻。1993年,施伟东彻底被熊市套牢,个人账户上的资金“退潮”至不足10万元。因此,他含泪退出股市。离开上海,来到南京,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好呢?他苦思冥想,始终理不出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