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欲望是把双刃剑
518400000007

第7章 落榜(6)

很多事情,开头总是好的,后来就慢慢腐败变质。察举制也是如此,西汉运行基本还算正常,到东汉就不行了。

东汉的察举制,变成了腐败的温床、权力的交易市场。你推举我的儿子,我推举你的女婿,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做官的机会,被官僚阶层垄断了。

老百姓的仕途,又被封锁,除了讥笑一下“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社会丑剧之外,他们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情况更加糟糕。

曹操的“唯才是举”方案,并没有被他儿子曹丕所继承。曹丕创立的是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相比,相同的是以人举人,不同的是推举人开始走向职业化,推举的标准开始走向量化。九品,是对被推荐人的一种量化评价,按出身和德才,从高到低分成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最棒的是上上,所以有上上之选这个说法;最差的下下,下下之策即由此而来。

既然评价标准开始量化,就意味着评价一个人变成了一种技术活儿,这就需要有掌握这门技术的专业人士来操作。

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称为中正,也就是人物品评官,或者叫做人才评委。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专门负责寻访和考察辖区内的知识分子。

中正给考察对象定完等级打了分后,中央吏部就根据考察结果,授予相应官职。

九品中正制的命运,比察举制好不到哪儿去。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品评标准也在渐渐地发生变化。原来看重的才德,到后来变得一钱不值,对于被考察对象来说,有一个高干老爹,胜过学富五车。

老百姓又走回了原点,仕途之门被再次紧闭,而且不见“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所论必门户,所攻莫贤能)。社会强势与弱势之间,再次被鸿沟无情分隔,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

只要人沾手,腐败没理由。在自私贪欲面前,没有可行的监督机制,以人为评价标准的选官制度,最终都难免沦为强势群体走向仕途的专用通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垄断之后,由于缺乏竞争,官二代或者官N代,总归要走向没落和衰败。结果,往往虎父生犬子,甚至兔子。

弱势群体的希望,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于587年开科取士,首创考试之法;隋炀帝杨广于606年首创进士科,试策取士,以成绩论英雄,正式建立起科举制度。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说到底是一种保送制度,操作起来容易走向封闭。比较而言,科举制是开放的,向全社会敞开公平的大门。

从此,有志做官的人,无须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推荐,都可以自己报名参加定期举行的全国统考,科目自选,路费自负,以成绩论英雄,博取做官的资格。

盛世唐朝,求贤若渴,科举不断走向成熟。报考者可以参加全国普考(常科)和特招(制科)。定期统一考试的专业繁杂,多达数十种,其中进士科因为考试难度大,招生比例小(百分之一二),奖励丰厚(考上的往往高官厚禄),因而最具诱惑力,成为最抢手的专业,以至于有人常常把科举等同于进士科。

唐代进士科考试,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考查,一是要长得帅(体貌丰伟),二是要口才好(言辞辩正),三是要字写得漂亮(楷法遒美),四是要文章写得好(文理优长),除了重文轻理和以貌取人的瑕疵外,简直是古代版完美的素质教育考试方案。

科举在唐代,不但更为正规,还有不少创新。武则天就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武举打破了文科一统天下的局面,殿试则将考生转化成“天子门生”,使选官的终决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让进士们对皇帝终生感恩戴德,情愿做牛做马,效忠前后。

特招没有统一的考试时间,多是临时组织的特种考试,比如思想道德品质过硬、擅长给领导提意见敲警钟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武功谋略出众、能替朝廷摆平周边骚乱的武足安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