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富有天下的创业启示录
5245500000017

第17章 目标要远大,想办法落实到位

很多人都说周星弛是喜剧大师,但据周星驰自己讲,他拍的是悲剧而不是喜剧。正是通过一个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周星驰用电影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就拿《喜剧之王》来说,在影片中,周星驰所饰演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片中的小人物用他四处碰壁而又执着追求的精神告诉人们:只要有理想,并付诸行动,努力追求,小人物也能取得成功。的确,周星驰正是因为相信自己,勇于追求,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才从跑龙套的小角色成长为喜剧之王。

英雄不论出身,一个人无论其出身高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敢于付诸行动,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持之以恒,孜孜以求,最终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据《明史?儒林传序》说:“明太祖起布衣,定天下。当干戈抢攘之时,所至征召耆儒,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兴起教化,焕乎成一代之宏规。虽天亶英姿,而诸儒之功不为无助也。”可见,朱元璋在创业伊始就有了非常远大的目标,并且将这一目标付诸实践。这种实践表现得最有成效的一方面就是对人才的网罗。可以这样说,对人才的重视是朱元璋有别于其他起义军将领的显著之处。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率军途经妙山时,冯国用兄弟“着儒服”来见,朱元璋对他们进行了考察,他对冯国用说:“你是读书人,不妨为我谋划天下大计,我现在该怎样做呢?”冯国用回答说:“建康(今南京市)龙蟠虎踞,有帝王之气,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建康城的守将懦弱不堪,不懂军事,应该赶紧攻下此城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号召四方。同时,以“仁义”为旗帜,招纳天下英才,使其乐于效命,不要像那些不思进取的人那样贪图女色和钱财,这样,天下就不难平定了”。此话一出,正合朱元璋心意。于是,朱元璋留下冯氏兄弟,让他们担任幕府参谋,随时指点自己在的得失。

不久,李善长也来到朱元璋的军营毛遂自荐。李善长这个人 “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他第一次与朱元璋见面时,就开诚布公地对朱元璋说:“秦乱,汉高祖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朱元璋的殷切期盼之情。朱元璋对他也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幕府掌书记。此后,朱元璋“所克城池,得元朝官吏及儒士尽用之”。朱元璋将战争的实践与用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地取得了成功,逐渐从初人红巾军的无名小卒迅速成长为割据一方的军事统帅,并最终开创了大明王朝的帝业。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即使朱元璋在参加红巾军之初就知道自己最终将成为真龙天子,但如果他从此就苦守着这个预言,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不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不去网罗天下的英才,那么,单凭孤零零的一个自己,他又如何有能力把预言变成现实呢?所以,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固然值得称道,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敢于把这种理想与抱负讨诸行动,付诸实践,把许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与当初朱元璋的创业目标比较起来,我们没有理由去抱怨创业的艰难和不可为,更没有理由去为自己的眼高手低寻找借口。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想要知道创业的含义,就必须要亲自实践一下。听别人的介绍,永远都是隔靴搔痒。要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只有靠自己亲自动手,才能知道影响自己创业的症结究竟出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创业能够充满生机地发展下去,逐渐壮大。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关于“啃得香”鸭唇王总经理朱红斌的创业故事。

朱红斌的父亲是一位厨师,由于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童年的朱红斌就有一个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自己长大之后能够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1994年,朱红斌放弃了在中学任教的机会,在周围人不解的目光中只身来到重庆学习制作川菜。当学徒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每天都有大量繁重的杂活要做,但是,朱红斌从来没有叫过苦,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终于,凭着做厨师的天赋和废寝忘食的刻苦精神,朱红斌掌握了师傅的拿手绝活。

但是,朱红斌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于是,两年之后,他他婉言谢绝了师傅的一再挽留,开始了自己在四川长达一年之久的鉴赏食物的生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朱红斌几乎尝遍了巴蜀各地的风味小吃以及特色菜肴。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口品尝,朱红斌对川菜有了更深的领悟。

1998年,朱红斌结束了自己的游历生涯,回到了襄樊老家,他准备带着父母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但是,他当时的处境是:在物资上一穷二白,在创业经验上一无所有……不过,他深信路是人走出来的,朱红斌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产生困难情绪,他相信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于是,他用东挪西凑的5000元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真正开始创业时,他才明白创业远比想象的要艰难,开始,朱红斌也走过不少弯路,生意一度处于亏损状态。

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他放弃,但是,朱红斌坚信,只要自己继续走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这之后他一连又遭遇了几次挫折,就在他身心俱疲、几乎陷于失望的时候,妻子的一番话再一次点燃了他创业的灵感。妻子对他说:“红斌,你不是学了那么多年的厨师吗?为什么不自己摆弄几个有特色的菜出来,说不准靠这几个菜就可以供我们一家人过一辈子。”

“对啊,我自己难道就不能研制几个拿手好菜出来吗?”

茅塞顿开的朱红斌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了艰苫的菜肴研制工作冇很长一段时间,朱红斌把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厨房和阁书馆之中,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也不知道脱了几层皮,熬得眼睛都有些干涩红肿的朱红斌终于拿出了独具特色的系列菜品——用秘方制作的鸭唇以及系列鸭菜有了自己的主打产品,这一次,朱红斌创业的底气更足了。2006年2月14日,“啃得香”鸭唇王全国加盟连锁店襄樊总店正式开业。开业之后,“啃得香”鸭唇王凭借着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很快就吸引了来自各地的食客,加盟商也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有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在“啃得香”鸭唇王总店开业不到三个月,枣阳分店也正式开业,与此同时,汉口分店、天门分店、荆门分店、十堰分店等也在紧锣旗鼓的筹备之中。

毫无疑问,朱红斌的创业已经取得了成功。在促使他走向成功的多种因素之中,勇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他在实践中的学习,就不会有他做厨师的专业技能;如果没有他在实践中的失败,也就不会有他独辟蹊径的特色产品。这就应了哲学中的那句至理名言:一切真知皆来自于实践。

一切成功的创业都离不开实践,就像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丝宝集团总裁梁亮胜在回首创业的历程时所总结的那样:“回头来看,一起到香港的40多人现在都还在工厂里做工,因为他们满足现状,觉得在香港做工比原来在内地做工好多了。”的确,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没有理想和追求,更没有追求理想的勇气,那么,终其一生也只能成为一个安分守己的打工仔,而不会有机会成为的老板。所以,有没有勇于实践的能力实际上是一道划分出色与平庸的分界线,只有敢闯敢为的人才能为自己抢占创业成功的先机。

综上所述,如果你正在为创业与否犹豫不决,如果你正在创业过程中悲观失望,不妨冷静地向前走出一步,当然,在选择前进方向时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盲目。走出这一步之后,你会发现天更高了,地更阔了,你的心胸和眼界也会随之变得高远起来。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做这件事情。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他们都还很年轻,正因为年轻,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年轻就是资本。所以,如果你有了创业的冲动,千万不要犹豫不决,应该尽快付诸行动,即使失败,也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而且这些失败很有可能成为你下一次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