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养育有出息的男孩
5255500000016

第16章 男孩的缺点不是特点,早改早受益(1)

“男孩嘛,粗粗拉拉,没有女孩细心!”“臭小子,臭小子,能有多干净!”“要是男孩不神经大条,就不是男孩,成了女孩了!”……以上是我们用来形容男孩“特质”的一些常用语。有人会觉得这是男孩的特点,不用教育就能改正。其实,这不是男孩的特点,而是男孩的缺点,如果不从小改正,就可能成为影响男孩一生的坏习惯。一个坏习惯满身的人,还能有什么出息呢?所以,我们要分清男孩的缺点和特点,只要是缺点,就要及时改正。

耍酷男孩的心理秘密

我曾经听一位中学生谈起他们学校里的一位酷哥,他说:“那叫一个酷啊!衬衣一定要一个褶子都没有,可裤子就没见过平整正常的,即便是新买来的裤子,也要自己鼓捣出一些特色:牛仔裤会挖出几个洞,料裤就在上面涂上图画。而且,穿破洞牛仔裤的时候上面一定会搭配整整齐齐的上衣,穿图鸦的料裤的时候上身一定会穿上用熨斗熨三天也熨不平的衣服。就这么不伦不类的打扮,加上他不知道是真站不直还是故意摆出的姿势,那副样子看上去还是很有味道的。”

这位酷哥据说每到黄昏时分就会抱着一把破吉他,坐到操场上的僻静之处,自弹自唱。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已经去复习了,唯有他在那里弹唱。老师跟他谈心,他说他不想考大学,之所以留在校园里只是因为喜欢学习的氛围。老师告诉他,如果他好好学习,完全可以考上一所大学。那样的话,艺术的道路也会走得顺利一些。他目光空洞地望着老师,老师心里不忍,丢给他几句话:“从喜爱艺术到靠艺术吃饭,需要很长一段路,在这段路上没饭吃会很难受的。如果你考上了大学,怎么也饿不死你!作为老师,可不希望你不但音乐梦想没实现,而且连个平凡的人生都没有。你妈妈供你读书不容易。”

从那以后,这个孩子真就扔下了吉他,一门心思钻进了学习中。腰背也直了,操场上的歌声也没有了,两年后,他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据说,在大学校园里他是各项演出中的台柱子,自弹自唱的样子风靡整个校园。

末了,这位中学生说:“我觉得我的这位校友真的很酷,他既没有让父母失望,也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很牛!”

通过男孩的讲述,我发现当下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担心的那样,只追求表面的浮华,而不对人生做深层次的考虑。他们其实很愿意选择一条更实际的成长道路,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引导。

男孩为何要耍酷

关于青春期男孩耍酷的行为,有的家长觉得他们是为了吸引女孩。因为那些耍酷的男孩没有一个会在家里穿破了洞的裤子或者把头发吹得高高的,但是每天去上学,即使很冷的冬天,都要洗头发,然后把头发吹得高高竖起,衣服更是一天一换。

于是,家长便多了个心眼,想方设法地搜寻孩子与女孩交往的蛛丝马迹,以判断他是不是恋爱了。有的家长比较聪明,只是侧面观察,而且是默默地。有的家长比较笨拙,偷偷地翻孩子书包,查看孩子的文具、电子产品,偷听孩子的电话,翻查孩子的聊天记录,有的干脆就直接对孩子说:“是不是全班的女孩都要看你啊,梳子都要被你梳歪了!”结果惹烦了孩子,孩子倒提防着父母了。

还有一种耍酷的表现,就是站着的时候,“歪着肩,斜着眼,双手揣进裤子的兜里,上身微微后仰,脚一前一后”。这样的酷样子,可能来自于电视里某个大佬的姿势或者青春偶像的做派,家长也觉得没关系。

其实,这个酷姿势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心理学家指出:歪肩、斜视、双脚一前一后是个有利于随时逃跑的姿势。所以,如果不是故意做出来的,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这样的习惯,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站姿了,在心理上也会给别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非常影响形象。

孩子在最初摆出这样的站姿的时候,是源于不正确的模仿,我们要跟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端正而自然”的站立最精神,带有正义之气,有一种阳光健硕之美。正确的站姿是需要强有力的肌肉作为支撑的,而长期保持这样的站姿本身就是对肌肉的一种锻炼。

教孩子酷出水准

男孩追求酷,无疑就是想通过提升自身的形象气质,来引起他人的注意。这其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之所以有出位的表现,可能在于他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酷,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就需要在这方面给孩子一个引导。

1.建立一个形象标准

有一位妈妈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说儿子自从升入初中后,准确地说是从快升入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说话常常会低下头,而且刘海很长,尤其是发梢和刘海部位还挑染成了黄色,四周是小碎发,打出了很大的层次。妈妈早就看不顺眼了,一直忍着。恰好有一次他考得很差,妈妈一剪子下去,发丝散落了一地。儿子跳起来大叫:“你干吗?问都不问我就剪头发了!”妈妈说:“我为什么要问你?头发弄成这样,我早就不舒服了!这么久我都没有下剪子,是因为我一直在忍着!”儿子跳脚:“剪成这样,我怎么上学?难看死了!”妈妈说:“我以为你不知道什么叫难看呢!痛快点,去楼下理发店把头发弄正常了!”

头发弄好后,妈妈跟儿子谈了一次心,告诉他,一名中学生要有中学生的阳光姿态,不管坐立,头都要正,肩都要平。平时站的时候上半身应挺胸、立腰、收腹,双肩平齐、舒展,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正,两眼平视;双腿应靠拢,两腿关节与髋关节展直,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2.注重内在的美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管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个吸引人的外在形象,都不能忽视内在美。而美丽的内在,最经得起时间考验,带有一种震撼别人心灵的气质。这份美丽不是外在的标新立异,而是靠知识、涵养、人性、修为等修炼出来的厚重的人格魅力。

中学阶段是打下人格魅力的基础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好好学习,多多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勤奋精神,有所追求,有所发展,才会真正拥有永久的魅力,才会有一个酷酷的人生。当然,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还比较难,说教的方式孩子或许也会比较烦,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多读书、多看名人传记、多和身边有名望的人交往来慢慢地影响孩子。

家有小冒失鬼,怎么办

有一位妈妈说:“我儿子简直就是个冒失鬼!一天到晚把家里弄得乒乒乓乓地响。新买的玻璃茶壶,被他一伸胳膊就从茶几上‘呼啦’拨下来了。骑自行车出去玩,见到小区前面车多,要飞车从石板路上绕过去,结果整个人栽倒在了冬青树丛里,身上划了好几个口子不说,还得赔小区绿化费。唉,真羡慕别人家的女孩,文文静静的,家里收拾完了就能保持干净,我家我一天收拾三遍还是一副乱糟糟的样子。”

冒失,可以改变

鲁莽、轻率、莽撞一般指做事情考虑不周全,不顾后果,不考虑他人的想法。受体内激素的影响,男孩精力旺盛,习惯于用动作表达想法,加之情绪常常处于不断变化的活跃状态,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很容易出现冒失鲁莽的行为。

举个简单的例子,家里买了一件新电器,大家都有研究的欲望,这时男孩会毫不犹豫地走上前摆弄,掌控不好的时候,就容易把哪里弄坏了或者把自己给伤到了。而这种情况下女孩是不会贸然行动的,她们一般会静静地看着别人怎么弄,觉得安全了、有把握了,才会一边琢磨一边试试。男孩和女孩性别上的这种差异,决定了男孩遇到安全问题的次数比女孩多。

男孩的冒失不光表现在行动上,还表现在语言上。一个新婚的妻子曾经这样跟我谈论她的丈夫,她说:“我丈夫说话完全不考虑后果,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一次,我们和朋友一起吃饭,他们也是一对刚结婚的小夫妻。因为当时朋友夫妻两人正在闹别扭,所以我们就主动约他们出来一起聊聊,也是为了调和一下他们的夫妻关系。谁知,我丈夫在饭桌上大声地说朋友太懒、不懂得顾家、贪玩,结果搞得朋友妻子更加生气了。本来是去灭火的,最后反成拱火的了。在饭桌上,夫妻两人就大吵起来了,我觉得特没面子。”

之所以怀着美好的愿望去做好事,却使得好事变成了坏事,就是因为男孩做事情之前没有考虑过他人的想法,虽然貌似有一种“实事求是”的仗义精神,但是后果却不“仗义”。

前因后果是事情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不同的行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要想孩子不冒失,做事之前考虑一下后果,而不是等到做完了才知道自己太轻率、太莽撞,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做事之前想一想后果的习惯,这样,等孩子长大了,他们就能稳妥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了。

教男孩做事前考虑周全

成长中的男孩天性好动,呆呆板板地坐在一边的话,我们还真是有些不放心,会觉得男孩可能是病了或是被吓到了。但是,我们不能把喜欢孩子生龙活虎地蹦跳、玩耍、打球等,与孩子的冒失、莽撞混为一谈。

即使孩子和一帮伙伴玩简单的跑步比赛,他们也需要事先考虑到跑步的场地是不是畅通,会不会有人走过被撞倒,路面会不会有坑洼,伙伴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足够健康的身体去参加比赛,等等。孩子只有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才能保证整个活动的安全有效,否则,就可能会有人受伤。

所以,家长平时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事前先想想如何才能保证事情顺利完成,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孩子贸然行事。

1.与人交往多做换位思考

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业余活动中,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认真听取他人的诉说,然后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孩子这种肯于博采众家之长的做法,不但有利于把事情做完美,还有利于孩子提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赢得他人的赞赏。

孩子在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沉稳、有气度的大家风范,加之妈妈同时给孩子灌输换位思考、博采众长的理念,在孩子不断地实施、认识的过程中,就会把这样的一个理念内化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孩子沉稳、大气的品质也就练成了,当然就不会冒失、莽撞了。

2.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任何好品质的形成,都是越早培养越好,而且越早地形成良好的品质,孩子就越容易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生命境界就越高,生活得也就越轻松快乐。

但是,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做事的经验也不足,所以,不能快速地判断出事情的因果关系。这时,妈妈不妨在孩子决定做一件事之前,引导孩子先做分析;当孩子做事情离谱的时候,妈妈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就有利于孩子养成一个做事之前先分析后果、做的时候不偏离初衷的习惯。

对待小动物“有点狠”

我曾经在郊外的公园附近看到几个孩子,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他们轮换着把竹竿戳向公园的一个小土堆,每戳一下就哈哈大笑。我当时远远地看着,很替这些孩子高兴,他们每天忙着学习,难得有时间来一起玩玩。可是,等我走近以后,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原来,他们在用竹竿戳那些流浪猫。流浪猫显然已经饿极了,在孩子们把香肠、鱼片、鱿鱼丝等食物扔过去以后,它们就快速地跑过来吃,这个时候孩子们就趁机把手里的竹竿戳过去。当那些猫被吓得四处逃窜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哈哈大笑。很显然,他们陶醉在了这种对流浪猫戏耍的快乐中。

当我站在旁边看的时候,其中的一个男孩说:“咱们别玩了,已经把那些猫吓坏了。真的戳到它们的话,它们也会疼的!”其他几个孩子正在兴头上,根本没有听到这个孩子说什么。恰巧周围有遛弯的人走过来,我们一起劝告那几个孩子,他们才停止了恶作剧。

这次事件让我觉得,当下的一些男孩,在对待小动物方面,爱心还是不够,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孩子的爱心培养的,也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对人对事的行为态度。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教孩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敬畏生命,那么,在孩子的心中,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值得珍惜的,对生命的尊重高于一切,孩子就会去爱护生命,就不会伤害小动物。

可是当下,我们对孩子的生命教育真的很不足,因为一些人可能觉得这与孩子的成长关系不大。同时我们本身的科学精神、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也不是很充分。

当下,中学生怀孕甚至生子的案例频频发生,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把目光聚焦在我们对孩子的性教育不足,以及网络、电视等媒体中性场面过多对孩子的影响上,而很少有人会想到我们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当有孩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当了妈妈,并将自己的孩子扔出三楼窗外”这样的行为发生时,我们真的需要反省我们的教育了。这样的孩子不但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刚刚出生的生命,她的生命意识很差,或者根本就没有。对生命尊重的缺失导致她做出伤害生命的事情之后,竟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有的人觉得生命教育就是教孩子尊重自己的生命、爱护动物、不要伤害别人,这些当然都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生命教育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不是只把这些理念灌输给孩子就够了,我们要切实地帮助孩子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内化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真正做到接纳每一个生命体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去评判、诋毁,而是去包容、接纳,以爱的方式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体。

教孩子学会尊重生命

任何一件事只有被足够重视了,人们才会想尽办法去做好它。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重视,然后再学会如何去尊重,这也是我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内容。

1.重视生命

生命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教孩子认识生命,当然不能通过这么复杂的概念来阐述,我们可以通过教孩子爱护家里各种各样的物品,比如桌子、电脑、厨具、书籍等,把尊重物的生命的概念传递给孩子。孩子小的时候,不一定理解这些生命的意义,但是,他们能够从我们对待这些物品的态度、方式上习得正确做法,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识。如果我们很爱惜家里的物品,认认真真地摆放,保持它们的清洁,在我们严谨地整理、清洗的过程中,孩子也就习得了这样一种对待这些物品的方式。

至于对生命的重视,如果我们生病了,就以积极的心态治疗;我们对待孩子总是态度友好,对待老人总是毕恭毕敬、非常孝顺,对待路人总是友好谦让,对待犯错误的人也很宽容……那么,孩子也就从我们身上习得了一种对待生命的尊重态度。

2.接纳而不是挑剔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女主人公非常善良,她说:“我从来没有恨过谁,但是当我真的讨厌谁了,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理这个人了。”这个主人公的话很有道理,是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的。其实,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