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5266900000013

第13章 顺逆欣戚——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见涵养(2)

面对这两次致命的打击,他曾一度低迷。但等他重新调整心态,从低迷中清醒过来后,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被命运打败。他决定再一次从头开始。于是,他振奋精神,又四处筹资,开设了一家比以前规模更大的餐馆。餐馆的生意比以前更加兴隆。可是,就在他重新看到曙光时,命运之神再一次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当时美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他经营的餐馆附近,另外一条新的交通要道建成通车,他的店铺前不再是车来人往的商业街,而成了一段人流稀少的角落。生意因此一落千丈。

经过这几次打击和折腾,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已消失殆尽。这年,他65岁,已身无分文,他拿到了生平第一张救济金支票,金额为105美元。然而,他并未死心,他手里还保留着极为珍贵的一份专利,就是从前那份赖以生存的炸鸡秘方。 他又一次打起精神,开始他的再次创业。5年后,出售这种炸鸡的餐馆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在他70岁时,这种名叫肯德基的连锁店在全美达5000家,海外达4000家。

而他,就是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耐尔·桑德斯。

对得与失的认知,看似平淡,却折射出一种对人生使命的思考,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透彻理解。人的一生,就是得与失互相交织的一生。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暂时放弃一些物质上的享受,去追求让更多的人过上舒适幸福的生活,这种精神不仅让人尊敬,而且那种目标达成后的精神愉悦,是一般人所体验不到的,是超越物质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享受。

逞一时之快,可得三日之苦

现代生活越来越快的节奏与越来越大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想快速发财,及早成功。为了成功,发财,一些人贪图一时之快,投机取巧,甚至铤而走险……然而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躲藏在一时之快后面的往往是更大的危险和痛苦。

投机取巧会使人堕落。无所事事会令人退化,只有勤奋踏实地工作才是最高尚的,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乐趣。生活中的各种实例生动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事情是大还是小,如果你试图投机取巧,也许在表面上你节省了一些精力和时间,但是从长远本本质上讲,你损失的更多,你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财力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一个方向上一丝不苟,也比草率分心、往多个方向发展可取。因为做事一丝不苟能够迅速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品格,让他获得智慧,加速进步与成长;更重要的是它能带领人往好的方向前进,鼓舞人不断追求进步。而一个人一旦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那么他的品格会大打折扣。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人,其心灵亦缺乏相同的特质。他因为不会培养自己的个性,意志无法鉴定,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一面贪图享乐,一面又想修道成佛,自以为可以左右逢源的人,终将会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

从前,河附近有一只做小本生意的驴子。他专门卖盐和海绵,过着愉快而又辛苦的生活。

一天,一头老黄牛听别人说驴子在做生意,而且生意做得很红火,他想买点东西。但是,由于老黄牛的腿脚不方便,不能经常走路,这让老黄牛有些伤心。这时,老黄牛看见了驴子,急忙叫住他,亲切地问:“你们这里有没有送货服务?” “当然有喽,您要些什么?”驴子问。

“嗯,我要些盐。”老黄牛回答道。

“可以,下午一定送到!”驴子兴奋地说。

“太好了,真是谢谢你啊!”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再见!”驴子越来越高兴了,“我又有生意做了,耶!”

下午,驴子那好盐,正走在去老黄牛家的路上。可是,驴子走了一段路,发现前方有一条小河。他壮了壮胆,还是坚持要走下去。突然,驴子脚下一滑,跌倒在小河里。但他心坚如铁,毫不动摇,顽强地站了起来。他站起来的时候,觉得盐轻了许多,驴子开心地说:“真是天下奇事,盐变轻了!”他轻松地来到了老黄牛家,对老黄牛说:“黄牛大伯,您要的盐来了!”“快让我看看。行,这是盐的钱,哦,对了,看你那么辛苦,再给你一些赏钱。拿好,再见啊!”驴子又高兴地说:“太棒了,以后再滑下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拿到赏,真是一举两得!”

又一次,老黄牛请驴子送海绵,也同样遇上了河,

他想起了上次驮盐尝到的甜头,这次还想试试。他故意滑下水。突然,海绵变得越来越重,最后把驴子残忍地压死了。

《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而那些投机取巧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事与愿违。而那些宁拙毋巧的人,大巧若拙的人,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扎扎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反倒不声不响地把事业推向了高峰。

2009年初秋,87岁高龄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重庆八中做了一场精彩演讲。演讲结束之后,杨振宁应邀为中学生题词,提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宁拙毋巧”。杨振宁说:“我今天之所以写这几个字,就是希望从你们年轻一代开始,学会诚实。投机取巧是没有前途的,做学问必须诚实,脚踏实地,才会成功。”

宁拙毋巧,这个“拙”,不是笨拙的拙,而是指老老实实,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去换成果,走正途去求成功;这个“巧”,也不是巧夺天工的巧,而是投机取巧,歪门邪道,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平心而论,那些投机取巧者,也确有侥幸取得成功的,确实比一般人投入少产出多,但靠投机取巧出大成就、干大事业的,古今中外从未耳闻,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即使聪明过人的杨振宁,当初也是靠笨功夫成功的,连续几个星期、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正是年复一年的努力,夜以继日地苦干,才使他最终脱颖而出,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的殊荣。因而,“宁拙毋巧”,既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的经验之谈。

搞学术如此,做其他工作也是如此。譬如商品生产、销售,那些几十年不倒的国际知名品牌,虽然也巧做广告,宣传自己,但更是靠质量、信誉取胜,靠良好的售后服务取胜,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这些必不可少的笨功夫上。而靠虚假广告骗人,靠假冒伪劣产品欺世的商家,固然也能一时赚得暴利,但早晚露馅,早晚垮台,这种事例也俯拾即是,他们就输在一个投机取巧的“巧”字上了。

怒火毫无裨益,只会伤身坏事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要想让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愤怒就像决堤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 理智,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蠢事。

发怒最能削弱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容易使工作陷入僵局。发怒在大多情况下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冲突,闯下很多不近情理的滔天大祸。恼怒是片刻的疯狂,你应该控制住情感,否则情感就会控制你。

发怒是一个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事物相悖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当事人在想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自己的权益受到干扰、妨碍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它在程度上可以是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和暴怒等。愤怒时,人体会调动所有的能量储备,能够迸发出比平时大得多的生理和心理力量,并且常用语言或侵犯性行为宣泄出来。

爱发怒的人,对于生活中的大小挫折或不同意见而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的忍耐力、承受力都很差。他们似乎觉得自己不该承受生活中的不方便,或不该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或行为,或不该有生活中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