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5266900000029

第29章 识人交友——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2)

但是,如果与那些暂时不得势的人交往,并成为好朋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像买股票一样,买了最有价值的原始股,就像向“冷庙”烧香的道理一样。一般人烧香都选香火鼎盛的庙,是认为这种庙比较灵验,可以庇护自己各方面顺利如意。而越是香火鼎盛的庙,越是吸引香客。其实,人趋炎附势的行为和烧香的行为是一样的,总是向当红的人靠拢。

于是,很多人的交友状态变成了这个样子:有酒有肉时,称兄道弟;无酒无肉时,各奔东西;交钱财的,是钱财朋友:有钱有财时,亲密无间,无钱无财时,形同路人;交权势的,是权势朋友:有权有势时,门庭若市,无权无势时,门前冷落;交色相的,是色情朋友:年轻貌美时,情意绵绵,年老色衰时,立即就被抛弃……这些所谓的朋友,交的都是彼此的利益,因而算不上真正的朋友。

北宋宰相司马光推荐刘元城到集贤院供职。有一天,司马光向刘元城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刘元城说:“是因为我和先生往来已久罢!”原来,刘元城中了进士后,没有马上进入仕途,而是跟着司马光学习了一段时间。司马光说:“不对。是因为我赋闲在家的时候,每到时令节日,你都会来信或者亲自来看我,问候不断。可是我当宰相以后,你却没有一封书信来问候我,这才是我推荐你的缘故。”

其实交朋友并没有那么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只要保持一颗接纳的心,就会发现周围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可爱,都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地方,自己的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周围的朋友自然就多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何谓君子之交?君子指的是品行端正,有共同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的朋友。何谓小人之交?指的是为了某种利益,只为达到某种目的相交的朋友。

所谓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建立朋友关系,既不需要法律规范,也不受传统道德约束,只要两下有交情就算建立了朋友关系。但是同样是朋友关系,却有“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之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臣听说朋党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有。只希望君主能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共同道义结为朋党,小人与小人,以共同的私利结为朋党。”欧阳修这段论述提醒后人,交朋友,自古有之,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不交朋友,但是,我们要识别,和某人结交,是“以共同道义”的君子之交,还是“以共同私利”的小人之交,我们只能“以共同道义”和 君子结为朋友,不能“以共同私利”和小人结为朋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如水般澄清,如水般纯净,如水般柔和。君子的交往,是彼此人格的赞同和欣赏,是纯粹的吸引。没有功利之心,没有得失之感。是矣虽清淡如水,却日渐亲近。小人之交,是为达到某种目的,出于某种利益的交往,存在功利之心,常因利益的增加而亲近,因利益的消失而分离,故虽甘若醴,却疏远分离。

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很多类型不同种的朋友,可以和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保持和发展着友谊,在不同的境界中平等互利。人能够具有这种能力,是人的内心世界天生的多元化所决定的。人不可能只要情感不要利益,只要智慧不要健康,只要开心不要安全,只要忠诚不要原则,只要名利不要尊严,只要逻辑不要道德。要想得到就得付出,要想得到不同就得付出不同,这里的两句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精神上的朋友要付出精神努力,感情上的朋友要付出感情上的努力,物质利益上的朋友要付出物质上的努力,切不可张冠李戴、不分青红、盲目投入。

“君子之交淡若水”,也可以指导人们在朋友交往中要注意的相互关系的“度”,这个“度”如果不适当,就会变成扼杀友情的绳索。“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与“小人交甘若醴”相对而言的。君子之交,朋友这间有个适当的距离,但心灵相印,紧密地贴在一起,小人之交,常常胶在一起,密切无间,但心灵上互相隔膜,难以沟通。君子之交,对朋友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小人之间,说朋友想听的话,做朋友想做的事。

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的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

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

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小人之交,表面上亲密无间,关系好得无人能比,平日里甜言蜜语,好话说尽,但是就像甜水一样,既不能解渴,也不能延续生命。只能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更有甚者还会落井下石。

小杨是重庆人,他有一些坏习惯,就是赌博、酗酒,因此身边有很多酒肉朋友。几年前,他和从小长大的朋友余先生一起到成都做生意。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两人齐心协力,公司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于是,小杨开始与他的那帮酒肉朋友做生意。余先生从旁提醒,叫他不要太相信酒肉朋友,但意气风发的他这时候根本听不进劝告,不但不加理会,反而觉得余先生太土,不懂享受,没有共同语言,并愤而和余先生分了家。

做生意总归有起有落,加之他照顾生意的精力不够,不久,公司陷入困境,他风光时殷勤合作的那些所谓的朋友渐渐失去了踪影,到最后才知道公司之所以会陷入困境,都是那些所谓“朋友”搞的鬼。

再去寻求其他人帮助时,有的朋友甚至冷眼相向。这时,余先生却主动找到他,出钱出力,帮助他的公司渡过了难关。

两个曾经的挚友重新坐在一起,喝着竹叶青,聊着过去,他这才大彻大悟:饮茶要选品位,朋友也要品其味。

“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一种理想的交友境界,它鼓励人们在交友中朝着这个方面去努力,这样,虽然达不到那种境界,但毕竟使友情更纯洁一些;也如同虽然进不了花园;便通过努力接近了花园,可以嗅到鱼花的芳香,可以看到出墙的艳枝,在一定程度上可使身心得到熏陶和愉悦,总比胶在追名逐利中,不择手段地互相利用要好的多。

要交益友,不可贪多滥交朋友

友谊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在一生中,各类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但交友绝非个人小节,必须慎之又慎。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走上危险的道路。

一个人不管有多少学识,无论有多大成就,如果不能同别人一起生活、不能互相往来,不能培养对他人的丰富同情心,不能对别人的事情发生一点兴趣,不能辅助别人,也不能与他人分担痛苦分享快乐,那么他的生命必将孤独、冷酷、毫无人生的乐趣。

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人是形形色色的,选择朋友不是一件容易事。“万两贡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的老话,是旧社会人们极言交友之难。但是小是因此就要少交朋友了呢?或者一再强调交友的审慎,就认为这个也不可靠,那个也不信过呢?当然不是,从既然是社会的人,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交友是必然的,不但要有生死与共、患难不移的朋友。也要善于和有这样那的缺点错误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交朋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泛地结交那些不同职业、不同爱好、不同身份的朋友,有时也能相得益彰。

既要广泛交友,又要审慎选择。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鲁迅先生曾说:“我还有不少几十年的老朋友,要点就在彼此略小节而取其大。”略小节,取其大,就是不斤斤计较不足,而要从大处着眼。看人首先大节,不是盯住对方的缺点错误不放,而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人。如果不是略其小,取其大,就不能与人为善,就不能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就可能把朋友推开,就可能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交友不仅反映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末名人曾国藩曾说过:“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有很多良友,胜过有很多财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如何交朋友?《论语》给了我们最好的解答。朋友要正直,坦荡,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能顶天立地的,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反映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