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5266900000006

第6章 静慧躁昏——宁静生发慧根,急躁催生昏晕(3)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诸葛亮在隆中潜心耕读,精研时势,结交名流,并自比春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杰出的军事家乐毅,被世人誉为“卧龙”。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30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大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联合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了立足之地。诸葛亮在著名的《诫子书》中说,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从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了君子修身养性的准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孔明是何等的人物,竟说出了如此美妙动听的话语?想一想,在兵车辚辚、军旗猎猎的戎马倥偬中,在白骨蔽野、血流漂橹的征战杀伐中,尚存以宁静求致远的深思,真是难得。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有没有在氤氲着宁静的氛围中放飞自己的心灵?

唐代王维有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读后掩卷遐思,仿佛置身于月华初照的桂林中,耳边万籁俱寂,唯鸟鸣啾啾,桂花闲落,一派禅趣盎然。从如画的诗中放逐灵魂,让它奔腾在遥远深邃的遐想中,难怪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宁静带给了人们多少奇幻的遐想?宁静,听起来是那么的富于诗意!它使人们的思想在宁静中升华,抛弃了尘滓,变得清澈剔透。它使人们的灵魂在宁静中获取了自由,肆意翱翔,全无拘束。现代的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希望在没有汽车和水泥的地方,如小溪畔、青山侧、夜月下、纱窗前,或沏一杯香茗,或执一柄钓竿,或披一身箬笠,或秉一支蜡烛,或揽一卷诗书,跳出尘世,回首往昔,瞻望未来,与自己相对,与自然神遇,真正体验一番天人合一的境界。悲哀的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竟被冠以“梦想”的字眼。

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人们的空间已被汽笛声和钢筋混凝土充斥和占领,人们像是战争中的俘虏,被锁在森严的监狱中无处可逃。于是,“宁静”成了稀罕的名词。人们需要掌声和鲜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需要激情和冲动来丰沛自己的感情,但是却忽略了,盛筵过后,人去席空,空虚落寞的感觉袭来,恐怕难以招架。掌声和激情能有多少储存在自己的心中?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又犹如昙花一现,匆匆间便把失落和绝望丢给自己。唯有宁静,能拯救我们。

宁静,拓展了生命的广度,加深了生命的内涵。只有在宁静的滋养下才可以找回自我,提升自我。宁静中,问一问自己,最近一段时日可曾过得充实?有没有空虚得仿佛失掉了自己?是不是对前途没有信心,被忧郁和痛苦笼罩?宁静可以凝聚思念的神思,把有限的生命延长到无限的宇宙意识上。李白有诗曰:“唯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辛弃疾有词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怎样一个超越本我,物我两忘,与自然同一的宇宙意识!

这样的情怀来自于对人类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而这觉醒却萌发于宁静的沉思与顿悟中。宁静给了我们一个从容广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神思可以和先人交汇,获取心灵上的顿悟。宁静给了我们一双翅膀,载着我们的思想、灵感、感悟、情思一起飞翔,像一个广袤无垠的天空,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宁静可以致远。

忙里且学偷闲,闹中不妨取静

如果你能在匆忙的生活中偷得一时空闲,在喧闹中独享一时清静,你会发现忙里偷闲和闹中取静相较于其它生活乐趣来说更加难能可贵。

即使在很忙的时候,我们也要设法抽出一点空闲时间,让身心舒展一下,必须在无事时把要做的事先做一调整,养成这种习惯,就有了调剂身心的工夫。要想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有个主见。不然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随事盲目而行,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

在忙碌的日子里,人应该要忙里偷点闲,苦中求点乐的。话虽这么说,真要做个忙人不难,做个闲人也不难,难的是把忙与闲统一于一身。其实,一个人可以不做闲人,却不可以没有闲情;一个人忙点苦点不可怕,怕的是不会忙里偷闲,苦中求乐。

许多人至今仍信奉玩物丧志的教条。其实,因了闲情而丧志的确有人在,但不涉闲情却也毫无志向的也是大有人在。在我们周围,有着广泛闲情的人不少也是人生和事业的强者。他们往往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兴趣,这也应该算是生活的热情。

最可贵是身处逆境,仍能保持一种豁达的闲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这根弦不应该绷得过紧的,绷得太紧,人就会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失去生活的追求,进而失去对人生的真情。枯燥的生活如同荒漠,它只能造就枯萎而干瘪的心灵,心若死,生还有意义吗?

当然,闲情并不是向往六朝人那样悠然若仙放浪形骸,也不能对闲情挥霍无度,学会忙里偷闲,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保持相对的平衡,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

匆忙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变得肤浅。当我们急急忙忙的时候,就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无法找到同世界和他人的真正的联系。正如米兰·昆德拉1996年在他的小说《慢》里所写的那样:“如果事情发生得太快,没有人能对事情有把握,无论是什么事情,哪怕对自己也是如此。”社区、家庭和朋友等,凡是能将我们连接起来、能赋予生活更高价值的一切都需要时间才能茁壮成长,而我们却从来不曾拥有足够的时间。英国著名的ICM机构最近公布的一项目调查显示,半数英国成年人认为,紧张忙碌的日程安排使他们失去了同朋友之间的联系。

数年前,美国IMG公司聘用了一位精力充沛的女业务员,她专门负责在高尔夫球场及网球场上的新人当中发掘明日之星。美国西岸有位网球手特别受她赏识,她决定招揽对方加盟美国IMG公司。从此,纵使每天在纽约的办公室忙上12小时,她依然不忘时时打电话到加州,关心这个选手受训的情形。他到欧洲比赛时,她也会趁着出差之际抽空去探望探望,为他打理。有好几次,她居然连续一周都未合眼,忙着飞来飞去,追踪这个选手的进步状况,虽然身边还有一大堆积压已久的报告。可悲的事终于在法国公开赛上发生了。照原订日程,这位女业务代表不必出席这项比赛,但是她说服主管,为了维持与那位年轻选手的关系,她要求到场。主管勉强应允,但要求她得在出发前把一些紧急公务处理完毕,结果她又几个晚上没合眼。

最后,她终于乘上了飞往巴黎的飞机,但时差及重大赛事产生的压力感随之而来,这位非常积极能干的女士到最后已是大脑空空。抵达巴黎当天,在一个为选手、新闻界与特别来宾举行的宴会上,她依旧盯着那位美国选手,并且时时为他引见一些要人。当时是瑞典名将柏格独领风骚的年代,他刚好又是IMG公司的客户,也是那位年轻选手的偶像,自然她就介绍了他俩认识,然而,令人难堪的事却发生了。柏格正在房间与一些欧洲体育记者闲聊,她与年轻选手迎上前去。

对方望向这边时,她说:“柏格,容我介绍这位……”天哪!她居然忘了自己最得意的这位球员的姓名!她实在是精疲力竭,过度疲劳使她大脑刹那间一片空白。好在柏格有风度,尽力设法打圆场,解决了尴尬场面,可是这位年轻选手却面红耳赤、张口结舌,心中更是难过得不得了,从此他再也不相信IMG的业务代表是真心对他了。

可悲的是,她一片苦心,却由于疲劳过度这单纯的因素而造成无可挽回的失误。她发掘的这位选手后来果真打入世界排名前十名,却从此再也不是IMG公司的客户了。

人生之乐莫大于闲。清朝涨潮说:“人生之乐莫于闲,闲非无所事事也。闲者能读书,闲者能游名胜。”可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人能有此等闲情逸致呢?多少人为权力而勾心斗角,为利益而鱼死网破?更没有时间与亲人促膝而谈,没有时间与相爱的人深情相拥。他们只知努力地向上攀登,认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因此错过了许多幸福和快乐。假使他们能停下匆匆的脚步休息一下,该是多么的惬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