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保持一颗平常心
5295000000013

第13章 幸福--生活点滴皆为乐(1)

《菜根谭》说:“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就是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少一些无 谓的事情,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一些无益的私心。生活本来就该是简简简单的,往往是人的 多心多事才把事情搞得过于复杂。与其绞尽脑汁谋升迁、挖空心思求财势、终日劳心又伤身 ,不如上班好好干,下班享天伦,与妻儿一起吃吃饭、看看书、聊聊天,这些简单的琐 事不正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吗?

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阿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拳击运动员。在他18年的运动生涯中,一共打了61场比赛,创造了56胜5负的惊人纪录,其中有37场是击倒对手。面对阿里的赫赫战绩,人们实在想不出有 比“超人”更恰当的词语来称颂他。在一片赞美声中,阿里也曾经有过飘飘然,以为自己真 的是不同凡响的超人。

后来有一次,阿里乘坐一架芝加哥飞往阿拉斯加的航班。起飞时,空姐要求每位乘客系好自己的安全带,阿里自恃自己的特殊名望,并没有马上去做。空姐见状,便来到阿里身边, 再次要求他系好安全带。阿里有些自负地说:“超人是不需要系安全带的。”这位空姐只是 平静地微笑着对阿里说了一句足以让他清醒的话:“超人用坐飞机吗?”

阿里愣了一下,乖乖地系好了自己的安全带,从此不再以超人自居。他知道,一个人无论怎 样杰出和卓越,归根到底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都绝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总是知道自己能吃几两干饭。连阿里这样的人物都知道自己不是超人, 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就更应当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学识、特长,从而得到一个清醒的判断, 哪些事情适合自己做,哪些事情自己做不了,哪些工作自己会轻而易举地干好,哪些工作自 己干起来吃力。以这样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对待工作,才能有着快乐的职业和幸福的生 活。

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小时候,母亲给她起名为“康多莉扎”,意思是“甜美的弹奏”。于是小 赖斯立志成为一名钢琴家。但在大学的一次音乐节上,她看到有个11岁的孩子看一眼就能 演奏一支曲子,而这支曲子,赖斯认为自己要练一年才能弹好。钢琴世界的激烈竞争和严酷 现实使赖斯放弃了自己的钢琴梦。她说:“我弹得不错,但不是最好的。实际上,几乎所有 的曲子我都能弹,但我永远不能像真正的钢琴家一样弹得那样好。”正是由于对自己有着清 醒的认识,赖斯才重新选择了人生的道路。虽然她没有成为钢琴家,但她却成为了一位出色 的政治家。

《老子》中记载: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正确 估计和了解别人的人就是有智慧,能正确地了解和估价自己的人就是聪明,能够战胜别人的 人就是有力量,能够克服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的人才最强大。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 引申出了“自知之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估计自己。而是说明了有自知之明的人会是很了不起的人。

楚汉相争时,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刘邦只是一介布衣,论智慧不如范增,论武功不如项羽。 项羽又承叔叔的基业,拥有各方面将士的支持--这些都是刘邦无法比的。为什么项羽这 个英雄却败给了刘邦这个颇有流氓习气的人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有自知之明,而 项羽却自以为是。

刘邦得到天下之后,对群臣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 ,抚百姓,给NC752,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人杰呀,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能胜利的原因。”从这三个不 如中,可以看出刘邦是何等具有自知之明。而项羽呢?总觉得天下英雄非我莫属!舍我其 谁!除了他自己别人谁也不行,结果把自己手下的人才纷纷逼到了刘邦那一边。败于垓下时 ,还死不悔改,反复地说:“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感性;如果没有感性,就要理性;如果没有理性,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她只有不幸。”这是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评论女人的妙语。不过,这个道理对男人而言,何尝又不是如此呢?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缺少自知之明的人,只会 犯错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以为自己真是超人、天才或者鹤立鸡群,结果都从飘飘然的睡梦中重重地摔了下来,最后的结局比一个小老百姓还不如。

南德集团董事长牟其中曾用毛巾、牙膏等日用品换回前苏联一架图飞机,这笔成功的 生意让他名噪一时,为此他以为自己是商业奇才,不仅四处扩张事业,还成立了南德 工商管理学院,并提出了所谓的平稳分蕖理论、九九度理论等一系列经济学理论,将自己打 扮成儒商的样子。他还在全国各地不停地忽悠,要为陕西省投资50亿元,要把满洲里建成北 方 香港,甚至还宣称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大缺口,将南亚湿润气流引入北中国,彻底解决我 国北方干旱问题,等等,就差说修一个电梯上月球了。

风光一时之后,牟其中这个商场上的枭雄,却只能在监狱里过下半辈子了。如果他能实事求 是地评价自己,将自己当作一个凡夫俗子,老实本分地做生意,就既拥有让人羡慕的巨额财 富,又能赢得社会的尊敬,不知比现在强上多少倍。

威廉·赫谢尔是天王星的发现者,他却认为在太阳光焰万丈的大气之下一定是阴暗凉爽、宜 于居住的地方;美国天文学家珀西瓦尔·洛厄尔坚持说他的确看到火星上存在运河;美国化 学家罗伯特·黑尔发明了一种能与死者互通信息的装置;德国物理学家魏伯与现代进化论的 联合奠基人之一的华莱士都认为可以召回人的灵魂;牛顿曾费尽心机想把铁、铅一类金属变 成黄金白银……

众多的大科学家也会犯低级错误。由此可见,人要做到自知之明实在很难。有这几种方法 可以让你准确评价自我:一是与他人做对比,通过与同伴的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 知识、能力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二是多听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评价具有更 大的客观性,因此更有助于我们对自己做恰如其分的评价。三是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 遛遛,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才能,不妨寻找机会去实践,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 来 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平常心的人并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相反他们会 把一个真实的自我摆在周围人眼前,希望周围人能给他们挑出不足和欠缺的地方,他们懂得 要时时自我反省。换句话说,就是能把自己看得很清楚,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审查,诚恳无私 地了解自己。

一个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问应聘者:“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一个女生说: “我小时候曾立志长大后要做伟人,念中学时,我觉得做伟人太辛苦了,便将志向改为做伟 人的妻子。但现在,我知道我能做伟人妻子的机会实在渺茫,所以又改变了主意,争取做一 个优秀的教师。”她这真诚的话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当场就被录取了。

我们大多数人与这女生一样,都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人,所以也应该像这女生学习,具 有自知之明,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用平常人的心态来做好平凡的工作。当不了将军就成为 一个团长或连长,当不了连长就当一个士兵,只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就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别让自己太累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70岁高龄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他工作 起来总是精力充沛,令人惊奇。原来他很会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中午都上床睡1小时 ,晚上8点吃晚饭之前,又上床睡2个小时,即使乘车,他也抓紧时间闭目养神。正是这种 主动休息的良好习惯,使他不觉疲惫,性格豁达,做出了惊人的业绩。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 政治家、外交家、甚至还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据说好车与普通车的差别不在于发动机,而在于刹车系统,宝马时速可以到200公里,而奇 瑞却只能到120公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刹车系统差距太大。如果时速超过200公里而不能 灵活地刹车,那会 是什么后果?休息与工作的关系,就正如刹车系统与发动机的关系。就是让高负荷运转 的身体停下来,歇歇气、加加油、拾掇拾掇,然后继续高负荷运转。如果只知道高负荷运转 ,而不知道刹车,不知道休息,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再以滑雪为例,滑雪的人都知道,滑雪最大的困难不是不能前进,而是停不下来。如果不学 会停止的技巧,那就会摔很多跟斗,或者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或者飞到悬崖下面去 ,摔个粉身碎骨。

拳头只有收回来,打出去才有力。而人呢?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以很高的效率工作,所以有 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的说法。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经常一会儿去爬山,一会儿去探险,乐在 其中,让 人羡慕。作为一个董事长他肯定忙,也许有些人认为他这是不务正业。其实,这种休息方式 才是他高效率工作的保证。

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组身强力壮的青年搬运工人往货轮上装铁锭,小伙子们 连续干了4个小时,结果勉强装了125吨的货物,这时候大家都累弯了腰,个个精疲力竭。 可是,一天后,让这些小伙子每干26分钟就歇息4分钟,同样花4小时,却装了47吨的铁锭且 不觉得很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泰戈尔说过:“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与眼睛的关系。”这个比喻太贴切了,眼睛睁 久了,就得闭上一会儿,养养神;工作久了,就应该休息一下,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将 工作做得更好。

欧洲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板发现员工经常躲在休息室、会议室,甚至厕所睡觉。他苦无对策, 最后干脆把心一横,设计了有8个房间的小睡区,每个房间备有躺椅、柔和的灯光、优美的 音乐和一面假山瀑布。小睡区旁边是咖啡室,让员工醒来后可以闻到浓郁的咖啡香味。

老板说:“既然我无法打败员工的瞌睡虫,干脆就大方点,让他们光明正大、舒舒服服地睡 个饱。”精明的老板其实已经把账算得明明白白,如果员工上班感觉太累,坚持工作反而容 易出错。不如让他们小睡一会儿,振作精神再工作。

这种上班小睡有理的办公室新文化,正在欧美国家慢慢盛行起来了,他们提出了“与其靠咖 啡 因提神,不如小睡片刻补充元气”的口号。这样既有益员工的健康,工作起来又能事半功倍 。小睡文化已延伸到欧美各大企业、交通部门、律师事务所,甚至连军方都在考虑是否重新 安排任务,以调整士兵的睡眠时间。

累了怎么办?不要用喝咖啡来提神,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息,晚上早点睡,白天睡个神奇的午 觉,或者有点空闲时间就打个盹儿。很多名人,因为日常的活动排得满满的,让他们欲睡不 得,欲推无术,身心都很疲惫,他们就是靠午睡或随时的小憩来恢复身心疲劳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天工作12小时,每晚只能睡5小时,但中午一定要睡一会;罗斯福总统 在12年的白宫生涯中,访问、接待的应酬令人疲乏,他的办法是活动之前,闭目休息20分 钟;波兰总统瓦文萨是个早起的人,唯一补充体力的方法是来一个10分钟神奇的打盹儿,即 使是站着他都照睡不误;撒切尔夫人一天只睡4小时。一旦铁娘子感觉体力不支时,就 会找地方小憩一会儿。这种短时间的休息有助于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并提高人体进行积极 思维的能力。

人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没时间休息,早晚得生病。如果一个人长期紧张工作而 休息很少,不仅会消耗身体健康,就连精神也会得不到放松,心态也得不到缓和,做人做事 做家务就难免出差错。所以,有人说“一天到晚地工作并不是永恒的美德”。

有学者认为,因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人类的睡眠时间就少了两成。那么,有了广播,有 了电视,特别是现在有了网络之后呢?人们的睡眠时间不知道又少了几成。这也是现代人越 来越疲惫的一个原因。因此,除了工作上要悠着点以外,下班后的业余生活也不能太多太滥 ,不能通宵达旦地打牌、毫无节制地娱乐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每个人生活、学习和从事一切活动的本钱。过去,我们学习的英雄 模范人物大多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甚至带病坚持工作的,以至于不少精英人物英年早逝 ,让人痛心不已。不管怎样,人最可贵的就是生命与健康,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将不存在; 没有了健康,人生也将是灰蒙蒙的。

累有两层含义:身体上的累和精神上的累。如何让自己别太累了,有几个简易可行的办法。 第一,将工作与生活分开,别将工作带回家,也尽量少加班。第二,在节假日里,你要尽情 地休息。第三,走路时不要风风火火,开车时不要生死时速,太着急并不等于高效率。第四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使身心得到放松,因为人的大脑和身体不是机器,需要休息。第五, 放松精神更重要,找朋友聊聊天,适度宣泄紧张情绪,有张有弛才就不会感到活得太累。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是个文坛奇才,但他又是个工作狂,写作起来废寝忘食,不分昼夜,每 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通宵达 旦。为了使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每天靠喝浓咖啡提神。因此,像《高老头》这样的世 界名着,他居然只用了三天三夜便写出来了,真是个奇迹。巴尔扎克拟定了一个庞 大的写作计划,准备撰写143部作品。可惜的是,由于他肆意地透支自己的健康,结果活生 生地累死了,享年51岁,让人为之惋惜。

现在,许多人一天到晚地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可钱这东西毕竟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因 为 钱而赔了自己的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即使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为了钱,比如科学家、军人 等,也得吸取巴尔扎克的教训,别让自己太累了,不要以睡得比狗还晚,起得比鸡还早为 荣。正确的做法是要将心态放平,将步伐放缓,别让自己的身心太累了。留得青山在,不 怕没柴烧嘛!

放下了就舒服了

有一个叫“放下”的着名佛教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拿了两个三人多高的花瓶,前来 献佛。

佛对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 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时,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顿时倍感轻松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