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5299600000024

第24章 农业问题(23)

区是西部地区的倍数由1978年的1.27倍扩大到1998年1.71倍,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增长优势。就粮食而论,1999年西部地区粮食总产量份额低于播种面积份额5.4个百分点,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受益于播种面积量的扩张,粮食作物单产1999年为每公顷3727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3%,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73%。人均粮食拥有量虽然从1985年的315公斤增加到1999年的375公斤,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公斤至50公斤。

另外,从农业的经济转化效率指数来讲,西部12省区市中的大部分地区排名靠后,见表5—2。

第二,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后。由于地理地势条件的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比较慢,生产条件的改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末西部地区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0107万千瓦,占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的比重自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0.6%左右的水平上。人均拥有的农机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2.4%、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57.8%。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来看,西部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825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2价百分点;西部地区机电排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重为35.3%,而全国机电排灌的比重为67%,东部地区为86.6%。从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看,西部12省区市农业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中间消耗率)仅为36%,东部地区则达到45%。东西部地区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从农业物能投入方面来讲,在全国物能投入总指数排序的后10位中,西部地区就占了7位(见表5—4)。

农民收入结构单一,非农产业不发达,收入稳定性差。1999年西部地区人均纯收入的75%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个百分点。由于非农产业不发达,其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年人均只有332元,占纯收入的比重只有19%;而东部地区农民人均劳动报酬收入则高达1240元,占纯收入的比重达46.5%,已成为农民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家庭经营的收入则开始退居为第二位因素。由于西部地区农民家庭经营主要以农业为主,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收入的稳定性差,风险大,每逢大的自然灾害,收入就容易滑坡,返贫率高,这也是造成西部地区贫困率高的主要原因。

人口增长加重了资源的负荷。西部农村人口数量大与质量差所形成的反差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与收入的提高。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农村的人口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口总量增长过快,另一方面是人口素质尤其是劳动力素质低。

第四,从人口数量上看,1999年全国63%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口中30%在西部,1999年西部农村人口在1990年2.67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120万,增长了4.2%,比同一时期全国农村人口的增幅高出1.3个百分点,不断增长的人口加剧了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

从人口素质上看,文化素质不高一方面导致环保意识的缺乏,引起过度开采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低下使得农民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影响自身收入的增长。1999年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文盲(包括半文盲)率高达15.6%,是全国劳动力文盲率的1.7倍,是东部地区的2.9倍;只有8.4%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低于东部地区5.8个百分点。实证分析也表明通常情况下劳动力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而西部农民的教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无疑制约了其收入水平的提高。

案例分析: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甘肃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农业发展落后,区域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1.农业资源不丰裕

甘肃土地和耕地资源在数量上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沙漠、戈壁、裸地、沼泽等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占40%)等原因,造成耕地面积,仅有1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现有耕地中,山地占65%,使许多宝贵的降水流失;山地中又有三分之一(800万亩)是大于25度的陡坡地,需退耕还林还牧。水浇地仅占耕地的24.7%,人均仅0.5亩,比全国平均数低21.6%。土地质量和利用率低,约有75%的耕地是中低产田,农田改造的任务非常大,耕地质量的劣势非常明显。

耕地资源。甘肃一、二等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1.46%(其中一等地占24.31%),远低于全国平均75.87%的水平,在全国仅高于青海38.17%的水平,居全国第四位。人均一、二等地面积1.5亩,与全国人均1.3亩持平,居黑内吉新藏辽宁等省区之后,与徽、闽,两省并列全国第8位,耕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数量比较优势。

由于气候因素限制,甘肃大部分耕地都是一年一熟耕作制,复种指数与土地的利用率低;尽管全省人均耕地面积2.97亩,比全国平均数多出近一倍,具有数量上的优势;但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按年报计算)分别为2.4亩、1.91亩,比全国人均水平分别增加了24%和27%,实际的数量优势明显缩小。

水资源。甘肃水资源总量为274亿立方米(1995年),仅占全国的1%,在各省区中仅多于宁夏(10亿立方米)、天津(15亿立方米)、上海(27亿立方米)、北京(41亿立方米)、山西(14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4位;水资源量分别为西藏(4882亿立方米)的6.11%、四川(3134亿立方米)的8.74%。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24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只有青海人均的8.63%,西藏的0.60%;比全国人均少1 000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的56%,世界人均的六分之一。从单位面积与单位耕地水资源量来看,甘肃单位面积水资源仅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单位面积耕地水资源拥有量319立方米/亩,分别为全国的23%与27%,仅排在新疆(5.3万立方米/方公里)、内蒙古(4.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宁夏(1.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之前,居全国第26位;只有广东(102.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的5.9%,是贫水国的贫水地区,是世界上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之一。有些地区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一般每年人口、牲畜缺水率分别为12.4%、19.0%,分别居全国第4位、第2位,高于全国人口、牲畜缺水率6.1%、6.0%的平均水平。

人口密度。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关分析,在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不宜超过50人,否则该地区由于居住人口过度摄取热量(包括食物、燃料)的压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甘肃的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虽然仅有54.2人,基本处于适载状态,但如果扣除了40%的难以利用的国土面积,全省的人口密度已达到90.3人。按每平方公里50人计算,甘肃人口密度已超载81%;即使按每平方公里70人计算,也超载29%。整个河东的人口密度已达到113人;而中部干旱地区和天水市、陇南地区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136人以上,都已远远超过改善和稳定生态环境的要求。

2.农业结构不合理

在农产品出现全面供过于求、市场对农业生产约束刚性日益增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已发生较为明显转变的今天,甘肃农业生产还未按照市场变化的运行要求完成战略性调整,或战略性调整不充分、不到位,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比重偏高。1999年,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总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甘肃为69.6%,西部为57.3%,东部为48.3%,全国为52.5%,甘肃高于西部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17和21个百分点。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其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尤其是像甘肃这样一个农业省份更应如此。然而,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大于需求总量的情况下,发展收益相对较低的粮食作物,放弃发展收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对增加农民人均收入会产生一定影响。农林牧渔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较高,而林牧渔业比重偏低是甘肃农业结构的突出表现。甘肃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1999年为75.7%,而西部地区为62.2%,东部地区为54.0%,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