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式领导艺术
5308500000009

第9章 讲好话,开好会,纲举目张条理明(4)

为了表达需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言过其实,夸大或缩小人或事物的一些特征,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使人受到话语的感染而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如人们读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时,不能不用心去体会庐山瀑布那从天而降的气势,因为夸张手法的运用,让这瀑布的美震撼人心。

李鸿忠在就任深圳市市委书记时说过这样几句话:深圳最大的贡献和成就,也不仅是25年来由一个边陲小镇,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创造了“一夜城”的世界城市发展奇迹,尽管这也是很不一般的成就。

把高速发展的深圳比作“一夜城”,形象生动,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取其建设速度快这个特点,较为得体,效果很好。

夸张手法的运用,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在不失去真实感的前提下进行夸大或缩小,绝不能无中生有。夸张也必须结合特定的目的与场合使用,在随意的场合可以活跃气氛,增加谈话趣味。但在严肃的场合,不宜用夸张的语句。

善于运用博引艺术

成功的讲话,不仅立意新、针对性强、语言精美,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说服力。增强讲话的说服力,做到以理服人,关键是要围绕讲话主题旁征博引,穿插引用古今中外、社会实践中的一些有说服力的事例及哲理名言,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尽量减少简单、枯燥的理论说教。博引艺术,就是指在讲话中通过引用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一种讲话艺术。

凡有讲话经验的领导者,大都善于运用博引艺术,或举例,或讲故事,或说典故,或引用历史知识、名言警句,从多角度、多侧面论证观点,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博引艺术是领导讲话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技巧。

运用博引艺术可以使讲话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效地吸引听众。通过生动的事例、有趣的典故、富有哲理的警句名言,既可以使讲话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又可以拉近与听众、与现实的距离,增强讲话的现场效果,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激发听众的兴趣,达到使其认真听讲的目的。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寓言故事,可以将一些不容易理解或不容易讲清的道理,通俗、形象、直观地道出,便于听众加深理解讲话意图,自觉接受你的观点。

一些着名的政治家、演说家讲起话来,之所以能够妙语连珠,侃侃而谈,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知识渊博,积累和占有材料多,善于旁征博引。

讲话中要注意学习运用旁征博引技巧:

1.精于举例

举例,就是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例既能有效地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又能使讲话内容充实、形式活泼。事实胜于雄辩。正确的观点来源于客观存在,最可靠的基础是事实。证明论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事实作论据,让事实来说话。

讲话中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围绕讲话主题,首先亮出观点,然后再引用大量生动的实例,来论证观点。例如: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为了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论点,首先选择了一个事实,点明就连那些受外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熏陶、影响很深的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主义者都站起来了,革命者、工农群众就可想而知了。然后,进一步列举了闻一多、朱自清两个名人宁死不屈的事例。这样“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就牢牢地站住了。

领导干部处在总览全局的位置,信息畅通,了解的情况比较多,在讲话中运用起来往往能得心应手。但在具体引用事例时,也要进行比较、鉴别,尽量选择那些最能说明讲话主题的事例。讲话中所列举的事例必须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是客观存在的,绝非杜撰。对事例必须有详细的了解,基本事实必须搞准。引用事例要尽量选用第一手资料。保证所用事例准确可靠,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是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不能根据需要搞“合理想象”,更不能断章取义。引用的事例一旦失实,听众会对整个讲话产生怀疑,直接影响讲话效果。

如同生活中人们喜欢吃鲜菜、活鱼一样,听众也喜欢听鲜活的事例。所谓“鲜活”,主要是指那些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来源于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生动新颖、有血有肉、原汁原味的人和事。例子好比山上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举例尽量不要去重复运用别人多次使用过的例子。有些例子确实很好,也很贴切,但你用我用大家都用,听后令人乏味,缺乏新鲜感,缺少信息量,就难以打动听众。有些领导平时不注意观察和积累,不注意发现和总结新人、新事、新经验,讲起话来没有新东西,翻来覆去就那几个例子,老生常谈。比如,一讲自强自立,就引用张海迪的例子;一讲奉献,就引用雷锋的例子;一讲刻苦学习,就想起囊萤映雪;一提严明执法,就想到包公断案等,似乎大干世界就这么几个例子。其实,现实生活中有的是例子,尤其在当今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那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活生生的事例到处都有,就看你用不用心去观察、去搜集。只要是有心之人,相信你的讲话中会有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定能感染和说服听众,达到讲话的目的。

2.善用历史典故

讲话中巧妙地引用典故,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人胜、妙趣横生的效果。典故既可以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经典着作,也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历史、寓言、成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原外交部部长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谈判桌上、社交场上,也喜欢引用中国古代的一些成语、典故、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些道理。例如,他在第28届联大发言中,针对苏联领导人给中国加的“反对缓和”的一顶帽子,他用“张冠李戴”予以反击。在第29届联大发言中,针对苏联提出的所谓“五个常任理事国削减百分之十的军事预算,并把节省下来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主张”,用“画饼充饥”予以讽刺。“真的要让发展中国家等待这批援助,岂不是要‘索我于枯鱼之肆”’。

引用历史典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说理形式和论证方式,也是领导讲话中经常采用的手法。引用时一定要注意典故出处要准确,引用时要事先查清历史典故的出处,作品的名称和年代;翻译要准确,历史典故大都是古文言文,引用时要译成白话文,翻译时尽量用直译,尽可能地保持原意,使之原汁原味;要全面理解引文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掐头去尾,更不能任意变更、添枝加叶,要防止实用主义的倾向。

引用历史典故还要凝练概括。引用是为了说明观点,但不能喧宾夺主。在讲述历史典故时,不能泛泛而谈,应紧扣话题。要抓住历史典故的核心与本质,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概括,省略不必要的重复和陪衬,使之既短小精悍,又能说明问题。

3.巧用名言警句

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艺术品味很高。从先秦文学到唐诗、宋词,辞藻繁富精丽,读后不仅能提高文学素养,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能陶冶人的性情。其中不乏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成为至理名言。在讲话中适当引用,可大大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诗词名句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特定的含义,其正确性是被无数事实证明和后人所公认的。在讲话中适当引用诗词名句,能增强讲话的哲理性。在引用前人名言警句的同时,要敢于创新。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结合工作实际和切身体会,注意归纳提炼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这些语句朴实精练,寓意深刻,贴近群众生活。在讲话中引用这样的语句,能大大增强讲话的新意和吸引力,肯定能得到听众的喜爱。

引用名言警句要准确无误。要尽量SI用原文,有很多名言警句都是通过间接材料得到的,引用时要尽量查找原文,防止出错。要全面领会原文原意,不要把意思搞反,否则容易被别人反驳。在引用时要反复核对原文是谁说的,千万不要张冠李戴,同一句话两个名人都说过,那就要看是谁引用谁的,谁最早说的就引用谁的。

引用名言警句还要适度。讲话中引用名言警句是为了说明问题,不是为了点缀,更不是为了卖弄学问,并非引用越多知识越丰富。相反,引用繁多又不说明问题,一方面会淹没自己的讲话主题,转移听众的注意力,有喧宾夺主之感;另一方面会让听众感到雾里看花,有哗众取宠之嫌。

领导者不能信口开河

《论语?子路第十三中》说:“言必信,行必果。”《礼记?杂记下》中也指出:“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领导者应该“一言九鼎”。“居高声自远”,即使是言者无心,听者也有意。因此,要求领导者要慎言,不能口无遮拦,信口开河。领导干部信口开河主要表现为爱轻易许诺。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个别领导干部喜欢表态,小则向职工个人许诺:“好好干,年底保你奖金过万。”中则会在员工大会上拍胸脯:“今年一定实现利润增长翻番。”重则在上级领导面前或者媒体上豪情壮志冲云霄,当年销售额还没上亿就敢夸下海口:“再过10年超过比尔?盖茨。”就在领导者以听觉和视觉效果满足自己的“嘴瘾”和人们的希望之后,留给人们的是漫长的等待,以及最终毫无音信的失望。“重承诺轻兑现”是造成领导者失信、组织失信的罪魁祸首。

承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激励人们的信心,鼓舞人们的勇气,也能打击人们的决心与勇气,因此,把握好承诺与兑现的尺度,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许诺越高,领导干部自己就越兴奋,一个自己编织的梦就越大、越美好,自我意识也就越来越膨胀。这样,一个凭空想象、脱口而出的许诺成了几乎唾手可得的结果,这确实令领导干部自己也激动不已。

与许诺的轻而易举相比,兑现就不是那么轻松与容易的事了,许多人甚至用毕生的努力也没能实现自己最不起眼的承诺,这就是现实,领导干部也概莫能外。

许诺越高,兑现越难,一旦兑现不成,失望也越大。而当失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是绝望,这就意味着死亡。与当时脱口而出相比,实现自己的诺言实非易事。领导干部到这时都会后悔当时夸下的海口,结果自己难为自己。许诺不能兑现,最容易使人走向反面。很多时候人们原本的期望值并不高,但经领导干部轻易许诺的刺激,‘期望值顿升,虽然心里也知道有些不切实际,但人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到了兑现时,他只与自己的期望值比,只要不能满足,那么就会失望,就会失去信心,下一次你再说什么可能都不再起作用了。如果这种失望过大,到了绝望的程度,那么,要有效维护领导干部的权威就难上加难了。

许多领导干部以为反正早晚会兑现,员工用不着过于着急,但事实是过期的兑现如同明日黄花,并不能减轻员工的失望。而且许诺这个东西最健忘,一拖再拖十有八九就无影无踪了。迟到的兑现对员工来说除了聊以自慰,绝对没有按时兑现的那种满足感与激励性,员工仍会耿耿于怀,一有风吹草动,便会“食尽鸟投林”,那时的孤独与苍凉,领导干部只有自己体会了。

领导干部不要信口开河,应有一分说半分,给自己与别人都留点余地,切莫过了嘴瘾,伤了信用,毁了形象,最终得不偿失,遗恨终身。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也往往没有责任心。正如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如果一个人说起话来长篇大论,这就说明他也不甚明了自己说些什么。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爱说话的人,像一艘漏水的船,每个搭客都会逃离它。美国学者图尔克穆忠告人们:“如果你还没有想好用哪个词最合适,那你就干脆别开口。”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

美国前总统里根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们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里根在不恰当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不说转圈话,去掉语言的“残渣”

人们经常见到,凡大会小会,主席台上总是坐满了大大小小的领导。一把手的“中药铺”好不容易“关张”了,二把手已经踩上了“西瓜皮”。二把手的话终于见底了,三把手又当仁不让地接过话筒,开起了“无轨电车”。“没什么准备,就简单地哕唆几句吧……”,如此等等,甲乙丙丁,已经形成了会议规律。假如他们各言其事,简短明了,倒也无可非议。但是,他们一路讲下来,无非是按照--后者“总结、概括”前者的讲话精神,强调其重要意义等,然后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添枝加叶,海阔天空一番,最后提出“二点要求,三点建议,四点意见”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好像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喋喋不休,着实令人厌烦。

重复哕唆,就是讲转圈话,是口语表达的又一顽症。重复哕唆的讲话,不能以最经济的语言手段(语词)输送出最大的信息量,令听众精神上困顿,情绪上烦躁,心理上疲惫。于是,领导开大会,听众开小会;台上领导讲,台下讲领导;台上大喊大叫,台下说说笑笑;胆小者打毛活、看书包、打扑克、睡大觉,胆大者摇摇摆摆地溜号。于是,人们编出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领导来讲话”,“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之类的顺口溜。

常见的转圈话有这样几种现象:

一是说话人唯恐听话人听不明白自己所说的话,所以,即使是布置一项简单的工作,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翻来覆去地解释。

比如有个单位的领导,在植树节的前一天把全单位的人员集中起来布置任务:同志们:3月12日是植树节。明天,3月12日,就是植树节。咱们明天上午8点半在机关门,集合,参加半天街道的植树。带小孩的女同志,身体不好的和年老的同志不用来了。请大家一定记住,明天就是3月12日,植树节,明天是个星期天,大家把家里的事安排一下。明天上午集合的时间是8点半,集合地点就在机关门,只干半天,不用带吃的。明天干活,大家最好穿件旧衣服,穿双布鞋或者什么胶鞋,像你们穿笔挺西服的,穿亮皮鞋的,最好换一换。明天,咱们预备了工具,大家不用带。你们带小孩的女同志,你,小王,你,小贾,噢,还有你,小宋,还有谁呀,你们就不用来了。身体不好的,大李、老张你们也不要来了吧,还有上年纪的老同志,老孙、老赵,你们就算了吧。当然,你们有小孩的,身体不好的,上年纪的硬来了,我们也不会撵你们回去的。最后,我再重复一遍,明天,也就是3月12日上午8,氮半在机关门,集合,种半天树。带小孩的、有病的、年老的可以不来。大家听清楚了没有?还有没听清楚的没有?没有,那就解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