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17

第17章 视网膜疾病的防治(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早期患者可能全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对比敏感度降低等。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失明。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很多,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晶状体屈光度的变化、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及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其病变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壁的周细胞及内皮细胞的损害,使毛细血管失去其正常功能,继而引起微动脉瘤的发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视网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出血,还可出现毛细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形成。中医学认为消渴目疾的主要病机是气阴亏虚、虚火血瘀。

如何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病人首先提早15分钟散瞳,待眼科医生查完眼底后,滴上表麻眼药水后(无疼痛,不需紧张)戴上三面镜,再坐到激光仪前面,眼科医生根据病变范围进行光凝(是一种闪烁的直径极小的绿光)。当然,早期病变激光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西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措施有哪些?

(1)控制血糖,如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应同时治疗。在内科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降低血糖水平,延缓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向增殖型转化过程。可用导升明0.5克,3次每天,连用3个月。

(2)激光治疗。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手段。通常选用氩激光,主要的治疗指征为:中重度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3)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重要手术指征有:量多而迟迟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黄斑前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牵拉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异位或牵拉性黄斑水肿;进行性发展的纤维血管膜;前部玻璃体纤维血管增殖;虹膜红变、介质混浊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养阴化瘀汤

【成分】白芍20克,山药20克,葛根20克,楮实子20克,菟丝子20克,天花粉15克,生蒲黄10克,丹参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功效】方中花粉、山药、楮实子、菟丝子滋阴补肾、生津润燥;白芍养肝敛肝阴;葛根、丹参活血化瘀,升阳解肌;生蒲黄凉血散瘀。本方具有养阴生津之效。

【主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身伴口干咽干,多饮善饥,舌质红,苔黄少津,脉眩数。

疗方二

玉泉散

【成分】茅根30克,生地15克,藕节15克,天花粉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葛根12克,党参1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方中麦冬、生地、花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知母、黄芩清热降火;党参益气健脾,以助生化之源;葛根升阳解肌;藕节、茅根凉血止血。本方具有滋阴润燥,凉血散瘀之效。

【主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眼底反复出血,口渴咽燥,心烦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加减】若肺阴虚加沙参12克;胃阴虚加石斛12克;肾阴虚加制首乌12克,女贞子12克,熟地15克;舌质淡有气虚之象加黄芪12克;眼底出血新鲜者加丹皮10克,蒲黄炭10克;眼底出血陈旧加丹参12克,三七3克;有机化条索形成者加牡蛎12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

疗方三

施氏降糖方

【成分】生黄芪30克,京元参30克,紫丹参15克,怀山药15克,苍术15克,粉葛根15克,天花粉12克,广郁金12克,桃一仁泥9克,草红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黄芪补中益气,生清阳,紧腠理;山药补脾养肺,益精固肾;苍术燥湿健脾;元参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粉葛根、花粉生津止渴,滋润筋脉;丹参活血化瘀,凉血生新;加郁金、桃仁、红花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本方具有益气养阴,祛瘀明目之效。

【主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气短神疲,不耐劳累,或虚胖无力,多食消瘦,口干渴,小便频数,舌质淡红或淡紫,舌体胖,脉细弱。

疗方四

降糖愈目汤

【成分】玉竹30克,小蓟30克,生石膏30克,生地20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天花粉15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麦冬15克,茜草12克,竹叶10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黄芪、茯苓健脾益气;天花粉、生地、石膏、玉竹、赤芍、竹叶、麦冬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生地、赤芍、小蓟凉血止血;当归、茜草活血化瘀止血;诸药配合既能止血,又可养血活血,促进出血之吸收。

【主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视物昏花,心渴欲饮,或口干舌燥,消谷善饥,烦躁失眠,脉滑数。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保护眼睛?

糖尿病眼部病变的早期,视力不受影响,许多患者便忽略检查及保护眼睛,但当病情进一步发展,不仅视力会急剧下降,而且还有失明的危险。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眼睛保健,积极治疗,失明等严重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糖尿病眼部病变发现得越早,治疗的效果就会越好。具体应做到:

(1)控制血糖,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查尿糖。眼底病变发展和糖尿病病变发展是紧紧相关的。

(2)注意控制饮食,尽量少吃,忌食甜食,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提倡食用绿色叶蔬菜、较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

(3)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包括视力和眼底检查,至少每年检查1次,四期以后至少半年检查1次。

(4)尽量控制血压在正常参考值范围。

(5)积极治疗高血脂。

(6)戒烟。

(7)如果已有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

(8)当出现视力改变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血脂,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什么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其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由高血压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视网膜循环改变,不但反映了眼部病变,也为内科判断和处理高血压提供依据。眼底改变分4期:一期,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或粗细不均,动脉管壁反光增强。二期,视网膜动脉硬化。于动静脉交叉处有静脉受压现象,周边部的末梢动脉可呈铜丝状或银丝状。三期,视网膜动脉硬化并发视网膜病变。除有视网膜动脉硬化征象外,视网膜可有水肿、浅层片状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形成。四期,除视网膜动脉硬化并发视网膜病变外,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该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以前者多见,且又分为急进型和缓进型,以后者多见,占90%左右,前者常见于青年人。中医学称高血压为眩晕。肝肾亏虚,肝阳上亢为基本病机,眼底局部体征为痰瘀互结。

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措施有哪些?

(1)去除病因,降低血压,早期的眼底病变可逐渐消退。晚期视网膜动脉闭塞、视网膜缺血导致视盘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需广泛的视网膜光凝。

(2)口服维生素C、路丁以增强血管壁弹性;口服地巴唑,扩张视网膜血管。

(3)视网膜有出血、渗出者,可用碘剂。

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活血化瘀汤

【成分】川芎10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当归尾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泽泻10克,郁金10克,桃仁10克,夏枯草10克,旱莲草10克,川牛膝10克,红花6克,木香5克,云南白药0.3克(日三次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当归尾、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活血通络;生地、熟地滋阴清热凉血;川芎、郁金行气活血;泽泻利水渗湿;夏枯草、昆布、海藻软坚散结;旱莲草、云南白药凉血止血;川牛膝引血下行;木香、佛手、香橼理气解郁。全方具有活血通络、理气散结之功效。

【主治】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症见情志抑郁,胃纳减少,胸闷多气,心烦喜呕,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

疗方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

【成分】白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广郁金12克,明天麻9克,广陈皮9克,法半夏9克,石菖蒲9克,炒枳实9克,草红花9克,桃仁泥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陈皮、半夏化痰除湿;白术燥湿和胃;天麻熄风平肝;枳实、郁金、桃仁、红花行气化瘀;本方具有和胃涤痰,祛瘀明目之功。

【主治】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症见眩晕头痛,少食多寐,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濡滑或滑数。

疗方三

瘀血灌睛方

【成分】生地20克,焦栀子10克,当归尾10克,槐花10克,赤芍10克,黄芩5克,白芷5克,黄连3克,炒荆芥3克,龙胆草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龙胆草泻肝火,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心火,焦栀子泻三焦之火;生地滋阴凉血止血;归尾、赤芍活血破瘀而生新;槐花凉血止血;炒荆芥以清血热;白芷祛风止头痛;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活血散瘀之功效。

【主治】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证属肝胆火盛、血热瘀阻者。症见心烦口苦,急躁易怒,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疗方四

滋潜活络汤

【成分】珍珠母30克,熟地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丹参15克,女贞子15克,茺蔚子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沙参12克,石斛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熟地、麦冬、沙参、石斛、天冬滋阴生津;女贞子、茺蔚子补肾明目利水;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平肝潜阳;丹参活血通络。全方共奏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之功效。

【主治】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口干咽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加减】失眠多梦加炒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头痛者加钩藤10克、菊花10克;四肢颤动、麻木加全蝎10克、天麻10克。

疗方五

天麻钩藤饮

【成分】石决明24克,桑寄生24克,夜交藤15克,茯神15克,钩藤15克,川牛膝12克,益母草12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天麻10克,杜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石决明、天麻、钩藤平肝潜阳;栀子、黄芩清肝泻火,以折亢阳之势;杜仲、牛膝、桑寄生补肝肾以涵木;益母草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夜交藤、茯神养血安神。共奏平肝潜阳,滋水涵木之功。

【主治】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症见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强,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或有出血、渗出,视盘水肿;伴性情暴躁,头晕目眩,面赤口苦,手足麻木,舌质红,脉弦有力。

【加减】眼底有新鲜出血者加槐花10克,白茅根30克;胸闷痰多者加竹沥水30克,胆南星10克;两尺脉虚大者为肾阴虚加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

什么是肾炎性视网膜病变?其病因有哪些?

肾炎性视网膜病变是由肾炎引起全身血管痉挛所致。主要是肾炎继发高血压对视网膜起作用,其次是血流中的代谢产物的毒素积聚、血管收缩或硬化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主要病机是肾亏肝旺。

中医治疗肾炎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六味地黄汤

【成分】熟地18克,生地15克,茺蔚子15克,丹参15克,白茯苓12克,怀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丹皮9克,泽泻9克,红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生熟地、山茱萸滋阴补肾;山药健脾固肾;丹皮泻虚火;泽泻通调水道;茯苓淡渗脾湿;茺蔚子利水消肿;红花、丹参祛瘀明目。共奏滋补肝肾,祛瘀明目之功效。

【主治】肾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腰酸梦遗,舌质红,脉沉细。

疗方二

滋阴泻肝汤

【成分】夏枯草30克,白茅根30克,草决明3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山药15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苦丁茶10克,丹皮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生地、山药滋阴补肾;白芍、夏枯草柔肝散结;黄柏、黄芩清热燥湿;草决明、苦丁茶、桑叶、菊花清肝明目;白茅根、丹皮凉血止血。共奏滋阴清肝、凉血明目之功效。

【主治】肾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视物不清,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口苦面红,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疗方三

右归饮

【成分】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山药15克,杜仲15克,茯苓15克,黄芪15克,熟附子12克,山萸肉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熟地、枸杞子、山药、杜仲、山萸肉滋阴补肾;附子温肾壮阳;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炙甘草健脾益气。本方具有温补脾肾、利水消肿之功效。

【主治】肾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眼底病变伴全身水肿,面色少华,四肢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纳食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疗方四

大补元煎

【成分】熟地30克,党参15克,山萸肉10克,炒山药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党参、炙甘草、山药健脾益气;当归、熟地滋阴养血;山萸肉、枸杞子、杜仲养阴补肾而安神。本方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之功。

【主治】肾病性视网膜病变。症见视网膜动脉变细,眼底有出血渗出等;全身伴面色无华,四肢乏力,倦怠少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纳呆,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以往曾被称为Terry综合征或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但后者仅反映了该病的晚期表现。现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增生,并引起视网膜脱离和失明。其症状表现:早产儿、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下或出生后接受过吸氧治疗的婴儿;根据眼底表现分为5期:第I期,血管化与非血管化视网膜之间存在分界线;第II期,分界线抬高、加宽,形成嵴;第III期,嵴伴有视网膜外纤维血管组织增生;第IV期,不完全视网膜脱离;第V期,漏斗状视网膜全脱离。

其治疗措施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很窄,因此应对36周以下早产儿出生后及时检查,对高危者应每周检查。在第II~III期可行激光或冷冻治疗,凝固无血管区。第IV~V期者,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