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25

第25章 青光眼疾病的防治(2)

【主治】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症见眼珠胀痛,额角偏痛,鼻眼酸痛,多在思虑忿怒时加剧,伴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

疗方四

桃红四物汤

【成分】丹参15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桃红10克,红花6克,川芎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行滞散瘀;白芍养血柔肝,和营敛阴;熟地大补肝肾,滋阴养血。四物汤中加桃仁、红花、丹参、甘草,以增加补血活血,行气化瘀之力。本方具有补肝养血,行气化瘀之效。

【主治】青光眼术后,血虚夹瘀者。症见眼压基本控制,视物模糊,视野变窄,易出现视力疲劳,面色欠华,舌淡,脉细。

什么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又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眼压升高时房角开放,且不伴有眼部或全身其他可引起眼部改变的疾病而命名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其发病隐蔽,进展极为缓慢,常在中年发病,发病机理不明,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的疾病。开角型青光眼的病程进展较为缓慢,而且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心血管疾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者、近视眼患者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是高危人群。中医称之为青风内障,病机为气血不合,脉络不利,神水淤滞。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症状有哪些?

这一类青光眼的特征是:房角开放,且没有与眼压升高相关的眼部或全身其他异常。存在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神经乳头和视野损害。

(1)症状: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有视力模糊、眼胀和头痛等感觉,眼压波动较大或眼压水平较高时也可出现眼胀、鼻根部酸痛。晚期双眼视野都缩小时则可有行动不便和夜盲等现象。部分病例病史回顾存在原有近视加深为早期主要表现,常觉视疲劳。

(2)眼部体征:早期病例眼前段可无任何改变,前房角开放。晚期病例眼压较高时可有角膜水肿,视神经损害较重时可有瞳孔轻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眼底出现青光眼视盘改变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3)眼压:早期表现为眼压波动幅度增大。眼压可有昼夜波动和季节波动,一般在清晨和上午以及冬季较高。随着病程发展,眼压水平逐步升高,多为中等水平。

西医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措施有哪些?

此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当用能耐受的最大剂量药物进行治疗仍不能控制眼压或视乳头和视野的损害时,则考虑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

(1)β—受体阻断剂:用0.25%或0.5%噻吗心安滴眼,每天1~2次。

(2)肾上腺素药物:用0.1%地匹福林滴眼,每天1~2次。

(3)缩瞳剂:用1%~2%毛果云香碱滴眼,4~6次每天。

(4)碳酸酐酶抑制剂:口服乙酰唑胺0.125~0.25毫克,每天2~3次,根据眼压选用。

(5)手术治疗:目前最常采用的是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小梁切除术。

中医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阿胶鸡子黄汤

【成分】白芍15克,生地15克,石决明15克,生牡蛎15克,茯神15克,阿胶10克,钩藤10克,络石藤10克,甘草6克,鸡子黄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阿胶、白芍、生地、鸡子黄滋阴养血柔肝;石决明、钩藤、络石藤、生牡蛎潜阳熄风;茯神安神定志;甘草调和诸药。具有滋阴养血,柔肝熄风之效。

【主治】开角型青光眼。眼部症状同前,全身伴失眠耳鸣,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绛少苔,脉细数。

疗方二

葶苈大枣汤

【成分】葶苈子20克,生龙齿20克,枣仁15克,槟榔15克,五昧子15克,车前子15克,钩藤15克,木通10克,防风10克,淡豆豉10克,栀子10克,黄连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大枣3枚,甘草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葶苈子泻肺行水,木通、车前子通调水道,疏导三焦,引热下行;钩藤、防风平肝熄风;生龙齿、枣仁、淡豆豉安神除烦;栀子、黄连苦辛通降;川芎行气活血;香附宣通气机;槟榔、五味子收缩瞳神;大枣、甘草健脾和胃,调和药性。全方有泻肺行水,平肝安神,苦辛通降,开源导流之功。

【主治】开角型青光眼。眼部症状同前,伴头痛失眠,舌苔薄黄,脉弦。

疗方三

丹栀逍遥汤

【成分】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山栀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薄荷5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柴胡舒肝解郁;丹皮、栀子清肝泻热除烦;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理脾和胃;薄荷辅助柴胡疏散条达肝气。本方具有疏肝清热之效。

【主治】开角型青光眼。症见外眼正常或瞳孔略大,对光反应迟钝,眼压轻度或中度增高,宽房角,视野狭窄,眼底视盘有青光眼性改变。伴情志不舒,胸胁满闷,食少神疲,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细。

疗方四

黄连温胆汤

【成分】茯苓15克,制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以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湿祛痰,理气和中;竹茹、枳实人胆胃二经,以清热和胃降逆;黄连清热燥湿,除烦止呕。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痰,和胃降逆之功。

【主治】开角型青光眼。眼部症状同前,全身伴头眩目痛,心悸而烦,食少痰多,胸闷恶心,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预防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措施有哪些?

本病病因较复杂,难以从根本上预防本病的发生,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力求减低对视功能的损害。常用措施有:

(1)在30岁以上成人中进行普查,以发现早期病例;

(2)对可疑患者作进一步检查:(1)出现一过性虹视、雾视现象,并伴有头痛,但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2)不能解释的视疲劳及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特别是戴镜或频繁换眼镜仍感不适者;(3)家族中有本病患者,而本人兼有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或其他可疑变化者;(4)一眼已患本病者的“健眼”,以及视神经乳头或视野出现可疑变化者;(5)24小时眼压波动幅度大于1.1kPa(8毫米Hg),或眼压高于3.2kPa(24毫米Hg)者。

(3)本病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生活有规律,少用目力,饮食宜清淡,不要暴饮暴食,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什么是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其症状有哪些?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是前葡萄膜炎伴青光眼的一种特殊形式,以非肉芽肿性睫状体炎伴明显眼压升高为特征。是常见的继发性青光眼,原因不明。近来发现患者房水中前列腺素明显增高,但临床上用抗前列腺素药物并无明显疗效。多发于中青年患者,女性较男性多见。常为单眼反复发作,偶有双眼者。发病急,多呈闭角型青光眼症状。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与肝脾二经密切相关。

西医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措施有哪些?

(1)局部滴用或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可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降低血一房水屏障的通透性。

(2)用0.25%~0.5%噻吗心胺滴眼,每天1~2次。

(3)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50毫克,或氟灭酸200~400毫克,每天3次。以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后者并能直接抵抗前列腺素的生物效应。还可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降低眼压。

(4)如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时可集中使用皮质类固醇以控制炎症,但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眼压升高;病情缓解后,可用降压药物控制原发性青光眼。此病不宜手术,因术后仍有复发;但在药物不能控制并存的单纯性青光眼时,于发作缓解期行抗青光眼手术则可控制原发性青光眼。

中医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石决明散

【成分】石决明25克,草决明25克,青葙子18克,赤芍15克,防风15克,钩藤15克,木贼15克,麦冬15克,荆芥10克,栀子10克,玄参10克,麻黄6克,蛇蜕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石决明、草决明、钩藤平肝清热;青葙子清肝明目;山栀、赤芍清肝泻火,赤芍又能凉血消滞;荆芥、防风、麻黄、木贼、蛇蜕疏风散邪;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以防风药伤阴。本方具有平肝清热祛风之效。

【主治】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症见头痛、眼胀、视力下降,眼压中度升高,角膜后有羊脂状沉着物,眼底正常,脉弦细,舌苔薄黄。

疗方二

丹栀逍遥汤

【成分】茯苓2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眼,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