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03

第3章 基础常识(3)

怎样进行立体视觉的检查?

立体视觉是以双眼单视为基础的。检查立体觉可利用同视机,或立体视觉图片。正常的立体视锐度小于或等于60弧秒。

怎样进行视野的检查?

许多眼病及神经科疾病都可引起视野缺损,不同的眼病、不同部位的神经系统的疾病所造成的视野缺损者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视野检查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的。检查视野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简单对比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设备的方法。可用来检查明显周边视野缩小。具体方法是被检查者与检查者对视,眼位等高,相距0.5米,检查右眼时,被检者与检者的左眼彼此注视,并各遮盖另一眼,检查左眼时反之。检查者将手指置于二人等距离之处,在各方向从外周向中央移动,如被检者能在各方向与检者同时看到手指,即可认为视野大致正常。

(2)弧形视野计检查。这是比较简单的动态检查周边视野的器械。被检眼注视中心目标,遮盖另一眼,检查者持带柄的视标沿弧弓的内侧面由周边向中央缓缓移动,直到被检者看见为止,记下弧上所示的角度,再将视标继续向中心移动直到注视点为止。依次查12个径线,将各径线开始看到视标的角度在视野表上连成画线,即为被检眼的视野范围。

(3)平面视野计检查法。它主要检查中心视野。

(4)自动化视野计。由微机控制自动程序在视野的各个位点显示出由弱而强的光刺激,并根据被检者的应答,在检查完毕后自动打印出视野报告。

什么是视野计检查法?

视野计检查法包括动态视野检查法和静态视野检查法。

动态视野检查法:利用一定刺激强度视标,从某一不可见区(如视野周边部或暗点中心)向可见区移动,来探查不可见区与可见区交界点的方法。动态视野检查法,主要用于测绘等视线和暗点范围,目前临床常用的平面视野计、弧形视野计均属此种检查法。

静态视野检查法:是指视标不动,通过逐渐增加视标刺激强度来测量视野中某一点的光敏度或光阈值的方法。

检查视野水平性偏盲的疾病有哪些?

(1)上或下视网膜动脉阻塞。

(2)青光眼。

(3)视乳头先天性缺损。

(4)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5)视交叉上方或下方病变。

检查视野双鼻侧偏盲的疾病有哪些?

(1)视交叉部蛛网膜炎。

(2)多发性硬化症的双侧球后神经炎。

(3)颈内动脉硬化。

(4)双侧视网膜颞侧对称性病变。

(5)青光眼双眼对称性鼻侧周边收缩。

检查视野生理盲点扩大的疾病有哪些?

(1)视乳头水肿。

(2)视神经乳头炎。

(3)青光眼。

(4)有髓神经纤维。

(5)视乳头玻璃膜疣。

(6)视神经缺损。

(7)视乳头旁脉络膜炎。

(8)伴有弧形斑的高度的近视。

检查视野中心暗点的疾病有哪些?

(1)黄斑疾患: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黄斑部变性、囊肿、破孔、出血等。

(2)视神经疾患: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炎。

(3)中毒性弱视(中心暗点型)。

(4)家族性视神经萎缩。

(5)枕叶皮质疾患。

(6)维生素B1缺乏。

检查视野弓形暗点的疾病有哪些?

(1)青光眼。

(2)视乳头玻璃膜疣。

(3)乳头先天性缺损。

(4)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5)视神经孔脑膜瘤。

(6)视乳头小凹。

检查视野周边视野收缩的疾病有哪些?

(1)视神经萎缩。

(2)视网膜色素变性。

(3)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4)青光眼。

(5)视神经炎。

(6)癔病。

(7)中毒性弱视(周边收缩型)。

(8)慢性萎缩性视乳头水肿。

视觉电生理检查适合哪些病?

它不仅适合于一般的患者,更适合于不能做心理物理检查的患者,如婴幼儿、智力低下者或伪盲者;另外对屈光间质浑浊,看不到眼底的患者,它可克服浑浊的障碍,测定视力功能,如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术前的视觉电生理检查可帮助预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视觉功能的客观检查,它是通过正常人与眼病患者的电活动有所差别来诊断某些眼病,如将视觉电生理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对整个视觉系统疾患进行分层定位诊断,从功能上对视觉系统进行喜忧参半扫描。因此,视觉电生理检查在眼科临床上已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

哪些早产儿要做视网膜检查?

(1)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下或胎龄在28周以内的婴儿。

(2)正常体重及正常胎龄,但出生后接受过氧气治疗的婴儿。

婴儿在什么时候应接受视网膜检查?

出生后4周或从母亲怀孕起算,加上胎龄为32周时开始检查,发现孩子有病变应进行随诊。一旦发现阈值前病变的,每2周做1次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对眼科医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只要具备间接眼底镜设备和B超的医院都较容易确诊。

发现婴幼儿视力障碍的方法有哪些?

人的视觉发育有一个过程。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不利因素都会影响小儿的视功能发育,比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眼睑下垂以及较重的近视、远视、散光、外伤等等。因此判断2岁以前婴幼儿的视力是否正常很重要。如果发现小儿视力不正常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处理,以免拖延治疗,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使患儿丧失视觉功能。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估计婴幼儿视力有无障碍。

(1)遮盖试验,即交替遮盖两眼,观察小儿行为。当遮盖视力差的那只眼时,孩子不在意,而遮盖视力好的一眼时,孩子会用手推开遮盖其眼的手或物,因为此时被迫用视力差的眼视物,小儿会因视物不清而烦躁哭闹。

(2)光觉反应。新生儿都有光感,当强光照射时会引起闭目、皱眉,2个月时对光反应就很强。如果小儿对光照射无反应,就表明有严重的视力障碍。

(3)注视反射和追随运动。出生后2个月的小儿开始能注视眼前较大物体,并能在小范围内追随目标转动眼球;3个月时可随意注视和追随玩具,头也随之转动;5个月时,婴儿黄斑中心的发育已趋完成,能分辨人的面貌,对喜欢的颜色表现欢悦。如果不能稳定注视目标,或表现出无目的寻找或眼球有节奏地摆动,表明视力不佳或有眼球震颤。

(4)瞬目反应。出生后2个月,小儿视力有了迅速发育,当将一物突然移近眼睛时,会引起瞬目(又叫眨眼)。这是一种保护反射,盲人则无此反应。

中老年人应进行哪些眼科检查?

每当提到眼科体格检查时,人们通常会想到查查视力,翻翻眼皮(眼睑),至多是配配眼镜,看有多少度近视或远视。有些不戴眼镜的老年人,更常常忽略眼科的检查。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健康体格检查时,检查的项目远不止这些。

中老年人健康体格检查时,仅是查视力,就要查远、近两种。如果远视力好,在1.0以上,而近视力不佳者,可以初步考虑为老视。一般人40岁以上就可以出现老视,但年轻时为近视者,老视的年龄可以后延。如果远、近视力都不好(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如此),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查角膜、前房、虹膜、瞳孔等情况,特别是晶状体是否混浊(即是否有白内障,50~60岁的人有60%~70%患有白内障,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而该项检查有时需要滴眼药水扩大瞳孔后才能进行。

体格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进行眼底检查。最好能扩瞳查(怀疑青光眼者除外)。中老年人常患糖尿病、高血压病等,都需要查眼底,一方面帮助诊断,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情况。另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青光眼,在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中,每50人中就有一个患者。而有些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大多无任何自觉症状,这些青光眼病例的诊断,靠的就是每年1次的健康体格检查。这类患者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眼底的视杯扩大,杯盘比值增加,进一步检查眼压和视野、房角,就可以确诊了。

中老年朋友千万不要认为年龄大了视力差是正常现象。眼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挽救视力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