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04

第4章 眼睑疾病的防治(1)

什么是睑腺炎?其症状有哪些表现?

睑腺炎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症,是常见的眼睑腺体的细菌性感染。如果是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称为外睑腺炎,即外麦粒肿;如果是睑板腺感染,称为内睑腺炎,即内麦粒肿。中医称为针眼,多因风热外袭,或脾经热毒壅盛,瘀滞胞睑而成。

睑腺炎其表现症状是:

(1)患处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的表现。触诊可发现明显压痛的硬结。如炎症接近外眦部,常可引起邻近球结膜水肿。

(2)轻者可自行消退,或在3~5天后脓肿成熟,外睑腺炎在皮肤面呈现黄色脓头,内睑腺炎在睑结膜面形成黄色脓头。脓肿溃破排脓后疼痛立即缓解,红肿亦逐渐消退。

(3)较重患者可发展为睑蜂窝织炎,并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以及全身发热等反应。

西医治疗睑腺炎的措施有哪些?

(1)早期局部勤做热敷,结膜囊内涂以抗生素眼膏。

(2)若脓肿未成熟,局部红痛明显,或伴有全身症状时,除上述局部治疗外,可应用抗生素。

(3)脓肿尚未成熟时切忌挤压,以免感染沿静脉途径扩散到颅内,引起海绵窦栓塞、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4)脓肿如已成熟,则红肿局限,疼痛缓解。出现黄色脓头,触之有波动感时,应做切开排脓。外睑腺炎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切口与睑缘垂直。

中医治疗睑腺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解毒清热消肿汤

【成分】蒲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银花、公英、黄芩、花粉清热解毒散结;生地、赤芍凉血消瘀;荆芥、防风散风祛邪;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散风行血之功效。

【主治】麦粒肿。症见眼睑红肿,硬结较大,疼痛拒按;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

疗方二

银翘散(汤)

【成分】银花15克,连翘12克,芦根12克,竹叶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6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薄荷、淡豆豉、荆芥、牛蒡子疏风解表。全方具有疏风清热、消肿散结之功。

【主治】麦粒肿初起。症见眼睑微痒不适,睑缘患部皮肤微红而肿,有压痛,继则形成硬结,疼痛明显;或伴头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疗方三

仙方活命饮

【成分】金银花30克,赤芍15克,防风12克,归尾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陈皮10克,白芷10克,贝母10克,天花粉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重用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疮肿;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止痛;陈皮理气行滞消肿;防风、白芷疏风散结,消肿止痛;贝母、天花粉清热散结,并助排脓;穿山甲、皂角刺消肿溃坚;甘草清热解毒。全方共奏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之效。

【主治】麦粒肿。症见眼睑皮肤红赤肿胀,硬结较大,掀痛拒按,或疮顶出现黄白色脓头;伴口渴喜饮,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疗方四

复发性麦粒肿方

【成分】天花粉15克,生地15克,夏枯草15克,石斛10克,连翘10克,金锒花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焦白术10克,白扁豆10克,党参10克,枳壳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5~10剂。

【功效】方中生地、石斛、天花粉养阴清热;黄芩、黄柏、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夏枯草清热散结;党参、焦白术、白扁豆益气健脾;枳壳理气消滞。全方具有养阴益气,清解余邪之功。

【主治】复发性麦粒肿。症见体质较差,麦粒肿反复发作或呈多发性,伴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什么是睑板腺囊肿?其症状有哪些表现?

睑板腺囊肿是由睑板腺阻塞、腺内分泌物滞留、刺激管壁而致的睑板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中医称为胞生痰核,多因胞睑痰湿瘀滞而成。其表现症状是:

(1)患者常无显着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好发于上睑。大的睑板腺囊肿可引起上睑下垂。

(2)眼睑皮下有肿块隆起,闭目时更为明显,大小不一。

(3)与肿块相应的睑结膜部位局限性充血,开始时呈红色,日久变为紫红色。

(4)若有继发感染,则表现与睑腺炎相似。

(5)有时肿块可自睑结膜面穿破,形成肉芽肿样突起,有异物感。

西医治疗睑板腺囊肿的措施有哪些?

(1)小而无症状的睑板腺囊肿无须治疗,待其自行吸收。

(2)大者可通过热敷,或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其吸收。或用1%黄降汞眼膏涂眼并按摩,可促进其消散。

(3)如不能消退,应在局部麻醉下行手术切除。术时睑结膜面切口与睑缘垂直,尽可能去除全部囊壁,以防复发。

(4)预防调护:保持患处清洁,防止感染。

中医治疗睑板腺囊肿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化坚二陈汤

【成分】茯苓15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荷叶10克,僵蚕10克,黄连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为二陈汤,重在燥湿化痰;僵蚕化痰散结;黄连、荷叶清热兼祛湿,全方具有化痰散结之功。

【主治】霰粒肿。症见眼睑肿核如豆,触之不痛,肤色如常。若大者肿核隆起,眼睑有重坠感,全身及舌脉可无异常。

疗方二

清胃汤

【成分】生石膏30克,连翘12克,防风12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荆芥穗10克,枳壳10克,苏子10克,陈皮10克,当归尾10克,黄连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栀子、生石膏、黄连、黄芩、连翘、甘草清热泻火解毒;荆芥穗、防风疏散风邪,助散郁火;枳壳、苏子、陈皮行气祛痰散结;归尾活血通络消滞。全方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散结之功。

【主治】霰粒肿。症见眼睑肿核如豆,肤色微红,重者红肿疼痛,睑结膜红赤较甚,或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睑缘炎的种类有哪些?有哪些症状?

睑缘炎是指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慢性炎症。主要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鳞屑性由眼脸皮脂腺和睑板腺脂溢过多合并酵母样真菌(霉菌)或糠疹癣菌感染所致。溃疡性多为葡萄球菌感染。眦角性为双杆菌的感染所致。常表现为睑缘红赤,睫毛根部有脓疱、溃疡、出血、鳞屑,睫毛易脱落。中医称为迎风赤烂,其病机为风热湿三邪搏结于胞睑,或心火上炎所致。

(1)鳞屑性睑缘炎的症状是:

(1)眼睑刺痒,少数伴有轻度畏光、流泪症状。

(2)睑缘潮红,睫毛根部有鳞屑附着。皮脂集于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蜡样分泌物,干燥后结痂。去除鳞屑和痂皮后,可见充血的睑缘,但无溃疡。睫毛易脱落,但能再生。

(2)溃疡性睑缘炎的症状是:

(1)症状比鳞屑性睑缘炎重,除瘙痒、流泪外,还有刺痛。

(2)睑缘皮肤有小脓疱、黄痂,除去痂皮后显示出睫毛根部和溃疡灶。睫毛毛囊的破坏或溃疡愈合后的瘢痕收缩常引起秃睫或睫毛乱生。重者可发生睑缘肥厚、变形,导致睑缘外翻。

(3)眦部睑缘炎的症状是:

(1)多为双侧性,常发生于外眦部,主要症状为刺痒。

(2)表现为眦部皮肤充血、浸渍或糜烂。常并发眦部结膜炎。

西医治疗睑缘炎的措施有哪些?

(1)抗感染治疗,复方磺胺甲唑(新诺明)片0.96克每次,2次每天,口服。

(2)早期用如意金黄散纱布隔垫外敷。脓肿形成前可行湿热敷或超短波透热理疗。睑缘局部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涤,去除睫毛旁的痂皮。擦干后,涂抗生素眼膏,每天3次。

(3)用0.25%氯霉素眼液,每天3次;或0.3%诺氟沙星眼液,每天3次,滴眼;睡前涂四环素眼膏。

(4)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外麦粒肿由皮肤面切开,刀口应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由结膜面切开,刀口应与睑缘垂直。

治疗睑缘炎的中医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加减防风通圣散

【成分】生石膏(先煎)30克,银花15克,飞滑石(包)12克,炒栀子9克,赤芍9克,连翘9克,生大黄9克,丹皮9克,黄芩9克,炒荆芥9克,生甘草6克,桔梗6克,防风6克,麻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方中荆芥、防风、麻黄疏散肌表风邪;黄芩、大黄、栀子、滑石、甘草清利在里湿热;所见脓疱为热甚化毒,故用石膏、连翘、银花清热解毒;渗血为血热瘀滞,再加赤芍、丹皮以凉血活血;桔梗载药上行。全方具有解表攻里,清热解毒之功。

【主治】溃疡性睑缘炎。症见睑缘红赤糜烂,间以脓疮或渗血,痛痒难忍;伴头胀、口苦咽干,小便赤涩,大便干结,舌赤苔黄,脉浮而数。

疗方二

清热散风燥湿汤

【成分】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天花粉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解】方中银花、蒲公英、天花粉清热解毒;防风、荆芥、白芷散风祛邪;陈皮、白术、苍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清热除湿,祛风解毒之功。

【主治】溃疡性睑缘炎。症见灼痛而痒,睑缘红赤,糜烂胶黏或呈黄色痂块,除痂后显露溃疡,脓血交加,睫毛脱落或乱生;舌质红、苔厚腻,脉濡数。

疗方三

柴胡散

【成分】生地15克,防风10克,炒荆芥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各等份研细末,水煎服,每次10克冲服;或每日1剂。

【功效】方中柴胡、防风、荆芥、羌活、桔梗祛风散邪止痒;赤芍凉血活血,行血灭风;生地滋阴清热,且防风邪伤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祛风润燥之功效。

【主治】鳞屑性睑缘炎。症见睑缘奇痒干涩,睫毛根部附有鳞屑,除去皮屑,睑缘潮红,睫毛易脱落,但能再生;兼见口干微渴,苔薄黄,脉稍数。

疗方四

除湿汤

【成分】滑石18克,车前子15克,木通15克,茯苓15克,连翘15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陈皮10克,黄芩10克,枳壳6克,甘草6克,黄连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车前子、木通、茯苓利水渗湿;陈皮、枳壳调理脾胃,以助化湿;连翘、甘草清热解毒;防风、荆芥祛风胜湿,止痛除痒。全方共奏清热除湿,祛风散邪之效。

【主治】溃疡性睑缘炎。症见睑缘红赤溃烂,黄水溢出,或脓血交加,痂块堆积,分泌物胶黏,痒痛并作;兼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疗方五

加减四物汤

【成分】连翘15克,生地15克,荆芥穗12克,防风12克,牛蒡子12克,生花粉12克,苏赤芍12克,薄荷10克,苦参10克,川芎6克,当归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方中连翘、薄荷、荆芥穗、防风、牛蒡子疏风清热,以止痒涩;生地、天花粉清热养阴润燥;苦参清热止痒;川芎、当归养血和血,且防热伤阴血;赤芍清热凉血。全方共奏清热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鳞屑性睑缘炎。自觉刺痒干涩,见风尤甚,睑缘潮红,睫毛根部有糠皮样脱屑;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疗方六

泻心汤

【成分】大黄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车前子10克,菊花10克,赤芍10克,黄连6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黄连、黄芩、连翘清心泻热除湿;赤芍、大黄凉血消瘀;车前子清热利湿;菊花、薄荷、荆芥疏风散热止痒。该方具有清心泻火,祛风除湿之功效。

【主治】眦部睑缘炎。症见眦部皮肤红赤,糜烂或干裂,邻近球结膜充血,分泌物多干结,刺痒而痛;伴小便赤涩,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疗方七

黄连解毒汤

【成分】生地1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木通10克,竹叶10克,生甘草10克,栀子10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木通、竹叶清心利水,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热泻火;甘草以助清热。两方合用为清心泻火解毒之剂。

【主治】眦部睑缘炎。症见眦部眼睑红赤疼痛,灼热奇痒,甚者眦部睑缘糜烂、渗血;兼有口舌生疮,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脉数。

预防与调护睑缘炎的方法有哪些?

此病切忌挤压排脓以免细菌随血流进入海绵窦引起脓性栓塞,甚至危及生命。对复发性外睑腺炎者,应检查有无糖尿病。体质虚弱者,应加强营养,调理脾胃,增强抵抗力,防止复发。

什么是上睑下垂?其症状有哪些?

上睑下垂指上睑的上睑提肌和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者多为提上睑肌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良所致。后天性者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有动眼或交感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及各种机械性因素。临床表现为单眼或双眼上睑下垂,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以致影响视力。上睑下垂多有相关病史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可能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上睑提肌损伤有外伤史,重症肌无力所致的上睑下垂有晨轻暮重的特点等。中医称上称胞下垂,其病机主要为肉轮气虚、肉轮风痰阻络和阳亢动风。

西医治疗上睑下垂的措施有哪些?

(1)肌源性上睑下垂:溴化吡啶斯的明,60毫克每次,2次每天,口服。

(2)先天性上睑下垂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遮盖瞳孔,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尤其是单眼患者。后天性上睑下垂首先针对病因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

(3)因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眼部及全身病所致的获得性上睑下垂,应先进行病因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

(4)伴有其他眼肌麻痹或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应慎重考虑,一般在1年后不恢复时可考虑手术矫正。较合乎生理和美容要求的手术方式为上睑提肌缩短术。

中医治疗上睑下垂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镇肝熄风汤

【成分】代赭石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麦芽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牛膝12克,龟版10克,天冬10克,川楝子10克,茵陈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目1剂。

【功效】方中代赭石、龙骨、牡蛎平肝潜阳熄风,龟版、天冬、白芍、牛膝、玄参滋养肝肾,壮水制阳;牛膝又能引血下行。川楝子、麦芽、茵陈疏肝泄热;甘草保护胃气,又缓肝急。全方具有滋阴潜阳熄风之功。

【主治】上睑下垂。症见上睑不能提举,头痛目胀,眩晕耳鸣,面红耳赤,舌红少苔,脉弦有力。

疗方二

正容汤

【成分】半夏12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秦艽10克,白附子10克,僵蚕10克,木瓜10克,松节10克,生姜6克,胆南星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羌活、防风祛风逐邪,通畅目络;胆南星、半夏化痰祛风,通络缓急;秦艽荣筋除风;白附子祛头面游风;白僵蚕助祛风邪;木瓜、松节舒筋通络;生姜、甘草缓急和中。全方具有驱风通络化痰之功。

【主治】上睑下垂。症见单眼骤然起病,上睑垂闭,或伴眼球偏斜,转动失灵,视一为二,苔厚腻,脉弦滑。

疗方三

补中益气汤

【成分】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